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小李飞刀:燕子飞时 » 第39章 三元及第

第39章 三元及第

    眼见李思乐身体渐渐好转,花七掌管花家生意往来的花七匆匆离开了府衙。

    夕阳西下,彩霞漫天时分李思乐徘徊在院中湘妃竹前,刚接到的京城急件已经被他揉成一团。

    “大哥——”李寻欢刚从谢、厉、柳三家回来就看见一脸愤怒无奈的李思乐。

    李思乐望了一眼李寻欢,深深吸了一口道:“爹将在年底辞官归闲。”

    李寻欢的身形骤然顿住:“他们赢了?”

    “此事本无输赢,爹辞官,他们不会再阻挡我进京,想必也不会再有刺客了。”

    李寻欢只觉的身体微微僵硬,庙堂之争,纵然是父亲大人也必须做出让步。

    李寻欢声音中满是忌惮,缓缓道:“我已经查探到刺客的一些线索,只是此事深不可测......”庙堂之争让他觉得有些无力,甚至不知道该不该说出来。

    “哦——”李思乐素知李寻欢从小就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能让他忌惮的事并不多。

    “原来朝堂之上还有一位大才子,在乡试、会试、殿试都取得第一名,三元及第。纵观我朝,自太祖皇帝统一天下以来,也仅此一人而已。此人以一人之名便盖过我李家三代荣光,当真了不起。”

    “你说的莫非是吏部尚书商大人。”

    “正是,商大人是淳安县人氏,是朝中的主战派,临事果决,宽厚有容,乃是朝中名臣。”

    李思乐缓缓道“我朝贤佐,原是商公第一。”

    “但不知为何有一批人暗自在调查商大人,甚至连商大人的老家也未曾放过,为首之人正是东厂掌班杨纯。”李寻欢缓缓道:“我顺着这条线再往下追查......刺杀大哥,煽动谢、厉、柳三家联手闹事一系列事件中都有此人的影子,但这并非他主办之事,可以说只是顺手为之。”

    李思乐目光沉了下去,连这些都是不那位东厂杨大人的主办之事,那他主办之事又是什么?

    “事涉皇家大内。”李寻欢叹了口气道:“皇帝陛下的生母周太后名下的田户与百姓争夺田地,皇帝陛下想把百姓迁徙到塞外,是商大人阻止的。前些年乾清宫大门发生火灾,工部请求到四川、湖广采集木材,也是商大人阻止的。”

    李思乐叹道:“商大人为官正清正,树敌颇多,前些年给事中董大人、胡御史便曾弹劾商大人,林御史更是企图以商大人参与更换太子之事逼迫商大人辞官归田。但圣上英明,愤怒之下命令彻查攻击商大人的一众官员,又是商大人求情,圣上才恢复给事中董大人等人的职务。”

    “只是这些人贼心不死,这些人又在到处秘密调查商大人,企图再次将其扳倒。”李寻欢目光闪动道:“去年太子去世,更立太子一事始终被万贵妃压着,有人担心商大人会参与此事,因此......”

    李思乐目光深沉道:“因此此次东厂秘密来到杭州,本是为商大人而来,只是恰巧遇见有人要对付李家,东厂也就顺手为之。”

    “正是。”李寻欢忽然又展颜一笑道:“大哥,累不累?”

    李思乐一怔之后正容道:“越累越能证明我们的价值,天下浑浊便该有激扬清浊之辈,李家子弟岂非正该如此!”

    李寻欢身形一正,肃声道:“多谢大哥教诲,李家子弟正该如此。”

    李思乐笑着拍拍李寻欢的肩膀:“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你文武双修,文才武功皆是一流之选,来日肩膀上的担子也必然比大哥重。”

    李寻欢笑道:“只要大哥和爹爹都在,担子再重又如何?”此时的李寻欢万万不会想到,等他肩上有了这副担子后,李谦和李思乐都已经不在人世了。

    李思乐笑道:“正是如此,担子再重又如何?”

    “大人...大人...有人向小少爷下战书。”有下人匆匆跑来,手中扬着一封书信。

    “战书?”李思乐和李寻欢齐齐一怔。

    信封上写的是小李公子亲启。

    李寻欢有些莫名其妙,拆开信封,展开了仅有的一张信纸。

    小李公子:

    阁下于半月前在湖州废我门下弟子程元英右手,致使其右手再无法使剑,此事只怪他学艺不精,无怨他人。

    但闻公子年少,武功高强,不禁心往之,明日日出之时,特邀李公子于吴山第一峰一战。

    我只用剑,公子可自择兵器。

    公子高洁,必不负我向往之意。

    署名是:海南剑派赵正,时间正是今天。

    李思乐计算了一下时间,诧异道:“原本你在来杭州路上还与江湖人士交手了?”

    李寻欢笑道:“大哥,你教的,遇见不平,拔刀相助嘛。”

    李思乐不停搓着手,来回踱步道:“可你这次遇见的乃是江湖中人,那个海南剑派厉害吗?跟教你武功那位前辈比怎么样?”

    李寻欢失笑道:“那些人怎能与酒叔叔想比,”李寻欢道:“一个是天上红日,一个不过是沟渠臭虫而已,岂能相提并论。”

    李思乐望着李寻欢正色道:“武功之道我一窍不通,不过娘肯让那人教你武功,想必不会太差,明日一战你可有把握?”

    “请大哥放一百二十个心。”李寻欢道。

    “穿上金丝宝甲。”李思乐嘱咐道。

    李寻欢转了一下眼珠,本想拒绝,转念一想又点头答言道:“好。”

    易身而处,倘若不会武功的是自己,大哥明天要去跟别人决斗,他也会担心。

    “那个吴山第一峰在哪呢?”李寻欢问道,他虽已去过几次吴山,却从未见过什么吴山第一峰。

    “从河坊街山脚一直往上,过了巫山十二峰登顶便是了。当年完颜亮南下侵宋,曾题有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之句。因此,明日之战,你可千万输不得。”李思乐再三叮嘱道。

    “请大哥放宽心。”李寻欢道。

    李寻欢回头望向送完信,垂手立在一旁的下人道:“那送信之人呢?”

    “那人还在府门外等候李少爷的答复。”

    “哦——”李寻欢望府门外走去,他想看看是何人送信。

    只见一名中年道人背负阔口长剑,立在府门之前,夕阳将他长长的影子映在了高大府墙上,犹如一道树影。

    李寻欢想不到这快就又见到了这名道人,他更想不到这样一名道人竟能写出文绉绉的战书。

    中年道人目光在李寻欢和李思乐两人身上来回移动,皱眉道:“两位那位是小李少爷。”

    李寻欢道:“道长那一两银子要到没有?”

    原来这位中年道人正是前两天在朱记钱庄吵闹,硬要被扣走的一两银子汇费,被朱八惊走那位道人。

    中年道人一惊,盯着李寻欢:“你当时也在场?”

    李寻欢道:“好说。”他知道那封挑战书绝不可能是中年道人写的,此人身心只怕全已用在练剑上面,决写不出那种文绉绉的战书。

    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找到他,让中年道人来挑战他,背后必定还有人指使,想必背后之人势力并不差。

    李寻欢想到了柳青青口中的“中原八义”。

    “战书你接了?”

    “接了。”

    中年道人拱手道:“既然如此,明日日出之时,吴山第一峰见。”

    李寻欢悠然道:“赵正是阁下真名?”

    中年道人赵正一怔:“自然是贫道真名。”

    “明天若是下雨,看不清日出怎么办?”

    赵正一呆:“翁爷说了,明天是大晴天。”

    “如此就好。”李寻欢眉间的笑意更浓了,原来是翁爷。

    “那就明天再见。”

    “不见不散。”赵正转身就走。

    李思乐微笑道:“这人的脑子似乎不大好使。”

    李寻欢心底叹了口气,万事最怕专一,最怕痴心。

    他看出了赵正并不是脑子不好使,而是专一于剑,痴心于剑,将一生都已经献给了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