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文修无纪 » 第十八回 测骨卅岁寿,择师七峰邻

第十八回 测骨卅岁寿,择师七峰邻

    小心翼翼在人群中穿行了几步,金玉鑫选中了一名气息不强,面貌年轻的独行修士,上前与之悄声搭话。

    “见过道友,不知诸君云聚于此,所为何事?”

    这位身着墨色长衫的青年转过身来,略有点诧异的瞧了金玉鑫一眼。

    “汝弗知耶?”

    好家伙,都到这儿了你不知道我们来干啥的?

    好在这青年修士看样子是个健谈的主,惊讶过后便竹筒倒豆子般详细解释起来。

    原来这棠玄宗如今正在举办十年一度的升仙大会,大举招收适龄的修士。

    虽然平日里也可寻来报名入宗,但参加这升仙大会却有两点不同。

    首先是在升仙大会上,会放宽招收弟子的标准,即便平日里可能无法达到入宗要求的修士,也有机会以杂役弟子的身份进入宗门。即便是作为杂役,也比当一名散修要强得多。

    而更重要的一点在于,凡于升仙大会上的考核中,达到要求入宗的弟子,皆可在外门诸殿的长老中,自行选择跟随的师父。平时进入宗门者可没这个待遇,都是随意分配。

    金玉鑫听得连连点头,这棠玄宗内,弟子还能跟随师父修炼,比之白鲸门的放养实在好了太多。看来这里应该是个相当强大的高级宗门。

    青年稍作停顿,正了正腰间悬挂的宝剑,又道:

    “升仙大会凡历三旬,日纳百余,今乃廿四日也(升仙大会总共三旬的时间,每天收一百多人,今天已经第二十四天了)。”

    金玉鑫心中一动,难怪还没筑基的时候白前辈就开口提醒自己离开白鲸门,竟是刚好赶上这升仙大会。哪怕再晚几天,都会挨着错过去了。

    等等,可白前辈又不知道自己下一站会是这棠玄宗,是巧合还是……

    不过总之还是多亏了她的提醒。如果能够自主选择跟随的师父,对自己这个穿越者来说,的确是很不错的一件事。金玉鑫心里由衷感谢那位食仙居的美女老板。

    一天接收一百余人,一共三十天,那就是三千多快四千人,金玉鑫掐着手指算了算,不住地咋舌。好家伙,只是一次升仙大会招收的新弟子就有三千多,这也忒夸张了。

    整个白鲸门的外门弟子也才三百来人,眼前这棠玄宗,一场三十天的大会就要招十个白鲸门外门。

    聚集的人群中,有独行的修士,有携带后辈修士前来的长者,有为修士亲族送行的凡人,还有一些结伴而来的散修小团体。前来加入棠玄宗的修仙者多是炼气与筑基境界,但也有几人隐隐透着明显是金丹境界的恐怖气息。

    人群向山上挪动着,杂乱间又隐约保持着一定的秩序。最前方的修士逐渐进入山门,送行的亲族则自行离去,而后方又不时有新到者或从结界走入,或从飞剑乃至灵舟上落下。

    每天接收一百多人,速度不算慢,第二日过了晌午便轮到金玉鑫了。

    棠玄宗的山门是深邃的黑色,宛如墨玉铸成,在大日的照射下有道道绮丽的光晕流转。门开三道,四根直径逾米的巨柱擎着飞檐斗拱的牌楼,金色的大字高悬其上。

    中门宽近三丈,边门两丈余。门内门外各立着三对弟子,共十二人,身着绣有银色纹路的黑色宗门长袍,腰悬制式宝剑,一个个精神抖擞,容光焕发,精气神完全不是白鲸门那种摸鱼的看门弟子可比。

    进入山门,眼下是一片巨大的广场。如果拿白鲸门外殿前的广场来比,这里的面积起码能顶它十个八个。

    一位棠玄宗的黑袍弟子站在广场中,指引考核者前去侧前方的一座大殿。

    大殿占地非常宽广,却只有一层。殿首挂着“核试殿”的匾额。殿内整齐分布着诸多厅堂,有的放置着木桩,有的排列着傀儡,还有的内部纹刻满玄奥的阵法,不过这些房间此时多未开启。

    升仙大会十年一届,平素里若是有散修前来想要加入棠玄宗,便需要在这些厅堂中完成考核。这些修士不能自主选择师尊,却可以根据自身状况,提前计划好加入哪一峰,然后需要按照所选的方向进行相应的测试,或考校身法,或检验实战,也有的展示力量、灵力掌控度、法术天赋等。

    就好像地球上华夏的高考,根据自身擅长和以后想要就读的方向,选择文理,或者从六门学科中挑选三门,备战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

    但此时在这升仙大会,这些考核内容却全部省去。如果顺利的话,只检测必要的一项内容就可以加入宗门,那便是:资质。

    参与考核者依次进入一间五光十色的侧殿,经过检测,通过的人便会从另一边离去。

    排队等候间,金玉鑫数着前面进去的,九个人原路出来了三个,通过率还算挺高。

    资质不过关的人从侧殿出来后,可以去另外一边的两个房间进行一场加试。

    刚巧前面那几个没过关的修士,两间房都有人选。金玉鑫伸着脑袋朝那头瞅了瞅,一个屋的项目是先顶着不断砸下的大锤走过一段路,再从地上搬起一块巨石运到一条斜坡顶端;另一屋的测试就有意思了,那竟是像个大厨房,似乎在考校厨艺。

    这是对杂役弟子能力的考核。要么体质好,抗揍,力气大能搬运东西,如此便可以服侍精英弟子,充当苦力,出任务时如发生意外,还可以作为肉盾。要么就是有较强的处理、烹饪灵性食材的能力,可以在宗内厨房做活。

    这两种招收杂役的加试,也是仅在这十年一度的升仙大会才有的。金玉鑫看到考核厨艺那人,烹饪着不知何种灵材,七彩的火焰舐着锅边飞旋,竟是比星级大厨的手法还要炫目。而另一边,粗犷的壮汉将上衣丢在地上,露出的肌肉如同岩块,任由大锤嘭嘭砸在身上,一声不吭就走了过去,然后举起巨石扛上坡顶。两人明显都是有备而来,或许本就是打算以杂役的身份进入棠玄宗。

    眼看两位“考生”大概是成功获得杂役身份,面前的资质测试也总算轮到他了。

    进入殿内,就见中心的地面上布有一个流光四溢的大阵,外面看到的彩色光芒就是这阵法发出的。环绕大阵摆着两架奇异的晶石仪器,一位抱着卷宗的女性修士站在旁边。

    金玉鑫一步踏入阵中,一股柔和中带着少许侵略性的波动从身体内外扫过,仪器很快有了反应。

    “骨龄三十,筑基初期……尚佳。”

    女子看着机器,点了点头,又皱起了眉“五系灵根,参差杂乱……”

    金玉鑫心头一紧,当年白前辈一语道破自己五行灵根时没说这灵根不好,却提点了应当兼顾,难道自己的灵根加点得参差不齐,被判定为了杂灵根,这入宗考核要功亏一篑不成?

    “五系虽杂,然水灵根颇为上乘……恰合门内功法,亦堪中人之资。”

    最终这位师姐还是舒展了眉头,在卷宗上做起了记录,询罢金玉鑫的姓名,便宣告他过了关。

    从另一道门走出核试殿,金玉鑫也是小小地松了口气。看来自己虽然没有均衡升级五行灵根,但优先把水灵根提升到极品二阶,误打误撞也算是达到了棠玄宗的入门要求。

    殿外是一座小园,有弟子递来了宗门守则,示意他在此暂歇,待今日名额收满后一起入宗。前面过关的道友也都在这里等候。

    守则内容倒平平无奇,与白鲸门大差不差,就连退出宗门需缴纳100声望都一样。就是多了要服从师尊与宗门各峰指令,宗门大会无故不得缺席的要求。

    几眼将守则浏览完,金玉鑫东张张西望望,百无聊赖,便从竹笥里掏出两节竹筒,倒一把碧云豆,就着从食仙居买的萤果汁,嘎嘣嘎嘣嚼着打发时间。

    这碧云豆用白羽麝的油嚢炼出的麝香油烹炒过,口感酥脆,介于蚕豆与花生之间,味道又有点像腰果,还放了其他香料,是五香味的。

    这嚼着碧云豆,再喝上两口酸甜的萤果果汁,多是一件美事。

    可惜还没见着过瓜子一类的吃食儿。不知道别处会不会有,如果遇到了一定得搞一点。金玉鑫边吃边想。

    周围的其他修士原本一个个闭目打坐,要么擦拭着随身的剑器,而这边金玉鑫吃得香甜,“嘎嘣,嘎嘣”的脆响不断传来,渐渐地,合着的眼睛睁开了,手上的动作停下了,都朝着那把碧云豆望过去。

    感受到众人的目光,金玉鑫正往嘴里送豆子的手也是一僵。多难为情啊,吃独食是不对的。

    可是……这里足足几十号人,自己这一竹筒的豆子可不经分啊!

    咬了咬牙,金玉鑫取出一只小布袋,颇有些心疼地呼啦一下倒了一大捧豆子进去,然后把竹筒收起来,拎了布袋子,朝众人走去。

    一手提着兜,一手从里面掏来递到别人手里,每人发上个三四颗。

    有的修士面沉似水,神情漠然,接过豆子就丢进嘴里,一幅完全不在乎的姿态,好像刚才盯着豆子瞅的人不是他一样。

    有的则是一手伸出来摇摆着,似要推拒,这多不好意思呀!另一只手却诚实而迅速地把这几粒碧云豆接过来攥着,末了还轻抱一下拳。金玉鑫都怀疑这些家伙是不是到地球去练过收红包之术。

    就这几粒豆子,发得金玉鑫自个儿都觉得挺抠门儿的。但是没办法呀,这么多人,一下就能把自己这点存货分光了。想不到这一个二个炼气筑基的大修士,居然也会这么馋零食。

    一圈分完,布袋底下刚好只剩了四五颗,金玉鑫也不敢再从竹筒里拿多的出来,就这么捏着最后几粒慢慢用牙磨着品,把装果汁的筒子也收回去了。

    大日在天际又走过了四分之一的弧度,今天最后一位通过考核的新弟子也到齐了。

    殿内主持测试的女修士走出来,招呼等候的众人踏上一条走廊,向宗门大殿走去。

    跟在这位师姐的身后穿过灵植环绕的回廊,金玉鑫近距离观察着这座从山门口便能远远瞧见的恢宏大殿。这是坐落在广场中轴线上,与山门遥相呼应的正殿,中央的主殿有三层,高近十丈,侧面还连着一对两层的附殿,便是附殿也比白鲸门的宗门大殿雄伟了不知道多少。

    殿前此时凌空立着一排二十余位修士,有男有女,老的须发尽白,年轻者还是少年样貌。

    筑基修士就能够御剑飞行,而不借外物的踏空而立,则是只有金丹期以上的大修才有的能力。并且此举对灵力消耗极大,即便金丹修士也只是在重要场合才会偶尔这般撑撑场面,平日赶路仍是御剑。

    一众新入门的修士在大殿阶前停下,领路的师姐简单道了句贺,便开始介绍起空中这二十四位金丹大能。

    棠玄宗有七峰,分别为剑峰,术峰,力峰,器峰,丹峰,花峰,药峰。这二十四位金丹大修便是七峰中的长老,皆为金丹初期。

    棠玄宗所修功法亦是五种,可在大殿内的悟道碑凭借天赋自行领悟。而在修为的运用方向上,剑峰擅剑,术峰长于法术,而力峰惯用灵力强化肉身作战。

    其余四峰较为特殊。

    花峰只收女弟子,整座山峰遍植繁花,俨然一处网红打卡圣地。

    丹峰与器峰出产着供宗门使用的丹药与法器,不过两峰的炼丹师与炼器师却是外聘而来,棠玄宗本身并不擅长炼丹与炼器二道,无法传授弟子这两门学问,峰上弟子仍以修炼宗门功法为主,另给炼丹师与炼器师打打下手,了解一些粗浅的相关知识。

    至于药峰,乃是宗门灵药园所在,虽称为峰,占地面积最大的却是峰下的山谷。大多灵药都长在温暖湿润的谷中,只有极少数几种生在绝壁与山巅之上。药峰之内,弟子需在修行之余打理药田。好处是由于药材生长所需,此地灵气要比其他峰略浓半分,但并不能使用所种的灵药,若有偷窃,一经发现,即刻逐出宗门。

    这些长老中有三位来自花峰,而药峰只有一位须发尽白的老者,其余各峰都是四人。

    新晋的弟子便要根据自身情况与期望的发展方向,从这二十四位长老中挑选一位师傅,同时也将加入相应的山峰。

    棠玄宗不愧是大宗门,连新入宗的外门弟子都可以有金丹期的师傅教导。据说宗内还供奉有元婴老祖的存在。

    除了各峰所修不同,这些长老的个人实力也有所讲究。

    二十四位长老境界一致,都是金丹前期。但修真者修为越高,寿命越长,而一位修士的容貌,会以他此时的年龄与总寿元相比较而呈现,在同样的境界中,看上去年纪越大的修士,实际年龄便也越大。

    修士可以消耗灵力使样貌维持年轻,但一般情况下,却少有使用法术让自己变老的。

    师姐介绍完毕,长老们从空中缓缓飘落,诸位弟子开始各自挑选师尊。

    人总是向往强者的。这些长老境界相同,那么样貌越年轻的,就说明天赋越强。众多弟子纷纷朝几位年轻的长老涌去,谁不希望自己有位天资卓绝的师尊?

    剑峰一位少年样貌,身上气机凌厉的长老脚下围着的弟子最多,一时间水泄不通;花峰那边倒是吸引了大部分的女弟子,即便是其中一位面目祥和的大妈周围,人数也不少。

    唯有全场岁数最大,药峰那位看上去耄耋之年的老者,无人问津。

    药峰没有好的传承,又要花费精力替宗门打理灵药,辛苦种出的灵植还没自己的份,长老又是天赋最差的一位,那一点点的灵气浓度差异,不要也罢,还抵不上照看药田荒废的时间。

    眼看着百余修士哄抢一般纷纷去寻那些年轻长老,金玉鑫没有着急行动,他有一些与众人不同的见解。

    同样的境界,的确越早达到的人天赋越强,但是那是师尊的天赋,可不是自己的。师尊的天赋强能让自己天赋跟着强吗?并且,天赋强的人,教导弟子的实力便一定高吗?怕是不尽然吧。

    思考了一会,金玉鑫笑了笑,朝着最边上的药峰老者走去。

    选择这位长老有三点原因。

    其一,修炼方面,自己的状况与这些本地人不同。有了白鲸门的经历,他知道在宗门功法这块,自己无论如何参悟、修炼,都没有办法理解掌握,之所以能够修行,完全是系统的缘故。而在战斗时,更是全靠系统计算的各种属性,纯粹与敌方对拼数值,技巧根本没什么用。所以剑峰、术峰这样的热门方向自己便无需考虑。丹峰、器峰那些学习草药灵材就更没必要,有名有姓的天材地宝光幕会认。

    其二,选择这些金丹长老作为师尊,即便只是挂在其名下,并非亲传,但哪怕仅有略作指点的机会,弟子寥寥的师父也绝非那些弟子众多的长老能比。弟子满盈的长老只能统一讲授,能否领悟全凭弟子自身,而万一有点什么资源漏下来,更是分点渣滓都难。若选弟子稀少的长老,则有机会耳提面命,得到结合自身情况的指点,运气好还可能分得额外的资源。大锅饭和一对一小灶,能比吗?

    其三,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年纪大者,是天赋不佳,但天赋从来不能决定一切。

    天资卓越者,他们修行没有什么瓶颈,一马平川之下,难免对每个境界的见解有限。而天赋不佳者,为了进境,必然做出一切努力,尝试所有可能的方法,他们对一个境界的理解与积淀,绝非那先天才可比。自己身为弟子,不就是要走师尊走过的这个境界么?选择经验丰富的老师,定能给自己打下坚实的基础。

    再者,自己修行有光幕系统的帮助与限制,难有额外发展,却也可保无虞;但作为穿越者,对这个世界的很多常识却都近乎一无所知。相对修炼法门的指引,他更需要的是修真界的基础知识。金丹期寿四百载,一位耄耋老人,起码活了三百多年,会有多少的阅历、学识?若能把这些学到,自己在这个世界行走,便不再是两眼一抹黑了。

    在周遭偶尔投来的目光中,在面前老者的注视下,金玉鑫坚定地走到这位孤零零的药峰长老脚下,恭敬地拱手躬身:

    “弟子金玉鑫,拜见师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