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赛博战国 » 第四十二章 和平演变

第四十二章 和平演变

    “靳,我要的巨型温压航弹准备好了没有?”

    “国防战争部不肯签字,这是什么意思?”

    “蒙骜那个老B..哦,明白了。”

    武安君挂断卫星电话,气的直锤桌子。

    一向冷静淡漠的白起跟后方通过话,居然就变得如此暴躁,大家纷纷围上来询问。

    按照原定的计划,赵军俘虏会修建密集的木质建筑作为临时战俘营。

    秦军秘密调遣一批特种运输机,在货仓内安装有特殊尺寸的滑轨,可以从后舱门投放重四十吨的超巨型温压航弹。

    这是一种亚核武器,能够制造百吨级TNT当量的爆炸威力。

    最早时,武安君打算直接使用战术核武器,可是被秦王首相拒绝,退而求其次要了一大批巨型温压弹,还是被拒绝...

    “启,你现在立刻回到咸阳去,解决此事。”

    武安君认为,司马靳的屑斗能力太差了,虽然空军总监的本职工作做的极佳,但斗不过那些老虫豸。

    如果派启小将回去,应该可以为自己搞定大范围杀伤性武器。

    “武安君,我知道您很急,但您先别急。”公孙启劝阻道。

    武安君和秦王嬴稷产生了战略上的不同意见。

    一个想杀,一个想留,数十万赵军俘虏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这两位的思考方式没有夹杂个人利益,一个从军事战略出发,另一个从国家战略出发。

    但秦国后方还有更多的人,站队的目的并不纯粹。

    范雎更倾向于放回战俘,既能从赵国那边拿到一笔不菲的赎金,还能阻止后续的邯郸之战。

    赵国有生力量得以恢复,秦军就无法继续进攻。

    首相的封地,河东河内就不会被更进一步的吸干。

    蒙骜更倾向于吸纳归附,让几十万赵军战俘分置到秦国各地。

    到时候转业安置和治安维持都是一笔巨款。

    用民用义体更换军用义体,这当中又是一笔辛苦费。

    赞成杀俘的群体是较小一部分,也只有武安君为首的秦国军官团。

    考虑后续的邯郸之战,才要用尽一切手段的削弱赵国。

    公孙启认为这事要慎重考虑,从长计议,否则遗留的问题就太麻烦了。

    秦军指挥部陷入死寂般的沉默。

    明明是史诗级的大胜,气氛却比输了更加惨淡。

    许多军官参谋都在欣喜期待着邯郸之战,若是能攻克赵国都城,那更是份天大的功绩。

    出了这样的意外,后续就没什么可谈了。

    “公孙将军,只有您能解决一切了,请动身去咸阳罢!”

    “没有您,我们怎么才能获得胜利呢!”

    “将军!”

    众多军官投来期盼的眼神,纷纷用最诚挚的姿态过来恳求。

    眼看着公孙启已经要被架起来走了。

    大家都相信他,启小将一定能够回到咸阳去解决问题。

    首相范雎和国防大臣蒙骜,都是为了一己私利阻挠各位同僚前进,哼,跟这帮虫豸一起怎么才能扫清六国呢。

    武安君微微点头,还是保持杀俘的大意见,希望公孙启回咸阳去。

    这一个瞬间,公孙启意识到更大的问题。

    武安君白起,真的没有政治头脑吗?

    他有,而且很有。

    正是因为他太有,所以看起来没有。

    政治集团内部关系的稳定,嫡系亲信的忠诚度维护,必然需要充分的利益。

    可以是金钱利益,也可以是政治利益。

    军功爵,同样是足够丰厚的利润,能够充当军队内部的粘合剂。

    秦国军士为什么把白起当做精神图腾,秦军将帅为什么都无条件的信服他的指令。

    为什么在他的手下,人人竭力奋战、恪尽职守,能够榨干自己最后的气力化为战斗力。

    别的将帅领兵出征,从参谋部到一线部队,再到后勤运输环节,处处有闲人,几乎成了潜移默化的规矩,把一定的份额拿去浪费掉。

    豪族权贵的公子要来镀金,各式各样的虫豸要参与进来分一杯羹。

    无论训练还是战斗,都留有许多的冗余度。

    想偷懒我就假装看不见,不太想冲锋陷阵那就换个部队。

    一些贵族子弟聚集的部队,即便是丢弃阵地不守,或是拒不执行死战任务,又或是延误战机...

    寻常的秦军将帅都会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妥协算了。

    但在武安君的手下,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如果不是军功爵带来的丰厚利益,他不会成为秦军的精神图腾,他也不会拥有这种无视规则的超然地位。

    长平之战的俘虏问题是次要的,无论杀、留、放。

    能够带来的军功爵数量不够多,这不过是场重大的战役,不是战争。

    只有攻克占领了赵国都城邯郸,一举将赵国打的残废再起不能,取得整体战争的大胜利,才能到达人人加官进爵的地步。

    届时,武安君的辉煌功绩就能超越一切,成为真正意义的超然存在。

    每一个秦军将士的利益都与之息息相关,没有哪个虫豸奸臣敢轻易对他下手。

    就算是秦王嬴稷,想要处理武安君也只能慢慢来。

    把整个分权杀害的过程拉长,避免对秦军的安稳造成影响。

    另一条世界线,武安君没有攻克邯郸,秦王都用了三年时间慢慢分权分化,才最终处死他。

    如果攻克了邯郸,恐怕就要用上五年十年。

    嬴稷老头直接去世归西。

    在武安君白起看来,通过攻克邯郸一举灭赵,能够取得绝世的丰功伟业,更能自保。

    为了攻克邯郸,现在就必须杀俘,最大化去除有生力量。

    放俘虏回去绝对不行,打散安置到秦国境内更不行,他不想被治安成本和内耗的各种事拖后腿。

    更害怕的是,一旦秦国决定消化这批战俘,干脆都不继续进攻了,邯郸之战直接没了。

    杀俘、灭赵,几乎成为了刻印在武安君大脑里的思想钢印。

    公孙启暗中谋划着清君侧行动,白起是知道的。

    但他觉得清君侧不如灭赵,杀光赵国佬不仅容易,收益也更大。

    清君侧:成功自保、获取政治和经济利益、背负恶名。

    克邯郸:成功自保、最大化国家利益和战争收益、成为秦人永恒的英雄,秦军永远的图腾。

    公孙启沉默已久。

    军官们的期盼和劝进没有架住他,白起坚定的眼神也没有影响他。

    您确实有一定的权谋衡量,有内心的一些考虑。

    但出发点错了,结果必然与设想的大相径庭。

    武安君看待问题的方式很复杂,思考政治斗争的逻辑也过于良善。

    既有为扫清六合一统天下的老秦人情怀,也有自身对军事的狂热和千古功名的期盼。

    有着忠君报国的古典爱国思想,又怀揣着保全自身性命的考虑。

    想要开疆拓土,想要军事胜利,想要让秦国更加伟大,总是以国家利益优先的角度去判断是非,个人的利益被放在后面。

    百分之九十五的鉴,百分之五的屑。

    那么一定会被百分之百的屑击败。

    公孙启换上了郑重无比的神色,请白起到侧室密谈,不便与众人分享。

    “武安君大错特错!”

    “若是无法胜利攻克邯郸。”

    “阁下又该如何应对?”

    一系列考虑,从杀俘杀伤有生力量,到开疆拓土梳理功名,再到功高盖主我为主父...

    全都建立在最辉煌最伟岸的军事胜利之上。

    白起对自己的军事才华非常自信,也对赵国目前的乱局有理性判断,所以根本没想过输的问题。

    赢不了怎么办,有人拖后腿怎么办,每个人都能预见到你在邯郸大胜之后的情况,秦王嬴稷会放任那样的局面出现吗。

    还搁这想邯郸呢?马上就一纸调令把你逮回老家生病去。

    秦王、首相、国防大臣,都不希望你继续出战,没人愿意再给机会了。

    唯有清君侧,提刀上京,痛陈利害,才可图谋后续。

    武安君:“那你是建议,这几十万赵佬放掉还是带回国内?”

    公孙启:“我建议杀。”

    武安君:??????

    那你在跟我废什么话,我本来就想杀。

    启小将的意思是,换个方式杀,要讲和谐,反对暴力。

    杀人不过头点地,四十万赵佬土间埋,赵国还是赵国。

    诛心才能灭人欲,四十万不安定因素,赵国不攻自破。

    要消灭关东六国的反抗,并不一定需要通过战争行为暴力方式。

    群体精神信仰的改变,宣传攻势的影响,会产生完全不弱于战争的效果。

    在当前的情况下,放弃使用武力,并不意味着维持现状或是政治妥协。

    不去杀害赵国的几十万俘虏,也不意味着人道主义和利益考量。

    而是意味着...秦国要使用更加恶毒的手段。

    和平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