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原神:从沙漠开始的觉醒之路 » 第三十七章 天下大同的幻想

第三十七章 天下大同的幻想

    深夜,赛特独自站在帐篷外,仰望着璀璨的星空。他的思绪在这一刻穿越了沙漠的苍穹,将目光投向了部落的未来。

    赛特在心中默默思索,沙漠子民的未来究竟会是怎样的景象。他们将会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还是会在不断的变迁中走向更加繁荣的未来?

    在赛特的构想中,沙漠子民的未来应该充满了希望和活力。他希望看到沙漠子民的人民能够过上安定的生活,享受到平等和自由的权利。他希望沙漠的年轻人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成为民族的中流砥柱。

    当然,赛特深知,实现这些愿景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他必须带领沙漠子民一起努力,克服重重困难,才能让沙漠子民的未来更加美好。

    仰望星空的赛特,仿佛看到民族的未来正熠熠生辉。他坚信,只要部落人民团结一心,积极进取,一定能够创造一个繁荣昌盛的未来。

    这一刻,赛特的心中充满了信心和决心。他知道,只要他们坚定信念,勇往直前,沙漠子民的未来将充满无限可能。

    此时,赛特手握着神之眼,心中涌起了一股强烈的力量。

    这力量源于部落子民的信仰和愿望,他们对赛特的信任和期盼化为了一股强大的力量,让赛特的内心充满了坚定。

    赛特意识到,这是他成神之路的开始。

    他决定将信仰作为他的力量之源,引领部落走向繁荣和昌盛。为了回应部落子民的信仰和愿望,他将带领他们勇往直前,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赛特手握着神之眼,感觉到一股神圣而崇高的力量从神之眼中涌出。那是万民的意志,是他们的信仰、希望和期盼,汇聚成一股无比强大的力量。

    神之眼内部蕴藏着一股深邃的光芒,宛如夜空中闪烁的星星。那光芒宛如生命之火,燃烧着人们的希望,驱散了他们心中的恐惧。

    神之眼的力量温暖而柔和,如同慈母的怀抱,让人感到无比安心。它给予赛特勇气和信心,让他坚信自己有能力引领部落走向繁荣。

    这股力量崇高而伟大,它代表着万民的意志,让赛特深感使命的重大。赛特明白,他必须竭尽全力,用信仰的力量引领部落走向辉煌的未来。

    神之眼的力量源源不断地涌入赛特的体内,让他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这力量让赛特更加坚定地相信,只要他们共同努力,沙漠子民的未来将充满无限可能。

    此刻,赛特紧握神之眼,决心将这股力量化为自己的信仰,为民族的繁荣和昌盛而努力。他知道,只有这样,他才能走好信仰成神的道路,实现自己的梦想。

    在这个恍惚间,赛特突然明白了,这个神之眼已经不再是单纯由他自己的梦想所化。它已经成为了他和所有追随着他,信仰着他,憧憬着他的沙漠子民共同的梦想。

    这是神明许诺的光辉未来,一个没有压迫,没有痛苦,尽享安乐的世界。沙漠子民的信仰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支撑着赛特前进的脚步。

    在这一刻,赛特感到了信仰的力量,他深知,要实现这个目标,他必须将自己的梦想与子民们的信仰相融合。他要将这股信仰的力量化为信仰成神的道路,引领部落走向光明的未来。

    赛特紧握神之眼,心中坚定地立下誓言:“我,赛特,将为了大家的梦想,带领所有沙漠子民,勇往直前。我们将共同努力,实现这个光辉的梦想,让沙漠子民的未来充满希望和幸福。”

    在这个信念的支撑下,赛特将带领部落走向光明的道路,他坚信,只要他们共同努力,沙漠子民的未来将充满无限可能。

    而那个没有压迫,没有痛苦,尽享安乐的世界,将会成为他们共同追求的目标。

    而为了不辜负这些人的信任,赛特必须带领他们走向光明。

    为此,赛特必须根据沙漠游牧民族的经济基础构建了相应的社会架构和体制,为大家立下根基,不然迟早失败。

    根据赛特的考察,发现漠西的部落实在是太落后了,生产力太低了。

    为此,他们的体制竟然还处于原始公社的状态。

    而这真是太好……太糟糕了。

    原始公社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过渡阶段,通常出现在史前时期。

    原始公社是一种基于共同生产、共同消费的集体生活方式,人们以某种形式的组织形式进行生产和分配。

    这个阶段的社会制度和组织形式受到生产力水平和自然条件的影响。

    原始公社的特点如下:

    1.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原始公社时期的人们主要依靠采集、狩猎和捕鱼等自然资源来获取生活所需。生产力水平较低,生产工具和技术相对简单。

    2.公有制:在原始公社中,人们共同拥有生产工具和土地等资源。在生产活动中,人们按照一定的劳动分工和分配原则进行劳动,共享生产成果。

    3.社会组织形式:原始公社的社会组织形式通常包括家族、氏族和部落等基本的组织单位。这些组织单位之间存在一定的等级制度和权利义务关系。

    4.社会制度:原始公社的社会制度较为简单,通常实行民主制或民主集中制。部落首领通常通过选举产生,负责管理部落内部事务,协调部落与其他部落之间的关系。

    5.文化特征:原始公社时期的文化特征主要表现为简单的语言、符号、艺术和信仰等。这一时期的人们尚未形成系统的文字,文化传播和继承主要依靠口头传统。

    在寻思完什么是原始公社后,赛特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阿雷那天下为公,自由权力归众生……等一系列的观念是哪里来的。

    尽管这种社会形态和观念的形成过程有些奇葩,但不可否认,这些人因为经济太差,穷得根本没有精力去想多余的事情。

    所以依旧维持着一个非常良好的道德水平。

    不,不能以此说明他们拥有者良好的道德,只能说他们暂时还没有私有的观念。

    就像马蹄铁在没有被造出来前,大家都不会想到这么简单的玩意对于马匹有这么大的加成一样。

    按照历史规律,这种公有制观念最终会因生产力的提高而发生改变。

    然而,赛特决定插手干预,直接采取弯道超车的策略。他意识到,这些人虽然具有公有制观念,但制度和生产力都相对落后。

    为了让理想尽快发展和落地,赛特决定先让部落走上公有制道路,然后逐步改善制度和生产力。

    以血统构建的氏族?

    拆了,改成政教一体的组织,以信仰为核心构建体制。

    基层干部不足,没有理政经验怎么办?

    大举全民教育后,没有足够多的老师怎么办?

    这种制度不符合生产力,经济怎么办?

    日后砍翻教令院,勒索爆出技术和罐装知识什么的就OK。

    就算有负面效果,开创精神不足,僵化的问题。

    拜托这是问题吗,还不会走路呢,想什么跑步的问题。

    赛特意气风发的指点江山。

    他才没有纳西妲这么天真和矫情,有近路不走非要走远路。

    虚空这么好用的东西说丢就丢,简直就是……

    在赛特看来,只要砍死了教令院,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毕竟人家积累的技术是真的牛逼。

    生存力怎么解决,可以用丰沃之惠,其中的元素力会让土地更有活力,定期使用可保证作物丰收。

    基层干部怎么办,一两个有着专业知识的罐装知识下去,该会的都会了。

    衣食住行怎么办,勒索完教令院自然有对应的知识储备和人才储备。

    大兴土木的物资哪里有,明白明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含金量啊,反正砍完教令院也就有了。

    至于打不打得过的问题嘛……

    只要我统一沙漠,集合信仰成神,在散兵成神前,还不是横扫须弥。

    草龙趴窝疗伤,草神菜鸡一个,树王自囚禁地,花赤二神已死,只要我走通信仰之路,统一沙漠,这须弥又有谁能拦得住我的为所欲为呢。

    且看我如何砍翻教令院后,多快好省加大跃近,负负得正,弯道超车进入那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世界。

    赛特意气风发的想着。

    年轻人,不激进叫年轻人嘛,连点幻想都没有,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他用三十人砍翻了四万人的丰饶绿洲,还不许他骄傲一下吗。

    构建体制,集合信仰,整顿兵马,东征雨林,这就是他的道,他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