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阴阳双骄 » 独孤九剑

独孤九剑

    次日一早,庙祝前来叩门,请二人用早饭。谢过庙祝之后,三人一起来到香积厨用膳。吃过早饭,问明路况,便辞别庙祝,继续往山中前行。

    此地名为纵云山,属于华山地境,山体为石质,千百年来风雨侵蚀,形成千奇百怪之形态。植被繁茂,古树参天、芳草如茵,处处鸟语花香,令人神精气爽。但越是风景秀美之处,山路便越是难行,到了半山之上,前方已无路可走。于是二人安置好马匹,展开轻功,往山上奔去。

    直奔走了约半个时辰,才到山顶,只见山顶不足两丈见方,寸草不生。二人观看了一阵,并无发现有甚异常,但准备下山。当陈卓贤转身之际,忽然听见隐隐有水声传来,于是循声看去,只见一条山中瀑布出现在约四五里远的山体上。陈卓贤道:“大哥,天气炎热,不如到那边瀑布畅泳一番如何?”李崇隽道:“甚好,但那瀑布距此甚远,今日恐怕来不及了。”陈卓贤道:“无妨,小弟自有安排。”言罢,他取出一个竹哨,放在唇边鼓气一吹,发出一声尖细的哨音。

    约盏茶工夫,半空之中传来几声鹰隼唳叫,李崇隽抬头望去,只见两个白点由远而近,迅速接近。来到近处,原来是两头巨型白雕,双翅一收,同时降落在两人面前。李崇隽打量着这一对白雕,不禁暗暗赞叹:身量足有大半个人高,通体雪白、目如流星、长喙及脚爪坚硬如铁,端的神骏非凡。“贤弟,你是在何处得到如此宝物?”李崇隽问道。陈卓贤道:“此双雕为高原雪雕,我在藏边雪山上练功之时,发现一处悬崖之上,有一处大型鸟巢。不远处有一群秃鹫正在围攻两只雪雕,那两只雪雕虽然勇猛,怎奈秃鹫太多,其中一只雪雕更是受了箭伤,左翅兀自带着箭矢。眼看雪雕将要殒命鹫口,我忍不住出手相救,斩杀数头秃鹫,将余下秃鹫惊走。那两头雪雕已经身负重伤,奄奄一息,见我走近,却并未表现出敌意。其中受伤稍轻的一头,举起一只翅膀,向着鸟巢方向指了一下。我见它如此通灵,但走到崖边察看,原来巢中尚有两颗完整鸟蛋,其余七八个已经被毁。我捧起鸟蛋,向那雪雕走去,在它们身前蹲下。之前那头雪雕向我轻轻点头,伸出翅膀轻拍鸟蛋,然后闭目死去,另一头注视着一切,不久亦闭目而死。我带着这两颗雪雕之卵,到山下孵化,养大之后一直带在身边。”李崇隽道:“原来这双雕身世,跟我那双獒一般可怜。”陈卓贤道:“正是,然它们却有大用。”说罢,他对双雕做了一个手势。

    其中一头便腾空而起,飞到陈卓贤头顶,陈卓贤取出两件牛皮背心,自己穿上一件,另外一件抛给李崇隽。只见雪雕待陈卓贤穿好背心之后,双爪一伸,抓住他双肩,脚爪正好套入背心几处铜圈。然后雪雕奋力扇动双翼,将陈卓贤一举提升,很快飞到半空之中!李崇隽又惊又喜,连忙穿好背心,另一头雪雕立即抓住他双肩,振翅高飞。约一柱香功夫,两人先后到达瀑布底部,此处形成一个很大的水潭,二人落在潭边,双雕则自行离去。这那瀑布不算很大,约三丈宽,水质很好,清澈见底。陈卓贤掬了一捧水喝下,只觉清甜无比,一股凉意透彻心脾。李崇隽接水喝了,亦觉相当快意。正当二人准备畅泳一番之时,那瀑布之内,传来一阵隆隆之声,似是回声。莫非瀑布之后,另有乾坤?二人跳入水潭中,向瀑布游去,来到瀑布之前,一口气穿过瀑布。水声一低,二人已经进入瀑布之内,果然是一个巨大的山洞。四周石壁光滑无比,由于长期被水汽浸润,到处长满青苔。

    陈卓贤攀上一块岩石,却见上面铺了一些干草,并有几处焦黑,似是火烬。李崇隽也攀了上来,见此情形,亦露出疑惑之色。陈卓贤道:“这个山洞地处深山之中,可说相当隐蔽,如何竟似有人在此居住?”李崇隽道:“莫非此处曾是隐士修行之地?”陈卓贤道:“确有此可能。”二人于是开始搜索,看是否有前人留下遗物。陈卓贤突然发现一处石壁有些古怪,细看之下,原来上面刻着一些文字。他拨开青苔污物,石壁之上现出几行小篆:无剑之境,亦幻亦真,心如止水,灵台清明;心中有剑,手中无剑,人剑合一,大道自成。——余一生所学尽皆于此,期后人可借之入道,余愿足矣,剑魔独孤求败。陈卓贤又惊又喜,在石壁之上继续摸索,忽然发现一处凹陷,探手入内即触及一物。将之取出,原来是一个油布小包,大小似是一本册子。李崇隽见陈卓贤似有所发现,便凑过来一同观看。陈卓贤将油布包收入怀中,向着石壁拜了三拜,才道:“大哥,此处是前辈高人——剑魔独孤求败隐居之所,刚才小弟有幸发现他所著之秘籍。”李崇隽道:“恭喜贤弟!得此奇遇,你的武功一定更上层楼!”

    两人离开山洞,重又回到水潭边上。陈卓贤擦干双手,取出油布包裹,小心翼翼地打开,一册蓝皮书籍出现在眼前,封面以篆体书“独孤九剑”四字。他翻开第一页,上书“总诀式”:归妹趋无妄,无妄趋同人,同人趋大有。甲转丙,丙转庚,庚转癸。子丑之交,辰巳之交,午未之交。风雷是一变,山泽是一变,水火是一变。乾坤相激,震兑相激,离巽相激。三增而成五,五增而成九......这总诀式乃“独孤九剑”总纲,蕴含用剑之道至理,陈卓贤细细体会,与逍遥派武功相互印证,昔日许多疑惑难解之处,顿时豁然开朗。看完总诀式,他收书入怀,拔出倚天剑,向前平刺一剑,然后剑尖上挑,再斜削一剑。

    李崇隽初时不明所以,只是静静观其舞剑。只见他剑招逐渐加快,初时略显生涩,继而圆熟,最后疾若闪电、势若雷霆,四周落叶被剑气所激,不住盘旋飞舞。加之陈卓贤使出逍遥派身法,如花间蝴蝶般穿梭来去,姿态潇洒之极。李崇隽看得心旷神怡,不禁大喝一声:“好!”突然,倚天剑的剑尖忽然冒出一寸光芒,并越来越盛,直至一尽长短,如剑尖暴长。“剑芒?!”李崇隽惊道:“贤弟何时修成如此神通?”剑芒所到之处,势如破竹,一口气连断数株碗口粗细之树,最后一剑刺入潭边巨岩之中。陈卓贤剑势一收,还剑入鞘。李崇隽上前一看,岩上留下一个约两寸宽、厚半寸小洞,与倚天剑剑刃相当。他取出一柄匕首,探入洞中,正好深入一尺而尽。倚天剑乃无上神兵,削金断玉,刺入岩石原不足为奇;但方才陈卓贤以内力逼出剑芒,剑尖并未触及岩面,竟能刺出如此深孔,内力之精深实在难以想像。

    陈卓贤道:“本门先祖精通天下武学,犹精于剑术,可喟天下无双。然小弟天资所限,一直无法领悟其中精髓,剑术停滞不前。幸而今日得到独孤前辈所遗秘籍,茅塞顿开、疑惑尽释。”李崇隽道:“令先师如此神功,何以江湖之中毫无传闻?贤弟如今名满天下,却并未听闻你师承来历,这又是为何?”陈卓贤道:“本门门规森严,禁止门人弟子泄露身份,且传人极少,因此江湖之中少有人知。”李崇隽沉吟道:“愚兄出身少林,常听师门辈言说江湖之事,曾听闻有一门派源自道家,北宋初年立派。传人选才极严,要求面目俊朗、天资聪惠。门下弟子,医卜星相、琴棋书画、机械杂工、贸迁种植、斗酒喝曲、行令猜谜、五行八卦、奇门遁甲、农田水利、经济兵略,无一不晓、无一不精,名曰‘逍遥’。”陈卓贤讶然道:“少林不愧天下武林之尊,竟博闻至此。”言下之意是自承出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