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香江狼王 » 14、《少林寺》开机

14、《少林寺》开机

    一幕拍完,立马就有道具组工作人员上前,撤下刚才拍摄的夏天道具,重新布置秋天的布景。

    这活必须干得非常细致。否则会出现破绽。

    李文武坐在一旁休息了一会,又接着拍摄,刚才拍的夏天,现在拍秋天,接下来会换上冬天、春天的布景,继续拍摄。

    展示武术动作会有双截棍、红缨枪、单刀等。

    当记者们了解之后,知道这次没有白来,都饶有兴致地聊了起来。

    有记者问道:“这辛辛苦苦布一次景,就打几分钟吗?”

    李文武笑道:“实际上,剪进电影里,可能只有十几秒钟。”

    记者们暗暗惊叹起来,终于明白这电影为什么要花几百万港币拍摄。

    这简直就是在烧钱,费这么钱布的景,就为了十几秒钟的镜头。

    不久之后,秋天的景致布好,现场顿时变成了一个枫叶飘零,遍地金黄的世界。

    只见李文武换了一套白色僧衣,在镜头下展示了三节棍的练法。

    一袭白衣飘飘,那三节棍耍得好似一条银蛇,风声呼啸,看得人眼花缭乱,给人一种强烈的美感。

    打完四套功夫的李文武,让众人赞不绝口,都准备回去大书特书一番。

    刚才在拍摄的过程中,为了避免闪光灯的影响,是禁止拍照。

    为了满足记者们的要求,李文武又摆了几个造型供记者们拍照留影。

    这个年代拍掾武打片,由于还没有特效,方法一般比较简单。

    正常情况先拍一个全景展示两个人近身肉搏,然后切到近景拍细节,向观众展示如何见招拆招。

    近景是先拍手上动作,双方互相摆各种手势,再通过剪辑,让观众眼花缭乱。

    再拍脚,方法也是差不多,你一脚我一脚,互相别来别去,展示步法。

    后期再配上“嘿嘿嘿”音效,那就是“中华有神功”!

    有一些打到一半之后,会各自换上兵器再来一段,还是一样的套路,叮叮当当各种拆招。

    一招一式拍得清清楚楚,给人一种非常死板的感觉。

    为什么要这么拍?其实就是因为没有特效的原故。

    前世,到李文武重生前十几二十年,拍武打片就变了腾云驾雾,只掌开山。

    这些完全就是特效工作室的贡献。

    李文武清楚的记得,前世,一些武打片就是这么拍。

    首先,两个人在桌子两侧坐下,利用内力,使用自己身上携带的物品。

    以及身边的凳子、茶壶,筷子,碗碟等各种道具斗来斗去。

    再然后就是一招一式,打得好不热闹。

    但是李文武拍摄《少林寺》,尽量避免这种纯粹花架子表演与镜头卖弄技巧。

    准备大量使用长镜头,同时多架几台摄影机拍摄,展示演员的真功夫,然后再进行分镜剪辑。

    七小福里的袁和平、洪京宝、陈龙、元奎、元彬他们,都是片场老油条,也第一次见到这种拍法手法。

    这种拍法让他们大开眼界,刚一开始并不以为然。

    但李文武一边拍摄,一边剪了几段武打镜头剪出来之后,就全都大吃一惊。

    因为他们看到了流畅的打斗动作,效果出奇的好。

    完全有别于以往的功夫片里,那种呆板沉闷的打斗场面。

    大家意识到这是一种新武打,新风格,纷纷问东问西,了解其中奥妙。

    当然,李文武也会适当教一些,应该说是遮遮掩掩,教了他们不少东西。

    李文武也许天生就是吃这碗饭,在表演上,完全没什么问题。

    第一次拍戏的赵雅之就有些麻烦,经常找不到镜头感,浪费了不少胶片,害到李文武想想都心疼。

    但赵雅之是李文武的女人,倒也没有狠不下心去骂,只能轻声细语,向她讲解表演技巧。

    不过李文武对别人就没这么好语气,谁要是在出镜时候找不到镜头,抓住就是一顿臭骂。

    都是固定机位,你还能跑出镜,不骂不行,否则体现不了导演的权威。

    就像前世驾校教练一样,有些人学车,不骂不涨记性。

    普通演员挨骂就是嘿嘿一笑,马上向李文武认错重来。

    只有坐在一旁的赵雅之眼泪巴巴,伤心的不行,搞得李文武直摇头,显得十分无可奈何。

    骂你又不行,我堂堂李大导演还不能骂别人?你一个人在旁边哭个巴子。

    赵雅之虽然是女主角,其实戏份也不算多,一有空闲时间,就在剧组帮忙,得到全剧组的好感。

    所以,赵雅之得到了全剧组帮助,学习到了不少演技,特别是王羽他们这样的老戏骨的悉心教导下,明显可以看赵雅之的进步。

    李文武休息时问赵雅之:“你没发现我演技很好嘛,为什么你有问题一定要去问他们,不来问我呢?”

    赵雅之道:“你也是新人,我也是新人,我才不问你呢。”

    李文武哈哈大笑,这小姑娘还挺倔强,不愧是我的女人。

    在嘉禾片场拍完布景场后,全体人员又移师大屿山。

    宝莲禅寺。

    《少林寺》剧组正在拍摄觉远剃度出家的这场戏。

    只见李文武(觉远)穿着崭新的袈裟,和一众师兄们一起跪在大雄宝殿前。

    老僧缓缓的问道:“尽形寿,不杀生,汝今能持否?”

    觉远双手合十:“杀心可息,匡扶正义之心不可息。”

    老僧露出了然的表情,微笑点头,继续问道:“尽形寿,不偷盗,汝今能持否?”

    “能持!”

    “尽形寿,不淫邪,汝今能持否?”

    前世的电影里,这个时觉远犹豫了一下,微微张开合十的双掌,掌心藏着一颗心形玉坠。

    这玉坠觉远杀死王仁则之后,和牧羊女白无瑕一起祭奠师傅昙宗时,给他的定情信物。

    觉远跪在佛祖面前发誓:“弟子决心皈依我佛,保卫少林,匡扶正义。”

    老僧见觉远有些犹豫,厉声重复道:“尽形寿,不淫邪,汝今能持否?”

    觉远终于长叹一口气,低头道:“能持!”

    躲在暗处白无瑕听见这句:能持,也只能洒泪而去。

    老僧继续道:“尽形寿,不饮酒,汝今能持否?”

    觉远正要回答,李世民忽然出现在大殿门口,哈哈笑道:“这酒肉之戒,我看就免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