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华夏名士逸事 » 第27章 传道

第27章 传道

    “那辟谷杂尘丹也有记载吗?”

    “有的,不止辟谷丹,而立丹也有,星石也有。等过两日,为师买上一本送给你。”

    “师父储物袋中没有吗?”

    “为师储物袋仅属贤品,空间有限,只带了些要紧物件,《秋水经》并未随身携带。”

    “多少钱?什么是贤品?”

    “两块贤品星石。”

    “星石啊!这么贵!拿笔抄一抄就完事了,为什么这么贵?”

    “冥冥之中自有天道,必须心怀大道者方能抄录。寻常道者若抄,不傻也疯。而且凡纸录抄不得,须得元纸方可。元纸就是蕴含元力的纸张,以各种元草元木制作而成,只在修道界流转,凡间难见。”

    “口传呢?”

    “口传无碍。”

    “对了师父,为什么别人衣衫袖袍腰带看着平常,却能掏出许多东西。”

    “那便是储物袋的缘故。储物袋,又名须弥芥子星河空间,每一种都是炼器师施展大神通,配合阵盘,牵动星垣之力精心炼制而成,乃修道者外出行走必备不可或缺之物,有真、至、圣、贤、不入五品之分。不入品储物袋经过元力激发后,可将物品缩小一倍吸入袋中收纳,等需要时,再以元力锁定某件物品,便可取出。贤品储物袋可将物品缩小十倍,圣品储物袋则可将物品缩小百倍。不过每一个圣品储物袋都有价无市,见都难以见到。至于至品和真品,那就不得而知了。按理说,应该是千倍和万倍。并且,如今修道界的炼器师,能炼制出贤品储物袋的都没几个,圣品更是从没听说过谁能炼制,都是上古传下来的。”

    “既如此说,那贤品储物袋应该也很珍稀了,为何介灵子前辈随口就说,要送徒儿和胡波一人一个呢?”

    “他是大宗子弟,自然不缺。而且上古留下的洞府古迹,一旦被发现,其中很多物品可能会随时间流逝化为灰烬,但储物袋却都是完好无损。即便是大商皇帝那样的强者,也不能将贤品储物袋损破一毫,故而流传至今的也不少,有星石总能买到。虽说从外不能被损毁,但也有几点讲究。”

    “有何讲究?”

    “这一呢,储物袋有容量和缩小物品倍数限制,太大的物品或者吸入过多物品,就会直接报废失效,再无法二次使用。这其二,不可以放活物,如果放入活物,则必死无疑!第三点便要切记!贤品储物袋是没有认主功效的,谁抢到了你的储物袋,就可以把里面的东西占为己有!所以轻易不要把储物袋,在同道中人面前显露,要妥善藏好才是,否则极易沾染杀身之祸!”

    “就比如师父今日抢徒儿的灵石一般?”

    “呃···是的。不过为师不是不知道是自己人嘛,还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徒儿不要再记恨为师了。”

    “徒儿不敢。”

    “孺子可教。”

    “分野之上是什么境界?”

    “知命境。”

    “还有呢?”

    “为师所知甚少。”

    “天渊是什么地方?”

    “为师知之甚少,不谈也罢。”

    “那如何开天窍?窍是什么?”剑臣终于问出了心中最想问的问题。

    “所谓窍者,非常人所谓七窍九窍,其在心;如道无形无常无可琢磨,如人之神存在亦不存在,当从心中发找,故又名心中窍或心中神;其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可神知而不可语达,明则道,暗则凡。”

    “明则道暗则凡?师父能不能说得简单些?”

    “这个,非一言可概之,须一一道来。为师先从养元之说讲起。”

    “养元之境,共十五层。细分之下,前五层又名身内五层。心、肝、脾、肺、肾,曰五脏。吸收天地元气,从心之脏起,每星化一脏,道行便提高一层。待五脏星化,元气盈满,若有所悟,可开天窍!开天窍时,可沟通星垣之力,明悟自身天窍属性,冥想二八星宿其一。天窍何种属性,乃分野之前修所属法术神通的关键。冥想出何种星宿,分野时便为本命星宿,附着自身。”

    “后十层者,又名身外十层。天窍一开,身外穴则开。其中道法颇深,今夜为师仅略言之,明日闲时再一一传授于你。你只需知,身外穴又名道穴,有君、臣、佐、使之分。道穴暗合天干地支,君穴为主干,有七,曰:阴、阳、金、木、水、火、土;臣、佐、使三穴为分支,只有金、木、水、火、土五行分支。天窍何种属性,何种五行主干方才生支,其他四行君穴则无支生。身外穴全开,则道行养元十层。”

    “十层时,本命元脉先生。元脉则只有五条,合五行生克制化之道。天窍何种属性,则先生何种本命元脉。比如天窍为火,火生土,则本命元脉为火土元脉。也只有本命元脉生后,方可修一些小法术。没有本命元脉,则无法修成小法术,只能使用一下储物袋而已,催发几张不入品元符罢了,因为元力实在太过浅薄。一旦五条元脉俱成,则道行养元十五层。之后阴、阳二君穴全开,则大圆满。其后道行突破,便是而立之境。”

    “故养元十层前,因元力实在浅薄,多以江湖武艺对战。因此在养元境时,江湖内力不可取,可江湖武艺还是要勤加练上一练的。你可明白?”

    “这还只是略讲,修道好难啊,光听起来就很难···”

    “我徒莫灰心,待日后修道日久,一切都不再晦涩。”

    “好的师父,徒儿知道了。”

    “孺子可教也,且听为师说窍。”

    “至于窍,合阴阳五行,却也出乎阴阳五行之外,其次序为五,曰:天、真、至、圣、贤。听起来和储物袋品级类似,不过却大相径庭,正好相反。储物袋品级中,贤为低,真为高。五窍中,则天为初,贤为后。徒儿只需谨记,若想真正踏入修道界,须先开天窍,此为敲门砖之窍,亦称之为命窍,乃修道之根。无命窍,则不知天,更无其余四窍之说。”

    “而养元五层时能开几窍,虽也看个人资质,但更多的则是机缘感悟,还有一丝天意。每多开一窍,而立后便可多修一门功法,元力便比同境界道者高出一分。倘若天生五窍齐开,且而立后五门功法齐修有成,元力便高出四分。休小看这四分,非道者人中龙凤不可达。”

    “设例而言,一窍道者与五窍道者,且二者天窍同为火。因元力所限,一窍道者施展出的火球术,便会比五窍道者小上四分,威力也差着四分。故而,多窍道者多沉浸法术神通一道,临战时靠深厚元力占取优势,着实上天宠儿。”

    “不过,多窍道者看似得天独厚,却也因此须同修数门功法,否则先天之机便是无用,与一窍道者并无差异。可若同修数门功法,其花费的精力心力岂止多了数倍!修道者寿命虽说远超常人,可而立境道者寿命至多也就二三百岁,一旦数门功法同修,光修功法就要耗费大量寿元,很可能都活不到境界突破之时。可一旦功法修炼有成,实力则非同小可。”

    “又如,也有多窍道者因自觉悟性欠缺,故只修天窍,只修一门本命功法。那样的话,其修炼速度确实彰显无疑,要远远超出一窍道者,进境飞速。”

    “那何不就只修一门功法,徒儿资质虽甚愚钝,但也知境界高才是硬道理。”

    “你说得自然有理,但一天一地,一阴一阳,自有安排。相传到达一定境界后,一窍道者便会有极大瓶颈,必须补窍方可,否则只能等死。故而一些大心性多窍道者,一些大宗子弟都是而立时便同修数门功法。虽刚开始极为艰难,进境缓慢,可一旦有所成就,日后领会大道的机会就会更多。”

    “原来如此。那是什么境界?”

    “为师也不知。”

    “可到底什么是天窍为火?”

    “此问好答,徒儿细听。须知,人分五行阴阳,物亦有五行阴阳,故法术神通也有五行阴阳。天窍为火者,又名本命火,即开天窍时所冥想星宿属火。一旦而立,进而火属性本命功法入门,元力便自蕴火力,修炼火属性法术神通便事半功倍,火属性法术神通威力也远超其他属性法术神通。是以,此乃修道界铁则,天窍何属,便择何属性功法为本命功法,修何属性法术神通。一旦本命功法入门,便不可再更改。”

    “要是天窍为火,反修水属性功法呢?”

    “此问又佳,孺子果真聪慧!不过,火窍道者是无法先修水属性功法的,但可以先修木属性功法,因为木生火!徒儿可懂?”

    “五行生克制化,徒儿晓得了。”

    “然也。可倘若火窍道者先修木属性功法,自然也可提高境界,但肯定进境艰难缓慢,实力自然也在同境界中最为低下。不过,有一法可解。但此法的前提是,其人须身怀多窍,否则此生大道无望。比如,双窍道者天窍为火,但因出身或其他因素所限,唯有木属性功法可修,那也无大碍,只因天道自有感应。待日后寻得一门火属性功法补修,那火属性功法依旧能反客为主,为天窍本命功法。可若只有一窍,一旦选错,终生难有出头之日,只能老死或过早死于他人刀下。”

    “啊!这样说到底,第一本本命功法还是不可乱修了。”

    “是啊。有时命运就是如此,大道本就无常,许多低阶散修终其半生能得到一本功法,已是莫大机缘,哪还能有太多选择的余地。若不修,此生大道无缘;可若修之,一步错是步步错呀,哎···”

    “要是功法中途断层,该当如何?”

    “这也好解,岂不闻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倘若眼下本命火功法仅到分野卷,只需日后再寻到一门火属性高境界功法续修,便无大碍。只不过中途难免原地踏步,需要大量时间磨合。可若有高人指点,磨合期便会骤缩。毕竟功法乃人创,修道本质就是修感悟,同属性功法岂能没有相通之处。”

    “师父说得极是。”

    “天窍为火,那其他四窍如何定夺?”

    “方夸赞过你,你就又痴傻了起来。刚不是说了木生火,那火之下又该如何?不正是火生土也。”

    “这个徒儿自然明白,徒儿想问的是,若火之后不修土,反修水呢?”

    “这个却是不行,只能修土!虽说天窍为主,其他四窍只是辅,可大道难逆,不可背天而行!”

    “那火可生土,火也可生火呀,再修火也不行?”

    “不可!若执意再修二火,无异于痴人说梦,至死都不会有成,因为身外穴法于阴阳不离五行。还有一点,非悟性超绝者,其他四窍最好尽量选取易修好解的功法,万不可再选取上乘绝顶功法,这样才能走得更远,否则太过耗心费力,反落了下乘。再如双窍道者天窍火、真窍土,则除了火属性法术神通外,亦可修土属性法术神通。且一旦土属性法术神通有成,威力也不弱于一窍土属性道者法术神通,而且对战时手段会更加灵活,只因其元力根基本就深厚。你可记住了,休要走错路,否则追悔莫及!”

    “徒儿晓得了,多谢师父。对了师父,鬼窍是个什么属性?”

    “鬼窍?从来没听说过。不过倒还真有变异天窍,可能就是你说的鬼窍吧,不妨说与你知。所谓变异天窍,乃开天窍时冥想星宿在五行之内却又出乎五行之外,但不离阴阳。为师先前说窍时便提过一嘴。比如危月燕、虚日鼠此类星宿,便是如此。冥想出此类星宿的道者,在修道界又被称之为变异道者,可修一些从上古流传下来的变异功法。先不说上古变异功法有多难得,就是此类变异道者只要出现一个,就直接会被大宗大派抢走,保护在羽翼之中,不有所成根本不让外出行走。对了!诸广俊你也见过,他就是变异道者,天窍为傀儡,相传本命星宿就是虚日鼠。”

    “原来是这样啊。那这样说来,变异道者第一本功法可以随便修了?”

    “是的,月为阴,日为阳,万物法于阴阳,五行亦是。变异道者的确得天独厚,本命功法可以任选。”

    “不!不是!经这一说,为师好像想起一事···对了!老祖们说过,变异道者也是不能乱修变异功法的,修什么变异功法跟冥想有极大关联。你万万要切记,不要乱修乱来,为师传授你的都是修道界铁则!”

    “是,师父。徒儿谨记于心。那天窍不变异的道者,能修变异功法吗?”

    “这个么,天窍本命功法肯定是不行的。但好像也有机会修,有个很大前提,是什么来着···对了!和境界有关!”

    “是的是的,就是境界!险些都记不起来,看来还得要回去多问问娘,很多事都记不起来了。”

    “娘亲?师父都分野境圣人了,师祖她老人家还健在?也修道?”

    “是啊,是啊。不是!不是!你师祖她老人家不修道,不过身体倍棒,至今有一百五十余岁了,都是为师的功劳,嘿嘿,为师可是个大孝子。”

    “娘说,为师因功法的缘故,经常会忘记许多事,有时甚至都会忘记自己是个修道者···哎?我给你小子说这些干什么,不说了。你小子记住,为师记忆不佳的事,不要在外面乱说,听清楚了没。”

    “师父放心,给徒儿八百个胆子,徒儿也不敢乱说。”

    “这就好。对了,还有你师祖她老人家长寿的事,更不可乱说。”

    “徒儿省得。”

    “孺子可教,那咱们就继续。说到哪里来着?”

    “师父刚说到‘和境界有关’。”

    “是了,是了,就是境界!此中道法高深,为师也记不起来太多。只记得老祖遗留的些许片言中曾谈及,须合命理,须纳五行,须从阴阳。否则即使手中有变异功法,若不是变异天窍,一旦乱修,就会境界跌落,直接身死道消!”

    “师父是几窍道者?”

    “为师双窍,天窍金···”

    “然后呢,真窍修得何种功法?”

    “也不怕你笑,为师自知天性愚钝,记忆也老不上道,因而只修一窍,没敢修第二窍···”

    “啊,好可惜~”

    “可惜或不可惜,是祸或是福,谁又能断定呢?就如你大师兄当年···”

    “大师兄怎么了?”

    “往事而已,不说也罢。”

    “又如何快速提高境界?”

    “出谋划策,建功立业,杀人抢宝,辅助丹药,机缘顿悟,修舆修驭修草修艺。”

    “苦修不行吗?”

    “很难。”

    “什么是舆驭草艺?”

    “舆是舆师,有飞舆、堪舆之别;飞舆就是飞行元器,堪舆就是风水相术。驭是驭师,有苑囿、虫蛊、驯兽之别。草是草师,有草木、丹药之别。艺是艺师,有符箓、星器、榫卯之别。修道一途,博古穷今,浩荡而无尽头,很可能还不止四师之分。不过为师所学有限,所知亦有限。”

    “岂不正应《无名氏集》中所言,吾生而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的确如此!”

    “秋水经上没记载吗?”

    “极少,寸言片语罢了。”

    “师父头上为什么纹一只金面獠牙的恶狗?”

    “什么恶狗!这是二八星宿之娄金狗,乃为师本命星宿!这都不知!胡花鸟怎么有你这个儿子!”

    “家父和师父很熟?”

    “呃···不认识,不认识。不是说了,为师身怀天衍大神通,会算的。”

    ······

    “二八星宿是什么?”

    “秋水经中曾有提及,每片星垣都有四灵星辰环镇···以正四方···替天行道···二八星宿···齁···齁···”

    “师父?师父?您怎么不教徒儿了?”

    “师父?师父?”

    ······

    “师父,徒儿不想骗你,告诉你一件事。其实我不叫胡艮,原名应该叫蒲剑臣。”

    “可徒儿没骗师父,我爹就是胡常!但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叫蒲剑臣,只是我心里就是这么告诉我的。”

    “我没有骗师父,我的确是胡艮,可我原名叫剑臣!这听起来很滑稽,但事实就是如此,我是爹在大雪天里捡来的···”

    剑臣恍恍惚惚,也不知为何,就将自己所记起的本就不多的来历,一股脑全说了出去。可能真是心里认定入踟躇当师父了,又或是真的想找个人诉说了。

    不过,入踟躇不待剑臣说完,口中就打起了呼噜之声,回荡整个山洞之内,也不知听没听进去。

    一夜再无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