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精神分裂者的梦境 » 第五十三章 初识同生道

第五十三章 初识同生道

    秦历一千三百一十七年三月十日凌晨。

    初升的朝阳透过屋顶的天窗,将灿烂的金光洒在晋城郡守府大堂之内,照明的烛火却尚未来得及熄灭。

    一张古朴大气的木桌将堂内众人隔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拨。

    坐在椅子上的官袍老者身后站着十几个衙役打扮的汉子,不再收敛气息的他们浑身散发着精悍的气息;另一边坐着的是一个身着满是血迹的年轻将军,身后的部下也和他一样都没顾得上脱下衣甲,浑身上下都散发着浓浓的尚未散去的凌冽杀气。

    不过两拨站着的人中各有一个另类。

    老者一边是一个约莫三十岁的汉子,身上的并没有类似同伴气息的他在人群中很不起眼,加上那一张黑瘦的脸怎么看都像是个常年劳作的老农民。

    另一个是执枪而立的英武青年,虽然同样是一身血迹,身上也没有同伴们那隐藏不住或者说根本没想隐藏的杀气。正式盘古军斥候统领李程,他身前坐着的年轻将军自然就是唐笠了。

    “在下唐笠,再次感谢老人家和众位好汉的帮助!”

    的确心中感激的唐笠再次起身抱拳先开了口。

    官袍老者微微愣了一下,也立刻起身笑着抱拳回礼道:“唐将军客气了!小老儿也是秦人,只是完成了本分,比不得唐将军年轻英雄!盘古军的威名早已传遍并州,今日之后更是必将名扬天下!”

    唐笠闻言只是笑了笑,伸手请对方先坐下后才再次开口道:“老人家过誉了。在下只是一个普通的秦人而已,当不起英雄之名。盘古军也只是一群苦命人,称不上有什么威名。”

    老者对唐笠的谦虚只是笑笑没再多客套,转移话题道:“小老儿没认错的话,唐将军身后那位小老儿本家应是晋阳城内李家的千里驹吧?若不是因为秦人出身,在北魏军中绝不只是个百将。将军身后的其他部下也都看得出是勇武之辈,可见唐将军麾下是人才济济!”

    唐笠听了这话心头微微一紧,却不动声色的转头对身后的李程笑道:“奉良还有这等响亮的名号呢?从没听你提起过啊!”

    经过大半年的朝夕相处和并肩作战,唐笠对李程早已没有了最初的不放心,李程虽然因为性格原因还是少言寡语的,却也早已把唐笠和军中其他战友当做了可以托付生死的兄弟。因此唐笠现在和他说话丝毫没有顾及,言语非常随意。

    李程也早习惯了唐笠这种训练、讲课时严厉,日常生活中不拘小节的行事作风,丝毫没有觉得对方是在责怪自己。

    先是下意识的行了个左手握拳敲击右胸的军礼,然后罕见的脸带尴尬的笑着回道:“都是左邻右舍胡乱叫的,哪里值得一说?”

    盘古军最初的军礼是右手成拳敲击左胸,是唐笠仿照后世执枪礼自己琢磨出来的。后来大家伙仗打得多了,盘古军中风气又开放,就七嘴八舌的建议把方向掉了个个,改成了左手成拳敲击右胸。

    原因是绝大多数人都是右手力大且灵活,残酷的战斗生活让众人自动就养成了平时就把右手放在随身武器上的习惯。改成左手礼就不用临时换手了。

    还没等唐笠回应,对面老者笑着接话道:“李将军不要太过自谦,你自小随赵大先生习武,开蒙后学业也是学堂中的翘楚,从军后又一直在秦魏交战前线屡立战功,说一句文武双全一点也不为过。”

    李程听到对方提到自己幼时恩师,立刻奇道:“老人家认得末将恩师?”

    官袍老者闻言捋须不语,目光转向了同样一脸好奇之色的唐笠。

    唐笠见对方目光看向自己,收敛心神赞了一句:“老人家见多识广。”

    然后改变话题问道:“不知道老人家在这晋城城中官居何职?如何能够阵前举义,为我等和城中百姓保住仓中粮食?”

    这才是唐笠今天真正想问的问题。

    谁知对方闻言又是一愣,且比之前更加明显,甚至忍不住的回头和身后那个最不起眼的黑脸汉子对视了一眼。

    那汉子微微摇了摇头,老者重新转回头来问唐笠道:“唐将军不认得小老儿?”说着还伸手扯了扯身上的官袍。

    唐笠瞬间明白了对方的意思,已经被风吹日晒得与实际年龄不符的脸上不禁一红,有些尴尬得道:“老人家恕在下久在山中眼拙,这......”

    正在唐笠不知道该怎么表达的时候,老者突然笑了,主动开口道:“小老儿姓李名传,今日之前是后秦晋城郡郡守。”

    见唐笠眼露思索之色,老者想了想又道:“这后秦的晋城郡其实就是上党郡的南半边,和北魏的上党郡合在一起才是以前大秦朝的上党郡。”

    唐笠听了这话方才恍然大悟。

    他虽然对华夏古代史没什么研究,对如今这个和自己梦外那个世界历史又很不相同的梦中古华夏更是陌生,可好歹也是一个生活在信息大爆炸时代的男人。和梦外那个世界里的很多同性一样,唐笠对历史和军事啥的都有点兴趣,一本《三国更是全体华夏人都耳熟能详的名著。

    因此刚刚听到晋城郡这个名称的时候隐隐就觉得好像古并州并没这个地方,解了疑惑后也就不再纠结眼前这个世界混乱的历史。

    “唐将军可曾听说过同生道?”刚刚自报姓名叫李传的官袍老者突然问道。

    唐笠闻言就是一愣,这个名字他自然听说过。

    比他更加吃惊的是身后的其他盘古军众人,其中一些的神情甚至一下子变得十分激动。

    实在是同生道的名气太大了,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像是唐笠梦外那个世界历史上东汉末年的太平道一样人尽皆知。

    作为一个流行于民间尤其是北方秦人间的半宗教半结社的秘密组织,其成员多以道士和医者的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

    他们不但分文不取的为普通秦人百姓治病施药,有时甚至会设粥棚赈济遭灾的饥民。

    这些作为虽然也被各地的胡族掌权者忌惮,倒也尚能容忍。但他们的另外一种形象就是绝对不能容于所有官府的了,那就是很多时候他们还是劫富济贫的侠士。

    别说胡族政权不能容忍,唐笠知道这个组织存在后甚至曾私下想过,估计江南的南晋秦人政权同样也容忍不了。更何况这个同生道还曾在百多年前接连在南北各地掀起过数场声势浩大的造反起义。

    不过这些所作所为虽然让他们成为了包括南晋在内的所有政权的眼中钉肉中刺,却也让他们成为了底层百姓心中的英雄、崇拜的对象,甚至是精神的寄托!

    这些底层百姓甚至不仅是秦人,北方地区的不少底层胡族贫民也是同生道的信徒。

    这也不难理解,并不是所有南迁的胡人都是大老爷,获利最大的其实只是各胡族中的贵族。至于底层的牧民,以前在草原上是贵族老爷奴隶的,现在大部分依然还是奴隶,只是在名义上比秦人高级罢了。

    而同生道对这些同样十分贫苦的胡族百姓也没什么歧视,基本上做到了和秦人百姓一视同仁。

    “老人家是同生道中人?”还是唐笠先开口问道。

    他身后的众人虽然也着急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但唐笠这个主帅不开口他们也不敢抢先。

    对面的老者再次捋须不语,只是面上含笑。

    唐笠瞬间明白了。

    早听说同生道虽然名气大、行事高调,成员却十分神秘。不但行踪不定,且长露面的都不是核心成员,很多都只是自认皈依而已。

    如果眼前的这个前后秦晋城郡郡守真的是同生道成员,甚至是同生道的核心成员,那一切疑问就都迎刃而解了。

    虽然不甚了解,唐笠却也知道同生道的一个核心思想就是天下大同,初闻颇有点墨家的意味。他们追求的并不完全是驱逐胡人恢复秦人天下,准确的说应该是反对掌权者残害百姓。细品之下甚至颇有点原始反对剥削的共产主义味道。

    唐笠猜想应该是盘古军从不劫掠百姓的作风和尽力将活不下去的秦人百姓迁入山中的做法获得了同生道的认可,这才在关键时刻出手相助的。

    不然一个能做到一郡郡守的同生道成员绝对是宝贝级别的存在,哪能说暴露就暴露?

    李传从唐笠的眼神中看出了他的心思,立刻转移话题道:“唐将军如果还有不解咱们容后再说。小老儿想知道唐将军接下来的打算。

    是带着城中粮草回山?还是有心守住这晋城?”

    唐笠没有立刻回答,不是他没想过,而是始终没有决定。

    早在决定突袭晋城的时候,唐笠其实就已经开始考虑这个问题了。如果仅仅是为了抢粮,其实并不需要冒这么大的险。咬牙坚持着再伏击几支后秦军辎重队多少也能有些收获。

    更何况真要是侥幸打下了晋城,只是抢走些物资唐笠也着实不甘心。

    风险和收益完全不成正比嘛!

    不过一直占据晋城他也没太敢想,实在是就凭盘古军如今的这一点实力着实是有点天方夜谭了。

    上党前线的后秦军只要分出一万人南下反攻,自己能守住的可能性就很小。更何况南面就是后秦的腹地,对方不可能任由自己占据晋城,截断前线数万大军的后路和补给线。

    李传也不催促,只是捋须的手指有些微不可查的颤抖,显然心中也很紧张。

    “老人家认为盘古军该当如何呢?”唐笠思索半晌后来了这么一句,颇有点历史上刘备“军师认为该当如何”的意思。

    李传没有犹豫,立刻开口道:“小老儿虽然对盘古军有些了解,却也未能窥知全貌,这个主意还是得唐将军这个主帅来来拿!”

    唐笠不说话,盯着他的眼睛看了半晌,虽然感觉到了一丝热切,却更多的像是在看一潭深水。

    微微低了下头,很快又重新抬起,唐笠咬了咬牙开口道:“在下和盘古军自然是想要占据这晋城的。

    只是难度实在太大了!

    不说近在咫尺的上党大军,就是南面的后秦国又怎会能容人在卧榻之侧酣睡?”

    李传闻言明显松了一口气。

    先是轻轻抚掌赞了一声:“好一个卧榻之侧不容他人酣睡,唐将军有见识!”

    然后又道:“南面唐将军暂时不用担心。北魏正在攻打虎牢关,后秦兵力也是捉襟见肘,短时间内很难再调集足够的兵力和物资北上。

    唯一可虑的就是北面上党一线的后秦大军。不过此时秦魏两军激战正酣,北魏急于取胜,想要击败后秦东北路军后抽调兵力北上驰援。

    雁门关外的草原上,北魏北部军已经要抵挡不住辽军了。

    因此后秦军主帅梁昌即便是想方设法抽调部分兵力南下,数量也不会多,速度也不会很快。

    唐将军若是想要守住晋城,就看接下来的数日中如何安排了。

    小老儿自然也可出些力气。”

    “传令!”

    唐笠并没有思考太久,很快就下定了决心,以为他已经想明白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

    那就是盘古军决不能也不可能永远藏在太行山里,必须要抓住一切机会向山外发展。

    想明白了这个问题,那眼前这个十分难得的机会就没有任何理由放弃。即便最后失败了,大不了从头再来就是了!

    “命郑大秦率所部第一曲即刻启程回山,会同留守部队组织山中百姓立即出山赶赴晋城。

    速度要快!行动不便的老幼,留下一屯人手保护,暂留山中。”

    “是!”就在堂内的郑大左手重重击在左胸之上,发出“砰”的一声闷响,转身就向大门飞奔而去。显然内心十分赞同这个决定。

    唐笠目送郑大离去,转身想眼露疑惑的李传解释道:“李老不太了解盘古军,山中同甘共苦的百姓就是我们的力量源泉!晋城新占之地,百姓纵使对盘古军有所耳闻也不熟悉。仅凭如今这不到三千人马,不可能挡得住后秦军哪怕一只偏师!”

    听了解释的李传虽然没有完全理解,却也不好再说什么,毕竟最了解盘古军的肯定是唐笠这个主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