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阴阳双骄 » 丽江奇遇

丽江奇遇

    练成了“七伤拳”,李崇隽离开崆峒派,前往云南大理国旧址。一日,在丽江城郊,一乘马车吸引了他的注意力:只见拉车之马,毛色金黄水滑、高大神骏、四肢粗壮,与寻常马匹不同,即使比起战马,亦显得更为强壮。马车十分宽大,用料极为考究,为金丝楠木所制。虽然没有镶金嵌银、描龙绘凤,却给人一种雍容华贵之感。

    李崇隽正自猜测马车所乘之人是何身份,忽见那马车缓缓停下,所停之处,为一家不起眼的小酒馆。马夫当先下车,持马鞭侍立一旁。帘子一起,一名中年男子自车上一跃而下,身手相当轻盈,年约三十,面容英伟。稍顷,两名美艳妇人自车上下来,一人风姿绰约、一人淡雅如兰,均似身负武功。江湖中人一般衣着朴素,且自带一古草莽之气;而这三人明显身负武功,却锦衣华服,倒似达官贵人携眷出行。但除马夫之外,却并无其他仆从,令人费解。

    三人缓步进入酒馆,也不要厢房,只在靠窗之处落座。

    李崇隽好奇心起,便翻身下马,步入酒馆,隔两桌之外坐下。只听那中年男子吩咐伙计取来酒菜,便与两名女子开始用膳,并未交谈。李崇隽叫了红烧羊肉、炒花生米,一壶黄酒,开始自斟自饮起来。其时快到中午,各路食客陆续而至,酒馆开始热闹起来。众人正自吃饭,门口处出现了几个士卒,似乎并不是要进来用餐。一名军官模样的人,大刺刺地走进大厅,向掌柜问道:“门外的马车是谁的?”掌柜忙拱手道:“军爷,是小店一位熟客的。”军官又道:“私藏朝廷钦犯,该当何罪?!”掌柜叫屈道:“军爷,小人一向安分经营,从不行奸诈之事,本地乡亲父老皆可为证。这等窝藏钦犯之事,小人是万万不敢做的。”军官冷笑道:“你可知那乘马车的来历?”掌柜脸色微变,却仍然拱手道:“请军爷明示。”那军官道:“此乃元顺帝御赐汝阳王之物,为前朝之物;现在是大明的天下,竟然有人敢使用前朝马车行走,这分明就是造反!”

    那掌柜以衣袖擦去额上冷汗,颤声道:“军爷,小人孤陋寡闻,对前朝之事毫不知情,还请军爷高抬贵手。”军官道:“只要你交出反贼,本官自然不会为难你。”这时,窗边传来一个女子的声音:“军爷可是要找我们?”那军官转头望去,还没有看清楚说话之人是谁,一根筷子已经疾飞而至,穿透他的咽喉。他一手掐住脖颈,双眼突出,口中发出含混不清的声音,随即倒地死去。众食客见出了人命,死的还是官兵,顿时大乱,尖叫着涌出门外。余下几名官兵大惊之下,呆若木鸡,半晌才反应过来,一起拔出佩刀,冲向三人。那中年男子一掌拍在桌子上,三只酒杯便向当先三人飞去,同时击中三人胸口穴道,令他们动弹不得。两名女子分别出手,将余下两个士卒击晕。男子对三个官兵道:“跟你们的上司说:明教张无忌,不日将拜访当今皇上。”三个官兵口不能言,却均露出骇然欲绝之色。

    李崇隽亦心中惊异,不想当年第一高手竟然出现在这里。那男子说完,与两个女子一道离开,行至门口之时,背对李崇隽道:“兄台身负绝艺,却似还没有趁手兵刃吧?”李崇隽道:“张教主何出此言?”张无尽道:“我虽久居海外,却听得江湖传闻:当今武林出了两个绝顶高手,人称‘南陈北李’。不知阁下是哪一位?”李崇隽道:“只是江湖朋友抬爱实在愧不敢当,在下正是李崇隽。”张无忌道:“李兄弟年少英雄,年不足三十,内力已臻化境,实在名下无虚。”李崇隽又再谦虚了几句。忽然,张无忌转身一拳击出,一股至阳之力直向李崇隽胸口袭来,而这一拳之中又蕴含着或刚猛、或阴柔、或刚中带柔、或柔中带刚、或横出、或直送、或内缩等七种劲力。

    由于事出突然,张无忌出手又快,李崇隽全无防御或还击准备,甚至躲闪也在所不能。只得急运“金刚不坏体神功”,全力护着胸口。这次,是他练成“金刚不坏体神功”以来,第一次对敌使用。只听“轰”的一声巨响,如惊雷绽放,震得屋顶瓦片沙沙作响,掉下无数尘土。烟尘散尽之后,张无忌及那两名女子已不知所踪。李崇隽一抚胸口,毫无异状,再运功相试,真气流转如意,亦无半分不适。只见面前地上,放着一把单刀,比一般单刀长了一尺半,宽了三寸有余。他过去拾起来,感觉相当沉重,拔出刀刃一看,只见厚背薄刃,通体漆黑。这时,他耳边传来张无忌的声音:“李兄弟,今日得见少林‘金刚不坏体神功’,实解张某多年之惑,果然名不虚传。愚兄今日就以这屠龙刀及“乾坤大挪移”心法相赠,以表歉意,今日就此别过,后会有期。”李崇隽收回宝刀,才发现刀鞘之上,绑着一本薄薄的小册子。

    李崇隽离开酒馆,策马飞奔,直至大理古城才停下。之后,他在古城之中,取得“一阳指谱”及“六脉神剑剑谱”,并将两大神功练成。陈卓贤听到这里,不禁叹道:“大哥际遇之奇,世所罕见,如此洪福齐天之人,除了当今圣上,恐怕无人能及。”李崇隽道:“贤弟天纵奇才,集天下道家武学之大成,无需奇遇亦可成为一代宗师,该是愚兄羡慕你才是。”说完,两人抚掌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