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我本道妙仙人 » 第6章 广妙山五奇人

第6章 广妙山五奇人

    谢自然落回院中,晃如一道残影从人群里穿过。

    那些刚才还要烧死木童的百姓,此刻全都容光焕发,在那啧啧称奇。

    毕竟刚才那道奇光,便是谢自然都颇有受益,又何况是这些凡人百姓。

    谢自然一步迈入公堂内,一眼便看到了委顿在地的柳老爷子,此时他周身生机衰败,一副心力耗尽的样子。

    “谢先生。”

    柳老殷切地朝着谢自然挥了挥手,在他身后,一个瓷娃娃般肉嘟嘟的小脑袋,也偷偷探了半个头出来,眨巴着大眼睛偷瞄着眼前的大先生。

    谢自然来到柳老跟前,手一探想看看能否救治一番,却被柳老轻轻一推谢绝了。

    只听老人家长笑一声:“先生莫要再费心了,老朽死得其所,总比在铡刀下断成两截来得体面。”

    说完,柳老就将他身后的小手一拽,一个双瞳赤红只穿了个小肚兜的女娃娃,便被送到了谢自然眼前。

    “谢先生,有一事还需劳你日后挂心。老朽在这娃娃体内,察觉到一枚种子,应是先前被人塞进肚里,在里边落了根。这东西终究是异物,也不知日后是福是祸。”

    谢自然心头记下,回想起九灯口中从烂柯寺盗出的古种,说的应该就是此物。

    他与那娇憨的女娃对视了一眼,霎时间,一股血脉相融的悸动便在谢自然心头一闪而过。

    那女娃显然也有感应,顿时就不怕生了,谢自然本来伸手过去想和她握个爪,谁知她小肉腚一翘,便直接扑向了谢自然胳膊,几下爬到了肩膀上,看得柳老都在一旁笑出了声。

    可这一笑,老人家便心神一卸,竟倚靠着身后梁柱,阖然长逝。

    谢自然袖袍一挥,遮挡住了女娃的视线,或许她还不知道死亡意味着什么,但有些事,还是不见为好。

    柳老的突然去世,引得公堂内外一片唏嘘,也正是这时候,鬓发凌乱的柳苏氏,突然从偏堂冲了出来,一下扑倒在柳老爷子身上。

    “柳应物,你凭什么死得这么心安理得?”

    柳苏氏一脸狰狞,一边嘶吼一边捶打着柳老爷子,不过很快被追过来的衙役架走。

    “你始终都不肯多看我一眼,到死都没有留一个字给我。”

    “凭什么...!”

    这女人一脸衰败,哪怕被拖下堂去,眼神也死死盯着柳老爷子。

    公堂上再次安静下来,一时间,谢自然有些兴意阑珊。

    他缓缓起身,把小女娃稳稳架在左肩,然后对着堂上巡捕和杨县令行了一礼。

    “此间事了,谢某便不叨扰了。”

    说完,也不等堂间二人回应,一步踏出便已消失无影,只余下衙门里一片私语声。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松阳县头顶的雷云,始终没有散去,直到这天半夜,县衙里的小须弥阵彻底淡化,天上才如同泄洪般狂雷大作,可转眼间又如同一脚踢到了棉花上,眨眼间化成了绵绵小雨。

    淅淅沥沥,正好睡眠。

    城西一间客栈里,盘坐在床榻上的谢自然,从入定中醒来。

    只见他左手食指轻轻一抬,一缕青黄交织恍若琉璃的毫芒,便幽幽浮现出来。

    这一缕抱素换真之妙,竟是成了。

    大道三千,生万般妙。

    谢自然修行的《拾妙诀》,乃是他这具法体自韫自显的法门,这世间众妙的宿主,只要在他身边且与他亲厚,他这《拾妙诀》便能悄无声息地将之复写,收为己用。

    当然,这个过程并非一蹴而就,便如这抱素换真之妙,今夜也不过是临摹出个雏形。

    谢自然观自己一身修行,便如同一幅墨笔勾勒的千里江山图,这是前身在广妙山中修行多年打下的根基,虽是幅员辽阔,包罗万有,却始终囚于一色,少了生趣。

    直到这一缕真妙注入,这才添了些许色彩与灵动。

    果然,这修行嘛,还得行遍万里路。

    想到这,谢自然从枕边摸出一本册子摊开,正是春野山中,柳老赠他那本《广异杂记》。

    “升宝初年,有山野郎中姓孙名舒来,行至白头山中,忽见云遮雾饶,有一书生行来...”

    谢自然一览而过,一时间,倒是记起不少事来。

    那年雪满妙山,的确有五个山客在观中住了一月,他们一个是闺中少女,一个是赴考书生,一个是杀气凛然的女匪,一个是初出茅庐的炼气士,剩下那位则是杂记中提到的山野郎中。

    这五人刚到妙生观时,见前身一袭白袍素衣打扮,便将他这位妙生观的主人,当成了同样误入山中的私塾先生。

    对此前身并未戳破,反而随众人一起,窝在道观里做了不少焚琴煮鹤之事,倒是让一贯冷清的广妙山,难得热闹了一回。

    等到山雪融化,他感念一场缘分,便在众人下山的前夜,以一缕道妙点燃青灯,一时烟升四野,将五人引入妙境,前身更是隐在幕后以神念传法,让他们各得了一门妙诀。

    如今已过去甲子时光,倒不知这些人现今如何了。

    “孙舒来...”

    谢自然念叨着这个杂记中唯一提到的名字,一时间,远在隔壁东临郡的汴城之中,杏林世家孙府的祠堂里,一盏青灯在供桌上忽然亮起。

    这一幕,正巧被巡夜的家奴看到。

    一想起老太爷的叮嘱,那家奴脖子一缩,也顾不上是不是撞鬼了,直接闷着头冲往东厢,嘴里还一个劲地大呼小叫。

    “祠堂的灯亮了...!”

    “老太爷,祠堂的灯亮了...!”

    一时间,孙府上下十余间宅子全都亮堂起来,老太爷孙舒来更是连纽扣都没系严实,便在数人的簇拥下,拖衣带袍地来到祠堂。

    一看见那鹤嘴灯上豆大的火苗,滚烫的老泪差点落了下来。

    “恩师在上,不肖弟子孙舒来,前来拜见。”

    床榻之上,谢自然心神一荡。

    咦?竟然有人以降临法求见他。

    他侧耳听了片刻,才隐约听清对方在说些什么,没想到,这请神之人竟是当年入山的野郎中。

    于是谢自然盘腿坐定,决定传神过去看看。

    孙家祠堂外,此刻已挤满了人,屋里却只有孙舒来自己和长子孙彦昌跪在蒲团上。

    孙彦昌作为这一代的孙家家主,平日里也是个冷面硬派之人,此时在老父亲面前,却只能乖乖缩头蹲在一边,半天才试探着问道:“父亲,真是祖师显灵了?”

    孙舒来长叹一声,说道:“当年妙境之中,恩师传了我们这降临之术,可甲子以来,谁也没真的请到过他老人家。我孙家青灯添油六十载,今日还是头一回灯亮,只盼是精诚所至。”

    眼看青灯上烛火飘摇,似乎随时会灭掉,孙舒来不敢再耽搁,一叩首后,继续说道:“恩师,五月初三便是弟子的百岁寿辰,为此我已寄了书信给当年入山的几位故友。”

    “舒来如今年事已高,大限不远,他们念在旧情,应该都会来此赴宴,若是恩师也能降临此间,舒来此生便是无憾了。”

    屋内光影明灭不定,孙舒来父子跪等了半晌,周围也没见动静。

    直到他们起身看向那盏青灯,那簇小火苗才一下拉长了三寸,焰心之中,一个若有若无的人形剪影浮现出来,正微微颔首。

    那光影一闪而逝,随即连灯上的火苗也突然灭了,孙彦昌生怕是自己看花了眼,忙问道:“父亲,刚才那位就是祖师么?”

    孙舒来也有些茫然,和长子对视了一眼,才恍惚说道:“应该…是吧。”

    当年妙境之中,恩师只是以神念传法,并没有显露过相貌真身,所以他也无法确定。

    这父子俩以为降临法已经断了,便随口聊起了闲话。

    “父亲,你刚才为何不把话与祖师明说?这《蛰龙眠》你修了一甲子,却始终卡在那未得进寸,当年你被收入仙门,也是因为这《蛰龙眠》迟迟不能筑基,最后还被宗门遣回到世俗中。说难听点,祖师赐你这功法,不是摆明了坑人么?”

    此话一出,孙舒来胡子一翘,暴扣了孙彦昌一个栗子。

    “逆子,把嘴给我缝上。恩师当年说了,老夫虽资质愚钝,却是有大毅力之人,这才给了我这《蛰龙眠》,还千叮万嘱要我守住本心。只要老夫还没入土,谁晓得哪天就突然龙抬头了呢?”

    孙彦昌听他这话已经耳朵生出了茧子,叹道:“你也别给我灌这迷魂汤了,如今咱们孙家嫡系,全都被你带进了坑里,这修行跟不上,想要在汴城立住脚跟谈何容易,孙家现下的光景,您也不是不知道。”

    说到这,父子二人同是一声长叹。

    松阳县客栈里,谢自然此时才收回了神意。

    这孙舒来本是乡野郎中出生,当年妙境勘心,因他坚韧淳朴,又有医者仁心,才得了这《蛰龙眠》。

    这法门,本就有返老还童求取长生的妙用,怎就让他练成了这幅垂垂老矣的模样。

    谢自然心里琢磨着,倒是可以去汴城凑凑热闹。

    寻山问道访友,本是山人三大乐事。

    这孙府寿宴在即,没准当年的五人真会齐聚一堂,见见故人,倒也有趣。

    更何况,他们修行妙诀一甲子,正好瞧瞧他们体内,是否养出一丝真妙来,没准还能让他谢某人捞点顺水人情。

    想想还有点小兴奋呢。

    定好了日后行程,谢自然人也更舒坦了,倾耳一听,屋外一场夜雨总算是停了。

    床榻外,撑起屏风的木架子吱呦响,竟是谢神谙有床不睡,整个人倒挂在上边。

    此时的她,换上了一身红色小宫裙,只是裙摆正耷拉在脸上,露出半个肉嘟嘟的粉红小屁屁。

    看她精蹦得很,哪里像个女娃。

    谢自然起身来到窗前,轻轻把窗推开,鼻尖一嗅,只觉有一座茶山浸润在了透明的水泊里,清清凉凉,被他一口饮下。

    都说这春雷除秽祟,还真是不假。

    “谙儿,把你那些小姊妹都放出来吧。”

    屏风上,谢神谙眨巴着大眼睛,像是听懂了谢自然的话。

    片刻间,一个个七彩光团从她眉心飞出,一上一下缭绕在她周围。

    谢自然不禁一叹。

    只怕在三十年前,这小女娃便已经觉醒了一丝灵智,只因她生性厌恶血腥,所以一直缩在木雕体内不敢显露。

    佛门最讲因果,那恶僧取了那么多女童阴血,又哪会让她们的生魂逃离出来。

    谙儿无力阻止她们被迫害,只能偷偷拘了一丝魂魄保全下来,庆幸的是,这些魂魄虽然羸弱了些,但三魂七魄完整,应该不妨碍再入阴司轮回。

    “黄泉没有回头路,今夜便各自回家,圆父母亲人一场好梦吧。”

    话音一落,谢自然眉心分化出数十缕神意,然后裹挟着一个个七彩光团,往松阳县各处飞去。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愿今夜各得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