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素墟化龙篇 » 12 太微阁

12 太微阁

    太微者,大小而对,极上则大,细微则小,太者,太乙,天地万物之元炁,又做太极,天地之囊指;微者,细微。盖太微者,有包含天地之意,万象之境。

    庚辰和九黎到太微阁的时候已是第二日,昨天参魁与庚辰相谈甚欢,参魁好心的为庚辰详细的讲述了一番太丹的境况,当然其中的重点自然是太微阁。

    这太微阁进出自由,然而其中经卷却并非可以随意观看,就算有神通术法典籍,无缘者阅之如观天书,其隐或乱,或识而不能阅,或阅而不能记;如观无字天书,或如云篆变化,无端无首。是以常有人持卷以阅以观其微。

    太微阁独门独户,虽称阁却有殿宇之姿,要上太微阁需攀阶三十三梯,阁高八丈有三层,四檐素瓦,无雕无镂,无绘无妆,只高墙厚门,牌匾云篆书曰太微阁。

    与庚辰所料相反,此地却无热闹繁杂之景,皆是静默一片,影影重重皆是若有所思,埋头苦读之像。三五一堆窃窃私语,四五一群指指点点,摇头晃脑,这模样这情景,似曾相似啊。

    庚辰带着九黎迈过三十三层台阶,跨过太微阁大门,一个恍惚似入了另一番洞天。

    入眼所及之处皆是漂浮的书籍玉简,上空人影绰绰左飘右荡,这个逐玉简那个擒书籍,有的就荡在半空就地翻看。再向上望,见高有十余层,左右占地方圆百二十,这内里远比外面看上去大,似有袖里乾坤之妙意,而整个场地的中央又立了一块玉碑,这玉碑两丈高一尺宽四周雕浮云,内里有金光游离,碑面无暇又无字。

    这玉碑参魁却是说过,站此碑前参照自身,其漏或缺自映照其上。

    庚辰和九黎走上前去站在那玉碑前,只见那玉碑初时还无反应可过了一会儿那玉碑上却映出一条水虺,那水虺游了两圈化作了一条蛟龙,这蛟龙翻腾起舞有角龙之影却虚像不凝,这虚像却又被蛟龙笼罩。外是蛟龙内像角龙,此景象正是庚辰此时写照,他欲化龙正要神驱形变。

    而九黎则是简简单单的,那玉碑中的写照与她一般无二。

    九黎好奇的紧,凑近了打量起来,那玉碑中的狐狸也与她做一样的动作,四目相对都好奇的打量对方。

    “参魁说传闻这碑中有天书一卷,九黎你可曾见到。”

    小狐狸摇摇头,看向庚辰,“只有只小狐狸跟我长的一模一样。”

    庚辰点点头,“看来我们看到的都不一样。这玉碑说是能参照自身,现今开来倒有点照妖镜的意思。”

    “非也非也。这玉碑如你之前所说乃是天书。”说话的人一身长衫,皂青色,头带方巾,手拿书卷。这人唇红齿白,刀眉杏眼,面无须,颊瘦颈长。

    庚辰见这人这模样这话语便知道此乃一读书人,又见他气息轻灵,气质敦厚温和,温文尔雅,无有妖灵之感,又吃一惊。这位却是个人族。

    庚辰做礼回道:“有礼,在下庚辰,兄台此言何意?”

    那书生亦躬身回礼道:“在下孔黎,你们是新进太丹的?”

    庚辰说道:“确是,我们昨日刚到,对这太微阁还不甚了解,烦请道兄能否介绍一番。”

    孔黎点点头,“无需多礼,初来太微阁的皆被这满天典籍玉简迷惑,道那些神通术法种种,盖因这天书难懂,老师仁慈,便将这天书细分而下,外显法象做了典籍,使以能做样参悟。至于照影显象乃是其余威外法。”

    老师,这孔黎莫不是南华仙人的弟子?

    庚辰虽有猜测,但也不会追根细究,他当即请教道:“如此的话将这些典籍观看完就能习得天书?”

    孔黎微笑道:“心志倒高远。若是观得全部典籍却不够,方只能看得见罢了。”

    “那看得见之后呢?”小狐狸又道。

    那孔黎只是保持微笑却不言语。

    庚辰却了然,谢道:“至于悟不悟得却看自身缘法了,多谢道兄解惑。”

    孔黎点点头然后目光又回到书上,边走边道:“全是凌云路,皆是在个人。”

    “所以,这是让我们把这些,全部看完?!”九黎望着在空中漂浮如繁沙般的书卷道籍,心生畏难。

    庚辰看着他周围的漂浮的道藏典籍笑道:“这还没看呢就犯了难,且再说了,还不一定能看懂呢。”边说着就一伸手拿住了从他身边飘过的一册玉简。

    庚辰打开一开,其上首书四字——道法会元。庚辰略看之下倍感惊讶,此卷共二百六十五篇开篇即讲雷法,道法,当下又细细读来。

    九黎见庚辰拿卷册即读也学着扑了一卷,可睁眼瞧去那字上下浮动,扭扭曲曲看的她眼花不已,她摇摇头又另扑了一卷打开一看却没有半个字迹,又见一书本立时扑上去,这回却是有字了,那书上七字显立前面四字看不真切,只后面三字写作忧乐章,九黎翻开一瞧,那字迹如有灵,金灿灿漂浮而出钻入她身体里然后又漂浮而出回到书本上,九黎似有所观却又一无所得,只记得个开篇——结我自然气,凝化紫凤城。

    小狐狸歪歪头又看向庚辰,见他拿着那玉册读的深沉,便回过头来又将目光放到其他书上,摇摇头,然后又找下一个去了,她定要找个能懂的。

    待庚辰又读了几卷书册回过神来,正见九黎在不停的追逐空中的书册典籍身影灵动跳跃之间倒有几分美感,就是不知这小家伙是在干嘛。庚辰脚下轻点整个人就漂浮了起来朝着九黎飞去恰好拦在她路上。

    九黎正追逐一枚玉简,那玉简青光幽幽引人侧目难怪能吸引她注意,九黎正追的专注庚辰突然出现在她途径上吓她一跳以至法力紊乱差点掉下去,幸好庚辰一把将她抓住。

    庚辰笑道:“你这是在干嘛?”

    九黎嘤嘤叫道:“玉简,玉简,那发光的玉简肯定不简单,快抓住它。”

    庚辰看向那玉简身子一扭就朝它追了过去,身法灵动飘逸如风似叶,很快庚辰就将玉简捉到手中交给了九黎。

    九黎兴奋的叫了两声朝那玉简看去,可惜的是有多兴奋就有多失望,她那灵识探去只见白茫茫一片朦朦胧胧不见半个文字。

    九黎失望的说道:“看不见,什么都看不见。”

    庚辰打量那玉简接过手去,用灵识一查,其分明有字,变化万千,那参魁也隐约提及,这神通道法有云篆赤文录写,见之不识亦乃正常,但小家伙却一无所得,定然另有原因。

    庚辰笑道:“你呀,心猿不定如何见法?”

    九黎歪头扑闪扑闪的大眼睛一脸萌样。

    这小家伙就爱卖弄,庚辰也不介意,谁让她长的可爱,“你见这繁如星河的典籍心生畏难,你不见法,法自亦不见你。且这彩光熠熠的虽是大神通却非你我现在所能观。”说罢便将那玉简放开了。

    “那我们……?”

    “需得从头看起。”庚辰指向下面的竹简纸册。

    庚辰和九黎一举一动皆被孔黎看在眼中,见他带着九黎落地欲要从头而观,那孔黎又上前来。

    “道兄,欲从头以观?”孔黎问道。

    庚辰又施礼再回:“我入手一《道法会元》开篇即讲雷法道法,不甚解,又入手一《道玄篇》亦不甚解,又其上见《长生诠经》更不解,再其上见文不识。是以只得从头以观。”

    “哈哈哈,好,那我为你介绍一番。”

    “这最下层竹简纸册只以篆文,讲述最基本的道与法,其中有谱箓、本文、戒律、玉诀、历纪;再上的是法要、众术方法、神符灵图、灵文纹记。”

    “若要参悟神通识得太赤灵文需通法要懂灵文纹记,若要看灵文纹记先看本文、玉诀再看神符灵图。”

    “若要煅灵造丹,需看玉诀及众术方法,若造大丹亦要通灵文纹记、神符灵图。”

    “欲要躲劫避祸需通谱箓、戒律晓历纪。”

    “那本文是玉诀之先,玉诀是法要之重;谱箓乃祭仪礼规,神名上载;戒律乃修身之要不堕外道之本;历纪乃有文以史。”

    庚辰喜出望外想不到这孔黎还能再指点他一番,“多谢道兄指点,此篇盖全,我等有迹可寻,多谢道友指点。”

    那孔黎点点头,微笑道:“其路漫漫路长且远,‘道友’好称呼。不必言谢,我初来时也如你这般亦是受人指点,你将这善意传下去就是。”说罢这才真的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