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掌仙令 » 第十三章 赶至风怡镇

第十三章 赶至风怡镇

    春日,白昼极短。

    厚重的云雾盘踞在天空,而夕阳趁一点点空隙,迸射一条条绛色霞彩而下。

    在官道众人不知不觉间,黄昏已至。

    此时官道之上,

    姜伯安满脸怒容!

    被金抹额遮挡住的银莲,光明不定!

    只见这姜伯安正欲准备一把扯下金抹额之时!

    那被称为五师叔的中年人,一把拉住姜伯安!连忙冲其摇头!

    中年人凝声说道:“不可!!”

    随即看着那正一脸无所谓的小胖子,沉声说道:“贾仁!你若再敢多一嘴!我就代你师傅好好管教管教你!”

    说完那面如重枣的中年人,浑身灵气吞吐不定!

    竟是杀意昂然!

    说时迟,

    只见那小胖子身前快速掠出一人!

    观其一身青色镶边刺绣长袍,手执银白折扇,面容带笑之间,倒是显得贵气逼人。

    好一幅男生女相!

    此人含笑连连摇手开口道:“刘洪道友何须动怒,小辈自己的事,长辈插手不免显得失了分寸啊。”

    那位面如重枣被唤名刘洪的中年人,看着眼前风度翩翩之人,不冷不热的说道:“那就劳烦钱道友好好看护门下弟子,当今世道,小心祸从口出。”

    刘洪见目的达到,便不再多言。

    灵力内敛后,

    居然径直翻身上马。

    倒把那钱道友看的一愣。

    只见刘洪驾马而过此时还满脸不忿之色的姜伯安跟前,一把将其摄上马,带领同行众人竟就这般离去了!

    与刘洪同骑一马的姜伯安,转身回望,面带不甘!

    刘洪身形不动,低沉吼道:“头给我转过来!别再看了!”

    “来日方长!待你长成,自可去取贾仁性命!”

    “此地不宜久留!这头黑牛不是凡物,不是目前的你可做他想的!”

    姜伯安听着五师叔一连串说完之后,才发现五师叔竟全身紧绷!举目皆汗!也知此时事态严重,便不再出声。

    那小胖子见刘洪带着姜伯安头也不回的离去,嘁了一声。

    转而看着面前这个男生女相正尤自疑惑的师傅问道:“老钱,刚才我看此处并无灵力波动,姜伯安这两匹角马怎么就这么死了?”

    说完小胖子还蹲在已经死透的角马前,反复看了看。

    那男生女相,被小胖子叫老钱的青衫客也面现不解,抬头看着面面相觑的围观众人。也知此时不宜找人询问,只能等送自己这位徒儿回郡之时,再打听了。

    想到此处,

    钱老钱手中银白折扇,对着小胖子脑袋重重一敲而下说道:“想不通就不想!走吧,趁天黑前赶到你家!”

    “老钱,你说就说!你老打我头干吗!!你可就我一个弟子,把我打傻了谁来给你养老送终?”

    “我最后再警告你一次!你再敢打我脑袋,不出十年!我必欺师灭祖,嘿嘿...”

    说完之后,只见这小胖子双脚跳起,腰间肥肉如同拨浪鼓般后,地上那已毫无声息的两匹白色角马,马颅应声而碎!

    贾仁在地上蹭了蹭双脚,啐了一口,随后费力的爬上他那匹黑马,随后当先一骑冲出!竟等也不等其他几人。

    男生女相,手执银白扇的钱老钱,看着自家徒儿马上背影,眼神玩味。随后领着身后众人,策马跟随小胖子而去。

    而此时官道的围观之人,看着热闹已去,感叹此时独自立于场中的少年,运气挺好之后。便相继的三三两两散开各自而去了。

    只见此时明台站在四散的人群中,侧目望着那已离去的小胖子方向。

    双目不知看向多远。

    只见此时的小胖子立于马上,正张开双手左摇右摆。

    明台眼中不解之色一闪而过。

    站在官道中央的李袈,茫然的摸了摸脑袋,心里想着不是刚还要我赔吗?怎么突然就走了。

    李袈下意识的看向黑牛,发现黑牛也正瞪着两只牛眼看着他。

    李袈气急骂到:“你这头傻牛,犯了事你不跑?傻不愣登的站在这等人给你串成丸子呢?”

    说完李袈抬手,下意识准备朝牛头打去,只是余光好像瞟到一旁正往此处行来的先生,又悄悄的把手放了下去。

    李袈转身,看清面前的人影正是自己先生后,垂手恭立。

    “走吧,马上就能见到你娘亲了。”明台伸出右手,揉了揉李袈的头发后柔声说道。

    “好嘞!”

    “走喽!牛哥!”

    此时和之前对比,显得空荡的官道之上。

    只见一道身影在前方牵着一头黑牛,另一道身影则骑在黑牛之上不时手舞足蹈!

    二人身影后方,则是满天霞彩。

    一大一小两道身影,渐渐消失在官道尽头处...

    先生与弟子二人一路缓步而行,在亥时终于赶到了让李袈心心念念的风怡镇!

    明台看着镇门处火把林立,灯火通明之际,不由暗自皱眉。

    “小小一镇,在此时分,竟还有一队十二人的官兵在此驻立?”

    李袈听到先生似自语之话,也不在意,因为此时李袈正呆呆的抬头向上而望,看着这不知多高的镇墙,尤其是看到那墙体竟是由一块块巨大青石严密缝合而成时。心惊之余!只觉得谢家村和自家娘亲所待的风怡镇一比,简直就是寒酸的不知道如何形容了!

    明台拉着黑牛,行至镇门处,停步向为首一位走来的官兵询问道:“叨扰小哥了,我师徒二人外乡赶至此处,夜深不知可否入镇?”

    那官兵看了看明台,又看了看此时坐在黑牛背上的李袈,一手按刀,一手伸出,冲着明台面无表情的说道:“身份文书。”

    明台摇了摇头。

    官兵收手,打量了眼明台清秀面庞,又转头看了看坐于黑牛背上的李袈。

    “无身份文书,不......”

    “赵小七,怎么回事?”

    只见此时一位身穿盔甲,盔甲之上缀着一面黑披风的魁梧官兵,边出声边朝这边走来。

    “头,这二人自称外乡而来,想入镇却无身份文书。”

    那被魁梧大汉称为赵小七的官兵,退至一旁,在魁梧大汉身边低声说道。

    听完来龙去脉的魁梧大汉,虎目打量着明台和李袈瓮声瓮气的说道:“你二人什么关系?”

    说完举手拿过赵小七手中火把,朝明台二人身前照了照。

    明台微微避过火光,含笑的说道:“师徒二人,我是师。”

    朝那还在内心暗自感叹的李袈偏偏头,继续说道:“他是徒。”

    魁梧大汉听完之后,把手中火把扔给赵小七,看着此时回过神来,正坐在牛背上打量自己的李袈,转头对眼前这个一身蓝色长袍的青年说道:

    “读书人?”

    黑夜下的明台微微点头。

    魁梧大汉看到青年点头之后,自己也微微一点头,确实是有那些酸儒的感觉。

    旋即转头,冲着身旁的赵小七说道:“去,领他们去办个身份文书。”

    “好!啊?啊??”赵小七习惯性的满口答应下来,却发现和自己想象中的吩咐不同。

    “现..现在?头,这不合规矩吧...”赵小七为难的开口说道。

    “耳朵聋了?”

    “你二人随我来,还有这头牛。”

    赵小七冲着二人招了招手,当先往镇门拱门处走去。

    明台牵着黑牛,跟着赵小七而去,路过魁梧大汉身旁,冲其微微点头。

    魁梧大汉不耐的挥挥手,随后便自顾自的往镇门口一旁,一张隐约可见的躺椅走去。

    二人踏入风怡镇后,虽说此时天色已黑,但少年的目力显然极好。

    李袈看着映入眼前的一条条幽深的小巷细弄,一头勾联着街道,一头曲曲折折地延伸过去。

    再看街道两旁的房屋,瓦房是清的,土灰色的墙。一片又一片整齐有序的瓦片在木头架子井井有序的排列着,既不单调又不乏味。

    仅是李袈目光所及之处,此情此景便已然把整个小镇引宕的一波三折。

    李袈坐在牛背之上,看着此时面前,自己以前从未见过的场景,心里想着自己要是能在这里睡上一觉,怕是闻着风都能做梦吧?

    因大文王朝并无宵禁之举,所以此时小镇上,青石铺就而成的街道两旁,酒肆客栈烛火盏盏皆明亮!

    满天繁星。

    盏盏人间灯火。

    明台拉着黑牛与其上的少年缓步于其中。

    明台微微侧头,看着此时李袈被街道两旁灯笼照映火红的面容,带着点好奇的问道:

    “傍晚的时候,你面前那位少年让你赔他马匹的时候,你当时想说什么?”

    骑在牛背上的李袈,听到先生突然问自己官道发生的事情时。

    明显微微一愣,随后微微皱了皱眉,看其模样,显然是在回想官道之事。

    明台看李袈居然一点也没把这事放在心上,不由哭笑不得,暗道自家这弟子的心可是有点大。

    当下也不催促,自顾自的拉着黑牛攀上前方一座如虹饮水的拱桥。

    “先生,先生!”

    “好漂亮啊!”

    “先生你看两岸民宅的倒影在水中,好不好看?”

    此时小镇夜深静谧。

    拱桥处,只有一轮清月泼于水中。清月与河水轻柔地舞动着,白色与黛色将河水染成了一幅水墨画,让此地河水仿佛饱蘸了小镇的墨味。

    明台循着李袈所望方向看去,看到那碧波粼粼处,脸上带笑,对着此时正立桥观水的李袈说道:

    “好看。”

    李袈得了先生的肯定,更加心花怒放,便干脆从牛背翻身而下,跑到那拱桥石雕护栏处,想多看一会儿这在谢家村从未看到过的景色,只是不知不觉间,便看的有些痴了。

    清月当空又于水。

    此时春风渐起,拂过水面,带着一抹透水凉意,往拱桥处缓缓吹来,蓝袍先生一如既往的将其挡于身前,也不出声,就这么陪弟子静静的站着...

    也不知过了多久,李袈好似终于回过神来。

    望着身旁此时不知陪自己站了多久,已面带笑意看着自己的先生。李袈面露尴尬,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随后仿佛才想起什么一般。

    “先生,方才问我傍晚官道之事?”

    “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