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科幻灵异 » 凝渊之无朴 » 第五章

第五章

    由四十年代末开始的计划经济,在时代的浪潮下结束于七十年代末邓公的号召。

    在那个时代,工人身份是最让人羡慕的。然而,改革开放伊始,许多工厂效益不好,有很多人被迫下岗,下岗的工人为了能够有口饭吃,不得不硬着头皮下海经商。当然,这其中就包括花少的老爹张自力。当然,张自力虽说脾气不好爱打架,是厂区里出了名的浑小子,但是他手脚麻利,为人又仗义,下岗这事儿怎么也不能落在他的头上。但也许是受“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洗脑久了,又也许是看到昔日好友下海都挣了钱,张自力不甘作为工人一辈子拿着几块钱死工资庸庸碌碌,和同为工人的花少他妈一合计,两人趁着改革开放的浪潮还没过去,毅然决然的下海经商,干起了砂石生意。

    之所以会选择砂石生意,一方面是因为砂石厂生意的门槛低,不需要什么特别的经验;另一方面砂石厂的生意大多数都是一些当初的混子在做,不用和那些读书的秀才们咬文嚼字。花少的老爹张自力年轻时在厂里好勇斗狠是出了名的,现在把这股不要命的劲头带到生意上,只要认识他的人就没人敢触他霉头。加上头脑灵活,敢拼敢干,当初那点儿仗义的优点还没丢,夫妻二人从工厂出来后,很快就拉起一支有模有样的挖沙队。一票人凭借着以暴制暴的铁腕手段和一股子狠劲儿,硬生生的在西漳市砂石市场上拼出一片天地,站稳了脚跟。

    虽说创业路曲折且艰辛,好在风雨之后有彩虹。在稳下砂石场生意后,花少家也跻身成为小老板行列,虽不至于大富大贵,但至少锦衣玉食。花少他老爹张自力随着岁月的流逝,当初身上那些不着调的特质褪去了不少。大概是在生意场上历练的久了,人也越来越沉稳,不再瞎折腾,也把七七八八的不良嗜好改掉了,慢慢的也把生意做大做强,在西漳正式以企业家的头衔站立住了脚。

    当然,虽然西漳市企业家名录里记载着花少他们家的起家是源于砂石场生意——当然,删掉了关于花少的老爹曾经是个混子的事儿,但是传闻花少家起家真正的转折点源于另外一件事,这件事西漳的老人们几乎都知道,说是花少老爹的挖沙队在挖沙石的时候挖到了宝贝。

    当然传闻中关于宝贝的说法各不相同,最靠谱的说法是据当时干活的工人说,他们有一天干活的时候,一个工友挖到了一个土疙瘩。原本都没往心里去,但这工友在抽烟的时候顺手敲了敲,把土壳敲掉了,漏出了里面的绿色,随着敲打还发出某种金属的声音。最后当大家七手八脚的把里面的东西剥出来,发现那绿色的玩意儿是个壶,通体碧绿,看着就值钱,打眼一瞧像是个有些年头的东西。当时东西刚剥出来的时候工人全都放下手里的活儿围观了过去,挖到壶的人晃了晃发现那壶里好像装着东西,以为是古人埋在地下的酒,于是大家起着哄让他打开了壶盖。壶盖打开的瞬间根本没飘出酒香,反而是一股扑鼻的腥臭味扩散开来,那个工人强忍着恶心往壶里面瞟了一眼,结果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清。那味儿太冲了,拿着壶的人下意识就想把里面的东西倒出来,结果倒出来后发现是一滩暗红色的液体,粘稠的液体看着就像一滩放了许久的猪血,隐隐间好像还能看到有骨头渣子混在里面。

    在场的工人看到这个瞬间炸了锅一样,叽叽喳喳的讨论个不停。有说这场子挖到了不干净的东西,不敢在这干了的;也有说这是挖到了宝贝,老板要发达了的。

    这事儿闹得太大,看场子的小工没敢耽搁,赶紧请了老板过来。花少老爹听说自己场子里挖出了东西,也是片刻没敢耽搁就赶了过去,一到地方看到工人还都都聚在一块没人干活,生怕谁拿这事儿做文章,赶紧边往这边走边嚷嚷着:“散了散了,拿着我的工钱都不干活了干啥呢!”

    东家都发话了,工人也都闭了嘴去干活了。毕竟说是说,饭还是得吃的。邪物也好宝贝也好,那玩意儿是在东家地盘上挖出来的,无论是什么也跟自己没关系,何必为了那么个玩意儿惹了东家不高兴饿肚子呢。

    壶被工人随手扔在了地上,花少老爹弯腰捡起来拿在手上翻来覆去的看,这个壶通体墨绿造型古朴,看着就是个有年代的宝贝。花少的老爹之前在厂里上班的时候,就经常听说哪个地方施工挖出了宝贝的事,有真有假,大多时候也都是传闻,他也没放过心上,毕竟宝贝又不是大白菜,哪儿能随便就能挖到呢?不过眼下看着手里的绿壶,张自力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是乐开了花,心想着这好事终于让自己赶上了。这个壶虽然看似破旧,但也不像一般的物件,应该能值不少钱。立马招呼手下威胁警告当天在场的所有人都不许声张,便将壶带走了。

    虽然花少的老爹威胁众人不要声张,但谁看到宝贝不眼红呢,最后还是有人心存妒忌将此事偷偷报了警。后来有关部门也找到过花少的老爹,将壶拿走去评估鉴定,只是后来这壶又回到了花少家。这样一来,坊间都传说不知道花少老爹用了什么手段,让有关部门的专家们一致认定这就是一个普通的仿古壶,不是什么古物件,就将壶还给了花少老爹。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传闻,还是因为这事出了之后花少老爹在工地上大发雷霆,说他底下人都是白眼狼,还因此一下辞退了好几个一直跟着他干活的工人,棍棒轰出了砂石厂。

    后来还有更夸张的传闻,说是在花少老爹将壶带走后不多久,花少的老爹身边突然多了一个奇怪的人。这个人长相平平,扔在人堆里也不怎么扎眼,也不知道有什么过人之处,平日里只跟着花少老爹在工地转转,除了花少老爹和谁都不做交流,神神秘秘的,大家都以为这是花少老爹新雇的打手。花少家也好像是自打挖出宝贝以后,事业便越做越顺,没过几年就凭借着砂石厂的积累转型进军房地产行业,取名瑞坤地产。

    九十年代的房改热潮,常言道站在风口猪都能飞,花少的老爹又一次精准的踩在了风口上。凭借这么一股房改的热风,花少老爹创办的瑞坤地产,跻身一跃成为西漳市房地产赫赫有名的新贵,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西漳市数一数二的地产公司。也正是因为这个,花少老爹的发家史被越传越邪乎,有了真真假假好多个版本,成为了西漳小市民茶余饭后的谈资。

    打小跟在老爹身边的花少则耳濡目染,继承了他老爹那股子狠劲儿,后来花少父母也忙着生意应酬对花少缺少陪伴,心有愧疚他们就用金钱弥补,以至于花少对父辈的继承就继承了一半,狠劲儿不少,沉稳一点儿没学会,渐渐养成了花少嚣张跋扈乖戾的性格。当初年少的花少常年看着自己老爹被人前拥后簇的威风劲儿心头痒痒,还在上学的花少借着骨子里那点儿优良传统拉帮结派,没过多久就收了一帮小弟,做足了老大做派。他爹妈发现之后管了几次,奈何下手太晚,亲儿子又比不上金儿子,管了三天半就闭眼不看他继续挣钱去了。没人管教的花少之后就更加变本加厉。从学校出来后,除了拉帮结派什么都不会做的花少又吸纳了不少社会闲散人员,后来花少老爹看他整日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干脆直接让他带着那帮子除了打架什么也不会的小弟们做了拆迁的工作,算是正式招安。

    这活儿也正中花少下怀,对一众小弟来说算是专业对口,拆迁工作搞得倒也是有声有色,后来更是做到了行业知名。只不过除了拆迁的事儿花少敢让他爹知道,他自己私下里干那些缺德事儿的时候都会嘱咐说要瞒着他爹,久而久之大家也都知道花少有多怕他老爹。但是基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理念,加上都是成年人了,谁都不好还搞被欺负了告家长那套,花少做的那些事儿还真都没传到他老爹的耳朵里。

    对于花少来说,有了他爹那棵大树,钱不用愁,还能顺便维系自己的小帮派运作,于是越做越用心;花少老爹则觉得虎父无犬子,自己儿子长大了,能帮家里承担责任了,在生意伙伴之间提起儿子还得意得很。这样一来,虽然花少干的事儿和之前没两样,但基于行业的特殊性,那点儿缺点也变成了优点。当初因为花少不干正事而变得水火不容的父子关系也竟然莫名的父慈子孝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