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榕树之恋 » 第二十九章 云开见日

第二十九章 云开见日

    或许放低生活的要求,自己就会过得开心一些?这个问题总是困扰着赵红阳。可事实并不是如此,放低了生活的要求,那样更是一塌糊涂,茫然无向,这一点,赵红阳比谁都感受深刻。只有自我救赎,没有谁能帮得了自己,心灵不用有何寄托,等着神的眷顾,包括母亲所崇拜的佛,诚心拜了之后,生活还是一成不变,并没有更好。时间在飞速的过着,只有赵红阳一直止步不前,随着年龄越来越长,赵红阳时常想起了母亲说过打渔人的一句话:天色晚了,无论什么鱼都得捞一笼回家,因为家里的人都在等你归来。母亲的意思是人不能太挑剔,时机差不多的时候,就该做决定了,工作也好,婚姻也罢,到了一定年纪,就得对自己或家人一个交代。

    赵红阳也尝试过放低生活的要求,也不止一次想过,随便找份养得活自己的工作就此寥寥余生罢了,可现实并不如此轻巧,每当他决定好好找份工作的时候,现实却很快将他的想法击打回去。现实里,有多少人是付出着双份的劳力,却得不到一份的回报,有多少人是被生活所迫,才坚守那给自己带来微薄收入的工作。

    赵红阳觉得自己可以选择更好的出路,没必要去那样糟蹋着自己,把自己逼迫成笼中之鸟,想飞,却被无数绳索羁绊。既然走上了求学这一条路,让父母拼尽所有,换来的却是和父母同样的生活,这样学习的意义在何方?难道父母的辛苦付出,不是为了让自己过的更好一些?难道学堂的存在,仅仅只教会人们一些道理,而不是更好的生存?

    上学,或许仅是多一条出路,赵红阳的初心已经有所动摇,他甚至怀疑上学似乎真的没用。村里与他一般大的人,都在外打工,每每逢年过节,收入都会在村里传开,更有人得意的说着,大学生也与他们一同工作,甚至没有拿他们一般的工资,而自身难保的赵红阳,更是被十里八乡的人们说得一文不值,似乎他就是家里的灾星,把整个家都拖垮了。

    在这个年代,学生在村里不被待见,似乎读书是一种罪,一种惹怒全村人的罪。村里的人在乎的只是工资拿了多少?而至于真的拿了多少,也没有人回去证实,就你一言我一语的编造。时间久了,赵红阳也就对家乡没了情感,父母在村里也丢了脸面,显然,家乡不再是清静之地,这里并没有淳朴的净土。

    所做的一切都改变不了什么,赵红阳依旧每天都过得浑浑噩噩,渐渐的,头发白了许多。他似乎也接受了一事无成的自己,接受了来自身边的所有嘲笑。在他看来,自己并不优秀,出生寒门,打小就不被人待见,加上自己只是普通学校毕业生,也没有贵人相助,活成这样,也在情理之中。

    每个故事的结局都是完美的,赵红阳不知道自己的结局会是什么?自己又能不能把自己的故事演绎得完美?他不敢想象未来,对未来不敢做任何期盼,现在的他得过且过,大学生这一层身份如同一道坚固的城墙,他无法逾越,也无法打破。赵红阳及他父母多次想过,如果当年没有选择学业,那么就可以顺理成章的种田,顺势结婚生子,如同其他人一样,父母在家带娃做家务,儿女出门种田劳作,虽然一眼可以看遍未来,可很多烦恼并将不复存在。

    可是走上了求学这条路,让赵红阳骑虎难下,总不能丢弃现在的所有,委曲求全的回家去,赵红阳虽然性格软弱,可是这一点,他不会低头,无论背负着多少舆论,他也无所畏惧,他坚信,自己一定会等到雨过天晴,拨云见日。

    身边已经没有人再鼓励支持他,父母也只是过多的沉默,他唯一的朋友,由于相距太远,也联系得越来越少。父母也多次劝说赵红阳,找个差不多的工作将就一生吧,每个行业都能养活人,不要非得考上机关单位才肯罢休。赵红阳比较执着,这一点,他和父亲很像,父亲还很好面子,经常干打肿脸充胖子的事。

    也许是一事无成的缘故,并很少有同学会与赵红阳交流,在这个物质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便是利益关系,当你失去了价值,也就无人问津。或许赵红阳已经在人们心目中慢慢淡去,提及这个名字,大家也许是模模糊糊,似曾相识,却不记得具体的模样。中学时代已是十多年前的时候,回想起来,赵红阳也有些模糊不清,他也没能记住全班每一个同学的名字及样貌。他孤僻的性格,让自己这一生如同空气帮透明。

    学生时代并没有给赵红阳过多留念的东西,每次毕业典礼后分别的场景他都表现得很平常,因为这一段旅途没有给他太多的有价值的东西,他没有很喜欢这样的生活,内心孤独至极,甚至只想早点结束这段旅途。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由于长时间不规律的生活,让赵红阳更加消瘦,加上缺乏运动,全身的肉变得松散,面色泛黄,没有色泽。每天日复一日的学习让他无比烦躁,胸口有一股热气,似乎随时可能穿透胸膛,生活的现状让他如此忧虑,未来的路让他感到惶恐。

    城市的人们依旧忙碌,夜晚的街市依然灯火通明,各式各样的美食琳琅满目,日出日落,春夏秋冬,每个时段都有忙碌的人们。赵红阳放眼城市,时刻想着,何时才能有自己一席之地,那时候,自己也会像手握长脸的士兵,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会不溃余力,投身于工作中。

    除了看书,赵红阳再没有其他的事可做,一个馒头或者一袋泡面便是他的一餐。身上的T恤已经褪去原来的颜色,即使出现一些细微的破损,他也舍不得扔掉,生活的拮据不得不使他精打细算。每当外出,看到与自己一般大小的年轻人开车轿车飞驰在马路上,赵红阳都无比羡慕他们,那些应该是衣食无忧,能力超群的人。他不敢幻想自己将来是否也会如此,开车自己喜欢的车,载着自己喜欢的人。

    很多人总是说,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而赵红阳不以为然,在他眼里,压力只会把那些原本顺的人压倒,好比现在的他,完全没有抗压能力,人生随时都可能崩盘。

    离考试的时间越来越近,赵红阳内心也越加的着急,今年如果再次失利,意味着自己又将等待漫长的一年,已经饱受煎熬的他,已经不敢想象那样的场景。

    五月的天,无比炎热,狭小的出租屋,如同一个封闭的锅炉,让人汗流浃背,汗水如同雨水滴落,即使有风吹来,带来的空气依然是热的。拥挤的空间,炎热的空气,每天面对着堆积如山的复习资料,加上每餐都是泡面或者馒头,赵红阳对这生活厌恶至极,让他随时游走在奔溃的边缘,也许哪一天,自己就抑郁了,像中邪一样,麻木了,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举止,灵魂不再属于自己,也会同桥底下的流浪汉,一蹶不振。

    虽然环境如此艰辛,赵红阳却也不敢怠慢,如果考试再度失利,那么还得继续这令人窒息的生活,只有通过努力,才能改变生活的现状。赵红阳进入学堂本来就晚于他人,如今的他,即将步入二十六岁,人们常说,男人三十而立,三十岁是男人的一个转折点,应该在此之前家庭工作都圆满。

    农村依然保持着封建思想,二十六七岁没有成家的人似乎是个怪物,村里的人都会用尽各种方式进行舆论,而在背后为赵红阳承受着的只有他父母,虽然少了很多鼓励的话,父母对赵红阳不嫌弃,便是最大的恩,对于父母的恩情,这一生都无以报答。

    村里的道路得到休整,村里的人们也都买了摩托车,时代不断在变化,当地政府也实施摩托车驾照下乡,村里的年轻人都考了驾照,人们的交通工具不再是拖拉机,甚至有些人已经配上了面包车,交通发展了,村庄也不再孤立,来往的人也络绎不绝,有收东西的也有卖东西的,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也大多返乡,村里的农产品的价格也再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更上一层楼。

    一切都在变化,只有赵红阳还在四处奔波。母亲在外面打拼已久,也慢慢摸索出一些经验,她每天登着三轮车在街上卖菜,虽然不能大富大贵,可维持一家人的生计绰绰有余,母亲也把父亲接到镇上,父亲依旧做着力所能及的事,租的房子也不再是破烂拥挤,生活也翻了一番。

    村庄里,已经找不到赵红阳一家的身影,自打母亲把父亲接来以后,就很少再回家。母亲唯一的牵挂是外公外婆,母亲与外婆的感情非常之深,每当逢年过节,母亲都会回家住一两天,虽然那边的亲戚对母亲也不是百分之百的待见,可看着母亲这几年的摸滚打拼,已经让她不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懦弱女人,总之,只有赵红阳一个人不受村里待见。

    赵红阳每次见到母亲,都会有一种莫名的自责,如果自己当时不选择读书这一条路,做一个踏踏实实的庄稼人,或许已经娶一个温柔贤惠的媳妇,生一两个娃儿,父母只需带着孩子在村里兜兜转转,不用为自己的前程操碎了心,那该多么的美满幸福。

    今年的应试,赵红阳做了十足的准备,他倾尽所有,孤独一掷,成败在此一举。无论成功与否,他都尽力了,用尽了最后一分力,剩下的就交给天意。

    时间慢慢靠近,终于考试还是来临。这一次,赵红阳没有紧张畏惧,更多的是经验老道,如同久经沙场的战士,他已经做好准备,等待着蓄势待发。考场上,他不再紧张害怕,这一刻,他似乎看透了,对生活的窘迫释然了。

    走出考场的那一刻,他心轻如燕,身上的重任,似乎一下子放下了,而余下来的日子,等待着结果,虽然这也是一种煎熬,可却不及备考时的百分之十,赵红阳也不过多纠结,大不了明年再战,他相信母亲所说,只要坚持到底,总会有雨过天晴的时候。

    一个月的时间很快过去,步入秋季,总是连雨绵绵,这个是的村庄整天都是烟雾缭绕,城市里却明亮无比。赵红阳回想起庭院旁的榕树,现在是它最受欢迎的季节,大清早就有鸟儿在枝头叽叽喳喳,热闹非凡,榕树高大的身影并不会在浓雾中隐去,在村口远远望去,也能看见三分,而赵红阳家的房屋却完全看不见了。只是榕树已经在村里永远的消失,根茎被丢弃村庄外,年复一年,这里将在无它半点身影。

    看到自己榜上提名那一刻,赵红阳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所有的努力都会有回报。泪水不经意间在眼角中打转,自己终于熬到雨过天晴的这一天,这样的苦日子终将结束。他愣了一会,急忙拨通了母亲的电话。

    而母亲却给他了一个更好的消息,哥哥也返回了家乡,准备和之前带回家的那个女孩结婚,以后不再外出,由于害怕惊扰赵红阳考试,所以没有告诉他。挂掉电话后,赵红阳在狭小的出租屋呆了许久,这里承载着他太多回忆,他起身把所有复习资料收拾起来,拿到楼下扔进垃圾桶里。这一刻,他无比愉悦,似乎千斤担子在此刻得以放下,内心所有的东西都得到了释然。看着这一条街是无比的美好,看着来往的人们谈笑风生,看着这里所有事物都是那么的美好。赵红阳也终于舍得走进到店里,点了一碗时刻想念的猪脚饭,大口的吃了起来,吃着吃着,眼角却模糊了,脑海里出现过往的画面,想起出租屋里还有剩余的泡面,所有吃过的苦,总有一天会笑着说出来,也会无比的怀念那段不堪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