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一人之下:从重建太平道开始 » 第25章 内经城(中)

第25章 内经城(中)

    “宝儿啊,什么叫应该死不了啊?”

    “就是现在死不了咯”冯宝宝歪头看了一眼依旧凝视着《内经图》的张宝梁:

    “大叔确实凶..”

    “宝儿,你身边还没有其他人啊。”

    看了一眼站在颂经殿外的几个人

    “还有个大胡子,小胖子,呆毛,一个西装老头子,哦,又来了一个小老头。”

    刘兴扬:“.....”

    黄明:“.....”

    陆玲珑:“.....”

    陆瑾:“.....”

    “太爷,太爷...宝儿姐也不是故意的..你消消气....”

    好在刚进来的方洞天没有听到这句话。

    ......

    “宝儿,守在那里,我和徐四马上就到。”

    “吸溜~吸溜~”

    ......

    徐四挂断了电话,点燃了一根烟

    “徐四,宝宝那面什么情况。”

    “呼~”

    “一个太平道的传人,在全真龙门派的祖庭入道,而且十佬陆瑾也在,我估计这件事马上就要传开了..哈哈”

    正在开车的徐三见徐四如此的淡然,顿时有些急了:“徐四,都这个时候了你还笑的出来。”

    “不然呢,我们能怎么办,这事压不住了...”

    内经城

    夹脊关,分上下两层。

    关内一侧为高入云霄的陡峭山崖,

    一侧为万丈深渊的悬崖峭壁。

    一里之许,车不双轨,马不并鞍,一夫当关,万夫莫克。

    曾有“一泥丸可堵塞”之说,仅容一车通行。

    在夹脊关下方还有三个小字“辘轳关”

    而在这关前一处平坦的空地上,有两处车棚。

    一处是刚刚行至此关的羊车。

    另一处则是准备继续向上所需要的鹿车。

    白发老者和旡火从羊车而下,来到漕溪旁,此地已经停好了另外一辆轩辕车。

    由仙鹿驾车,鹿背之上仍坐一吹笛童子,身形比之羊车上那童子清晰了许多。

    刚进入夹脊关白发老者口中念到:

    “夹脊双关透顶门,修行径路此为根。

    华池神水频吞咽,紫府元君直上奔。

    常使气充关节透,自然精满谷神存。

    几时学得长生路,须谢当初指教人。”

    旡火似懂非懂,但他感觉自从上了这鹿车进入夹脊关之后,腑内突然多了些东西。

    不仅如此,脑中也多出了许多的记忆。

    老者看着旡火摸着自己的腹部笑道:“你那胎儿已然成型。”

    夹脊双关在人背脊二十四节上下之正中。

    此窍在“脊前脘后,而有形无形。

    未开谓之玄关,既开谓之玄窍。

    此处乃证道之捷径,先天升降之道路也。

    故为结胎、养胎、脱胎之处。

    此时鹿车的速度比之前的羊车快了不止数倍。

    二人的左侧突然出现一儿童在玩“贯穿”游戏

    所谓贯穿,就是寻找适宜的材料打磨成两端大中间细的沙漏形器物叫“贯”。

    用结实的绳子把七个“贯”依次绕抖动玩耍,类似于“抖空竹”。

    只见一个穿红肚兜的孩子站在场地中央的大石板上。

    左手紧紧抓住绳子的一端控制方向,右手有节拍地抖动绳子的另一端。

    只见七个贯不停地在绳子上跳跃

    “左望月”

    “右观星”

    “双龙戏珠”

    坐在鹿车上的旡火深深的被小孩的一招一式所吸引。

    “刻石儿童把贯穿,这孩子名为公孙轩辕,仔细看好他的身法,名为阴符十三式。”

    听到老者的话旡火开始盯着小孩行走的每一步。

    他每一圈开始,脚步始终从五行木位的立春起步,按照二十四节气的顺序终于大寒,周而复始。

    他下身脚步踏着二十四节气步伐消息往复,此步伐为阴符外八步;

    紧接着是阴符内五步,只见他双手在胸前部位绕指画符,上身挺立,右食指疾指天空,使出指天画斗终极一式,

    恍惚间旡火已然看不到小儿手中“贯”,只觉得是苍穹的北斗七星被小儿用绳子穿成了一串,贯通天地,连接四方……

    旡火将这小孩的阴符十三式全部铭记于心。

    此时的鹿车也沿溪而上。

    再也看不到那平台了。

    换成鹿车之后,二人的速度明显快了许多。

    过了夹脊关不远,又看到了一座九米高的十二层塔。

    白墙,青檐,黄基台。

    黄色的塔基,按照先天八卦方位布置,塔台座居八卦中间的位置。

    呈六角形,玉石砌筑,每层收缩一圈,分五阶。

    塔身为六角柱形十二级迭涩密檐式玲珑玉塔,用打磨好的条形整齐玉石一顺一丁砌筑,中空。

    进门为大殿,壁照位置供奉喉神,名百流放,字道通,着九色衣。

    第二层塔层明显变矮,塔身自下而上逐层收敛,每层高度均匀递减,外轮廓仍呈抛物线型,用菱角牙子玉石和迭涩玉石砌出塔檐,秀丽俊俏。

    每层塔身分别辟有半圆形拱券门龛、窗洞。

    塔内沿墙壁设精巧盘旋梯道通顶。

    在第十二层,开有四个瞭望口,可俯视整个内经城及周边。

    “好高啊!”旡火感叹道

    “此塔名为十二重楼,即代表人体十二节喉软骨。是舌下二窍,名玄膺、后名咽,吞下一切饮食。前名喉,十二节,为十二重楼,通连河气。”

    这十二重楼之后,又一壮观的景象吸引了旡火瞩目。

    只见那台地上有个大八卦台,一黄袍男子正在教导一群孩子们在八卦台上学习武

    功和阵法。

    “此人名为风后,你且观得这奇门功夫,切勿遗漏。”

    不用老者提醒旡火已然瞩目观瞧。

    别看这些孩子们小,操练起八阵图也是一招一式有板有眼、虎虎生威。

    只见风后红旗挥下,阵中四百四十一名各肤色儿童令行禁止,整齐站立。

    随着风后旗语命令,演练军阵的儿童们齐齐的看向八卦台中的碧眼小儿。

    只见他气沉丹田,双腿分开或前后弓步,双臂左右平展。

    双手两边划弧从丹田慢慢举过头顶,在前额交叉,又胸前划弧从腋下插入背后,又回到头顶。

    同时口中念念有词:天盘绽开带红花,头顶举花会前额,胸前挂花、腋下串花,三花聚顶。

    “此招为奇门三才功三花聚顶式的天盘功”

    又见他长呼气,双臂缓缓回收至胸前,带动双脚微微移动并拢,双手从丹田推出。

    穿腰后,在划出握拳,下压,带动双脚自然滑开,双拳并拢从丹田抬至胸前,又带动双脚滑动并拢,往复几次。

    同样口中念念有词:提气升腰,齐命门、走两跨,气下沉走臀、尻、落脚,口中呼气如狮吼,吸气如龙吟,气走三阴经。

    “此招为奇门三才功的地盘五气朝宗式。”

    再见他双跨马步大开,双手从裆下半抓从丹田划过胸前,反手过顶,头部后仰,拗腰向后,双臂张开微微上举,从耳下用力推过头顶,状似托天。

    口中念念有词:余下沟通天地人,红莲白藕本一家。

    “此招为奇门三才功的人盘踏地托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