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橙心向上 » 第004章他们的那一代人

第004章他们的那一代人

    天刚蒙蒙亮,点点温暖的晨星,透过朦朦胧胧的竹林,悄悄地洒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红土地上。

    在这样的一个宁静的乡村里,透过黎明前残余的黑夜,隐隐约约的看到了那间农村低矮的厨房,那屋顶上的烟囱口,炊烟袅袅的开始飘了出来。跳跃着的小鸟爬出小窝后,在房前屋后的竹林间的枝头上,叽叽喳喳的欢快的叫着。出早的农妇早已经挑起了簸箕担子,开始在田地里精细地除草培土和沤肥。

    不时,村里还会有几个不听话的闹人的娃们儿,迷迷糊糊之间在竹席床上翻滚了一个身,才发现身边已经空了没人了,便一骨碌的就爬起了床来,还在睡眼朦胧之时,什么都不管不顾,就已经开始张开着大嘴巴哭着喊娘叫妈。

    年过半百才刚出头的林冬梅,起床走了出来,就挑着一担空水桶出了家门,晃晃晃地来到了祠堂边的老水井边。

    这是一口很古老的水井,传说当年第一代搬来西莲塘村的第一代老祖宗,生了五个儿子,就挖了这口井之后,在井口用红砖砌成了一个五角星的井口。后来,经过了几代人的发展,西莲塘村的五房人,也已经有一房人只剩下一家人,在近代改革开放之后,搬去了外地,再也没有回来。现在的人,紧跟时代的发展,为了图方便,又给这口老井砌了一个水泥井头,一条小水管插进井中,又在水井头中间装了一个小抽水橡皮起水器,就方便了手工从井里打水。

    林冬梅把挑水的扁担往水井边一靠,桶往地上一放,双手提起那个摇水杆,匀力一摇,哗哗哗地,清澈的井水就顺着下面的塑料硬水管往水龙头里抽了上来,然后,又顺着井头旁边的小出口往桶里流了进来。

    等打完了两桶满满的清澈的井水后,她又拿起旁边的扁担,两头的铁勾往水桶上的吻痕一勾稳,便弯了弯腰,崛起屁股,头往扁担下面一钻,就稳稳的挑起了两桶沉重的水,晃悠悠的朝着家的方向走了回去。

    沿着村中的小道,她那结实胖墩的身材,腰杆儿早已经被这二三十年来无情的岁月和繁重的劳动褪尽了曾经少女的青春的痕迹。一个圆中见方的大脸蛋儿上,也开始露出了额前的皱纹。此时,因为肩上的那担儿沉重的水,挑得有点儿吃力,就开始发出一丝丝的沉重的呼吸,身上那滚圆的胸脯和肥大的臂部,也随着她快步走动的身体,一摇一晃地闪动着。

    过了一会儿,她走回到了家门前,才把那担子水坐在了厨房门口的地上,扁担松开,水钩轻松的取了下来,就往厨房边上的泥胚墙边一靠,就一桶一桶的提起水来,往厨房门口的大水缸里倒了进去。

    刘辰阳起来的时候,又在这个清晨里,再一次看到了早早起来忙活着挑水的妈妈的身影。

    多少次的心疼,又多少次的无能为力呀!

    他看着妈妈林冬梅刚五十出头的年纪里,额头上就已经挂满了劳累和岁月的风霜,头顶上的白发也在不知不觉流逝的时间中,渐渐的多了起来。

    “妈!”刘辰阳想问,家里有没有什么活儿可以帮忙干的,但是一想到自己这个不好的身体,又把到嘴的话生生的憋了回去,最后也才憋出了这一个“妈”的字眼来。

    “哎呦!我的幺儿噢,你今天怎么起得那么地早嘞?”林冬梅把空水桶往厨房门口的水缸旁一放,才直起腰来,呼呼的缓了两口热气之后,抬起头来问了自家的小儿子刘辰阳。

    “我今天想去镇上一趟,去哥哥那里看看去。”刘辰阳平静的回道。

    “那你等着煮好了饭,吃了再去。”林冬梅一听,想也没多想,吩咐完儿子,转身就走进了厨房。

    只见,那间低矮的厨房里,两个大柴火灶上,一个大锅里煮了米饭,另一个大锅里焖了红薯藤条猪潲水,因为刚才没有人在看着灶里的火候,灶坑中已经被塞满的柴火烟熏呛了满屋子,急得林冬梅也顾不上和儿子多说什么话儿,就急忙地往灶火里挑了一挑柴火,又重新把满灶的柴火捅通,火便又烧旺了起来。

    “妈,我帮你看着煮饭火候吧,你要有事儿忙,你就去忙你的活去。”刘辰阳在厨房门口,拿起水瓢,从大水缸里舀起了一小瓢水,往手里的口杯一倒,就开始一边漱口刷牙,一边和妈妈林冬梅说道。

    “那也成!你看着点火候,等锅里的饭煮开了,就不用添柴烧锅了,你捞点干饭起饭钵子里,剩下的米汤留锅里不用管,猪稍也焖在锅里就好,我去菜地里摘点青菜回来,顺便淋点水去。”林冬梅一听,吩咐了儿子几句,转身就走出了厨房。

    “我知道了,你去忙你的吧。”刘辰阳一边刷牙,一边应道。

    “等会你煮好了饭,你就去照顾你爸起床,我淋好了菜就回来了。”林冬梅想了一下,转身又交代了儿子一句。

    “好!我知道了。”刘辰阳一听,心里闷闷不乐的应了一声。

    这又是刘家的另一个沉重的无法逃避的现实问题。

    刘辰阳自从懂事开始,他就渐渐的明白,他的爸爸因为他的出生,已经穷到底的家,更是雪上加霜,为了赚取更多的钱来维持生活,劳累了一天之后,半夜还骑着摩托车去搭客赚钱,结果,一次意外的车祸,刘汉涛直接躺在床上昏迷了几年才清醒过来。

    这件事的原因,还得从他出生的那个时候说起。

    在这个南方偏远的山区小农村里,家族观念影响深远,越是落后的山区农村,越是奉行多子多孙多福的落后思想观念,他刘辰阳的爸爸刘汉涛也不例外,一个小学都没上完的农村汉子,从小生活在这个比较封闭的农村里,受到影响可想而知。

    从七八十年代开始,国~家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当地计~生~办也在市里执行城市只能生育一个独生子女,农村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生育政~策。

    刘辰阳出生之前,他的哥哥姐姐就已经相继出生了,按照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刘汉涛和林冬梅夫妻俩,必须要有一个人去做结扎手术。结果,刘汉涛为了想多生一个儿子,夫妻俩就把大儿子和二女儿留给年迈的父母帮忙带着,他们两个大人就逃到外地去打工,逃避计划生育去了。

    后来,在1993年,他们夫妻俩终于如愿以偿生了小儿子之后,才敢回来老家生活。

    当地村委会和计~生~办看到刘汉涛的第三个孩子都出生了,总不能不让人家养吧!只能开了一张超~生罚款单,夫妻俩的其中一个去做结~扎绝~育手术,这事才算过去。

    然而,贫穷的根源已经根深蒂固,刘汉涛为了赚取更多的钱,只能没日没夜的拼命去干。

    后来,当意外发生的时候,这个家的顶梁柱被折断了,只能靠救济领取最低的生活保障。

    哪怕后来,刘汉涛清醒了过来,十几年过去了,现在也只能勉强靠着拐杖慢慢的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