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回到汉朝当皇帝 » 第四章 杜县斗鸡

第四章 杜县斗鸡

    和画像上也一模一样的张彭祖唤小厮将马牵过来,他干脆利落地跃身上了马。

    “是,咱们快走!”王奉光应声道,也上了马。

    那小厮跑过来从乔衣手里接过了鸡笼,挂在他骑的马屁股上。

    许平君将马缰绳和马鞭塞到刘病已手里,“行囊里有衣物,铜钱,郎君一路当心些……”

    “娘子放心。”刘病已完全是刘病已附体,瞧着这马似乎就是多年老友,一点不生疏,非常利落地跃上马。

    “驾!”四人四骑,朝城外疾驰而去。

    杜县,集市,最热闹的酒家。后院。五陵少年咸会于此。

    人们围了里外三圈,伸长脖子。空地上数只鸡在捉对厮杀。

    “冲啊!”“啄它!”“扑过去!”“干它!”

    鸡们的主人们撸起袖子,摩拳擦掌,在旁边呐喊助威,恨不得亲自上阵,将对方的鸡一把掐死。

    酒家老板摆了张长长的桌子,大家押注的铜钱搁在写有鸡名字的木牌子前面,押在写有自己姓名的布条上。

    几轮对阵过后,伤痕累累垂头丧气的败军之鸡们和主人们一起灰溜溜地退场。只留下一只趾高气扬洋洋得意的红冠公鸡,和场边同样洋洋得意的主人——一个十六岁左右的少年。

    “还有人派鸡上场吗?没有的话,这次斗鸡大赛的冠军就是薛宣!和他的小霸王!”

    酒家老板环顾场外,扯着嗓子喊道。他的脸上洋溢着笑容,不管哪只鸡胜出,他都要从押注的钱里抽两成。这些人还要在酒家吃饭喝酒住宿,给他带来生意,他永远是最后的赢家。

    见无人再进场,薛宣抱起他的小霸王,一人一鸡以同样的胜利姿态迈步到老板坐镇的方桌前,作为冠军,他有权拿走押注中的一半作为奖励。

    “慢着,咱们还没来,比赛怎能就结束呢?”四人四骑进了院子。王奉光率先从马上跳下来,从小厮的马屁股后面拿了鸡笼,大踏步过来,推开围观的人们,来到场上。

    刘病已、张彭祖随后跳下马,从人们让开的道中来到场边。小厮牵了四匹马拴在院里的马桩上,自去找草料和水喂马去了。

    王奉光提着鸡笼站到场中央,打开鸡笼,将飞卢放了出来。

    飞卢在笼里憋了许久,出笼后咯咯先叫了两声,挺着雄健的胸脯,甩动强健有力的爪子,来回踱了几步。立定后,用阴森森的眼神地盯着场边人们。挑衅般引吭发出一声长鸣。

    “好鸡!”“这鸡真雄壮!”“和小霸王有一拼!”

    围观的人们又来劲了,纷纷掏出铜钱,往桌上押注。输了点想扳本,赢了的还想赢。

    薛宣本来准备伸手去拿钱,见有人斜插了这一杠子,脸都气歪了。

    店老板则更高兴了,赌注越多,赚得越多。他大声嚷着:“再比,再比!分出一个高下来,还有没有人押?有没有人押?”

    薛宣见到桌上铜钱越堆越多,眼里放出兴奋的光,也来了劲。他抱着鸡回到场上放下。“比就比!谁怕谁?”

    飞卢和小霸王互相朝对方扑翅扑过去。两鸡你啄我,我啄你,缠斗起来。

    在大伙的吆喝声中,刘病已看到自家的飞卢越战越勇,明显处于上风。

    “等等。”薛宣突然挥手叫停,他走到场上,抱起他的小霸王,退到场边。

    “不行,我家的鸡比了这么久,累了,他家的鸡以逸待劳,这不公平!”他站在场边大声说。

    店老板眼珠滴溜一转,这更好啊,又可以做酒家生意,一举几得了,“他说得对!先休息,午膳后接着比!”

    店老板宣布比赛暂停,清点了大家押注的铜钱,登记好了名字。

    张彭祖带来的小厮抱好了飞卢。四人来到酒家前厅,挑了个干净的方桌,坐下。唤小二点了酒菜。

    宽敞的前厅坐无虚席,客人们大都是长安城内外一些的贪玩的少年儿郎。

    薛宣穿着半旧的衣裳,就坐在他们邻桌,一个人独自喝酒吃菜。

    “老板炒一斤牛肉,三碗黄酒!”一个三十来岁的男子摇摆着身子进来,拣了墙角一个座坐下了。

    他脸颊一粒黄豆大的黑痣,上面长着一摄黑毛,双眼左顾右盼,心神不定。

    一个穿着粗布衣裳的女人,手里端着一盆洗干净的衣裳,风急火燎地进来,四周察看。看到坐在角落的“一撮毛”后,她愤怒地朝他走了过去。

    “你——偷了额的金耳环!”

    一撮毛一脸诧异地望向女人,“哪里跑出来你这么个妇人,你胡说什么?!”

    女人咣的一声将木盆连衣裳丢在方桌上,桌上摆放的碗碟震得咣啷作响。

    “额在河边洗衣裳时,耳环就放在岸边。是你偷了就跑了,额一路追过来,就是你!”

    女人矮而壮实,性格蛮刚烈,粗大的双手一把就揪住了一撮毛的胸膛。

    “把耳环拿出来!”女人边揪住他边喝道。

    “放手!哪个拿了你的耳环!”一撮毛一边否认着,使劲和女人扭打在一起,试图挣脱她紧揪不放的手。

    一时厅中大乱。众人都停下来看热闹。

    王奉光好管闲事的走上前。“都放手!大街上吵闹成何体统!”他用力将两人的手掰开。

    “你敢让大家搜身吗?你说没偷我的耳环!”女人气呼呼地问。

    一撮毛说:“我身上有一对耳环,但那是我死去的母亲留给我的!”说着他从兜里掏出一对金灿灿的耳环。

    “这就是我的!”女人两眼放光,扑了过去。

    一撮毛将手高高举起,女人够不着。

    “你凭什么说是你的,这是我母亲留给我的!”一撮毛往人群中钻,躲避着女人的扑夺。厅中又是大乱。桌上的碗碟被碰撞掉在地上咣当破碎。店老板听到吵嚷,过来察看,急得直跳脚。

    “县令来了!”有人喊道。

    一辆两匹马拉着的车驾沿着街道缓慢的过来,有一些衙役腰间佩刀手中持斧钺步行随同。车驾后用绳索一连串捆绑着十多个男子。

    县令端坐在摇摇晃晃的车驾中,一副闭目养神的神态。

    “大人明断啊,这里有小偷!”女人扑不到一撮毛,跑出去街道中央,扑向县令的车驾。

    车夫“吁”一声勒住了马。

    县令被打扰后脸上明显露出不快。听说有小偷,叫一撮毛上前。

    一撮毛老老实实地跪在车架前,也一个劲的喊冤。

    刘病已和人们一起,围观看这古代老爷是怎么审案的。

    县令听女人说了原委,又听了一撮毛的辩解。斥责女人道:“你这不是为难本老爷吗?你这耳环上又没刻上你的名字,叫本老爷如何断给你!让开!不要挡了老爷的路!”

    说完就有两个衙役过来拉开跪在地上的女人。

    刘病已暗自摇头,看来这衙门的推诿习性,古已有之啊!也不审理,直接就是不受理啊!

    “老爷!且慢。”一个尖细的声音从人群中传来,一个瘦小的身影从人缝里挤出来,手里还提着那只今天出尽了风头的“小霸王”。

    县令眯着眼盯着眼前这个瘦小的少年,“你这小兔崽子,也敢叫本老爷且慢?给我轰一边去!”

    两个负责开道的衙役举起棍子,往薛宣身上叉去。

    薛宣极为灵活地躲闪,嘴里不停的嚷着:“老爷,我有妙计可断此案!我有妙计可断此案!”

    县令在众目睽瞪之下,只得令衙役且慢动手。

    “你说说你有何妙计,如敢戏弄本官,定不饶你!”

    薛宣笑嘻嘻地说:“老爷,他们都说耳环是自己的。正好有两个耳环,让他们一人分一个,这案不就结了?”

    众人轰然哂笑,还以为有什么妙计呢?

    刘病已心中一动,心想,这少年似乎意有所指,不是他说的这么简单。

    县令一听顿时觉得有道理,晃动着肥硕的脑袋道:“可也!可也!就这么办!”

    “不可呀,老爷,这耳环明明是我的,哪能分一个他呀?”妇人哭诉着抗议。

    一撮毛却面有得色,连连点头同意这样判。

    “大人!事情清楚了,这耳环确实是这妇人的。——他是小偷!”

    薛宣指着一撮毛喊道。张彭祖也和刘病已一样,明白过来了,向薛宣投去赞许的眼光。

    人群中也有些人醒悟过来,纷纷表示事情这下清楚了。

    五大三粗的王奉光头脑反应稍慢些,也明白了意思。

    县令老爷却觉得莫名其妙:“你这小子胡说什么?刚说了一人分一个,现在又说他是小偷?”

    “老爷,我是用这个办法试他们。说到一个人分一个,这妇人不甘心,因为两个耳环都是她的,少了一个不舍得。而这个人却高兴地答应了,因为耳环不是他的,他白白的捡了一只当然高兴了。”薛宣解释道。

    人们中头脑最憨直的人都明白过来了。大家纷纷点头称是。

    妇人朝薛宣投去感激的目光。一撮毛悄悄观察着逃跑的路线。

    不料,县令老爷大怒:“混账东西,竟敢戏弄本官!本官令行禁止,岂能由你几句话变来变去?耳环一人一个。你这男子,拿出一个给这妇人。各自散去,如敢再拦阻本官,左右给我拿下,和后面这些家伙一并绑了,给我修城墙去!”

    一撮毛暗喜,赶快掏出一只耳环,丢给那个妇人,给这县令磕了一个头,爬起来沿街道溜走了。

    妇人无奈,只得拾起地上的一只耳环,面露怨气地跑进酒家,重新端了她的洗衣盆,走了。

    县令的车驾在众衙役的护卫下继续往衙门方向进发。

    大伙都摇头叹息,纷纷回到酒家落座。

    “这县令也太昏庸了吧?明明耳环是那妇人的。乱断案。”王奉光口直心快地说。

    “是啊,这种人怎么当上县令的?”刘病已也直摇头。

    张彭祖见怪不怪淡淡地说:“如今为官实行的是举荐制,杜县县令是郡守的妻弟。”

    刘病已想起历史上有记载,科举考试是发端于隋朝,兴盛于唐的。此时是汉朝,还没有科举。

    要是自己当上了皇帝,推行科举制度呢?那岂不是将科举制度提前了五六百年?

    科举制度即便是考八股,也比这举荐制度好。这举荐制度就是举荐自己的亲朋好友,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哪怕是个蠢材,只要上面有人举荐,也可以当官。

    而科举考试,起码将没文化的人排除在外。

    薛宣独自一人坐在旁边桌上喝酒,一副闷闷不乐的表情。

    “小兄弟,何故不乐?不必介意,刚才你这招还是挺管用的,大伙心里都明白,县令老爷不听不怪你。”刘病已觉得这小子是个人才,出语问道。

    “唉,这位大哥有所不知,我并非因为刚才的事不乐。算了,不说了,喝酒!待会咱们的鸡好好斗一斗,分出一个高下来!”薛宣仍显稚嫩的脸上闪过一丝狡黠,朝刘病已端起了酒碗。

    邻座一人摇头叹道:“这县令也真是,事情都这么清楚了,还睁眼断瞎案!”

    有一人应声道:“断瞎案反正不影响他作官,赋税能收到才是要紧。”

    前面那人说:“是啊,刚才车驾后那么人,又是交不起赋税被抓去服徭役的……?”

    “可不……这世道……”后面这人声音越说越小。

    两人会意的端起酒碗碰了一下碗,咕噜喝了口酒。一切尽在不言中。

    刘病已听得真切,心想,汉朝的人还是挺大胆的,敢议论这些。

    史书记载春秋战国时代,人的思想挺活跃开放,百家争鸣这个词就是这个时期出来的。秦汉距春秋时期不远。

    这么说来,汉朝的人民的赋税还是很重的,有人交不起,就要去服徭役来代替。

    这大概就是汉武帝多年穷兵黩武产生的后遗症吧。

    ……

    酒足饭饱后,店老板布置好场地。大伙重新聚集到斗鸡场边上,准备观看两鸡相斗。

    薛宣先将他的小霸王放到场中。经过休息,它精神抖擞,大摇大摆地扑赤了几下翅膀,进行了必要的热身,摆出格斗架式,等待对手出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