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南明1649 » 第68章 崖山祭祀

第68章 崖山祭祀

    沈赤心联合高州守将李明忠,声势大振。两人在高州府神电卫见面,一见如故,尔后折箭为誓,陆军由李明忠统领,水师由沈赤心统领,水陆并进,共趋广州。

    有人带了头,抗清义士又活跃起来。水师这边,沈赤心麾下有杨彦迪、邓耀两部,战船已达到一百二十艘,水兵有三千余人。

    水师继续往前走,到达下川山岛,陈奇策也率部加入队伍。

    陈奇策是广东南海人,本是县里的小吏,后起兵抗清,积功至水师总兵。不久前,他奉永历朝廷之令,受大学士何吾驺节制,从肇庆顺流而下,与清军在三水县大战。

    清军本无水师,只得依赖红旗水寇迎战。陈奇策战败,顺西江出南海,驻屯下山川岛。此公忠贞不一,百折不挠,听说沈赤心率军增援广州,毅然率军来归。

    沈赤心有粤国公的官爵,可以名正言顺地节制邓耀、陈奇策。有陈奇策的加盟,赤军声势更大,战船增至一百五十余艘。

    水师逼近浪白外洋,沈赤心召集众将议事,拟从新会进军,走西江,入佛山水道,再折向广州。

    杨彦迪是赤军水师统领,对沈赤心极为崇信,欣然赞同。邓耀和陈奇策都不是赤军,想法就活跃了,都主张走珠江口,过虎门,直趋广州城南。

    邓耀曾在珠江口打过胜仗,熟悉珠江口海域,说道:“几个月前,我和彦迪在珠江口与红旗水寇大战。若从珠江口入州,人地两熟,又如同黑虎掏心,可以极大地振奋守军士气。”

    陈奇策不久前刚打过败仗,从西江撤退时又被红旗水寇追击,对此记忆犹新,说道:“不可,不可。西江航道狭窄,不如珠江开阔。我军之前走西江航道,亲见清虏防卫森严。”

    杨彦迪有将略,赞同沈赤心的看法,说道:“我们此次增援广州,乃是水陆并进。水师固然可以走珠江口,但陆军呢?

    “新会为广州西面门户,海康伯率陆军前往广州,必要经过新会。不夺新会,我们两军如何水陆协同?如何取信于海康伯?”

    此话一出,连邓耀都有些惭愧。他现在依附李明忠,却不考虑李明忠的死活,着实不该。

    沈赤心耐心解释道:“几个月前,我军走珠江口,袭虎头关炮台,之所以能够取得大胜,全靠出敌不意。清虏经此失败,必会加强防备,尤其会加强虎头关、黄埔、沙面等炮台的防御。

    “我军远涉重洋,士卒劳困,应当持重,不应冒险。此外,新会地处西江入海口,与东莞、琼州并列为海船造船中心。清虏正在新会督造战船,我们夺取新会,正可焚毁清虏战船。”

    众将不再说话,纷纷点头附和。

    沈赤心告诫他们道:“诸位且看,满清派兵进攻广东,全以汉人为主力,满洲兵没几个。为什么会这样?明军为什么屡屡不敌清虏?

    “依我看,全因明军内部不团结,彼此互不配合,甚至互相拆台。假若郑成功肯率领水师增援广州,尚可喜、耿继茂二贼还能从容进攻广州吗?

    “假若郑成功没有进攻潮州,郝尚久就不会投降满清。他能征善战,有他出兵增援广州,尚吉喜、耿继茂必得分兵迎击,广州城防压力将大大降低。

    “我为粤国公,率水师增援广州。议事时,大家可以各抒己见,一旦形成决议,就得无条件地服从。否则,就得军法从事,别怪我翻脸不认人。

    “这是我们赤军规矩,也是我一向所坚持的。诸位既愿随我出征,就得受我的节制,就得按赤军的规矩办。不然,诸位可以尽早离队。”

    沈赤心虽然年轻,却背负着弥勒下凡的传说。他的官爵最高,官能生威,使他在众将面前有一种不容质疑的权威。

    于是,众将纷纷表态支持,沈赤心下令走虎跳门,入西江。

    路过崖山,水师停船略作休整。

    南宋末年,宋军与元军在崖山爆发了一场海战。这是南宋与蒙古的最后一场决战。宋军战败,南宋末代皇帝赵昺、丞相陆秀夫、大将张世杰、太后等人蹈海自尽。

    南宋灭亡,蒙古以异族入主中原。为此,倭国还有“崖山之后无中国”的说法。

    沈赤心率领杨彦迪、邓耀、陈奇策等部将上岸,摆设香案,布置牲果,祭祀南宋末代皇帝赵昺、丞相陆秀夫、大将张世杰等人。

    两百多名赤军上岸,参加祭祀仪式。沈赤心念过祭文,倒过祭酒,然后对众人说道:

    “世人皆说宋朝文弱,可崖山之战中,宋军虽然不如元军,却也拼死作战,最后力竭不屈。上至皇帝、太后,下至太监、士卒,有十几万军民投海自尽。

    “自此之后,蒙元以民族临御中原,视我南人为下下等人。我朝太祖皇帝奋起于草莽之间,振臂一呼,云合景从,终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当年灭亡南宋者,汉人张弘范也。今日围攻广州者,汉人尚可喜、耿继茂也。而满清起于东北,又与蒙元类似,皆为异族,皆暴虐狂荡,屡屡屠我城、杀我民。

    “所不同者,吾乃明王出世、弥勒下凡,与战败亡国的张世杰绝不相同。我军士气高昂,民心归附,必可驱除鞑虏,与穷途末路的南宋军队绝不相同。

    “满人以二十万之众,而能统御五千万之汉人。设若汉人都能同心抗虏,以五千万之众,缘何不能灭此二十万之丑类?

    “本元帅兴起义师,志在灭虏。今朝提兵来此,就是要与清虏一较高下。诸位肯随我挑战清虏,皆为大仁大义、大智大勇之人,后面遭遇清虏,务必要奋勇争先。

    “本元帅亲自督阵,与诸位一起并肩战斗,胜则扬名立万,败亦流芳百世。”

    将士们颇受鼓舞,纷纷高喊道:“扬名立万!流芳百世!”

    这时候,崖山上大忠祠、全节庙的两位主持走了过来。其中一位仙风道骨,走过来说道:“昨夜,崖山附近凄风阵阵,似乎有无数忠魂在奋力疾呼。

    “今日看到义军,艨艟千百,兵威雄壮。老衲方才知道,昨夜必是小皇帝、陆丞相、张将军显灵。赤军出师援救广州,必可旗开得胜。”

    将士们喜不自禁,坚信有鬼神相佑。

    沈赤心也极为高兴,说道:“好!既有忠魂相佑,赤军必可一战而打败清虏!日后若有机会,我要出资兴修大忠祠、全节庙,再去好生祭祀小皇帝、陆丞相、张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