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无尽风光一道开 » 第四章 正是少年读书时

第四章 正是少年读书时

    在漆黑不见五指的夜里奔跑,后面的紧迫感越来越近,昕芮拨开比人还高的稻草往前跑,一不小心调入一个大洞里,看见前方有扇门,昕芮本能的推门而进,一个锦衣玉带的贵公子背对着昕芮,坐在食案旁,左手尾指的碧玉戒指甚是眼熟却记不起主人是谁,紫色的窄袖衣袍让人浮想联翩,这个身影好熟悉啊,“请问,你是………”

    本以为帅气非凡的脸孔一转,标志性的大毛痣映入眼帘“小芮芮,可有想师傅了?”

    “哎呦,我的娘啊!”昕芮刷的一声坐起身来,摸了摸额头,一头冷汗,拍拍自己的小心脏,安慰自己道:“肯定是师傅托梦想我了,是梦,是梦。”

    承尚跑进屋里,关切地问:“姑娘,你没事吧?是不是做恶梦了?”

    昕芮摆摆手说,只是梦,没事,再可怕的事情我都经历过了,她喃喃自语道。

    承尚接着问:“姑娘,现在太阳快下山了,不如起来梳洗更衣吧,夫人刚才派人来通知家宴要开始了。”

    昕芮掀被而起,不安的感觉萦绕心头,她调整了呼吸,左右转转脖子,重新打起精神来。

    “那就起来吧!”

    承尚立即将准备好的衣裙放在屏风内,启夏也准备好梳子、发髻、绢花等饰品,等着昕芮着妆。一切完毕之后,昕芮走到铜镜前左右照了照。只见铜镜里,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女莹然而立,略带婴儿肥的鹅蛋脸,眼珠子黑漆漆的,脸色晶莹,肤色如雪,脸蛋上右边有个小小的酒窝,身高约莫一米六二,高挑的身材穿着一身湛蓝色织锦束胸及地长裙,裙裾上绣着白色蝴蝶暗纹,突出她俏皮淡雅的气质,头梳双环忘仙髻,加上绢花和金步摇,整个人流光溢彩,闪闪生辉。连昕芮自己都有点不认得自己了。

    承尚和启夏纷纷送上赞美之词。昕芮一笑置之,人靠衣装佛靠金装,如果穿破烂也能看出一身贵气的,那才叫天人之姿,她不由得想起大雨滂沱救的那个黑衣人。

    家宴摆在中堂,昕芮带着丫鬟穿过回廊,出现在大家眼前,众人回头一看,本来热闹的厅堂不由安静了,昕芮一身的打扮,名媛贵气的大家闺秀,模样身段出挑,林侯爷和程夫人看着昕芮心想,关家的长房嫡女就应该是这样的。等着老太太在上位坐好,大家按照尊卑也坐在食案前,老太太特地指明昕芮坐在她的左手边,还在吃饭的时候不断提醒身边的丫鬟给孙儿布菜,好像担心饿了她似的。

    而昕芮来之不拒,跟着莱茵学医四处游荡的时候,整天青菜豆腐咸菜,现在终于回归自己的富贵生活,昕芮脸上一整晚都挂着笑容,享受着长辈的关爱,畅想着往后的舒适日子。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但命途多舛的人啊,总不会一帆风顺的。

    晚宴快结束的时候,父亲突然对着昕芮正色说:“芮儿,你今年已经十四岁了,按照大昭朝的规定,五品以上官员的子女,特别王侯将门之后都必须到太学学习,你妹妹昕妤已经上学半年了,现在你回来了,也该循例入学。”父亲一边说一边观察母亲的脸色。

    昕芮口里咬着半块鸡腿肉,正嚼得美哒哒的,劈头盖脸的消息犹如一道闪电炸焦了她的脑袋,

    “什么?!可是我才刚回来啊,而且我不是生病吗?大家都知道的啊。”昕芮赶紧搬出理由,试图挽回自己的理想生活。

    “唉,你有所不知。所有宗族子女,五品以上官员的子女都登记在玉蝶上,除非你不姓关,否则作为国公府的长房嫡女,到了适合入学的年纪,都有太学的主簿会亲自上门核实。你之前生病,的确已经登记在案,但是你现在回来了,除非你一辈子躲在家里不出门,否则迟早要被人揭发,你父亲我也是包庇有罪的啊。”关正贤虽然也不舍女儿这么快入学,但的确规矩礼法摆在那里,无可奈何啊。

    昕芮撅起嘴巴,非常不乐意,程夫人看气氛有点僵,忙打圆场,笑着说:“瞧你父亲说的,好像明天就要入学,这不是吓着芮娘吗。”

    老夫人知道国家律法,了解宗族的子女入学的惯例,自己当年也曾在州里的太学学习,可以说入太学是大昭朝贵族子女梦寐已久的最高学府,以后在京城谋桩号姻缘,有着太学学习的经历,的确是大大加分项,太学是非去不可。

    虽然老夫人也心疼孙女这么快入学,但她不能坏了规矩,于是她挑好的说:“你别担心,你哥哥国华曾在太学就读,及推崇里面的先生,太学离亲仁坊很近,你刚回京城,可以在里面认识很多年纪相仿的孩子,你就当去玩玩,免得闷在家里,憋得慌。不过入学也要准备,不急于一时啊。”

    程夫人看老夫人发话,顺着老夫人的意思说:“反正这几天快到旬假,你在家歇着,等你妹妹考完试,让她陪你好好逛永安城,假期结束你再上学吧。”母亲和颜悦色的道。

    “那假期什么时候结束啊?”昕芮焦急的问,心里想着,假期起码一头半个月的吧。

    结果程母比出三只手指。

    “三个月?那我还可以接受。”昕芮窃喜到。

    程母摇摇头,用力又比了比三根手指,笑而不语。

    “三十天?这么快!”昕芮沮丧的说。

    “不是,是三天。”程母微笑着说。

    可想而知,昕芮当场就腌菜了,但是现实是改变不了的。看着在座家人一脸坚定的神情,昕芮只能回房间自我冷静。

    三天假期很快就过了。除了早上偶尔睡个懒觉,其余时间都在收拾和准备上学的物品。连悲华伤月的时间都没有,再如何叹息,入学的日子还是到来了。

    第三天的五更天,坊间的晨种接连响过五下。昕芮已经穿戴整齐,站在马车旁听着父亲母亲喋喋不休的教导,她强撑着眼皮,拜别了父母亲,正式开启太学的求学之路。

    在马车内,昕芮和昕妤漫无目的的闲聊,从妹妹的嘴里多少了解太学的事情。

    太学的入学年龄都在十二到十八岁间,太学是大昭朝的最高学府,每期录用三百人,其中五十人是京师的名额,其他名额由下面的州县平分。这五十人都是五品以上的官职子女和皇亲国戚,都是朝廷有分量的官员子女才能进来。学习年限为九年,如果提前完成学业可以提早结业。国公府的大公子关国华就是当时太学里名镇四海、迷倒万众少女的京城四公子之一。其他三位是当朝权倾一时的晋王爷、当朝驸马爷卫相之子—卫然,还有一个是卢国公的孙子—赵敏之,也是驸马爷。所以在太学里能钓到一门好姻缘,特别是梦当户对的好姻缘,是京城众名媛的梦想。

    昕芮打了个哈欠,闭上眼睛不说话,昕妤见姐姐累了,也不唠叨,自己拿起书本安静地看着。其实昕芮心里哪里是累啊,而是大骂坑爹啊,自己将要进入龙蛇之地,那些在世家里浸淫了这么多年的郎才女貌,额,不对,是豺狼虎豹,自己这个长期养在外的野蛮人,肯定会不合群,最好平平安安过完这几年,在家混日子好了。反正自己的身子这样,应该没家庭敢向自己家提亲的,想到这里,右手不由摸了摸胸口,心悸的毛病好像很久没犯了,或许是师傅的药有效。她嘴角不由的笑了笑,果然是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自己大难不死,应该命硬得狠。

    太学设在兴宁坊,离通化门很近,接近朝阳宫,靠近莲花山,反正依山傍水,占地广,气势宏伟。街道两侧槐荫夹道,大街东西两端和太学大门两侧有彩绘牌楼。正门一副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是当朝皇帝对太学的题词。太学坐北朝南,中轴线依序为北京太学建筑坐北朝南,中轴线依序为集贤门、太学门、琉璃牌坊、辟雍、三十三间堂、好学门、静门、学艺堂。门口左为钟亭,右为鼓亭。

    辟雍建于中轴线中心一座圆形水池中央的四方高台上,是一座方型重檐攒尖顶殿宇。四面开门,设台阶六级。辟雍周围环绕著长廊,四面架设精致的小桥横跨水池使殿宇与院落相通,每一年皇帝都会在此举举办大型的演讲,或者进行大型学术交流活动,平常不开放。三十三间堂是学生上课的地方,再往内是崇文阁,太学的藏书楼,还有最后的学艺堂和学武堂,女子练舞的地方和男子学武的地方,一个在后院,一个在墨湖旁。另外学生宿舍、食堂一应俱全。

    昕芮因为第一天入学,必须到敬一亭找太学的主簿报道,核实自己的玉蝶,确认身份,然后领书册到学堂上课。据主簿的介绍,太学每十天放两天旬假,每年五月份放团假,重大节假日也会放假。太学的课业有很多科目,专业课包括《周礼》、《礼仪》、《礼记》、《左传》,兼修《周易》、《尚书》、《公羊传》、《谷梁传》。公共课是《孝道》、《论语》、《国语》、《尔雅》、《说文》。另外男女还要在琴棋书画舞(武)中挑三科选修,保证太学出去的男女能文能武,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落大昭朝学子的脸面。

    昕芮心里叫苦连天,却无能无力,叹了口气,想着既来之则安之,她一路上看到太学的不同学生,女子穿着和自己相似,都是藕色齐胸襦裙,外套银灰色短袖小袄,头上没有广插钗梳。男子统一着藕色圆领内袍,外披深蓝色长衫,头梳平巾冠。但唯一区别的是,昕芮的衣裙和袖子边上有一圈银色的镶边云纹,听妹妹说,这是太学里四品官员、皇亲国戚才有的特殊标识。虽然太学给广大学子,特别是平凡的学子提供了学习升迁的机会,可贵族特权主义偏偏潜在其中,昕芮虽然生在勋贵之家,但自己在市井长大,师傅的教导、日常的行为习惯与普通百姓无疑,更别说才学礼节之类的,只怕以后这日子混得不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