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这个皇太孙太听劝了 » 第21章 封藩制度

第21章 封藩制度

    朱允熥只是从仙家的结论里看到了朱棣封藩,而后造反,但内部的深层原因,朱允熥还没有理解。

    这确实不能怪他,就算是朱元璋也没有料想到这藩王林立的最后,是哪个细节出了问题,最终间接导致了大明的衰败。

    【朱允熥:我还是那个朱允熥,我从诏狱回来了,我爹朱标也被救活了,感谢各位仙家!】

    老办法,自己想不明白的,就去逼乎问仙家!

    【朱允熥:我想请问洪武年间的封藩,有何弊端?@大明“战神”李景隆@堡宗猪骑朕@超级无敌霹雳霸王龙,哪位仙家可以帮忙@流浪的蟾蜍嘛?感激不尽!】

    朱允熥不愧是灵性通达之人,经过前面几次的提问,他用起逼乎来越来越熟练,就连@对应用户,他都能用起来了。

    没等多久,虚拟面板的消息列表里就出现了红色的小点点一闪一闪。

    “来了!”朱允熥精神一振!

    【用户,大明“战神”李景隆:好样的,连续剧第三集开播了。封藩有何弊端?那个就太多了!最厉害的就是把明朝的家底子给败空了,导致最后国库空虚,连兵都养不起!】

    封藩会败空咱朝廷的国库?这是为何?

    还没等他开始琢磨这个问题,又有仙家闲着无聊给他答复了。

    【用户,堡宗猪骑朕:这个不是早就回答你了嘛,judy大哥是怎么上的位?朱允炆又是怎么把自己蠢死的?你再看看朱元璋自己当年立下的规矩:官员乱政,藩王可举兵入京清君侧。懂了没】

    这个,我懂,造反总是要一个理由的嘛,清君侧这一条正好给了四叔一个合乎礼制的理由。

    可是朱允熥还是有些想不明白,便继续追问道:

    【朱允熥:我刚才翻了翻前面的好多答案,都说四叔举兵靖难是因为二哥,额,朱允炆过度削藩导致的,假如平缓一些,四叔就不可能造反?】

    【用户,堡宗猪骑朕:是,如果朱允炆不听那俩蠢货的话,不上来就把自己的叔叔们搞的家破人亡的,朱棣确实不至于造反,最次最次,不至于这么早就造反。

    但你要知道,藩王有军权,尤其是戍边的藩王,寻常无事就带兵出塞,以仗代练,以至于当年蓝玉出征漠北,燕军只知燕王,不知蓝玉大将军,换你是蓝玉,你是不是也会觉得这燕王只要想反,他随时可以反?换你是建文,你会不会如鲠在喉?

    再加上藩王只花钱,不赚钱。举全省之力都未必能养得活一个藩王,而藩兵的武器装备又远好于地方官兵,久而久之,谁愿意当官兵?当藩王的府兵,它不香吗?】

    朱允熥一时听得有些懵,倒不是他脑子跟不上,而是很多信息在他这里是断层的,他无法根据自己现有的信息来判断这些仙家的叙述是否属实,但从逻辑上来看,似乎有很有道理。

    好在,他并不是当今圣上,年纪也还小,还没有那种视国运如己任,我可死,大明不能亡的崇高使命感。

    这要是换成朱元璋在这儿看这些仙家说事,岂不得把自己吓出一身冷汗?自己半辈子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自己再用制度慢慢的搞死他?

    又是一阵铃铛响。

    【VIP用户,流浪的蟾蜍:小子学聪明了?行,这么大费周章都要@我,那我就给你解答一二。

    首先,封藩从江山守护的历史维度来看,长期只有坏处没有好处,但结合当时的时代局限性和特定条件,朱元璋最初的封藩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拱卫江山的作用,并且这里面还有朱元璋小农思想的因素,相信自己的血缘胜过外臣。

    其次,从综合管理上,藩王其实就是一堆定时炸弹,你也可以理解为各个地方隐形的有天然保护伞的黑恶势力,而且这个保护伞还是从金字塔顶上来的。一代又一代藩王无事可做,白拿俸银,可不得搞点事情?

    再者,从钱粮纳税来说,封藩制度越向后,对国家的财政压力就越大,据我所知,庆王除了94个子女外,还有孙子163人;据推算,明朝宗室人数每三十年就会增加一倍;也有统计指出,皇族宗室人口增长率是全国水平的10倍以上。

    从最初分封王室和将军49位,到了1553年,宗室人数增加到19611人,到了1604年又增至八万多人。

    除了人数外,宗室人员的待遇令人咋舌,皇族后代从十岁开始就开始享受俸禄,国家包着吃穿住用等,从婴儿篮到坟墓基本上全部国家买单。

    一般亲王们年俸达到万石,郡王两千石。是最高官员的6-7倍。

    最后,封藩导致的土地兼并问题。当然了,这个不仅仅是藩王,而是整个封建制度下永远存在的最大问题。

    皇族与宗室生财有道,利用手头权力与影响垄断不同的产业,如山林和矿山,圈占若干土地,例如说河南省土地一半以上归王府,若干王府占地都从万顷开始计算,且皇室宗亲无需纳税!

    当然,结果就是财政支出被压垮。如山西晋王府在嘉靖年间年俸达到87万石,河南周王府从1万石增长到69万石。

    嘉靖年间御史林润的奏疏可见一斑,每年朝廷财入400万石,但是支出超过850万石,最终“且吏禄、军饷皆出其中”。

    看到这里,你觉得封藩制度的弊病在哪里?】

    十四叔这么能产仔的?竟然给我生了94个兄弟姐妹?

    朱允熥一口气读完这位拉黑过他的仙家的回答,先是感觉荒谬,然后渐渐回过味儿。

    这么看,这藩王制度真的遗患无穷啊?!

    可这封藩制这么多问题,皇爷爷,我爹他们都意识不到吗?

    不行,我得去查查这些年的户部档案,看看眼下这些叔叔们每年都要从朝廷支走多少钱粮!

    朱允熥越想越觉得后怕!

    这封藩不仅仅是让自己那个蠢货二哥朱允炆丢了皇位,更是贻害了大明几百年,直至最后满清入关。

    趁现在封藩还少,我得想明白这其中的关窍,如果真的如仙家所言,等到尾大不掉之时在想求索,怕是难上加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