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文修无纪 » 第十七回 更变一览尽,仙迹远山峋

第十七回 更变一览尽,仙迹远山峋

    阳光温柔,鸟语花香。窗外的景色在向后飞退,云端的群雁却相伴左右,一路同行。

    六蹄兽拉的马车在夯土官道上疾驰,车厢里,金玉鑫倚着厢壁,头上盖了顶大大的斗笠,一双眼睛藏在帽檐下的阴影中,透过窗口窥觑着这个世界。

    退出了【白鲸门】,再点系统的【宗门】按钮,新显示的是【棠玄宗】,光幕上的全息导航继续向北指去。

    这棠玄宗便是下一站的目的地。名字还挺好玩,唐玄宗?

    从食仙居启程之前,金玉鑫私下里询问了白前辈,是否知道这个门派所在。美女老板果然是知晓的,告诉他棠玄宗位于息贝方,与难郡相邻的连山郡,坐落在郡城之侧的灵涧山脉中。

    踏着飞剑,离了蟠宁城,跨过北面的大河,金玉鑫便从空中落下,运起新学的《敛息术》,俨然化作一个凡人,乘上凡间的马车,去往连山郡的郡城。此时已经过去两日了。

    筑基修士寿二百载,仙途漫漫,不争一时。在抵达棠玄宗之前,他要在这凡间世界好好游历一番,遍赏沿途风景。

    当然不是因为御剑飞起来恐高而且被风刮得脸疼。

    不说金玉鑫自去一路观山游水,且看看他如今的仙途大业。

    环绕周身的光幕由乳白色变成了淡绿色,素白的长袍玉带上也多了几丝若隐若现的金色纹路。视线左上角的暗金色篆字如今是【筑基期·初阶】,修为数值如今是80056,下方还有一串小字:

    永无休止的自动修炼中……

    原来,所谓筑基,乃是积聚了足够的灵气后,在天劫淬体的帮助下,于丹田内构筑出一道融于血肉而支撑脏腑的灵力内壁,形成能够稳定容纳更多灵力的容器:灵海。

    灵海是一位修士能够融入更多的灵气,由肉体凡胎引灵入体,向着沟通天地的仙骨灵身转变的根基。筑造灵海并使之稳定、壮大,是为筑基。而这灵海,此时才算是真正的“丹田”,未来的金丹便将在此孕育。

    灵海成形,天劫的牵引力量催动着吸纳的灵气定向流动,形成灵力漩涡,从此便可自发牵引天地间的灵气入体,壮大自身。

    你已经是个成熟的筑基灵海了,该学会自己修炼了!

    所以说……现在无需打坐入定,修为便能自行增长,这才是金玉鑫能够畅享婴儿般的睡眠,又有闲情逸致游山玩水的原因所在。

    谁说寿命长就可以拿来挥霍的,那都是骗人的好吗!仙途无尽,大道无涯,我辈修士,只争朝夕!

    储物界面,对应一品方寸袋的三十六个格子有一大半都存放着物品,占用了二十四格。

    当年新手礼包里的两颗完美灵石还在其中,然后是副本里刷的四种材料:陨铁202块,百灵乌和千岁参各140株,精金砂66枚。

    还有41颗筑基丹。这东西蓝袍散修那里出了一些,放着精金砂的宝箱里偶尔会有,而龟趺山妖王掉落得最多,平均每三次就能爆一枚。

    这些年,金玉鑫一共得到了42枚筑基丹,渡劫那日服用了一颗。

    修为足够时,光幕上便出现了渡劫按钮,点下去,显示渡劫的成功率为95%,可通过服用筑基丹提升成功率,每颗增加5%。一枚丹药下肚,这天劫便成了百分百成功渡过。

    剩下的筑基丹并不是说就没有用了。渡劫按钮还在那里停留着,供他查看下一次天劫的情况。筑基境界起,一步一劫,根据光幕的显示,下次渡劫是晋升筑基二阶,那自己一共得渡劫十次才能突破金丹境。

    金玉鑫深刻怀疑只有自己这“游戏玩家”才是这样的情况。小说看了那么多,没听说过哪家修士小境界还得渡劫的。

    从宗门宝库换来的仙灵酿也在方寸袋中躺着,占了一个格子。

    再往后,就全是装备了。

    此时星辰剑用块布包了,和飞剑“天雨”一并背在背上,脚下蹬着踏云靴,还穿了一身辟尘袍,这三件没占储物格子。

    袋中,有对妖增伤和对鬼增伤的枯骨弓与破魂刀各一把备用,第二属性不加生命而是速度的乘风靴一双,余下便全是袍子,覆云袍八件,辟尘袍六件。

    虽然增加雷抗的覆云袍并不能对天劫起到抵挡的效果,但金玉鑫还是暂时没处理掉它们,以备不时之需。

    65次龟趺山之行,金玉鑫获得了79件下品法器,加上之前的枯骨弓,星辰剑和辟尘袍,数量共是82。

    宗门中有回收法器的部门,每件下品法器值5枚灵石。多余的武器和鞋子都被金玉鑫卖掉,换成了330灵石。

    这些法器放在方寸袋中,不论种类,每一件都要占用一个格子。现在自己物品少还好,以后东西多了背包不够用,可是个大麻烦。

    那些游戏玩家,在游戏中可以把用到的装备一直挂在装备栏里,能比自己省下五格的储物空间。金玉鑫想。

    最主要……自己肉身在外行走,身上随时套着厚厚的十层长袍……也太不伦不类了,是吧。

    灵石卡中现在足有10972灵石,总计增长了1195。不算售卖法器,击败妖王之前,每轮副本探索平均收益5枚,战胜妖王后,每轮能获得20枚。

    声望卡余额是222。把可学技能数从1升到5,足足花去了1500,而想要再次升级,就需要1600了。这么多年过去,炁玉依然是紧俏货。

    变化最大的,要属洞府界面。金大资本家手中的仆役,现在足足有1254人。

    食物的依然保持每日2份的增量,628人在其中劳作,仓库存储6598;木材岗146人,每日产量73,仓储只有787,升级花光了;灵草岗320人,日产量80,仓库存量3892;金石160人,日产40,仓储3431。

    有时候金玉鑫也不禁腹诽,鬼知道这系统是怎么做到的:游戏里也就罢了,这可是真真切切一个现实世界啊!就算把龙首崖掏空了,也容不了这么多人这样的强度从事生产吧?

    山上山下两个庄子加起来六百来口人,每次下本被自己带走十八号仆役,他可算是明白为啥就算没再遇到其他玩家,两个庄子也刷新了好几回了。

    随着仆役数量的快速壮大,金玉鑫的聚灵阵也已升了好几级。不过这样的发展速度恐怕很快就得停下来了。

    四种资源不光仓库储量有限,从事生产的人数也是有限的。目前食物仓库距离塞满30000的上限还早,但生产的人数却已经距离上限750不远。

    每一个生产食物的仆役,相当于能够养活自己再加一个其他岗位的人,这意味着所有工作的仆役中,至少要有一半生产食物。

    再次提升食物生产的人数上限需要花费6000木材,而其他三种资源的现状分别是:木材上限30000,最多600人,升级所需6000木;灵草上限40000,最多400人,升级所需8000木,金石上限20000,最多200人,升级所需4000木。

    或许……该把因提升聚灵阵而向灵草倾斜的人员分配,优先向木材生产集中?

    坐在马车里,金玉鑫就在光幕上点动起来,呼啦一下把生产灵草和金石的仆役数目减半,将这240人派去伐木了。

    不知道哪里的森林又要无辜躺枪了。反正这么几年了,龙首崖下面还是郁郁葱葱没啥变化。

    多年的针对性生产还是颇有成效的。金玉鑫的聚灵阵现在已经是15级,每日灵气+15,上限6000。再想升级需要6000木材,12000灵草,6000金石,就算仍然保持人员倾斜,也得小半年才能再攒出来所需的灵草。过了升级便宜的高速发展期,再畸形发育就划不来了。

    不过灵根方面,他倒是依旧以提升水灵根为主。因为目前掌握的全部功法都是水系。

    金灵根、木灵根与土灵根各用1000灵气提到了中品,水灵根则从中品升级了四次。上品灵根的下一级是超品灵根,升级花费1500聚灵阵灵气,超品之后是极品灵根,极品灵根又分了阶,升到极品一阶与二阶的花费分别是2100和2800。

    聚灵阵中目前的灵气有3449,再过十一天就可以又可以升级水灵根了,所需灵气3600。

    极品二阶的水灵根给来自白鲸门的五种功法都提供了30%的效果加成。

    提高攻击的《白鲸诀》,增加速度和闪避的遁术与身法,提升防御的心法,而最后一门功法则是与覆云袍同种的属性,名曰《白鲸经》,雷抗+15。

    雷抗属性对天劫无效,也不知道在什么地方才有机会用到。满怀期待地堆了一种没用的属性,金玉鑫心里多少还是有些不太舒服。

    水灵根的加成能让这五种功法各自多提供3点属性,还是很不错的。

    要是自己在地球的那些年有这水属性的灵根就好了,不知道对自己写书会不会有帮助。

    ……

    连山郡,乃是闻国息陲疆域,难临难郡,息枕灵涧山脉。

    灵涧山脉不仅是连山郡的边界,也是闻国息边的国界,贝抵贝疆,难接万里群山。隔开连山郡与难郡的大河“难江”便是穿灵涧山脉而出,向通灌入大海。

    连山郡的郡城,连山城,便修筑在灵涧山脉的一道巨谷中,高近三十丈,厚逾十丈的城墙横亘在两山之间,以人之伟力生生将山阙连成一片。

    如同卧龙的巨城蟠宁城,与连山城相比,不过是饕餮脚下的小菜花蛇。

    连山城不仅是连山郡的郡城,还是闻国息境不可逾越的天关。

    灵涧山脉之大,连山城之雄,令关内的百姓安居如在天府,不知邻国之名。

    飞扬的尘土逐渐飘落,金玉鑫从车厢中跳下,地上两道蜿蜒的车辙记载着他的来路。

    取出一锭银子放到车夫手上,然后目送着他掸了掸马腹上的土,攀上车辕调头回去。在这个世界,拉车的六蹄兽同样称做马,它们吃苦,耐劳,温驯。

    此地是连山城外,半山的一座古刹。

    没有去那欲与天公试比高的巨城里一睹风貌,金玉鑫令车夫直接朝着光幕导航的指向驶来了这里。根据在白鲸门近十年的经验,宗门任务历时颇长,尽早入了宗接取任务,也好早几日获取奖励。

    至于进城游玩么,先入了宗门,等有闲暇,随时随地都可以去。

    至少现在他是这么认为的。

    能供马车行驶的夯土路到这古刹门前便是尽头了,而光幕上的全息路径,还在往古刹之内指引进去。

    蔚然深秀的山林间,荫蔽着这座墙皮斑驳,年久失修的古刹。山外的百姓,没有人知道这里竟然隐藏着神秘的修仙界宗门,棠玄宗。

    别说百姓们不知道,如果没有眼前发着光的路径,金玉鑫打死也不会相信自己的目的地是在这里。

    “该不会这宗门已经完犊子了吧,这破庙是遗址?”暗自腹诽着,金玉鑫推开了面前吱嘎作响,摇摇欲坠的木门。

    一股清风随着推开的寺门涌入古刹之中,吹动院中的竹枝树叶,发出簌簌响声,试图将沉睡的庙宇唤醒。

    院内环境清幽,一株株草叶从石板的缝隙间茁壮地生长出来,青石上遍布裂痕,里面爬满了绿油油的苔藓。

    步入其中,能听到远处有细微的敲击声传来。循声望去,那是一座破旧沧桑的大殿。他筑基期的目力,透过窗棂看到里面有一二僧侣正在击节诵经。

    导航的光径并未指向那边,金玉鑫沿着曲径通幽的小路,从侧面走向古刹的深处。

    一路前行,没有人来理会他。整个庙里似乎就只有那大殿中的僧侣在。

    踩着苍苔落叶行了百余步,一道残破不堪的木板门出现在金玉鑫面前,看起来大概是这座古刹的后门。门下堆积着厚厚的枯枝落叶,也不知多久没人来过了。引路的光径正向门后指去。

    抬手小心地推过去,他生怕这腐朽的木板经不住开门的力道直接散架。

    令人牙酸的摩擦声中,金玉鑫迈入了门后的阴影。没有预想中的山风扑面,眼前的景色陡然一变。

    鼎沸的喧嚣声哗然而来,人头攒动的景象惊得金玉鑫目瞪口呆。沿着一条向上的山道,聚满了形形色色的人,男女老少应有尽有。

    一道道或强或弱的气息在人群间散发出来,有的隐晦,有的霸气。这整个山间,绝大部分都是修士,数目不可估量。空中不时还有流光飞过,除了飞剑,甚至还有从未见过的飞行法器。

    越过人群的头顶,一座宽广的山门清晰可见,其后纷繁的建筑物遍布了几座山峰,峰顶宏伟的大殿若隐若现。

    看来这才是棠玄宗所在了。整片山峰都被不知道什么等级的玄妙大阵所隐藏,方才所经的木门必然是一处可以入内的阵眼,无人问津的破败古刹只是掩人耳目。

    场面实在太过震撼了。金玉鑫能感觉到人群中有数道气息强大得似乎一个眼神就能碾死自己。而那些没感应到灵力波动的存在,究竟是修士的凡人亲属,还是更加恐怖的大能,他不敢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