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我本道妙仙人 » 第29章 (求追读)山中时日

第29章 (求追读)山中时日

    “雪飘人间?”计履霜一阵狐疑。

    “哦,谢某失言了,刚才见姑娘练剑,让我想起了一位故人。”

    故人?

    难道是谢先生认识的某位剑道前辈?可他不是一直在广妙山上么。

    “先生口中的雪飘人间,可是一门剑道神通?”

    谢自然迟疑了片刻,“勉强算是吧。”

    “这神通一经发动,漫天剑气宛如雪花飘落人间,杀伐之重,哪怕是亲爹也不放过。”

    计履霜闻言,心中一片沉吟。

    难道这位谢先生,是故意出来提点我?

    比起他口中的《雪飘人间》,自己这《乱霜潜杀诀》是显得小家子气了一些。

    不过计履霜倒也不会自贬,毕竟她这剑诀,重袭杀和脱身,真要论起杀伐来,她还有别的大手段。

    不过如谢先生这种人,既然开口了,想必就不会无的放矢,这《雪飘人间》自己日后倒是可以琢磨琢磨,没准能多出一门杀伐大术来。

    谢自然跑到别人院落前,本意是借着聊聊剑道,和计履霜把关系拉近些,谁知这死丫头情商低得可怕,没说几句话,便称自己有了领悟,要继续回屋修炼。

    他谢某人半只脚都伸进院子里了,最后只能屁颠屁颠扭腚回家。

    说起来,这孙府寿宴已过,计履霜这丫头仍然滞留在汴城中不走,这动机倒是有些可疑。

    虽然明面上,她是为了给孙府这场风波压阵,但以此女暗地里的性子,不可能纯粹为了这种事耽搁自己的修行。

    谢自然也懒得去猜她,且行且看吧。

    山间读书不知时,转眼又过去几日。

    这些天,倒不是他谢某人一心想宅在这象山上,而是《小铜炉阵》的推演,已经到了关键时候,他每每沉浸其中,颇有些陶然忘形了。

    而且他心里早已打算好,等用《小铜炉阵》化解了孙家的修行困局,他这步子也就该迈一迈了。

    至于离开汴城后往哪走,他还暂时没有考虑,想的是等拿到了郑知古的洲域界图再说。

    自己好不容易来到这方广袤无疆且包罗万有之世,怎么也要走出去看看。

    这期间,孙舒来也跑象山来了一趟。

    在薛谙的撮合下,四人难得聚在一起,打了半天马吊牌,结果当然还是谢大先生以一敌三,最后赢得盆满钵满。

    桌上闲聊时,听孙舒来说起,孙彦昌先前对局势的推测,倒全都应验了。

    老根山那边,孙景盛带人稍一探查,就发现济春堂一直在暗中增派人手,而且全都不是杏林子弟,而是那些有点修行在身的练家子。

    一旦他们筹备妥当,再得了长春派的暗许,只怕这些人便会围杀老根山的孙氏子弟。

    甚而,这济春堂的野心,可能已经不只是这老根山,他们十有八九会趁着这回长春派松口,一举把整个孙府拿下。

    庆幸的是,谢自然搬来的巨富,解了孙家燃眉之急。

    这些天里,孙彦昌不仅暗中招揽了一些炼气修士当门客,还大肆采购了一些补气回元的丹药,可谓从方方面面开始,为老根山日后的恶斗绸缪。

    孙舒来跑象山这一趟的心思,他也没藏着捂着。

    任何势力间的角逐,最后拼得还是高阶修士之间的争斗。

    从孙府探子那得来的消息,济春堂这一回,很有可能找来了某位大修士坐镇,相比起来,孙府上下,修为最高的也就是炼气六十年的孙舒来。

    所以,孙府只能寄希望于谢自然和计履霜,毕竟在外人眼里,这二位早就弃孙家而去。

    孙舒来今日专门过来,也是怕他们不知内情,稀里糊涂就离开了汴城,那乐子可就大了。

    “舒来,先前听你提到那老根山,说它灵气充沛,不知比起长春山来,占得了几成?”

    谢自然这么问,自然是在为《小铜炉阵》的布阵位置作考量,毕竟孙府能接触到的宝地,也就这老根山。

    “这可不好说,若论灵气,两三成总该是有的吧。不过当初过去的长春派仙师都说了,这老根山底子极好,就是气候成得太晚,也就几百年风水格局,所以才比不得那些洞天福地。”

    “也是,山水本就要靠养靠积累。”

    两三成...倒也凑合。

    具体如何,还得倒时候亲自过去看看。

    孙舒来离开象山时,又特意叮嘱了一番,说短则七日,长则半月,估计济春堂就会动手,孙家则准备先发制人,目前尚在筹谋之中。

    未防有突发事件,他还留下了一枚山海螺,方便与象山这边沟通。

    这山海螺属于消耗类法宝,分为一公一母两只螺,乃是用灵物碧海天心螺炼制而成,能横跨较远的距离,让双方即刻传念,算是这大虞修真界,有名的通灵传念之宝。

    处理好了这些事,孙舒来也就安安心心下山了。

    抛开孙府的事不谈,他身为杏林中人,每日去药铺行医是雷打不断的,便是百岁寿辰当日,也是起早出诊。

    按他的说法是,医者仁心,不可废于俗务。

    往后数日,谢自然除了对颇具雏形的《小铜炉阵》缝缝补补外,还得了个意外之喜。

    在那本《剑式真解》的夹层里,谢自然发现了一枚年代久远的古剑符,显然是郑知古那胖子给藏进去的。

    那古剑符里封有一道剑意,用符者只需将法力灌入符中剑胆,便算是完成了充能,以后只需以神念留下指令,这剑意便会遵循指令发动进攻。

    单论这剑符的用处,倒是颇为鸡肋,只适合拿来守家镇宅,而且这剑意能够理解的指令非常有限,使得它可用的场景进一步被局限。

    不过谢自然更欣赏它的优点,他反复试了几回,这符上的剑胆竟然能吞下他海量的法力灌注,储量之大,远非寻常符咒可比!

    相应的,这符上剑意一旦杀伐起来,也是威力奇大,刚猛得很!

    无论是这剑意的封存之法,还是剑胆的蓄法之能,这些都是谢自然以后可以借鉴的,不过他现在把心思都放在了《小铜炉阵》上,只能先把这古符收好,留到日后揣摩。

    在钻研这些阵法符箓之余,谢自然还把从郑知古那得来的几本修行法翻了翻。

    毕竟谙儿和五鬼嗷嗷待哺,他谢大先生想自创功法吧,心中又缺了那点笔墨,只能是博采众家,先当个缝合匠。

    不过这些古籍秘册中,并没有和鬼修沾边的功法,所以五鬼就别想了,倒是有一本《青木抱春诀》,可以让谙儿用来筑基。

    这《青木抱春诀》乃是长春派的修行法,以春令木行之气淬炼自身,此法谢自然在孙舒来的记忆里有看到过,在长春派也地位不低。

    谢自然猜测,济春堂背后的人,应该就是以这《青木抱春诀》买通了郑知古,让他对付孙家。

    有了《青木抱春诀》打底,谢自然再结合自身对抱素还真之妙的感悟,一门新的修行法就有了眉目,谢自然称其为《抱素功》,也算承了柳家《抱素书》的遗志。

    抛开这一箩筐修行事,谢自然偶尔也会陪着薛谙那老妮子出去撒欢。

    汴城有勾栏瓦舍二三十处,除了听曲看戏,什么蹴鞠、相扑、杂技,花样百出,还有各种巷边的苍蝇馆子,大大满足了他谢大先生的口腹之欲。

    这种小得盈满的日子,充实且自在,谢自然倒是怡然其中。

    然而,就在孙舒来造访象山后的第五日,远在汴城三十里外的老根山上,一场针对孙家的密谋正势如山洪,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