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天石劫 » 第十九章 谶语

第十九章 谶语

    嵬名大喝一声,李头儿只觉得浑身气劲顿失,紧接着一波力道袭来,人往后一跌,直把棚子撞塌了一角!

    “保护公子!”他大喊,人却爬不起来。一旁驿船上再有人要跳过来,却给升泰挡回:“不了,你们不是他对手!”

    “你算识相。”夏人跨到升泰面前:“人,给不给?”

    升泰潇洒地摆手让开:“给。”

    “等…?”后头霍小二来不及抗议,人已被一把箍住脖颈。嵬名又下令船家往岸边撑船,还没靠稳,便挟着人往芦苇丛跳下去。霍小二两脚腾空、吓得连连怪叫,却不知何时已踏上陆地。

    升泰远远看着他拎着霍小二跳过一个又一个堤埝,直到消失在林子后头。

    李头儿上前:“少爷。”

    升泰问:“你没事耶?大伙呢?”

    “都呒得事。”先前落水的几人已被驿船救起,这会儿正靠过来。

    升泰转向茶船船主:“在下大理高升泰,你明日里去县城义宁坊曹家宅子找我,船上损失,我陪给你。”船主连连称谢。说完,老李扶着升泰换船,升泰看他:“你这一脸苦相,是在怨我不该停下来喝这茶了。”

    李头儿:“老李不敢。”

    “是我不好,下回听你的就是。”升泰说着,一面抬眼,却又笑了出声。“这么大动静,这个孩子竟浑然不觉,也算是奇葩了!”

    只见小女冠正缩在船舱一角,脸上还挂着后怕,她怀中的小马愿却睡得仍酣,全然无事一般。

    话说霍小大被怪汉挟着跑,不知多久,才在一处林间被扔到地上。

    “疼死我…?唉唉唉!”他正摸着自己快被捏断的脖子,突然头又被嵬名一手抓住。“再吵,我抓穿了你脑袋!”嵬名恐吓一番,见他乖了,这才放手。

    林子里站着一匹马,嵬名走过去,从马背上卸下水袋大口灌了。

    霍小二趁机看向四周,外头荒芜一片、毫无人烟,心中又叫苦起来。

    “喂,啥名你叫?”嵬名擦着嘴问。

    “大人、大王、老爷、官爷,小、小的叫霍小二。”霍小二忙说:“我跟那些师姑、道士不是一伙的,他们跟你打,不关我的事耶!”

    “闭嘴!我问一句、你答一句,再有旁的,我砍翻你一样!”

    “是、是。”

    嵬名又问:“世无双是你师父?”

    “怎么每个人都问…啊?是、不是!”

    “究竟还是不是?”“是、是我们师父。”

    “哪去你师父了?”

    “他去了城南的西氿村。”

    “做甚去西氿村?”

    “去寻天石。”

    “然后?”

    “然后他再没回来。”

    “哪里他去了?”嵬名大手一伸,把人抓到眼前,吓他得直哆嗦:“大官爷,偶、偶真佬弗晓则咧!”

    “你若知道不说,碎了你我!”

    “他只说要去那村子,又交代了几句,就走了,他真的嗲格…。”

    “交代几句?交代什么他了?”

    “师父要我们回头去查驿站里那韩氏兄弟的底,又要我们去宜兴县城探路。”

    “探什么路?”

    “曹家在城里的产业在哪里,哇有里头的房屋布局。”

    嵬名手一松,放了霍小二,调头拉马:“走,带路!”

    霍小二:“去…去哪?”

    “先去西氿村!”嵬名翻上座骑,又复伸手抓来,霍小二:“不劳大王爷,偶自个…啊啊!”还没说完,就被一把揪上去。

    ***

    宜兴县城东南有一座黄龙山,山下盛产红泥,由于位近太湖,交通便利,隋开皇年间便形成了集市,市而为镇,号为丁蜀。这丁蜀镇自然以生产朱砂壸出名,经常吸引各地品茶达人来寻宝,此时此刻,江西龙虎山道士清风子和两个徒弟也在其中。

    清风回头:“别胡说!玄元子以处子之身,练得纯阳无极功,众所皆知,怎么可能有私生子?”

    徒弟之一回答:“真的,师父,这两天驿馆里那些江湖闲汉都在传。”

    “是啊,师父常说人不可貌相,兴许他是个假处子也说不定。”

    另一个又来添醋:“还有、还有,听说那私生子长大了还处处和他这老爷作对,气得他嘴歪眼斜、差点要中风。”

    “够了!”清风喝斥:“不准再议论此事,否则赶你们回祖庭思过!”

    两人吓得闭嘴,你看我、我看你,似是在问师父干嘛生这么大的气?

    清风径自走向茶具摊,几下翻看,却是心不在焉。两个徒弟跟在背后,无聊地左右张望。斜对面有一摊围了许多人,两人一看布招,吃了一惊,连忙叫师父回头。

    只见那布招上写的不是茶具,而是“天石”两大字。再看后头店面也有贴了“陨石”字样的广告纸。徒弟凑上前:“师父,这怎么回事?他们可是在卖天石?”清风:“去看看。”便走了过去。

    此时摊前围了一圈人,清风择了个空位站定,只听一旁有人问:“酿晓得汝嗰个石头似真格不似?”

    “自然是真的。”摊主人说:“那日里天降飞石,吾亲眼见着它落到后头山里,赶去一瞧,那可是碎了一地的石头,这不赶紧拣了些品色上好的回来,你每瞧瞧。”说着打开桌上匣子,五块石头,各色各样,有人伸手要取,他连忙盖上盖,双手压着:“非要碰!乱摸西摸底摸掉了仙气,吾找哪个赔去!”

    “嗲格仙气伐?”有人问。

    摊主压低声音:“这你就不晓则了!这天上神仙给的石头,自然不是凡品。吾放它勒家里,不出几天,满屋异香,半夜里哇会放光哩!要是有仙缘的人,它还不知能生出什么大作用咧!”

    “是耶!连天子官家都要这石头,中间肯定有文章!”

    “怕是官家皇帝不想当,要用它修仙耶?”

    众人你一句我一句,直到清风开口:“不敢问老板,你是在哪里拣着这石头耶?”

    摊主上下打量他:“说不得、说不得,等这批石头卖掉,吾还要去拣更多哩……?该头企、该头企!”(注1)

    说到一半,他突然挥手大喊,原来客人后面聚了七八个孩童,冲着他们喊着什么,见老板赶人,反而喊得更起劲。老板气得抡起木棍绕过去,作势要打,却突然放下手。

    原来后头又来了一票人,七八之数,具是成年男子,队伍严整,敲锣打梆,高声念诵。清风听出他们与那些孩童念的同样一段韵文,正待细听,身边徒弟突然往他们指去:“师父,快看!”

    他们当中有人手擎布招,上头写着“膺受天命通济昭灵童童子”几个大字,“童童子?”清风脱口而出,只见那擹主和其他人一样肃立路旁,低头拜迎。

    清风看准穿着较为体面的带头男子,几个大步走到他面前:“敢问阁下就是童童子?”

    那人先是一楞,随即大笑,后面有人用土话转述,又引起一阵哄笑。

    带头男子:“老人家说白相了耶?童童子神仙人物也似,吾囊歪似佗?”

    另一人补充:“哈勾(注2)似童童子大仙格信徒来则。”

    清风:“原来如此。尔等方才嘴里念诵的又是什么?”

    “该个似大仙畀格忏语,吾等只负责传布,却也猜不出大仙的用意。”

    清风又要再问,突然后头有熟悉的声音喊他:“师父、师父!”

    回头一看,果然是留守在长桥驿的弟子,忙问:“发生何事?”

    那弟子看了一眼队伍,清风会意,便走了过去,他才上气不接下气地说:“西夏细作又现身了,这次还抢走了人!”

    “抢走哪个?”

    “泼皮霍小二!”

    “走!我们回去!”清风起脚,旋又停住:“你们谁去通知郭聪他们…。他们去哪里了耶?”

    “他们几个去东氿附近打听消息。师父你忘了?”

    清风没有回话,迈步就走。还不忘回头看一眼那群童童子的信徒,他们已经走开,但仍然大声念诵着那段谶语:

    天空破、日头落,老媪不见女,人在床上坐。

    ***

    天空破、日头落,老媪不见女,人在床上坐。

    世无双一面前行,一面嘴里念念有词。他在西氿村听到那群娃儿哼唱这十六个字歌谣时,便觉得有什么古怪,除了它本身像个隐语,更有什么不对劲,自己却说不出来。就在这时,地道里忽明忽暗,原来手中火炬一小已变成一小撮火苗,他歪头唤着背上的女孩,没有反应。无双站定,屈膝,轻轻靠着石壁放下她。然后从已经残破不堪的外袍上再撕下一长条布,往已经空空如也的油罐子里蹭了几下,又拿出来绕到火把上,登时火又大了一些。低身凑近女孩,“甄绾?甄绾?”他轻唤几声:“爬上来!俺们继续走!”

    他转过背,捞起她的手,女孩自然地环抱上来,眼眉始终阖上,只有嘴角上扬、念着:“这样…不好…。”

    无双吁了口气,一手抓紧女孩,一手拾起火把,起身赶路。

    地底不分昼夜,无双并不知道此时地面上头,已是万籁俱寂、月明星稀。长桥驿这儿,张司曹正要给驿站大门上门栓,突听得外头人喊:“慢,慢!”几匹马在夜色里奔来,到门口一骨碌翻下人来,原来是韩家四兄弟。

    “韩郎君这么晚点回来?”司曹迎上前说。

    韩因回道:“是耶。司曹大人辛苦了。”

    这韩家兄弟虽从西京来,也不多话,却完全不摆架子,见了面就叫大人,叫得张司曹是心花怒放,忙说:“赶路回来,想必口渴了吧?要不几位先回房里,吾待会给送上茶汤?”

    “劳驾。”

    四兄弟将马匹交给驿卒,然后折回跨院左厢的房间,韩能正要取出钥匙,突然韩因出手一拍,门锁应声断开!

    “大…?”其他人还没反应过来,韩因已冲进房内。房里乱成一团,唯一的对外窗竟然大开着,窗扉犹在晃动。

    “你们查查掉了什么?”韩因丢下话,从窗子飞身而出!

    __________________

    1.该头企,即那里去!赶人时说的话。

    2.常州话中,我们也可说成哈勾,或做哈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