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活在大明的奋斗史 » 第三章 醒来对话

第三章 醒来对话

    “平儿,你感觉好一些吗”,曾夫人端来一盏热茶。曾平接过来喝下,顿时感觉自己身上开始暖和了。

    但是,这茶水的味道却很是一般,比之前来之前的时代的绿茶等差得多,看来曾平家的确是过的不怎样啊。

    “娘,我就记得救了人,然后就不知道怎么回事了”,曾平说到。

    “你是被王大夫和他女儿在回来的路上发现的,发现你躺在河边,至于你说你救的人,并没有看到,或许没救上来也或许人家看你这样怕你连累别人,就王大夫和他女儿找人将你抬回来的”,曾夫人说到。

    “我感觉没什么大碍了,下午就去谢过王大夫和小兰”,曾平说到。在他的记忆中,王大夫是严州府有名的医生,很是出名,小兰是王大夫的女儿,跟着自己爹爹出诊坐堂,很是得力。女性医者不多,但是很多时候女眷看病也少不了女性医者,所以王大夫也就将小兰作为女大夫来培养了,尤其是对于一些妇科类疾病更是多有传授,小兰在医者一道上也是颇有心得了。

    “娘,我也不知道救的是谁,也不知道救人救上来没,也不知道怎么着就昏迷了”,曾平回忆着说。

    “你昏迷了三天,你舅舅恰好来严州府办事情,也过来看了你,幸好今天你就醒了,谢天谢地。”,曾夫人的心悦之情溢于言表。

    “娘,我这就起来了”,曾平说着就下床找鞋子了。

    “还是再躺一下,刚醒来,身体还虚弱”,曾夫人说到。

    “没事的,我这就起来了,我感觉身上有气力的,躺久了腰酸背痛的,我起来活动一下”,曾平起来穿了长衫,走到院子里呼吸新鲜空气。

    他家不大,之前祖上虽然是大家族,但是他们这一支却是一直都不温不火的,最多也就是出了四位秀才,所以院落也是不大的。

    住在严州府城中心的曾家另外一支却是人才鼎盛,不仅出过秀才,更是出过进士,在京城当过官员,只是现在也有些没落了,因为到了曾平这一代,他们那一支也是在没有比举人更进一步的人才了。

    曾平这一支曾家被称为南城曾家,严州府城中心的曾家被称为严州曾家,俨然,他们那一支才代表了严州府的曾家传承。曾平父亲曾开也是靠着严州曾家家主的推荐才去了云南做云南巡抚的幕僚。

    “哼,焉知我南城曾家不出人才吗,我和我父亲均已是秀才,今年的乡试肯定是要去参加的了,如果运气好能考中,那就是举人了,一门两举人也是相当风光了”,曾平自己在院子里边转圈走路边意淫着美好的前程,哈哈。

    “娘,我父亲是不是要回来参加今年的乡试”?曾平突然想到自己的父亲还在云南呢,怎么回来参加乡试呢。

    “你爹前段时间来信,说是找了当地沐王府的关系,他可以在云南当地参加乡试,这样中举的可能性会大大提高,因为我们这里的文人实在是太多,读书的种子也多,云南就相对较少,你爹的学识,在云南肯定是可以中举的”。曾夫人说到。

    “靠,这在之前就是高考移民啊,云南沐王府?是沐英的后代吧”曾平心里想到,他隐约感觉不是很好,但是却又不能说什么。

    “这样一来,父亲中举是必然的了,那我也要努力了,争取我们父子都中举人”!曾平说到。

    “如果一门父子都中举,那肯定是好事情,我们南城曾家可就要飞出凤凰了”,曾夫人欣慰的说。

    “娘,你放心吧,我肯定会中举的”,曾平很是有信心。目前要做的就是先去找他舅舅,记忆里他舅舅这次来不仅是为了生意的事情,也是为了要给他引荐本地较好的老师,以便他去省城参加乡试。

    “我换一身衣服就去见舅舅,舅舅还是住在城中的临江客栈吧”?曾平问曾夫人。

    “是的,你舅舅每次来就爱住在那里,让他住家里他也不住,嫌我们家地方小,临江客栈风景优美等等”,曾夫人说着就给曾平去取来了衣服。

    曾平穿上曾夫人给他取来的衣服,虽然是素色布袍,但穿上后却是丰神俊朗,这要得益于曾平自身的身高很是修长,再戴上秀才的头巾,很是儒雅,曾平没想到自己附身的这个儒生长得倒很是帅气的。酷啊,曾平心里想到。

    “我儿真的长大了,该说门亲事了”,曾夫人慈爱的看着曾平说到。

    “我记得自己才十九岁啊,怎么就要成亲了,啧啧”,曾平心里想到。

    其实他不知道的是,在古代,男子很早就要定亲成婚的,他这个年纪还没有定亲一是因为他家里的确是穷,二是因为他和父亲都追求科考,父亲又不在家,一来二去没有做主定亲,于是就耽误了。

    其实,私下里,严州很多人都在说城南曾家是一代不如一代,传到曾平这里,恐怕是要绝后了之类的话。

    即便是秀才,没有做官,长久以来也是在街坊四邻中要受到冷遇的,因为秀才除了读书仿佛也没有什么谋生的手段了。为了科考还要不断的变卖家产,看来古代读书也是需要资金支持啊,曾平心里感叹着。

    曾平换上衣服后就出门径往临江客栈去了。

    严州府古来是三江汇合之处,很是繁华,临江客栈就建在新安江边,商舟行人往来不绝,很是繁华。

    曾平向店家说要找徽州府来的汪姓商人,并说明汪明全是他的舅舅。

    店家却说:“这位秀才,汪明全被县太爷派人抓到衙门里去了,说是走私货物,具体的不知道了,要么您去县衙去问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