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时代闲人 » 第13章 初夏的风

第13章 初夏的风

    也就是这个季节大豆苗刚长起来,还没结荚,否则楚开来非再弄个毛豆,让你知道啥叫“花毛一体”。

    “咋样?”楚开来额前的汗珠晶莹剔透,背心也湿透了。

    随便拎起一个酒瓶子,也不管是谁的,仰头就是一大口。

    “这玩意味道还行吧?”

    闫雪满嘴都是茄子,还不忘点评,“可太行了!”

    本想调侃楚开来几句,可看到他正抱着自己的酒瓶子猛灌,登时脸一红,低头啃茄子,再不说话。

    好在别人根本没注意到这些,都被楚开来这几样小菜惊艳到。

    “行行行!这玩意绝对行!”

    “开来,你小子深藏不露啊!有这手艺,早怎么不给大伙儿露一手?”

    这段时间,隔几天就得来楚开来这里聚一下,结果这伙一次也没显摆过。

    不想,楚开来,“别急,还有呢!”

    说着话,楚开来去炉子那边,端回两个铝饭盒。

    啪嗒往桌上一放,“来尝尝这个,饭盒烤鱼。”

    大伙儿好奇,不由围上去,等楚开来掀开饭盒盖,一股鱼香立时把满个屋子都占满了。

    陈伟惊喜不断,“这这这,这啥玩意?”

    楚开来,“烤鲫鱼。”

    做法参考后世的锡纸烤鱼。

    闫雪迫不及待地夹了第一筷子,入嘴,麻、辣、鲜、香!

    “这个好这个好!”闫雪都不知道说啥了。

    今晚算是开了眼了,全是她没吃过没见过的好东西。

    这自然也是楚开来为什么笃定要做烧烤的原因。

    烧烤这种烹饪技法,不客气地说——可烤万物!

    羊肉串那是年代的刻板印象,主打一个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不管什么东西,炭火上滚一滚都能吃出滋味来。

    和后世遍地烧烤,大家习以为常不同,在这个年代,尤其是柳河这么个小地方,不管拿出什么来,都是蝎子粑粑独一份。

    而且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烧烤足够市井,足够接地气。

    可别小看这一点,这年头,大家的认知有限,你要是在柳河弄个淮阳菜馆真不一定有烧烤管用,因为大家需要一个对未知事物的接受过程。

    可烧烤不一样,摊子往那儿一摆,支两张小桌子,那就是生意。

    不管是谁,闻着味儿就来了。

    至于像陈伟他们担心的羊肉供应不足的问题,楚开来压根就没担心过这个事。

    谁告诉你烧烤就得是羊肉啊?

    羊肉不行还有猪肉,猪肉不行还有牛肉。

    呃,牛肉确实不行,那玩意太贵。

    羊肉1块3,牛肉2块2!

    总之,再不济,让四哥去后山打点野味一样能烤。

    况且,楚开来也从来没想过用羊肉串当主力卖品。

    后世烧烤,利润高的也不是肉类,而是蔬菜和酒水。

    “你们说,这一条鱼三毛钱能不能卖出去?”

    大伙儿好好想了想,“太能了!”

    最后,一顿烧烤虽然羊肉串没吃过瘾,但总体上还是十分满意的。

    晚上九点多,由于有人还要上夜班,众人渐渐散去,最后只剩陈伟和闫雪。

    陈伟是有话要和楚开来说,而闫雪是以要醒醒酒,省得回家挨骂为理由赖了下来。

    楚开来倒是乐意让她多呆会儿,因为不用他收拾桌子了。

    和陈伟各泡了一大茶缸子茶叶沫子,搬着小马扎上了花窖的房顶。

    房顶是可以上去的,冬天要挂草帘子,夏天要开天窗通风。所以上下十分方便。

    今晚的月亮很大,照得厂区一片银白。

    两人撅在房顶看风景,吹着初夏的晚风。

    “开来,你小子挺有意思的。”

    今天楚开来的烧烤手艺,再一次颠覆了陈伟对这个小老弟的认知。

    回想与楚开来结识也不过一个月的时间,但楚开来展现出来的特质,却让陈伟愈发不认识。

    对被副厂长穿小鞋的事看的很开,想学文化知识,如今又多了一门烧烤的手艺。

    看得开是心胸,学文化是远见,而烧烤就是手艺了。

    按理来说,这年头,这三样中任何一样都足够楚开来在永丰厂混的很好。

    可偏偏,这小子就是不显山不露水地窝在花窖里。

    而且陈伟感觉得到,别看他张罗着做小生意,可楚开来似乎没有什么欲望。

    “你到底怎么打算的?”

    楚开来笑了,哪是什么没有欲望,而是两世为人,楚开来太清楚,再大的欲望也得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

    不想在这个问题上纠结,转移话题道:“四哥,那些都以后再说,咱们还是商量商量,这买卖要怎么干起来吧!”

    手艺有了,但想借之赚钱,还要有一个过程。

    陈伟也正色起来,闷头想了想道:“你估摸着,把烧烤摊做起来得投多少钱?”

    楚开来,“差不多得100块钱吧!”

    陈伟一惊,“得这么多?”

    刚刚私下里陈伟也算过账,他觉得有50块钱够了。

    对此,楚开来的回答是:“正常来说50块够了,但主要是酒水压钱。”

    啤酒、白酒都不便宜,而且,晚上供销社也好,厂办副食品商店也罢,都是不开门的。

    一箱啤酒就7块2,怎么不得准备个三五箱?再加上白酒,压50块钱的酒很正常。

    陈伟听了楚开来的分析,点了点头,“那行吧,钱上我去想办法。”

    楚开来,“咱们说好的合伙,那就一家一半呗。”

    陈伟,“别!你咱刚进厂,哪来的钱?”

    “况且!”

    陈伟脑子很清醒,这是人家楚开来的手艺,大柱将来也得多帮忙。反倒是他,保卫科晚上事多,不一定能出上力。

    那凭啥出钱还得一家一半?

    “这样!”陈伟此时展现出四哥的架子,有点说一不二的味道,“本钱我来出,你和大柱出力。”

    “赔了算我的,赚了咱们分!”

    “别和我争!咱哥们儿一块儿就图个乐呵,还真以为能挣啥大钱是咋地?剩点零花钱就行。”

    楚开来知道再坚持就有点不合适了,“那行吧!”

    其实,楚开来也知道,陈伟也没什么钱。用后世的话讲,就是月光族。

    处着对象,交着朋友,工资虽然不低,但也剩不下什么。

    这时,闫雪收拾完桌子也上了楼顶,在楚开来身边直接坐在了楼板上。

    楚开来要把马扎让给她,却捞了句,“矫情呢!”

    “啥时候弄起来啊?给你们捧场去。”

    没等楚开来开口,陈伟使坏,“弄啥啊?开来连点本钱都没有,不能全让我一个人出吧?”

    闫雪一听,“完蛋货!”

    对楚开来呲牙一笑,“要不…借你点?”

    虽然知道陈伟是开玩笑,但闫雪能这么痛快,还是让楚开来有点意外。

    对上闫雪期待的眼神,“不用,四哥逗你玩呢!”

    闫雪登时狠狠地剜了陈伟一眼,“没个正形呢?”

    陈伟呵呵的笑,“那什么,开来不缺,我缺,要不你也借我点呗?”

    闫雪,“滚一边去,不借!”

    陈伟,“啧啧,太区别对待了。”

    拍拍大腿上的灰尘,“行了,我得走了,去看看你大洋姐。”

    “回头你写个清单,都需要啥东西,不管是桌椅板凳,还是食材调料,到时我想办法去弄。”

    说着话,陈伟下了楼顶,消失在夜色中。

    闫雪有点措手不及,“败家玩意,咋走了!?”

    陈伟一走,她不就成和楚开来独处了?

    关键是都说了,要醒醒酒再回家,这么快走也不合适。

    有些局促,“要不…我也走吧……”

    还没等她动地方,楚开来突然问了句,“四哥和大洋姐怎么处上的啊?”

    这是楚开来一直挺好奇的一个问题。

    陈伟的女朋友李洋,那可是永丰厂出了名的大美人,厂办一枝花,怎么就落他手里了?

    这可就问到闫姑娘擅长的领域——全厂八卦上去了。

    也不走了,“他俩啊,还挺让人羡慕的。”

    ……

    说起陈伟和厂办商店售货员李洋,还真挺有故事的。

    按说,这两人怎么也不可能凑到一块去。

    毕竟,李洋是柳河县的城镇户口,工作又是售货员,常理上不可能看上长相不出众,家庭不出众,工作也不出众的陈伟。

    这里有一个误区,很多人可能认为,陈伟在保卫科,属于机关工作,怎么也比售货员要强吧?

    错了!而且大错特错!这年头儿,售货员才是高人一等的存在。

    这么说吧,陈伟、楚开来这种都属于铁饭碗;闫雪、许小玲在机关上班,早晚能工转干,这是银饭碗。

    而小车班的司机、商店里的售货员,并称这个时代的金饭碗。

    谁要是能找个售货员当老婆,那真是祖坟冒青烟了。

    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售货员恰恰是接触物资最多的工种,有太多便捷了。

    还不出力,工资又高。

    “去年陈伟刚进厂,有一天大洋姐加班,十点多才出厂……”

    楚开来一听,明白了,“不会又是路上遇到小流氓的桥段吧?”

    闫雪,“什么啊!”

    “还没出厂门,让大车班一个醉鬼给撞了,钢筋把肚子都戳穿了。”

    “当时我还去看热闹了,吓死个人!厂办那些废物,上去就要把钢筋拔出来,把人送厂办医院。”

    “陈哥说什么也没让,从车间找人把钢筋剪断了。别人都说送厂医院,陈哥说啥不干,抱着大洋姐跑了四五里路去的县医院。”

    楚开来听着,暗自点评,“多亏陈伟是部队出来的,对这种外伤有处置经验。”

    闫雪还没说完,“多亏去的县医院,手术做了一夜,陈哥陪了一夜,还给大洋姐输了不少血,最后俩人一起住院了。”

    “.......”楚开来暗笑,“原来是这么回事儿。”

    闫雪:“我要是大洋姐,也得死心塌地的跟他,命都是人家救回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