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破龙局 » 第二十九章:海鲜背后的故事

第二十九章:海鲜背后的故事

    大明国国子监的生源有六种。

    一是会试落榜的举人的“举监”;二是地方官学生员选拔入监的“贡监”;三是一定级别以上的官员及功臣后代的“荫监”;四是缴纳财物而买到的监生资格的“例监”;五是国子监教员外出游历时发现的民间奇才,考核合格后才能入监的“民监”;六是大明国各地军队中因为立下军功而被举荐的“功监”。

    能来到国子监的几乎全是各个生源渠道中精英天才,但是由于大明国广袤的国土面积和众多的人口,即使经过了万里挑一的严格挑选,国子监的在监学生人数仍达到了五万余人。

    而国子监的教学体系又分九大门,一是哲政门,二是数理门,三是经济门①,四是兵事门,五是修行门,六是锻器门,七是医丹门,八是法阵门,九是符文门。

    在这九大门底下又分着各种各样的小门类,而且这些门类间都可以互通互联。

    比如哲政门的墨家教员常找数理门的力学教员搞研究;兵事门的后勤教员常拉着经济门的司会教员聊成本;符文门的纹样教员常跟法阵门的构造教员画东西;修行门的武技教员常请锻器门的武器教员和医丹门的休养教员吃饭等等等等。

    甚至有些时候九大门的教员能同时研究一个课题,然后又会衍生出来一个新的小门类,这也就导致国子监的教员队伍也极为庞大。

    国子监现在常在监的各级教员约有三千多人,还有一千五百多身兼数职,在大明国的其他政府部门或民间团体工作的不常在监教员。

    整个国子监的学生加上教员的总人数接近六万,要同时供给这么多人吃喝是件很麻烦的事情,所以当初的工部规划国子监建设的时候,在东西南北中各设了一个膳堂。

    现在姜孤、晋鹤和徐小奇正走在去中膳堂的路上,王守仁说还有些事情要办,没有同行,将带姜孤吃午膳的重任交给了晋鹤和徐小奇。

    晋鹤在路上一直在打听着姜孤跟祭酒大人之间发生了些什么,姜孤也都挑能回答的一一回答。三人组时不时传来银铃般的笑声,引得路过的男学生们频频侧目,看向平凡少年的眼神中多少带点羡慕嫉妒恨。

    当然了,笑声全部都是晋鹤笑出来的,徐小奇大部分时候都是安静微笑,只有少数时候才会出声聊几句。

    “哎?你现在是国子监的教员了?”晋鹤吃惊道。

    “怎么了?不信啊?”

    被怀疑的姜孤有些不悦,从怀中掏出一枚赤红色石牌,这是王守仁送给他的国子监教员身份石牌。

    姜孤拿着石牌在晋鹤面前晃来晃去:“信了吧?信了吧?信了吧?”

    晋鹤看见姜孤幼稚的行为,不屑道:“切,小孩子脾气。”

    姜孤继续在晋鹤眼前晃动石牌,也不屑道:“小孩子脾气也——哎你还带抢的?”

    晋鹤眼疾手快地抢过石牌,有样学样地也在姜孤眼前晃动石牌:“就抢了,怎样?”

    姜孤抽动嘴角,没想到他打出的这一拳能这么快回到他自己的脸上。

    晋鹤洋洋得意地哼哼两声,低头仔细打量了一遍赤色石牌,待她看清楚石牌上刻“国子监修行教员姜孤”九个金字后,顿时大笑出声,引得路人侧目,心想这么娇美的女子怎么能发出这么……不羁的笑声。

    晋鹤也注意到了那些目光,连忙管理好表情,憋笑道:“我说姜先生,您什么情况您自己不知道吗?当教员就算了,还当修行教员?”

    徐小奇也早从姜晋二人之前的谈话中知道了姜孤在修行上的问题,她轻拍晋鹤憋笑憋到颤抖的肩膀,低声道:“人艰不拆,人艰不拆。”

    如果说晋鹤的当面嘲笑是给姜孤脆弱的心灵划开了口子,那徐小奇的提醒无疑是将这把刀插了进去。姜孤瞬间夺过石牌揣进怀里,羞恼道:“笑什么,有什么好笑的,我当个修行教员很好笑吗!?”

    “不奇怪啊,您可是一念洞明的天才呢~”晋鹤憋着笑拍了一下姜孤的后背:“那姜老师,您能不能把那石牌收到芥子戒里面去呢?”

    “这……”

    姜孤的表情很尴尬,原因是法宝只有用灵力催动才能使用,那芥子戒耗用的灵力虽然极低,但他却连那点灵力都使不出来。

    他的脸色有些红,鞋子里的脚趾不自觉的收缩,好一会后才羞恼道:

    “我就是不收!”

    晋鹤大笑,徐小奇微笑,姜孤只觉得这两张漂亮的脸蛋是人世间最可恶的脸蛋。

    ……

    中秋已过数日,但应天城在大陆南方,中午的气温仍高,应天城的秋风虽然温和,但掩饰不了温和背后的收割之意,土膳堂门前被打扫后又出现的零星落叶便是证明。

    姜孤踩碎了一片落叶,不由得有些怀念起小渔村,心想这可是海中鱼虾蟹一年最肥美的时候,村里的乡亲应当都有个不错的收成。

    想到这里,姜孤又想起那咸湿的海风和鲜美的海货,唇齿顿生津液,咕嘟一声咽了口唾沫。

    晋鹤听到了少年咽唾沫的声音,嘻嘻笑道:“怎么啦?饿啦?”

    姜孤摇头道:“只是想起来一些事情罢了。”

    安静许久的徐小奇忽然开口道:“姜先生是想吃海鲜了吧。”

    被看破内心想法的姜孤心中悚然一颤,惊疑道:“徐姑娘是怎么知道的?”

    晋鹤见姜孤承认了,也满面惊疑的看着徐小奇:“莫非小奇你还修了读心法术?”

    “这世间哪有什么读心法术。”

    徐小奇有些好笑地看着这对惊疑表情一模一样的少男少女,笑道:

    “当初我那护卫说姜先生身上有一股海腥味儿,我便猜到姜先生应当是东海人士。我也曾在东海地区游玩过半年,知道中秋前后是海鲜最肥美的时节,而在外的游子往往又有在特定时节怀念乡味的习惯,所以我便猜测姜先生刚才是想吃海鲜了,只不过是恰好猜对了而已。”

    虽然徐小奇把她的推理过程说的很简单,但姜孤却看出了这简单背后那极强的逻辑性,尤其是想到他俩才只是第一次见面,徐小奇就能从种种线索中推理出他的想法,不禁赞叹道:“徐姑娘真是奇女子啊!”

    “侥幸的小聪明罢了,姜先生过誉了。”

    徐小奇并不觉得她的推理有什么值得称赞的地方,将耳前的秀发捋到耳后,笑道:“恰好我也有些怀念海味了,那待会的午膳就吃海鲜吧。”

    姜孤心想应天城离着小渔村可有八百里地呢,在这里能尝到什么像样的海鲜味,摆手拒绝道:“算了算了,干鱼干虾没什么好吃的,还是吃点新鲜的应季食材吧。”

    ……

    中膳堂占地约四亩半,是国子监五大膳堂面积最大的一个,分上下两层楼。二楼小些,用来接待客人,举办宴会活动;一楼是师生用餐区域,根据道家“三生万物”之意,摆着三千三百三十三张三椅圆桌。

    每一把椅子左侧扶手都嵌着一枚经过特殊处理的显影石,只要摸到这枚显影石,菜单就会投射影像在食客眼前,食客可以通过微量灵力控制影像,选购菜品,而费用会自动从师生的身份石牌中扣除。

    虽然中膳堂的规模如此巨大,但运营它的实际上只有十二人,全是国子监九大门的教员,比如负责财务核算一位极其喜欢计算的的数理门教员,负责清洁打扫的是一位有重度洁癖的修炼门教员,对他们来说,在膳堂工作只不过是业余爱好。

    不过后厨的四位厨师并不是业余爱好,他们是四位喜好药膳的医丹门教员,想在大量实践中研究药膳。

    据说这四位厨师教员中最高境界的一位已达到玉衡境九段,灵力和神识无比强大,能同时控制百十口锅做百十款不同口味、不同火候、不同种类的菜。

    中膳堂一楼上空,无数被透明护罩包裹住的餐盘汤锅飞来飞去,每到特定的餐桌就会自动垂直下降,这是法阵门专门研究出来的短距离定点运输法阵。

    一千零九十二号餐桌,两个餐盘、一个汤锅正缓缓落下。

    食客姜孤呆呆看着餐盘上淋汁的嫩滑鲳鱼,清蒸的生蚝虾蟹,闻到锅石斑鱼汤鲜美味道,一时有些说不出话来。

    晋鹤拿过又落下的餐具,自己留一套,递给徐小奇一套,起身将另一套放在姜孤面前,玩笑道:“姜老师快动筷吧,您不动我们怎么敢动呢?”

    “不是……”

    姜孤回过神来,震惊道:“这里怎么能有这么鲜的海鲜呢?”

    “姜先生的惊讶是正常的,我刚来的时候也被吓了一跳呢。”

    徐小奇拿起汤勺,起身一边盛鱼汤,一边解答道:

    “现在的空间储物法宝都只能储存死物,工部正在与法阵门、炼器门、符文门联合研究一种能以极低成本,在长距离运输中保持食物鲜活的空间储存法宝,据说是为了促进商品流通,让大明国各地百姓的餐桌更丰富一些。”

    “现在已经有了第一代,只不过消耗还是比较高,为了先回收一部分研究成本,便由国子监等各个国家政务部门的膳堂先采购了这第一代。”

    说完,徐小奇起身将汤碗递给姜孤。

    “多谢徐姑娘解惑。”

    姜孤也起身双手接过汤碗,心中不禁对那位关注民生的工部尚书有了更多的好奇。

    晋鹤笑道:“别看这桌菜不多,各个膳堂为了回本,外出去各地采购食材的时候,选择的都是一二阶妖兽级别的食物,这一桌的花费可不少呢,你以后要给小奇请回来哦。”

    姜孤刚想说那你得跟我一起回请,忽然记起他还欠着晋鹤在醉仙楼的一顿饭。只好摸摸怀中那并不饱满的钱袋,叹息道:“那是那是。”

    注:

    ①我在这里考虑过用“食货”,后来一想为了方便读者朋友阅读,就改成经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