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我本道妙仙人 » 第40章 谙儿肚里的古种

第40章 谙儿肚里的古种

    老根山峰顶,众人正先后散去。

    “计姑娘,鄙人有一事所托,薛谙那边恐有意外,烦请你连夜回象山一趟,若是无事,随后给我捎个信来便好。”

    不是谢自然不想亲自走这一趟,而是他眼下遇到了更麻烦的头疼事。

    老柏树下,谢神谙正侧躺在地上,双手捂着小肚子,一脸咬牙忍痛的样子。

    只见她那肉脸蛋子涨得通红,额头上全是密汗,身子更是扭动着蜷曲起来,显然难受得很。

    就在刚才,这小丫头突然从谢自然袖袍里窜了出来,然后就成了眼下这副样子。

    谢自然赶紧用神意在她体内探查了一番,很快就发觉了谙儿腹痛的源头:那枚在她肚里生根的古种,竟然抽芽了!

    难道是因为周围灵气飙升的缘故?

    谢自然也没空去猜,这枚种子霸道得很,眼下正在大肆的采夺谙儿身上的养分,必须得尽快把它取出来!

    “先生放心,你且顾好谙儿,我立马返回象山。”

    计履霜听谢自然这么一说,脚下也呆不住了,与孙家人三两句话告辞后,便直接御剑遁走。

    为了让谢自然安心救治谙儿,峰上其余人也纷纷回了清风坳,如今老根山的山火虽然灭了,但经此一役,山中良田屋舍尽毁,可谓是百废待兴,自然有一箩筐的事等着孙家人去忙活。

    老柏树下,谢自然缓缓将谙儿的身子扶正,让她轻轻倚靠在老柏的树干上,随后自己则面朝她盘腿坐下。

    “谙儿,你可听好了,你不是一直想学法术么?先生现在就有一门《抱素功》传你。”

    小姑娘肚里的种子,倒也不是不能靠外力取出,但以此物霸道,这么做势必会让它反噬谙儿,伤了小姑娘根基,而且谢自然也没把握,能让它彻底断根!

    所以,谢自然思前想后,最稳妥的法子,就是让小姑娘自己迈入修行,然后以元神照见自身,自己调动周身血肉将它分离出来!

    如此一来,没准这枚种子也能被保全下来,甚至能与谙儿良性地共生。

    “谙儿,先生希望你好好修习这门功法,然后靠自己把肚里的种子给取出来,好不好?”

    小姑娘闻言瞳孔一颤,顿时睁开红玛瑙般的大眼睛,一脸笃定地点了点下巴。

    在她的印象里,这是先生头一回这么认真地对她抱有期待。

    随后,小姑娘强自挺了挺腰板,连捂着肚子的小手,也循着学来的弟子礼仪,收回到两侧放好。

    谢自然心头一乐,小姑娘平日里皮是皮了一点,但关键时候还是挺像样子。

    黯暗长夜下,谢自然披着月色,吹着山风,嗅着树香,就这么恬淡自若地开始了山中传法。

    等到他将筑基前的法门讲完,这本就过去大半的夜色,也终于迎来了天边一缕初阳。

    不过到了这时候,谙儿的修行才刚刚开始。

    修行之事,尤其是早期根基的打磨,往往不能一蹴而就,何况这《抱素功》还是那种温润养人的法门,修行起来,进境会更慢。

    唯一庆幸的是,由于谙儿本就属于天地真灵的范畴,所以很快就迈过了修行的第一道门槛,当她体内修出第一缕新生的法力后,那古种顿时找到了新的养料,在谙儿肚子里消停下来。

    小姑娘尝到了甜头,自然丝毫不敢懈怠,深怕那腹痛又冒出来,所以一直深入定中修行,一门心思要把肚里的古种给弄出来。

    转眼已到了翌日午时,这天色渐渐由晴转阴,看着似有一场疾雨。

    正当谢自然考虑要不要把谙儿唤醒时,孙逸飞等几个孙家小子,却扛着一捆捆茅草和木料跑到这山顶来了。

    “谢先生,大伯说再晚点这山里估计会下雨,让咱们给先生在山顶搭一间草庐,若是日后先生愿意来老根山小住,也有这么个落脚的清净地儿,不用和咱们挤在清风坳里边。”

    谢自然心头一乐,笑道:“看来孙家日后,是准备在老根山扎根了。”

    孙逸飞属于是愣头愣脑的傻小子,当即憨笑一声说道:“太爷爷说,就算这老根山里的灵潮日后退了,有先生的法阵在,这山中灵气也绝不会逊色于长春山!咱们孙家人得了这等宝地,自然要闷声死守。”

    孙逸飞缓缓搁下手里一根撑梁的巨木,继续说道:“不过爷爷他们现在忧心得很,生怕这地方藏不住,日后反而给孙家惹来祸事,尤其是长春派那一关就不好过。所以,他们也在考虑,要不要主动把这地方献出去,从长春派那换点好处。唉,听着挺头疼。”

    谢自然笑问道:“那逸飞你觉得如何是好呢?”

    “我?”

    孙逸飞一愣,他素来知道自己脑子不好使,没想到先生会问他意见。

    “依我说啊,他们瞎在那掰扯什么劲,直接跑这来问先生你不就得了,手段不够,动些歪脑筋反而会把自己套进去。”

    “先生,先不和你多说了,大伯要我们几个在下雨前给您搭出草庐来,这活计可不松快。”

    说完,这小子兔起鹘落,飞也似的下山去了。

    往后数日,由于谙儿的缘故,谢自然都没有离开这峰顶,时不时会给她的修行把把关。

    闲暇之余,他先是撸起袖子,和孙家几个小子把草庐搭了起来,随后又让孙逸飞他们,带了锄头农具和蔬菜瓜果的幼苗过来,在草庐边上开垦了几块菜地,围成了一座小菜园,孙逸飞还顺手移栽了一株山葡萄过来,二人在菜园边上搭起了一座藤架。

    这山顶的平台足够宽敞,他甚至都起了心思,在菜园后面的空地上再起个小池子,日后放养几尾活鲤进去。

    谢自然本就是三十出头的相貌,脱了衣袍和一群孙家小子们忙在一起,外人若不细看,还当他是个平辈!他自己也乐在其中,搭庐种菜都是上体力,并没有施展什么法术手段。

    不知是不是得了“一石才”的缘故,这些天,他似乎越发能领略到那些山水文人的雅趣,换做是以往的他,脑子里肯定不会时不时冒出“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这些酸掉牙的话,毕竟上一世,他对这些动不动就害他通篇背诵古文的先贤,实在没什么好感。

    就在他谢大先生有了自己独属的小菜园后,这种风雅之意在他心头飙到了极致,兴致之盛,可谓直冲牛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