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重拾山河录 »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八章

    “师兄。”周浦站起身行一道礼。

    林少谦回礼之后,周浦说道,“的确如师兄所言,每人心中之道不同,但大道之路却是相同,或许我们每个人最后的地点不同,然而沿途风光与途中事物却是相同。所谓万道归一,殊途同归。或许有些人修道一生并未参悟心中之道,但这一路修行而来,收获和感悟却是真真切切的存在。师兄之想并无厚非,我等在此地修行,确实需要找寻心中之道。但如若就此迷惘,实为拙态。”

    此时李昭突然发声。

    “师兄,”李昭向众人行礼,“吾辈皆为云云众生一粟,往往心之所向,心之所往皆为众生之道。........”

    难得看到李昭一脸正经的说话,不由得众人也被吸引听得入神,往往认真听讲时间过得最快。原本一个时辰的晚课却上了两个多时辰。

    回去得路上,蔡旭不由想着今日晚课师兄们关于心中之道的探讨,自己不由得生出一个疑惑,“我自己的道又是什么呢。”

    自从上次晚课之后,众人也未有什么异样,一如往常般做着自己的事。时间也就在这一天天间飞快流逝,不知不觉间又过了大半年。在这段时间里,蔡旭不论是医术还是武艺都有着飞快的提升。大师兄回来之后也开始指导蔡旭习武,别看林少谦身形苗条文弱的样子,可确实当代年轻一辈中剑法的佼佼者。算不上绝世,但当代一流勉强可以晋身其中。

    在林少谦的指导下,蔡旭也开始习剑,这可苦了孩子累了师傅。一边要练习针灸之法,一边还要练习剑法,一天时间就那么多,蔡旭时常累的第二天起不了床。不过自古哪有少女不怀春,哪有少年不想当大侠之说。前世林溪就痴迷古代武学小说话本中大侠持剑走天涯,一壶酒一杆枪,要么祸乱武林,要么锄强扶弱。这等性格自从蔡旭融合前世记忆之后也潜移默化的影响了蔡旭。所以再怎么累,他都还是咬牙坚持下去了。就这么一天天过着,偶尔陪同周浦下山行医,就是蔡旭难得的假日休息。

    又过几月有余,外出问道弟子陆续回山,只是人群中并未看到王茂端的身影。众人询问之后才得知,王茂端问道之后便跟众人分别,独自云游去了。将观里事物交予林少谦打理,至于何时回来也并未细说。只是让其中一名弟子带了几封书信交予林少谦,周浦,李昭和蔡旭。

    蔡旭接过王茂端亲笔书信不由得感到疑惑,老师为何会给自己写信,当下也并未打开,揣进怀里。夜里四下无人之时,独自在房间里打开信件细细阅读起来。

    吾生旭:

    见此书信时,我应已在云游路上,你我二人师生一场,我身感宽慰。你自小聪明伶俐,有你这般学生也算是难得的缘份。此番云游,归期未定,突然有此决定也非偶然。修道之人本就追求不同,我无心朝堂之事,也未有成仙登顶之志,闲云野鹤反倒是我心之所向。以前始终担心于你,现在看你也无大碍,方才能放心外出。你不必挂坏于我,反倒是你自己,我思量再三还是应当告知你身世情况,至于以后之路还需你自己选择。

    你乃当朝左司徒蔡京之子,你出身之时,..........

    蔡旭花了很长时间看完信件,默默将几页信纸收好放回信封中。

    “远来我是蔡京的儿子,蔡京。”

    想到此时,大脑里飞快浮现出前世书本里对蔡京此人的描述。“当朝奸臣,祸国殃民,敛财持权.....”蔡旭一时慌神片刻,“我的父亲居然是这般,这大宋灭亡,我家可说的上居功置尾。”

    一时难以接受,又开始在前世记忆仔细搜寻关于蔡京具体情况。对于这个从未谋面的父亲,蔡旭也不知应该如何面对,将此人当作十恶不赦之徒,但此人又是自己的生父,将此人当作亲生父亲般对待,但想到他种种祸国殃民的恶迹,实难以接受。即是自己修道多年,面对着天下苍生,自己也难以平息不予追究。

    每每想到宋金之战,自己父亲的出言献策导致兵败屠城。甚至于割地赔款求和,将宋之女子献于金国,仍由其肆虐淫辱之时,内心之气便无法控制。再想到靖康之难,百万之众人被俘北上,一时间大宋尸横遍野,北上之人宛如猪狗,生不如死。整个大宋,自上到下宛如人家炼狱般景象。蔡京此人有着‘推波助澜,不世之功’。从一开始的联金抗辽,到后来得坚守待援。蔡京一系列举措皆以自生利益权柄为主,并未估计百姓死活。灭辽之后,更是魅主求荣,将宋之事物,无一例外全部透露给金朝。并联合宋朝几大奸臣把持朝政,再加之宋徽宗对其格外信任,最后只能将这大好河山拱手送人。北宋灭亡,南宋偏安一隅最后也只能是覆灭。

    蔡旭越想越难受,双眼默默流下一行清泪。这些零零种种前世历史上也只是轻描淡写数语间记录,真实得样子又岂是文字可以描写得。蔡旭也不知怎么面对,心烦意乱,连续几日将自己关在房间。

    “难道这天下,就如这前世记忆描绘那般。我又当如何?”

    忽然一个想法从脑中涌现,“是了,前世记忆只是前世的,我于林溪并非身处一个时代,而历史也非如前世记忆一般。或许我的父亲也并非十恶不赦之人,我于他素未谋面,他所做之事我也并不清楚。况且,现在时日尚早,历史格局还未曾变得一发不可收拾。万一这个时代徽宗励精图治,任用贤明,这大宋或许又是另一番光景。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有自己的道,我之道便是这天下之道,既然我有着他们没有的能力,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以我之所学,尽我之所能去改变这个时代。”

    想到这,蔡旭眼前瞬感明亮,或许这便是我活下来的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