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重拾山河录 » 第二十九章

第二十九章

    金陵城,御花园。

    “陛下,临安,扬州两地修葺的别院已经基本完工,臣不知陛下何日.......”

    “哦,这么快,那朕便南下巡游一番,也当审查下建造情况。”

    徽宗微微笑道,不时将手中鱼食抛入湖中。

    “可是......”蔡京欲言又止。

    “可是什么,爱卿有话便讲,何必婆婆妈妈的,眼下又无外人。”

    “陛下,臣担心陛下南下巡游之事,朝中大臣定然不会同意。况且,北方战事平平,还需陛下亲自定夺。若此时南下,恐金辽两国必有异动。”

    徽宗默默看着湖面,并未开口,蔡京悄悄抬头打量着徽宗,也不在说话。良久沉寂,徽宗缓缓说道。

    “蔡爱卿啊,你知朕每日在这深宫内院,实在苦闷乏味。每日就是朝政,奏折这些事情。这边让定夺,那边让三思。朕也知北方战事,其实不瞒你说,朕早已有迁都南下之意。只是此事重大,一直也未曾提起。金陵与太原前线一地相隔甚近,倘若金辽二国联手南下,朕怕这一下子,我大宋抵挡不住。”

    “当初提议在临安,扬州修建别院寝宫。虽说是借临安生辰为由,实则朕也有其他打算。临安别院就当作临安公主以后的行宫别院,而扬州,朕则是打算迁都于扬州,一来远离战祸之地,二来江南富庶,作为都城选址也是不错。”

    蔡京面无表情的听着徽宗说着,心里其实早已惊起惊涛骇浪。蔡京明白,此事一旦传出,必定朝野震荡,文武官员必然激荡。迁都一事岂是儿戏,倘若朝野震荡,必定掀起轩然大波,这刚刚稳定下来的朝堂局面又会混乱不已。

    “陛下,迁都一事,望陛下三思,臣知陛下对此事思考良久才做出此番决定。但微臣认为,此时时机尚未成熟,如若此刻提出,朝野群臣必然死谏反对。至于为何反对之声如此激烈,原因有三。”

    “哪三点,你且说来听听。”

    “遵旨,其一自然是北地战事,北地此时看似平静,实则暗潮涌动。金国平辽将军战死,金国举国悲愤,虽说金帝以修养生息对外颁布政策,实则是以战养战的魅敌之举。虽无大举兴兵,但小规模袭扰却更胜从前。再看辽过,以耶律宏基为首一众武将,早已将所部兵马囤积于后方,微臣跟几位将军曾聊起此事,都认为此番部署,应该是耶律宏基的前后包击政策,金辽若一旦开战,耶律宏基则可前后夹击,使金国前后不能顾。由此形式看来,如今金辽并非有结盟南下之意,毕竟后方不稳固,一旦南下攻宋,使之战线纵深,这时候粮道被断,岂不是作茧自缚。”

    徽宗颔首点点头。

    “其二,微臣认为此时不宜迁都南下,在于民心。如今金辽占领太原大同虎视我大宋。其实大宋此时君臣一心,百姓也与陛下同心。如若陛下此时有南迁之想,想必百姓愚昧者断然不能体会陛下用心良苦,只会认为大宋朝堂抛弃他们,使之心生妄念,恐引发民变。此外,戍边将领得知此事,定然失望至极,不论陛下如何告知,迁都一事一但成舟,这边防众将士也会认为朝廷抛弃他们南迁避祸。想必到时候这中原一地军不军,民不民。还有何人会尽忠职守,抗辽御金。”

    “其三,当然也是微臣认为最为重要一点。”

    蔡京与徽宗君臣已有十余载,他早已熟系了解徽宗性情秉性。迁都一事,战事,民心甚至朝堂皆不能成为阻力。最为重要的是,徽宗的喜好。当听到迁都扬州之时,蔡京就明白徽宗的想法。徽宗自幼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一不通,其造诣堪比当世名家。当世名流名家又有哪一个离得开这闲情逸致,游赏把玩的心。扬州一地自古风景如画,歌舞升平,因此为文人墨客所喜之处。这也深得徽宗神往。徽宗治国之策远不如其文学造诣,这早已是朝堂之上公认事实。他也多次在众朝臣面前表露出对扬州,临安喜爱之处,若想断绝其南迁之举,必然要从这方面下手。

    “其三啊,微臣认为南迁之举,乃是我朝气运更替之事。临安,扬州乃江南富庶之地,选其为都府并并无大碍,可若将之作为都城,却有隐患,一来城防羸弱空虚,眼下看来并未有能承担保卫陛下的能力。其次,这一但大刀阔斧的修葺,难免会破坏苏杭二地的文人墨客气息,作为皇都,其责任和能力必需要与皇家所匹配。龙脉南迁,势必要寻找能与之匹配之所。此事应当于国师探讨一番,在另行打算。至于扬州别院可先供陛下游玩赏乐的行宫别院,待万事皆备,再将此别院重修改善,也未尝不可。”

    徽宗其实也知道此事必然千难万阻,只是听了蔡京一番讲诉,此刻内心也随之动摇。

    “朕也就是有这般打算,你说的也自是在理。此事便在议吧,不过,南下一事,即便朕不能亲去,答应临安的事还是得办,这丫头在金陵也待许久了,朕去年就答应待她十二岁时,就许她去临安小住。既然修好了,那也要兑现承诺,不然这妮子又要说父皇不失信天下,唯独失信于她这个小女子。哈哈哈哈哈哈。”

    几声爽朗笑声,也让蔡京颇感放心,看来这徽宗并未将南迁之事板上订钉。

    次日,徽宗在一众内侍陪同下,前往临安住处。

    太监正欲通报,便被徽宗抬手打断。

    “不用传话,朕独自前往,你们在外等候。”

    徽宗独自闲庭信步在院中走着。这临安住处是他亲自命人建造,徽宗疼爱临安,众人皆知,因此这住所修建得格外华丽,就连她哥哥当朝太子得住所也不能比,为此建好之后徽宗亲笔题名,《凤鸣》。

    “不知这小丫头此时在干嘛。这凤鸣宫我也许久没来了,最近朝中之事颇多,估计又在生朕得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