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1987:从街溜子到企业家 » 第44章 采访

第44章 采访

    今天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周阳昨天就告诉蒋志强,明天不用去工地了,留在厂里,今天有阳城晚报的记者来采访。

    同时他也告诉厂里的人,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今天有采访,可能大家都会上报纸。

    厂里的这些员工们都激动坏了,那可是上报纸啊,到时候报纸一发行,家里人都可以在报纸上看到他们。

    周阳重视,苏惠也同样重视,平时都不化妆的她,今天早早起来化了淡淡的妆。

    当然周阳也跟大伙说,不能光想着采访,本职工作也非常重要,现在正是促销的关键时刻,每个人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不能耽误工作。

    这些冷饮厂的员工们还是分得清的,毕竟还是钱重要,出现在报纸上,也不会多得一分钱。

    早上大家就开始有序忙碌的工作,只不过工作的同时,心里怀揣着一份激动,年轻的女工们脸上化了妆,穿着崭新的衣服,看得出来他们还是非常期待这次采访。

    早上九点多,江景和她的助手来到惠心冷饮厂。

    冷饮厂的门口依旧是火热,来买雪糕的人络绎不绝,销售人员微笑着为每一位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

    江景看到这一切觉得很满意,这个小厂真的是不简单,竟然每天生意都火爆。

    周阳在摊位前跟着销售人员一起忙碌,为顾客打包雪糕,他看到江景马上笑着过来。

    “江同志欢迎,欢迎啊,没想到你们这么早就来了。”

    周阳主动跟两位握手。

    助手拿起挂在脖子上的相机,开始在摊位前拍照。

    一些买雪糕的顾客,看到这一幕都十分好奇,不知道这是在干什么。

    “没想到这么早,就有这么多人来买雪糕,真是让人太意外了,我家孩子也非常喜欢你们家的雪糕,不知道我能不能插个队买点儿啊。”

    周阳把这当成了江景的恭维。

    “当然可以呀,回头就给你们装点,到时候你拿回报社,让大家都尝尝我们的雪糕,然后有什么不足可以给我们提意见,让我们能够进行优化。”

    “唉,我哪会提什么意见啊,我只知道好吃或不好吃。”

    “哈哈,这就是宝贵的意见。”

    周阳招呼江景和他的助手一起去办公室。

    外面这些顾客看他们都进了屋,于是问销售人员,这俩人是干什么的,在这儿拍来拍去。

    销售人员自豪地一笑。

    “这两位可是阳城晚报的记者,这次是专门过来我们冷饮厂采访的。”

    现场这些人感叹冷饮厂真厉害,竟然能请动阳城晚报的记者过来采访,一时之间大家议论纷纷。

    来到办公室里,苏惠,蒋志强都在办公室等着,看到记者进来马上起身欢迎,吕思琪马上拿起暖壶,为两位记者同志倒水,那位助手又是拿起照相机对着屋里咔咔地拍照。

    江景坐在椅子上,面前茶杯里倒好了温热的茶水。

    办公室的装修很简单,只有三个办公桌,还有一个老旧的沙发,屋中间烧着炉子,为这个空旷的房间提供充足的暖意。

    “周厂长,我看你们的办公室装修得挺简单的。”

    周阳笑着说道。

    “是啊,这个办公室没有什么好装修的,我们已经开始建设新工厂,等以后都会搬到那里办公,到时候再好好装修一下。”

    “没想到你们已经有了一家新工厂,等工厂建好的时候,我一定要去那里好好看看。”

    “那我可真是太欢迎了。”

    简单客套了几句,江景就开始工作,她这次过来主要就是为了采访冷饮厂,她从上衣口袋掏出一支笔,拿出一个小本儿,开始对周阳进行采访。

    “周厂长,我注意到你们雪糕在和平区非常受欢迎,我们来的时候在和平区随便找一个人打听,他们都知道你们冷饮厂的大名,而且这两天通过我的观察,你们卖的雪糕非常畅销,有没有什么秘诀,能不能和我们分享一下。”

    “其实也没有什么秘诀,主要还是非常感谢这些老顾客的支持,在我们企业看来顾客就是上帝,保障顾客的需求和满意度才是我们厂的宗旨,至于我们的雪糕为什么这么畅销,我觉得除了有足够的优惠,还有比较实用的赠品,很多顾客都是看到有网兜送,才买十根的,有这样能薅羊毛的机会,他们当然乐意在这买。”

    “我觉得你这个形容很有趣,顾客就是上帝,薅羊毛,这真是两种全新的理念,难怪你们的冷饮厂在这个市场,可以做到这么快崛起。”

    “主要还是现在的政策好,在政府的支持下,我们可以大展拳脚。”

    “确实,现在上面非常支持个体创业,但是很多人的创业路都不是很顺,能不能讲讲你对创业有什么看法。”

    “我也说不上太好的看法,我就是一个普通人,只能说说我自己的一些想法,所谓的生意,不过就是一种简单的供需关系,要想做生意你必须要了解人们需要什么,做好充足的市场调查,这样起步才不会困难重重,面对顾客,我们要做好微笑服务,面对自身,我们要主动提升产品的质量,不断创新,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屹立不倒。”

    江景满意地点点头,他没想到这么一个年轻的厂长,却对生意方面有这么深刻的认知。

    “看来周厂长为我们的创业者指出了一条明路啊,不知道我们能不能去车间参观一下。”

    “当然可以了。”

    周阳带着一众人前往车间。

    车间里的员工们早就知道记者来了,每个人干着手里的活,心里都想看看记者长啥样。

    看到周阳他们进来,这些人马上收起自己的小心思,认真工作。

    助手同志又拿着相机在车间里拍来拍去。

    江景看看车间里忙碌的员工。

    “没想到制作雪糕地方原来是这样。”

    “现在只是刚起步的样子,等到以后我们会购入全自动流水线设备,到时候每天的生产力就会得到很大的提升,员工们也不用天天这样站着工作了。”

    “厂长能时刻想着员工,令人佩服,我看在车间里的工人大多都是女工。”

    周阳解释道。

    “雪糕的制作过程需要轻拿轻放,女工比较心细,所以车间女工多,这些员工都是从附近农村招过来的,还有几个是以前阳城百货公司的。”

    周阳的话让江景感到意外,没想到在这里工作的大多都是进城务工的农村人,作为记者她有很多消息来源,政府非常重视农民工进城务工的问题,还有原百货公司的人,年初那次百货公司的解体给阳城留下了很大的震动,江景察觉到周阳的不简单,他似乎跟一般的民办企业不一样,有一种社会的担当。

    接下来江景开始对这一些员工和冷饮厂的领导层进行采访。

    一直到中午的时候采访才正式结束,周阳想邀请江景他们一起去吃饭,可是江景希望马上回去赶稿,就拒绝了他。

    走的时候周阳没忘了给他们两装了一兜雪糕,江景也吃到了自己儿子心心念念的那个鸳鸯雪糕,味道也不错,不过她更喜欢东北大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