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歌宋 » 第二十五章 孤岛陋屋心意通

第二十五章 孤岛陋屋心意通

    大内禁苑,似乎比硇洲岛的还要简陋。距离港口不远的一处坡地上,用木桩围了一个大大的围栏,木桩间用竹篾做了栅栏,围栏内又用木桩子隔出了两个木屋群,一般大小,有禁军在围栏外把守。两个木屋群后面还有十几个木屋并排排列。一看就能明白,太后寝宫,皇帝寝宫,还有随侍宫人的屋舍。大围栏内的一块空地上,还有匠人在挖地基,钉木桩,看来是在建议事殿。

    远离大陆,孤悬海外,未开化之地,靠海一隅,大宋皇宫简陋的像一个小渔村。大宋的历代君王,不论在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城市,东京汴梁,还是烟雨笼纱,人间天堂的江南临安,怎么也不会想到大宋会沦落到如此境地。

    杨太后依然美的如同仙子,一位正在木屋前锄地的仙子。木屋前的空地很大,早有宫人将杂草除尽。土很松软,一锄头下去,不用费力,轻松就可以把土翻出来。仙子应该劳作了许多天,诺大一块地,一拢拢的,甚是齐整。有两个宫女在往土里播撒种子,有黄门在挑水往屋前的大缸里倒。

    “儿臣拜见太后”!赵窉站在屋前,朝地里的仙子一揖到底。

    “二哥回来了!”太后笑的很灿烂,目光温暖。“我本让大班去码头迎你的,却不想被那个刘捕头喊去了,说是蛮夷的东西有些多,他不好做主,让大班去盯着些,大班就随他去了,二哥且进屋说话”。太后把锄头递给了宫女,又拿汗巾子轻轻擦拭一下额头,转身进了木屋。

    木头清新的味道很好闻,阳光透过窗照进屋内,屋子敞亮。简单的案几,没有更多陈设,只是案上摆了一支珊瑚树,一尺长短,鲜红欲滴,使整间屋子顿时生气盎然。

    “这个也是刘捕头淘换来的”,看到赵窉盯着珊瑚树,太后解释道:“那个刘捕头看着有些呆,做事却是极妥贴的,宫里的诸般用度,都是他引着大班去和蛮夷淘换,虽来了这岛上时日不多,但宫里日子过得还是很滋润的,比在硇洲岛好上许多了”。

    “太后,这岛上物产丰饶,大班和左相必不会短了太后的用度,太后为何还要亲自去锄地?”

    “二哥,好叫二哥知道,我一个妇人,还要顾及皇家的体面,不好在岛上四处走动,每天在这围栏里,也有些气闷,我未进宫的时候,在府里打小就喜欢侍弄花草,府中的花匠师傅也乐意教我,只是临安宫里的规矩多,地方又狭小,没个侍弄花草的环境,这里就不同了,二哥,这地甚是广阔,且肥沃,我既无事,就想着种点菜蔬,一是解个闷,二是活动一下筋骨,就不去想那些恼人的事情了。大班就嘱咐刘捕头,给我寻了些菜蔬的种子,有丝瓜,菘菜,还有甘蔗,二哥,我特意要了甘蔗种子,二哥好手段,竟能从黑糖里淘出糖霜,我也想试试呢”。

    “太后若要白糖,让内厨司的去领便是,也不必自己劳神费力的”。赵窉看到太后的精神状态,心里也很高兴。

    “我就是想自己试试而已,左相和枢相哪里会短了我的吃食,那一干臣僚都心气儿高着呢,整天忙得见不到人,这还是二哥的功劳,澎湖一战,把大家的心气儿都打起来了。”太后越说越轻松。

    “二哥没看到火药作坊的那些个军卒吧”。太后的表情有些神秘。

    赵窉本就想知道。“太后晓得他们的去处”?

    “那边”,太后往东北方指了指,“离行在远着呢,左相和枢相知道位置,只是告知我在那边的山里,还调了一营的御营军去把守,就地屯田戍守。”

    “嗯,殿帅说给他们配浑家的,却不知配了没有。”赵窉有些八卦。

    太后呵呵一笑,“二哥还知道配浑家,哪有那么容易啊,随行在来的军民,家眷,却也有适龄的女子,只是刚来这岛上,吃住,活计都还没安定呢,且还要一段时日呢。”

    正有一句没一句的和太后聊着,义安一抬脚进了门:“官家来了!老奴参见官家!”义安一脸真诚的喜悦,恭恭敬敬的给赵窉行礼。

    “大班不必多礼,起来说话”。赵窉笑眯眯的看着义安,这个大押班有勇有谋,又会揣摩太后和大臣的心思,赵窉能改变朝廷的策略,弃了崖山,远赴孤岛,义安也起了重要作用。

    “官家恕罪,未能去码头迎驾,知道官家今日回銮,特嘱咐刘捕头去淘换些新鲜吃食,刘捕头不敢大意,非拖着老奴一起去,”义安又笑了笑,面向太后一躬身,“今日集上也甚是热闹,老奴幸不辱命,带了些新鲜的菜蔬,太后,今日晚膳可是要与官家一起用膳?”

    “甚好,大班去安排吧。”

    “还有集市?”赵窉有些懵,看向义安。

    “好叫官家知道”。义安又朝赵窉一躬身,“这岛上本是地广人稀,哪里有什么集市,只是行在来了后,有蛮夷和汉家子拿了土产与随驾的家眷,匠户们置换些麻布,农具,陶器什么的,那些个蛮夷比较温顺,一开始还有些惧怕,刘捕头就从中牵了线,慢慢的,淘换的人多了,左相就开辟出一个场地,搭了几个棚子,让刘捕头带着手下在那里盯着,他们懂一些土话,还可以两边撮合一下。后来人就越来越多,就像个集市了。”

    “义安总与我说起集市的热闹,我都想去看看呢。”太后一脸神往的样子,哪里还有皇家贵妇的威严。

    晚膳非常丰富。一碗油汪汪的鸡汤,明黄透亮,酥烂的鸡肉几欲脱骨,里面漂这几块不知道品种的菌子。一盘爆炒的熏肉片,肉片菲薄,肥瘦相间,微微打着卷,泛着油光,配在肉里的不知道是什么青菜,有大蒜苗的清香。一条红烧鱼,赵窉认得,那是石斑,用了大酱,红浓鲜亮,两个油汪汪的煎鸡蛋卧在小碟子里,还有一盘青菜,赵窉不认识,翠绿欲滴。装菜的盘碗,都是御用的龙泉青瓷,泛着柔和的青光。即便在偏僻的孤岛,内厨司的掌勺也能烧出全世界最顶尖的菜肴。

    晚膳赵窉吃撑了,义安和柳娘把赵窉送出门,太后让柳娘以后就跟着赵窉,因为赵窉说要去寻枢相,且要沿途巡视琉求山川地貌。

    快出太后寝宫的栅栏口,义安又叫住了赵窉。“官家且留步”,复又向赵窉深深一躬,“老奴代太后感谢官家”。

    赵窉回身看着义安,没有说话,他明白太后感谢的意思。

    “太后着老奴带话与官家,以后官家但有筹谋,太后必全力支持官家”。

    “多谢太后照拂,也劳烦大班与太后带个话,我但有所为,均是想勉力维持这社稷存续,也总会努力护了太后的周全,水满则溢,月盈则亏,大宋已是穷途末路,到了极点,说不定也会否极泰来呢?”这话已不似七岁稚童言语,赵窉也不管义安是否惊诧,转身带了柳娘回自己的寝宫。

    还没进门,就大声喊了起来:“虫儿,我房间收拾好了吗?今天太累了,我要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