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崇祯四年:带着闺女去穿越 » 第十四章 请功

第十四章 请功

    辽东百姓经历了太多这种“老乡,借你人头去请个功”的惨事,对于齐广志喊的饷银满心期盼,但对官兵却保持着天然的畏惧。

    当下有个人大声道:“莫要被人骗了,巡检司的弓兵向来在本地纳粮三石之下人户内差点,哪有点选外人充任之事?这三人保不齐是骗子。”

    洪国富大为惊讶,走上去指着那人道:“你过来!”

    那人有些害怕,但还是战战栗栗的走了过来,却与洪国富保持了一定的距离。

    洪国富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可是做过钱粮征收之事?”

    那人道:“小人姓白,名良纬,辽东永宁人,因识得几个字,曾在县衙做过户房攒点,也曾做过征银纳粮的事”

    洪国富点点头,道:“你方才说,巡检司向来在本地中差点弓兵,自然也有例外,对不对?你说我等骗人,那你倒是说说,你们这群人,穷得屁股都漏风了,有什么可骗的?”

    白良纬顿时语塞,其余的人见素有威信的白良纬被问倒了,立刻围了上来。

    有些健壮的已经开始向童、齐二人大声的介绍自己,有些被堵在在外围的,生怕自己选不上,大声咒骂推搡,情形有些失控了。

    “刷!”

    童猛和齐广志双双抽出腰刀,把洪国富护在身后,刀锋遥指着众人。

    “一个个来,原来那些弓兵就是不听话被革除的,不懂规矩一个不要,现在你们都去那边排队。”

    洪国富凑过去,对齐广志道:“先把那人招过来,让他协助你们。”

    说完指了指白良纬。

    有了白良纬的相助,事情就顺利多了。

    童猛负责挑人,齐广志则是在人群外不停的道:“跟了我家大人,以后你们就是吃皇粮的了,巡检司会把你们在本地入册,家眷暂时不要带,等发了饷银,日子就好过了,被挑中的,别忘了去给洪大人磕头谢恩……”

    在这个窝棚挑了八个汉子,六个小孩,在白良纬的带领下,又往下个窝棚走去。

    就这样,走个七八个窝棚,终于把人挑满,还有许多身材瘦弱的孩子,在大人的带领下跪在泥里苦苦哀求,洪国富也知道这些孩子怕是熬不过这个冬天,但也无奈,只能硬着心肠无视这些孩子期待的眼睛。

    马车边,洪国富对齐广志叮嘱道:“这两天先吃些稀粥面饼调理肠胃,过两天再把那只羊给宰了,多加些萝卜,不要弄得太油,尽量让小孩每人能分到一块肉。”

    齐广志频频点头,洪国富又对过来请示的白良纬道:“你去协助钱文书,这些人的毛发胡须都要刮干净,随身的衣服裤子都要集中烧掉,免得带了虱子,洗干净就把他们安置在巡检司后面的屋子,每人发放的胖袄,棉裤,鞋子,短装,木炭,你要分配监督好,不许侵占。”

    洪国富望了远处那一群茫然等待自己命运的孩子和汉子,对齐广志道:“你让他们一个大的带一个小的,牵着手准备出发了,这两天你要多费点心,最好去请一个郎中过来盯着,有人发热什么的,马上安置到单独的房子里。”

    ……

    直到这群人走远了,洪国富才上了马车,童猛回头关切的道:“大人满脸愁容,可是身体不适吗?”

    洪国富摇头,上了马车闭目养神,他是在肉痛,辞退的那些弓兵,大多是各乡村送来的关系户,恶了他们,以后乡村这块的孝敬肯定大幅的缩水。

    雪上加霜的是,这些招募过来的人,光安置费用每人都花了一两多的银子,还有六十张嗷嗷待哺的嘴,每日所消耗的食物,炭火等,想想就令人头大。

    “再要不到钱粮,老子要杀人了!”洪国富恶狠狠的腹诽道。

    巡检司的设置、裁撤、考核皆由兵部职方清吏司掌管,但日常的钱粮供给,编制等,都是由地方掌握。

    而地方上最大的两个婆婆,知县与县丞,是洪国富绕不过去的坎,都必须打点。

    洪国富记得,胶县知县刘养是天启二年壬戌科进士,在此地任职已有三年,吏部考评不错,或许是山东官场比较安稳,听说刘养本人在谋求连任。

    明初山东各处的知县任期一般九年起,后来慢慢缩短至三年左右,洪国富为了拉拢与知县的关系,去查看过壬戌科进士的同年录,倒是有几个名字记忆犹新,如:卢象升,孙之獬,黄道周等。

    看完后洪国富把礼金偷偷加了一倍。

    接下来就是施县丞,明代县丞相当于副县长,作为佐贰官,有独立的考核体系,是县城唯一能抗衡知县的存在。

    话虽如此,但洪国富自己也是从副科爬上去的,深知二把手的艰难,如果软弱,自己的权利就会被侵蚀,若是强横,打板子第一个先打你。

    施县丞还算是知趣,与刘知县相处不错,目前分管全县的文书档案、仓库、粮马、征税等工作。

    其余如主簿、典史,虽也是朝廷命官,但洪国富只要不得罪即可,犯不着刻意去讨好。

    洪国富也是有底气的,巡检闹将起来,洪国富固然要挨板子,知县的能力也会被上面怀疑,对自己的考评多少会有些影响,只要不遇上那种性格极端的知县,总会给巡检三分面子。

    正沉思间,马车猛的停了下来,童猛刷的抽出腰刀,从车上跳了下来,一边跑一边道:“大人,好像有人跟着我们!”

    洪国富吓了一跳,抽出随身携带的解食刀,掀开帘子下了马车,看到童猛已经冲进路边枯黄的芦苇荡中。

    过了会,童猛一脸嫌弃的走了回来,吐了口唾沫道:“大人,原来是个傻子,晦气,弄得我一手的泥。”

    洪国富有些奇怪的问道:“哪里来的傻子,跟着我们干什么?”

    童猛朝赶车的位置走去,边走边说道:“或是从窝棚那边跟过来的,我看到路边芦苇一直在晃动,还以为有不开眼的蟊贼准备打劫我们呢。”

    洪国富收回解食刀,走回车厢,正准备跨上去,突然想到了什么,停了下来。

    “童教管,把他抓过来!”洪国富把自己的腰带一扯,又把脖子上的挡风的汗巾递过去道:“绑起来,把眼睛也蒙住。”

    童猛闻言有些莫名其妙,但他向来服从上官的命令,接过腰带汗巾就冲进了芦苇荡里。

    洪国富抱着空荡荡的裤腰,站在路边高处,边上的芦苇荡伏到了一片,童猛魁梧的身子死死压在一个黑影上……

    过了会,童猛拖着一个人走了回来,这人双手被反捆着,脸上绑着汗巾,看不到长相,只听到汗巾下荷荷的声音。

    洪国富掀开帘子,道:“把他拖上来,腿捆上,嘴巴也堵上”

    童猛不敢怠慢,与洪国富合力把人拖上马车,忙活半天,才算搞定。

    童猛望着洪国富喘着粗气上了马车,问道:“大人,咱们现在去哪?”

    洪国富道:“咱们巡检司附近有没有藏人的地方,没什么人会注意的那种?”

    童猛想了想,道:“临山村那有个荒废的道观,几乎没人会去,要是大人不放心,派个人看住上山的那条小路,就万无一失了。”

    洪国富点头,并不理会身边那个扭来扭去的傻子,道:“先送我去县城,你再把这人弄到道观去,别让其他人知道了。”

    童猛赶起车,问道:“大人抓这傻子回去是要干什么?”

    洪国富不答,反道:“童教管可曾听说过,傻子有没有被治好的先例?”

    童猛沉吟半晌,摇头道:“一般家里有这种失心疯的,无非是请些符水,做几场法事,也有请名医来诊断的,大都说是痰迷心窍,开些豁痰开窍的药物,小人孤陋寡闻,还真没听过能治好的。”

    洪国富又道:“你把他放在道观后,隔两天给他送些吃食,这人我有大用,莫要饿死了”

    童猛瓮声应下,心里终究是好奇,又问到:“大人要拿这失心疯子作甚?”

    洪国富拍了拍那傻子的脑袋,阴森森道:“对不住了,老乡,要借你人头去请个功……”

    童猛打了个冷战,不敢再说话,专心赶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