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南明1649 » 第124章 拒止援军

第124章 拒止援军

    缐国安以两千孤军守卫宾州,以城墙为凭借,并不出城迎战。

    赤军西路军以骑兵为主,从四面包围宾州。东路军人马更多,已从兴业县越过翻车岭,正在向贵县进发,从贵县渡过郁江,就能绕到宾州的侧背。

    相比之下,清军的援军却杳无踪影。力量此消彼长,缐国安孤守宾州,破城是迟早的事。

    孔有德亦深知宾州的重要性,亲自督率四千兵马,从古漏关前出增援宾州。清军仅剩一线生机,必须赶到赤军东路军到来之前,与缐国安内外夹击,消灭赤军西路军。

    赤军在宾州前线已有五千兵马,由于分兵包围宾州,兵力更显单薄。宾州城西的赤军,处于被清军内外夹击的位置,形势最为不利。

    沈赤心不为所动,与众将商议,胸有成竹地说道:“本想打昆仑关,没想到,两军都被吸引到了宾州。清军马少兵弱,孔有德率军离开关口,前来浪战,是撅起了屁股让我们打。

    “我们正可借此机会挫一挫清军的锐气。清军一败,昆仑关的守军更失凭恃,赤军破关将更有把握。”

    于是,沈赤心定计迎战,撤去部署在宾州城北的赤军,减少部署在城南方向的赤军,在城西、城东两个广州方向继续攻城。他本人亲率近卫标两千人马,向西前进五里迎敌。

    近卫标是赤军精锐中的精锐,曾与珠玛喇的满洲兵恶战,缴获了大量满洲战马、铁甲。前排官兵都骑着高头大马,身披铁甲,威风凛凛。

    孔有德透过望远镜,看见赤军近卫标骑兵,不由得大吃一惊。他们身披满洲铁甲,远望过去,不知情的还以为是满洲兵呢。

    清军亦注意到了这一点,不由得暗生畏惧。珠玛喇为满洲名将,三朝元老,竟被赤军所诛,战马、盔甲都被赤军缴获。满洲大兵尚且不敌,更何况汉军八旗呢?

    孔有德只得硬着头皮往前进,对左右说道:“诸位,咱们都是东江镇老兵,南北征战二三十年,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今天,咱们也叫赤匪见识见识定南藩军的厉害!”

    话虽说得豪迈,左右却应者寥寥。

    军气已衰,孔有德只得暗中感叹,下令结阵迎敌。

    听说赤军炮火猛烈,孔有德特意携带了红衣大炮、威远将军炮。根据广东尚可喜、耿继茂的建议,他还在军中组建了鸟枪营,以对付赤军的火枪队。

    因此,孔有德这四千兵马,步、骑、炮、枪各兵种都很齐全。相比之下,赤军只有两千人马,且以骑兵为主,配以火枪队、炮队,声势稍弱。

    沈赤心按兵不动。

    孔有德却负有增援宾州的任务,不得不驱使清军向前进发。

    相距二里时,赤军仍不开炮。两千骑兵就像被钉在地上的木桩一样,纹丝不动。

    二里的距离,红衣大炮足以杀伤敌军了。孔有德心虚,下令暂停行军,炮兵做好开炮准备。

    一刻钟过去了,两边都不愿主动发起进攻。

    城内守军却坐不住了。缐国安在城楼上望见孔有德的旗帜,大喜过望,开西门挑战城外的清军,试图呼应孔有德的援军。

    西门外是赤军骑兵标一千五百人马,也是赤军精锐。缐国安想冲垮赤军,谈何容易?

    城内清军一动,孔有德不得不跟着动,下令继续向前推进。

    沈赤心镇定自若,继续按兵不动,下令九节十成炮开炮,发射开花弹轰击清军。

    清军应声而倒。但孔有德不为所动,继续驱使清军前进。

    论起炮兵,孔有德自诩为行家里手。当年,袁崇焕诛杀毛文龙。孔有德为毛文龙的部将,一怒之下投奔了孙元化,跟着孙元化到了山东登州。

    孙元化也不简单,是徐光启的学生,学贯中西、文武兼备,独立研究撰写了《几何用法》、《几何体论》、《泰西算要》《西学杂著》等科学专著。

    这样一个热衷西学的人,自然和他的老师徐光启一样,都热衷于制造红衣大炮。

    孙元化在登莱巡抚任上,从澳门雇佣葡萄牙籍炮兵、铸炮技师,积极购买、仿制、校射红夷大炮。具体统带红夷炮队的人,正是孔有德。

    日后,孔有德投降后金,带去了后金所急需的战船、红夷大炮、铸炮工匠。孙元化辛辛苦苦建成了红夷炮队,却毁在了孔有德的手中,为敌人做了嫁衣裳。

    眼看赤军发射过来的是开花弹,孔有德大惊,官兵亦大为惊㤥。看来,尚可喜说得不假,赤军果然发明了长射程的开花炮。

    在二里远的距离上,清军只能用红衣大炮轰击赤军。但红衣大炮发射速度太慢,并不适合野战。

    最适合野战的火炮,当属威远将军炮,射速快,可发射开花弹,威力大。但威远将军炮射程又不够,得推进到距离一里的距离上,才能发挥威远将军炮的火力。

    孔有德无可奈何,只得驱使清军冒着赤军的炮火,继续前进。

    两军距离还剩一里多,赤军的炮火也变得越来越猛烈。清军已经损失了六七百人,阵脚已经动摇。孔有德只得下令停军,立即使用威远将军炮轰击赤军。

    赤军则投入了劈山炮和威远将军炮。

    双方使用火炮对轰。清军的人马众,火炮也多。赤军火炮数量不及清军,但更加精利,彼此火力不相上下。

    沈赤心见状,下令骑兵发起冲击。他叫来沈赤庵、王贻尚,说道:

    “孔有德擅长用炮,我们在火力上没有优势。要打破战场僵局,得用骑兵冲锋,与清虏短兵相接。清虏右翼火力较弱,赤庵、贻尚,你们各自率领五百骑兵,冲击清虏右翼。”

    王贻尚正要走,沈赤心还不放心,帮他整理一下头盔,说道:“小阳明,你第一次带这么多骑兵冲锋,不要逞能。要讲究配合,不要离标统太远。”

    王贻尚神情坚毅,说道:“元帅放心,我定不会给王家丢脸。”

    孔有德手上也只有不到两千名骑兵,只得先撒出一千两百名骑兵应战。

    未及接战,近卫兵先用缴获的满洲弓射击清军。射击之精准、力道之大,令清军一度怀疑,他们遇到的不是赤军,而是满洲兵。

    清军骑兵渐落下风,孔有德只得下令鸣金收兵。

    赤军的目的在于拒止清军援兵,既已达到目的,沈赤心亦下令鸣金收兵。

    两军缓缓脱离接触,各自退后扎营。

    在西线激战的时候,东线则安静得有些诡异。一直在地下作业的工兵营终于掘成了地道,把几百斤的火药准确地堆砌在城墙根下,垒实,封紧,引出一条火药捻绳。

    在众人的注视下,工兵营长秦茂国小心翼翼地点燃了火药捻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