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1987:从街溜子到企业家 » 第43章 冬季促销

第43章 冬季促销

    经过这段时间没日没夜地加班,冷库里的雪糕很快有了十多万根,这个速度还可以,周阳觉得到了正式热销的时候,冷库里绝对能有二十多万的存量。

    11月下旬,阳城晚上的温度已经到了零下十多度,白天的温度也在零度徘徊。

    现在还没到时候,晚上的温度够了,白天的温度还是高,冻不住雪糕。

    所以直到全家欢度完元旦之后,也就是1月份正式开始促销。

    惠心冷饮厂的前面摆了几个铁架子,上面放上木板,工厂里的几个男员工把一筐又一筐的雪糕摆在木板上,销售窗口也停下了,两个销售人员穿着厚厚的衣服站在摊位前。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惠心冷饮厂冬季促销,东北大板第2根半价,同时还有新产品鸳鸯雪糕奶味十足,特别好吃,欢迎大家来品尝。”

    卖雪糕的两个人在摊位上喊着,在和平区惠心冷饮厂的名气已经很大了,路过的人看到有优惠都忍不住过来看了一下。

    “有优惠,正好屋里面也挺热的,多买点回去,随时热了随时拿着吃,而且第二根半价,花三毛钱买两根还是挺划算的。”

    销售人员笑了。

    “是啊,大哥,我们这一年也就做两次优惠,这次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你多买点,这冬天也放得住,老人孩子热了的时候,吃上一根冰凉的东北大板,多美啊。”

    “哈哈,好好好,就冲你这话我就得多买几根。”

    “那好,大哥你要多少,买十根的话送你一个网兜装雪糕。”

    “还送网兜?”

    占小便宜是人的天性,网兜虽然不值钱,但是免费赠送,顾客就是另一种感受了。

    “不错啊,给我装十根。”

    销售在网兜里装上十根雪糕,微笑地递给大哥。

    “给,哥你的雪糕,一共是一块五。”

    大哥痛快地付了钱,本来他就想买个五六根回去的,不知道怎么回事就买了十根,然后他还觉得挺高兴。

    其实顾客有愉快的购物体验,不只是因为优惠,赠品,最主要的是微笑服务,通过实施微笑服务使客户感受到尊重和欢迎,不仅能够提升顾客的购物体验,还能增强企业的形象和竞争力,在周阳的印象里,这点做得最好的就是胖东来。

    周阳平时就给销售人员进行培训,她们现在已经做得都很好。

    有个顾客过来。

    “东北大板都吃过,这个新出的鸳鸯雪糕什么样的,给我看看。”

    销售员拿出鸳鸯雪糕递给顾客,顾客拿着雪糕看了一眼,发现这雪糕是挺有意思的,竟然有两个棍儿,一看就是能掰开两个人吃,感觉还挺新鲜。

    “这个味道怎么样,好吃吗?”

    销售人员拿出一个小盒,里面都是一小块一小块的鸳鸯雪糕,上面还插着一根木棍。

    “哥,你可以先尝尝。”

    那人吃了一块,还不错,口感上比东北大板偏硬,但奶味更足。

    “不错,给我装几根,这个也是第二根半价嘛。”

    “不是的,这个是新出的没有优惠,两毛钱一根。”

    “哦,那就拿两根,再拿八根东北大板,十根送网兜吧。”

    “是的,我这就给你装上。”

    周阳看得很满意,这些销售干得很不错,很快摊位就围满了人,周阳也出来一起帮忙卖雪糕。

    买雪糕的人都比较豪气,一买就是十根起,新出的鸳鸯雪糕,因为有意思的设计,引得人们很大的关注,即使没有优惠销量也不错。

    现场十分火爆,不过周阳这次做了充足的准备,不用担心像夏天那个时候,被整得手忙脚乱。

    促销非常成功,今天白天一共卖了八千多根,这一天的盈利高达七百多块钱。

    可以说是首战告捷,冷饮厂的所有人欢欣鼓舞,因为这段时间的付出有了回报。

    接下来几天雪糕卖得依然火爆,而新出的鸳鸯雪糕,也由于它新颖的吃法,买的人也越来越多。

    现在每天外摆在外面的雪糕能售出七千左右,加上零售商卖的,每天将近卖掉上万根,只能说东北人对雪糕是真的喜爱,而周阳的一系列操作也让惠心冷饮的一系列雪糕,名气越来越大,慢慢地在这个冬天风靡了整个阳城。

    阳城晚报的记者江景,今天被孩子缠着有点烦,非要吃什么鸳鸯雪糕,嘴里说什么你一根啊我一根啊,小朋友们都爱鸳鸯雪糕,非得让她买这雪糕,江景三十多岁才有孩子,当下也算是老来得子,对孩子非常宠爱,既然孩子想要,江景不得不去楼下的小卖部询问,可惜他们也没有那种雪糕,问了路边推车卖雪糕的,那人则说这个都卖没了,于是江景问了这雪糕是哪里产的。

    那个推着车卖雪糕的人告诉她,这是惠心冷饮厂新出的雪糕,他们家在和平区特别受欢迎。

    江景倒是不在意能有多受欢迎,因为买不到雪糕,又被家里的孩子缠得有些烦,所以她第二天晚上下班特意骑自行车去了和平区,打算批点雪糕。

    到和平区去打听,基本上大家都知道这个地方,看到大家熟悉地给她指出地方,江景敏锐地发现这个厂的品牌在这片地区非常深入人心。

    她来到那人指出的地方,抬头看到惠心冷饮厂的招牌,然后就看到惠心冷饮厂前面围着不少人,她忍不住好奇过去看一下。

    原来都是厂家把雪糕都摆在外面来卖,大家买雪糕非常方便,而且买雪糕还有优惠,第二根半价,买的人多还会送网兜,江景觉得这家的销售套路很不错,她也看到自家孩子心心念念的鸳鸯雪糕,江景认为可能就是因为独特的设计才那么吸引人。

    看着火热的现场,她忘记了孩子的嘱托,在这地方待了一会儿,小小的冷饮场人满为患,江景心中突然想写一篇关于民办企业的报道,改革的春风吹来,阳城的民办企业越来越多,而这家做的这么好,正好可以代表阳城个体企业的蓬勃发展。

    于是她去办公室找到了周阳,跟他说想为冷饮厂写一篇报道,周阳听到这事非常高兴,这真是瞌睡了,有人递枕头,没想到这样天大的好事落在自己头上,那可是阳城晚报啊,基本上各个企业机关都订报纸,普通市民也喜欢看报纸,报纸的宣传力度堪比广告。

    周阳非常热情地招待了这个叫江景的记者,两人交谈甚欢,江景对周阳这么一个年轻的创业者也很感兴趣,问了他关于产品的一些销售问题。

    周阳表示他们冷饮厂生产的雪糕重品质,讲究薄利多销,通过降低单位产品的利润率,以较低的价格吸引更多的顾客,从而通过大量销售来实现总体利润的增长,而这些销售策略就是个体企业增强竞争力的手段,不但可以增加销量,还可以给喜爱雪糕的老百姓一些实惠。

    江景听得非常满意,为冷饮厂灵活的销售手段感到佩服,然后约定了明天过来采访。

    回到家中看到吵闹的孩子,江景才想起她一直顾着聊天,忘记了买那个雪糕了,然后她不得不又去外面找了找,还是没买到,没办法只能回去哄孩子,想着今天就这样了,明天可千万不能忘了买雪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