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南明1649 » 第123章 穴地攻城

第123章 穴地攻城

    宾州,这座原本并不起眼的小城,成为赤军与清军对战的前线。

    缐国安久经战阵,以两千兵马守卫宾州这座弹丸小城,布防颇为得法。

    沈赤心则把希望寄托在了秦茂国身上,下令赤军围城,掩护工兵营挖掘地道。

    秦茂国正思报效,召集手下骨干,说道:“诸位,咱们都是‘煤黑子’,明朝官府视我们为奴隶,不关心我们的死活,只一味要求我们挖煤。

    “清虏更为暴虐,视我们猪狗不如,强令我们交纳煤炭,却只拿一些破谷烂米给我们吃。稍有反抗,就以通匪为名,大肆诛戮。

    “咱们小的十几岁,大的四五十岁,活得连还不如官宦人家的一条狗。多少人连件衣服都没有,浑身上下都是煤屑,小孩儿见了都笑我们是‘煤黑子’。

    “咱们现在投了赤军,从此当兵吃粮。兄弟我做了赤军的工兵营长,你们也做了队长、排长,从此有了点人样。只要咱们好好干,日后何愁不能富贵?

    “回去告诉兄弟们,我已向元帅立了军令状,保证一昼夜掘好地道。元帅也答应我,等破了宾州城,先给咱们工兵营每人弄件像样的衣服。”

    众人一听,憨憨地笑了起来。矿工长时间在井下作业,忌讳很多,也很劳累,大部分人都不擅言辞,但纪律非常严明。

    秦茂国接着说:“我打算从东门方向挖地道,那里有处寺庙,正好可以打掩护。距离、方位、土方数,我也大致算过了,正常情况下,咱们十个时辰可以挖好地道。

    “元帅给了咱们一昼夜十二个时辰的时间,时间不算紧,任务不算重。这是咱们第一次在赤军面前露脸,告诉兄弟们,一定要提前完成任务,决不能有丝毫的耽搁。”

    众人不擅言辞,却没有丝毫的犹豫,纷纷说道:“大哥,你就放心吧。只要你一句话,咱就是赴汤蹈火也要跟着你往前冲。”

    矿工同样属于匠户,比普通工匠又要凄惨许多。为了自保,矿工内部保持着高度的江湖习气。

    秦茂国作为工头,一方面是族人众多,另一方面颇有组织才能,在矿工面前很有威信。

    他进一步鼓动大家,说道:“很好。兄弟们,咱们现在都是赤军军官,身份不同了,不能像以前那样,苦了累了就不干了。

    “元帅体谅咱们,咱们也要努力报答元帅。你我立了功,以后何愁不能富贵?兄弟们立了功,以后何愁不能娶媳妇、生孩子?”

    矿工又危险,又辛苦,光棍汉很多。秦茂话的话很朴实,也很管用。

    傍晚,一千多名矿工在夜色的掩护下,来到了宾州城东门外的寺庙。

    他们像以前下井挖煤时那样,每人先喝了碗壮行酒。其实矿工很穷,根本就喝不起酒。酒里兑了很多水,只有一股酒精味,根本就醉不了人。

    矿工下井前喝酒,是一项传承多年的习惯,既有鼓舞士气的作用,也可以提前补充水分。

    喝了壮行酒,矿工们自觉脱去衣服,有的只剩一条短裤,有的连短裤也不穿。之后,他们扛起铁锹铁镐铁锤等工具,默默无言,分组挖掘地道。

    秦茂国不必亲自挖土,却仍习惯性地拿着一把铁锹,来回指挥,招呼人手。

    刚开始还有些杂乱,不到一个时辰,队伍就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为着同一个目标,每个人都明白了自己的任务,每个人都各司其职。

    最辛苦的,当属在前面开道的人。他们大多不穿衣服,个个大汗淋漓,在两盏马灯的照耀下,奋力挥舞锹镐。

    黄土最简单,掘开了往外运就好。最怕遇到大石头,如果绕不过去,就只能用蛮力,借助铁钎、铁锤、铁镐一点点地凿碎石头。

    幸运的是,秦茂国选了个好方向,从东门外挖掘地道。这个方向距离城墙更远,土方量要大一些,但离山脉远,遇到大石头的概率更小一些。

    坑道内的气味很难闻,弥漫着尘土和汗臭味。后面的矿工互相接力,用轻便而结实的箩筐往外运土。每过一段坑道,就要用木桩支撑土层,以防坑道坍塌。

    很少有人说话,只有铁钎和铁锤的撞击声,不时在坑道在回荡。

    秦茂国在前面把控方向,同样沉默寡言。这群矿工都是他多年的兄弟,吃苦耐劳,忍辱负重,不需要鼓动,也不需要奖励。只要有他在场,矿工们就决不会偷懒。

    在这沉闷、脏乱的环境中,矿工们很快就变得大汗淋漓,身上的泥土结成了一层污垢。他们没有怨言,只想尽早挖出地道,好在赤军面前挣些面子。

    戌时,沈赤心过来视察工兵。

    一队矿工大约有两百多人,刚从地道里钻了出来。另有一队矿工,大约同样为两百多人,紧接着钻入地道,接替刚才的矿工。

    秦茂国正在坑道内指挥作业,听说沈赤心来了,连忙出来迎接。

    沈赤心问道:“地道怎么样了?十二个时辰能掘成的吗?”

    秦茂国抹了抹脸上的汗水,说道:“元帅放心,进展十分顺利。这里的地脉离山远,大石头不多。快的话,明天中午就能挖到城墙底下。”

    沈赤心大喜,说道:“很好,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我带了点鱼干、鲸油过来,今晚给工兵们补充补充营养。”

    赤军重视后勤,在肉食供应上做了强制的规定。这也刺激了粤西沿海捕鲸、捕鱼业的发展。好在廉州沿海为著名的北部湾渔场,是华夏四大渔场之一。

    事实上,赤军补充蛋白质和脂肪,主要靠海鱼。每逢行军打仗,赤军往往携带鱼干、鱼油。

    矿工们被人称为煤黑子,长年吃不到肉食,更吃不到海鱼。他们闻着鱼干的香味,已经谗出了口水,就着凉水就干嚼起来。

    秦茂国感激极了,说道:“元帅如此关怀,真是我们的再生父母!”

    沈赤心只是笑笑,说道:“赤军为民谋利,军民亲如一家。你们投效赤军,为进攻宾州挖掘地道。若明日穴地攻城夺下了宾州,工兵营当录为首功。”

    矿工们更加振奋,劲头更足。在秦茂国的带领下,果真在次日中午前提高挖成了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