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江湖结 » 第六十六章

第六十六章

    柴德见人已经走远,便吩咐其他兄弟,把事先准备好的包裹拿了出来,小的袋子便装些金银珠宝,而大的袋子就用来装古玩字画。

    别说中原的珠宝,就是塞外,蛮夷之地的名贵物品也不在少数。不说其他的古玩字画价值连城,但是这金银珠宝就够这一个县的百姓吃用几年了,可见县令这几年都干了什么,大家是越装越气,心里骂个不停。

    一边是朱门酒肉臭,一边是路有冻死骨。真是闻着心寒,听着落泪。

    大约过了一盏茶的工夫,这些珠宝才装完。柴德便命大家三人一帮,五人一伙,趁着夜色悄悄的往回走。

    而县衙的其他官员及家属便关在柴房中,留些饭食。由捕头王派人看管,待参加完‘争艳大会’便让人放了他们。

    至于那县令,在墙角随便找个地方埋了,待他日朝廷派来新的官员,让他们解决便好。

    而银库那边,也是三两人一组的抬着箱子往回走。不用说,这些金银珠宝也多的无法估量。没多时人便走的差不多了,此时就剩下柴德等几人,他们来此不光是为了这些金银,还有更重要的事等着他们去做。

    而此时捕头王手里拿着的是比这些金银珠宝更重要的物品,是他从暗格中搜到的,也是他们最想得到的东西。便是那参加‘争艳大会’的几块令牌。

    捕头王把几快令牌拿在手里,说道:“柴大哥,这几个令牌已经被我找到了。不过,这几天会有人来索要这些令牌,县令虽然不在了,但只要令牌在,他们便不会怀疑。到时候我便在酒里下点药,麻翻他们,再绑了。这样咱们就能随便用令牌了。”

    “也好,这些令牌就先放在你这,反正咱们现在也用不上,待打发了那些人再说,”柴德接着说道:“此事就全交你办了,衙门里的事我定不如你,就依你的意思办就好,我没意见。”

    “那就说定了。等一会天亮我便发个告示,对外称县令因事外出,衙里的事先由我代办,”捕头王说道:“拿到官印也不难,况且这些捕快也是咱们的兄弟,办起事来也方便。”

    “嗯,只要你们上下同心,任谁也不会有疑心。”柴德接着说道:“不过你们也要多加小心了,很多事不是咱们能提前知晓的,万一有了差错,便立刻派人知会我等。依照我对你的了解,这点小事让你来办那是绰绰有余了,我肯定是多心了。”

    “这还用说,”捕头王笑着说道:“不瞒你说,我手下的这帮兄弟,论智论勇可都大有人在,可惜无用武之地,让这狗官欺压的也无处施展。”

    “那便好,今日便是你等大展拳脚的日子,这县衙就交给你们了。”柴德接道。

    “柴大哥,你说话,我照办。”其他人说道。

    “说的没错,柴大哥,这边就交给我了,你放心好了。我保证‘争艳大会’前不会出什么差错。”捕头王拍着胸脯自信的说道。

    “唉,你捕头王办事我也不是没见到过,其实论文才武功,很多人都在我之上,”柴德说道:“我只是,痴长了大家几岁,出于尊重你们才选我为带头的人,我又岂能没有自知之明那。”

    “柴大哥严重了,我们选你为带头人,可非年长那么简单,”捕头王说道:“别的不说,单凭你能把大家伙聚在一起,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的这份仁德。便使任何人都自叹不如了,你又何必谦虚那,只是大家互补不足之处罢了。”

    “你呀,要是早这么会说,不早就升官发财了不是。”柴德笑着说道。

    “唉,柴大哥你说哪里话,我这是发自内心的,是真心话,”捕头王严肃的说道:“要是对那些狗官去说,我是真开不了这口,我这人就这点不好,其实我也知道。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从不考虑后果,就为这我是吃尽了苦楚。”

    “都让你说了,我还能说什么。”柴德笑着说道:“就如你说的,这里交给你们了。”

    “哈哈,我只是说了心里话。那咱们就这么定了,”捕头王笑着说道:“我现在便去安排,咱们回见。”

    “回见,诸位保重。”柴德说道。

    捕头王说完,便带着他的兄弟向屋外走去。

    柴德带着几个人在院中走了一圈,见没有异样也出了衙门向住处走去。

    此时的衙门,来时这般,去时也这般。可旁人不知道的事,这里早已物是人非了。

    捕头王依计,写了公告,盖了官印,贴了出去。此时这边一切都恢复了平静。

    而柴德这边却不能耽搁太久,打着哈欠的太阳就快闭上了眼,他不得不加快了脚步。捡到了芝麻,也不能落下西瓜。

    没过多久,月亮便跳了出来,今晚却是亮的出奇,它是想凑个热闹,所以迟迟不肯躲进乌云里。衣服随风扭起了腰,风儿也吹着哨子赶来,好客的庄稼已经忍不住偷笑了起来,风云过后便是雨,这是它们开天辟地之时就约定好的。

    有高兴的事,便有不如意的人,柴德便是如此。他带着沉重的心情正往回赶,他不知道前路还有多少凶险在等着大家,他也不敢去想。

    就在这时,几条人影从他眼前一掠而过,速度之快,连是男是女都没能看清楚。

    柴德已经猜到,这些人应该就是自己的兄弟。不然,不可能看不到自己,他们是怕动静太大,会被人发现,所以才急着赶路。

    就这样,大家伙前后脚都进了院子,卢大庆就跟在柴德的后面,他也是最后一个,也是为了安全起见,让他再巡视一下,以防被人跟踪。

    所以,他假装走了进去,却又蹲下悄声的爬了出来。屏住呼吸藏在门旁,观察四周。偌大的庭院,怎么能没有人留意,就怕被那些有歹意的人盯上,那就不妙了。

    果不其然,除了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外,还隐约的听到有人走动的脚步声,附近一定有人。但这脚步声很大,并不像是会武之人。卢大庆心想,也许只是路过的百姓,或者酒鬼。不过还是要查清楚为好。

    卢大庆便提口内力,悄无声息的向那个方向走去。果然,有个很小的身影在墙边的拐角处缓慢的移动着,看身形不是很高,应该是个孩子。

    这让他心里平静了一些,知道此人不会有什么歹意。于是他侧着身子,后背紧贴着墙,用脚尖挪动,向目标靠近。

    而那个人怕被发现,也是贴着墙,挪着脚步。但对方不会武功,却不知卢大庆已经到了离他数尺的地方。

    卢大庆打算一招擒住对方,以防其他人听到动静。

    想到这里,卢大庆左脚点地,施展轻功,一招‘鲤鱼翻身’,直接跳到了对方的身边,他左手点中了对方的哑穴,右手用了招擒拿手,对方顺势跪在了地上。就听‘铛啷’一声,有东西掉在地上。定是那人被这突如其来的变化惊的不轻,手里的东西也没能拿住。

    卢大庆定眼一看,眼前的人果然是个孩子,衣着破旧,已经很难遮体,脚趾也露了出来,看样这鞋子已经不适合他这个年龄穿了。同时,身上还散发着剩菜的味道,又见那掉在地上的半边的碗。

    卢大庆便猜到这是个无家可归的乞丐儿。他便放松了警惕问道:“小小年纪,也不会武功,为何鬼鬼祟祟的躲在墙角这里,你想知道什么。”

    那孩子听完既不动也不说话,卢大庆心急却忘记点了他的穴道,又接着说道:“那好,我现在给你解开穴道,但你不可大声喊叫,也不可有逃走的想法,不然我可真就不饶你了,你要是不信就试试,我保证今晚的月光都不会让你多见一分。你如果听懂了,眼睛就左右晃动一下。”

    那孩子听到这里,那双炯炯有神如葡萄般黑亮的大眼睛,如拨浪鼓一般左右晃个不停。

    卢大庆的眼睛也跟着那孩子左右动了起来。所谓耳聪则目明,那孩子眼睛动的特别快,他盯了一会便累的闭上了眼,说道:“好,停下吧,我知道你是个机灵的孩子,听懂我说的什么意思了。再晃我就被你晃晕了,你这功夫倒挺厉害。我现在便放了你,记住我说的话。”

    说完,他便解开了那孩子的穴道,那孩子吓的瘫坐在地上,不敢做声。

    卢大庆见此,便笑着说道:“你不用怕,我不是恶人,这你应该能猜到,是你鬼鬼祟祟的我才出手制服你,并没有伤害你的想法。”

    他说完,便扶起了孩子。那孩子只是站在那里,低着头不说话,但也不像方才那样害怕了。卢大庆见他有些古灵精怪的,就有点喜欢这孩子了,从他的身上卢大庆看到了自己的童年。况且,这孩子也是见过世面的,能独自在乱世中闯荡这么久,定是有过人之处。

    便和声的说道:“小家伙,咱们就别废话了,还是你自己说吧。”

    那孩子听完,看了一眼卢大庆。就像他说的,能在这乱世中生存,肯定会些过人的本事,不然的话不被饿死也会被欺负死。而这其中,察言观色就是最重要的。这孩子见卢大庆面无恶相,还有点和蔼可亲,便知此人好说话。

    便揉了一下方才被擒住还有些疼痛的胳膊,低声的说道:“我是这一带的小叫花子,姓柯,母亲生我的时候,父亲在北边打仗,所以叫我北儿,全名是柯北。就是想让父亲知道,我出生时他正在北边打仗,记得我们母子俩的辛苦。”

    “嗯,名字不错,想法也奇怪。”卢大庆也低声的说道。

    “可难过的是,我永远也不能亲口告诉父亲这些了。”柯北说完低下了头。

    “哦,看样你父亲遇到了不好的事。”卢大庆若有所思的说道。

    “没错,我懂事时,母亲便告诉我说父亲去了北边,但却是永远的留在了那里。”那孩子接着说道。

    “啊,是在那里重新生活过了,还是......。”卢大庆问道

    “母亲说是战死沙场了,”那孩子又说道:“但却不是被敌人杀死的。她说,父亲是被他的军官杀害的,还说也是她害死了父亲。”

    “是你父亲的军官杀害了他,你母亲又说是她间接害死了你父亲,这我就想不明白了。”卢大庆疑惑的问道。

    “这........。”那孩子流出了眼泪,想说却又难掩心里的感触。

    正是,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