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第一道风景 » 第二章 人才

第二章 人才

    杜若轩不是书呆子,他看得出妆容的用心程度,化这么精致的妆容定然要花很长时间,再加上刘婉怡刚才说的一大早就出门,由此可知她起得是有多早。思及此,杜若轩心头一暖,不禁有些动容。

    “若轩哥哥,你留洋回来真是跟以前大不一样了,以前的你看起来青涩稚嫩,不太像样,都让人看不上眼,如今的你看起来英俊潇洒,一表人才,连我都为你感到高兴呢,要是父亲见到你肯定也很高兴,等他看到他未来的女婿如今这副模样,已经长大成才,他一定会乐开花了的。”刘婉怡的两只手拉着杜若轩的两只手晃来晃去,左看看,右瞧瞧,看得她开心极了。李清墨也想,是啊,他真是大变样了,变得我都快不认识他了。

    七年何其之久,久到可以发生很多变化,很多天翻地覆的变化,七年之间有很多变数,什么东西都可以变,所有东西都可以变,很多东西都变了。就连他对她的感情都变了,有时候感情真的是一文不值,也不值一提的东西。

    七年,可以让一个人变化太多,足以让杜若轩摇身一变变成一个高级知识分子,一个顶尖的人才。在这七年里,他在国外的一所大学从本科读到了博士,博士对他来说不仅是一个尊贵的头衔,更是他自己对自己的要求,是他对自身能力和才学的一种证明方式。杜若轩出国留学他一个人在海外,在异国他乡,在那个遥远的国度只身度过了整整七年,李清墨也等了他整整七年,这七年让他从一个纯真的少年郎逐渐成长为了一个风度翩翩的青年人。

    在他大学毕业之后不久,国外有不少好企业和好单位向他抛出橄榄枝,可都被他一一拒绝。他还是选择了回到国内发展,都回到祖国大地了,还愁找不到工作,英雄无用武之地么?

    刚从轮船上下来的杜若轩一身洋装,西装革履,头戴一款夏式礼帽,一派文人革新的模样,让人眼前一亮。过路的人纷纷向他投来赞许的目光,有的人甚至特意停下来瞧他,更有甚者竟然还对他评头论足,进行了一番高度评价,似乎是对他洋气的装扮很是新鲜。虽然以貌取人是不对的,凭借服装判断一个人的为人更是挺肤浅的行为,但不少人明知如此却还是这么做,不少人都是这般肤浅,也愿意这般的肤浅。

    被这么多人盯着,杜若轩依然不以为意,看起来对别人不管什么样的目光都毫不在意,即便都是赞赏的目光。对此他完全是一副云淡风轻的调儿。

    杜若轩出言调侃:“说得太夸张了。”

    杜若轩慢条斯理地理了理自己的衣袖,突然又正色道:“对了,刘伯父最近怎么样?”

    刘婉怡见对方很关心自己的家事和家里人,心中安慰,回答:“你说父亲啊,他还好啦,还是老样子,晨曦晚报报社经营得不温不火,登刊的新闻数量也没有上涨,还是那么多,跟以前一样。”

    刘家是江州大户,刘家的一家之主,刘婉怡的父亲刘伟文是晨曦晚报报社的创始人兼社长,在刘伟文不懈努力的带领之下,晨曦晚报报社终于在某一天成为了业内龙头。在那一天刘伟文也成为了晨曦晚报报社所有人的众望所归,衣食父母。

    李清墨看着这行为举止很是亲密的两人一来二去,两人说的话也让人在听的时候能感觉到他们之间关系的不凡,想来自己的出现也没什么必要了,打扰了他们反而不好,去了只会破坏这美好的氛围,她觉得自己在这里就像是多余的,就连继续站在这里看着他们也没有什么必要了,她都不忍心再看下去,看看他们之间后来还会发生什么,李清墨却觉得没意思。

    李清墨思来想去,还是决定离开了,留着这里只是徒增伤感罢了。她离开了碧浪码头,只是没想到的是她居然没有勇气继续站在这里,也没有勇气过去见他,她明明是一个老早就准备好的,早到她在送别杜若轩时就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她的背影看上去有点颓然,不曾想自己敢来赴约,等了这么长时间,等来的却是这种场面。

    杜若轩往上推了推眼镜,在他看到刘婉怡来接他欣喜的同时,却又感到几分不悦,因为他似乎是不想刘婉怡直接来这里迎接他。至于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只有杜若轩他一个人心里知道。这里面的原因就说来话长了。

    碧浪码头是他家的地盘,他作为家里的独生子,早晚要继承家业,着手管理家族企业,而碧浪码头就是他将来要管理的一小部分,也是最为重要的部分。

    荆州杜家的家业也很大,不比江州刘家的小,也不比江州刘家的少。杜家是从事水上贸易的,与各界商业都有来往,他家的船负责运送的货物很多,每天都要发生不少的交易。

    杜家的船不仅有运货的商场,还有能载人的轮船,当时船是作为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的,所以从事这一行能赚不少。

    现在在码头上劳作的有不少的工人,有的从货船上卸货,有的往空船上装货,还有的在仓库里备货。工人们都很辛苦,往往是从大白天一直干到大晚上才能停下来,活不间断,中间不能休息。不过为了赚钱养家,也任劳任怨,一想到要养活家里的老婆孩子,工作效率也提高了不少。工人们个个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但是干活都很有积极性。杜家掌门人,杜若轩的父亲杜衡很放心他手下的这些员工的工作质量,从不担心他们会偷懒,会偷工减料什么的。

    然而事实情况却是有包工头这么严厉的人举棍时时刻刻盯着,他一边巡视一边说:“都给我仔细着点,别磕了碰了,不然有你们好看。也千万不要给我造成任何可避免的损失。”这些工人也不敢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松懈分毫,更别说偷懒了,除非皮实。若是还有犯者就会提棍教训,或者直接更不留情地给出一句:“不爱干就滚,没人会求着你留下,你不干自然还有大把的人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