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赛博战国 » 第四十三章 一向直性子的廉大将军

第四十三章 一向直性子的廉大将军

    近日,我们赵国的这场耻辱性的大败,已经成为天下诸侯最大的话题。

    我们看一下前主帅廉颇对此的点评。

    一向直性子的廉大将军直言道:赵国这样输,只怕是连邯郸都不要了。

    “你说职能部门,一届一届换了多少个赵王了,换汤又换药啊,一届不如一届。”

    “赵国军队现在都什么水平,就这几十万人,你赵括什么都在当主帅,他能当吗!”

    “再这样下去要输邯郸了。”

    “我劝你们,把战术,兵法的这个理念先搞懂!”

    “老夫带的蛮好的,你把我老夫换了干什么你告诉我!”

    “赵...赵丹脸都不要了。”

    以上,均为廉颇将军的想象,虽然他很想真的骂出来,虽然他很想撂挑子不干。

    但是在这样国破家亡的危难关头,廉颇还是压制着怒火,竭尽全力的去尝试扭转局面。

    四十多万常备军进了丹水大营,那些俘虏的命运...谁能知道呢。

    廉颇向赵王建议,立刻准备换回俘虏,不惜代价的去跟秦国人谈判。

    赵王丹的态度依然是那样的犹豫。

    即便是邯郸守备司令廉颇、首相虞卿、常务副赵王平原君一起劝谏。

    赵丹还是拿不定主意。

    “若是割城献金,那秦人收了好处又反悔,痛下杀手该怎么办。”

    这是朝堂上所有人都担心的事情,秦国人的外交信用...

    凡是在国际政坛混过的人,都被秦国鬼佬诈骗过。

    凡是去函谷关以西访问的人,都被秦国鬼畜软禁过。

    老秦人贼惯了,向来不守规矩,这帮该死的蛮夷。

    一片猜疑的气氛当中,廉颇站出来,那壮硕的身躯在此时变得更加坚韧,仿佛定海神针一样维护着政坛的信心。

    “无论秦人如何,大王,您都必须做出行动。”

    “若是能将俘虏换回,几十万好儿郎都会继续效忠于您,继续以高昂的斗志死战。”

    “若是秦人收了好处又杀俘,您也可以借机大肆宣传,一方面加强六国合纵抗秦的意志,另一方面也趁机凝聚国内。”

    在廉颇看来,秦国人用了最为歹毒的计谋。

    如果几十万赵军被坑杀,无论赵国内部还是国际上都会一片哗然,赵国民众的仇恨彻底爆发,更有利于接下来的极限动员和邯郸之战。

    这...秦人居然不按常理出牌,这次好像真的不打算杀俘。

    一下子给廉颇弄的猝不及防,找不到最完美最有效的动员理由了。

    那几十万赵军俘虏过得越好,赵国内部的抵抗意志就会越弱,民众的侥幸心理也会不断增长。

    无论秦军是杀是放,廉颇都有办法去处理后续问题,反倒是目前这种僵持状态最为不利。

    尤其是赵王丹,天生就是个犹豫不决摇摆不定的货色,做什么事都拖延。

    现在不去换俘虏,秦国人就会借机大肆宣传,赵王不要你们啦,这更加摧垮军心民心了。

    “大王!你难道还要继续装傻吗!”

    “秦军取长平,扫上党,北攻太原与皮牢,接下来便是翻越太行山脉,兵峰直指邯郸!”

    “赵国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最后境地!”

    从铿锵有力的呵斥,音量愈加放大,最后廉颇完全是震声怒吼出来。

    这已经不是春秋时代了,争霸的概念早已不复存在,最后的礼法规矩也被践踏。

    现在只有灭国和统一!

    秦军的意图必然是彻底摧毁赵国,千万不能抱着什么和平的幻想,认为秦军得了好处就会回去。

    “这...一切都依将军,还请将军挽救赵国于水火。”赵丹起身拜托。

    群臣长舒一口气,死亡的威胁最为有用,就连大王都能重新让智商占领高地了。

    现在不能有任何的屑斗内耗,所有人都要配合廉颇将军的指示。

    第一,公开表态对战俘交换的事宜。

    第二,赵国立刻进入全国紧急状态,开始极限动员令。

    第三,停止南方边境的对峙,将防备楚国的近卫集团军全部调回邯郸。

    廉颇现在需要一切的力量来组织防御,如果被秦军突袭邯郸得手,一切都完了。

    有大臣问,那北方边境如何?李氏的边军集团还在跟燕国人对峙,需不需要也叫回来。

    边军拥有二十万之众,也算决定性的力量了。

    廉颇略微沉默,想要仔细考量一下。

    只见一旁的乐乘出口劝阻,李氏边军不可动。

    “燕人无信,更甚于秦。”

    “燕王愚蠢短视,属实世间罕见。”

    “若李氏边军回救邯郸,燕军必然挥师南下与秦军汇合。”

    乐乘就是燕国出身,他太了解燕王和燕国宫廷那边蠢货了,但凡老家有一个算人,他都不至于跑到赵国来。

    为什么乐乘能忍受赵王丹这种君主?

    因为他见过更烂的。

    燕惠王,千古留名的晦气东西。

    燕武成王,疑似弑父,武功不成。

    这两代燕王凑一起还不如赵王丹呢。

    乐乘的态度让赵国君臣都佩服不已,一个燕人能够在赵国危难之地,全心全意的忠诚于赵王,也算难得。

    赵丹高兴极了,自己能够得到这样一员名将的效忠,不枉自己耗费千金招贤纳士。

    对乐乘的好感度急剧飙升,类似于雪中送炭的行为感动了赵王。

    廉颇并没有注意到这个异样,他现在才懒得管大王喜欢谁信任谁。

    廉颇的脑子里都在盘算兵力配比和邯郸布防,只有近卫装甲集团军充作主力,大量低素质甚至毫无军事素养的动员兵填线。

    邯郸这座超级都市,也在先前数个月的战略轰炸中损失惨重,工业能力和建筑坚固度,乃至民心斗志都极低。

    想要守下来...哎,只看对面的秦国人了,若是秦国宫廷也能拖后腿就好了。

    紧急战报传入宫中。

    秦军兵分三路,一路向皮牢,一路向太原,另有数量庞大的直升机群正在飞跃太行山脉。

    一切都跟廉颇预料的一样,但秦军的速度很不对劲。

    赵王和大臣们慌了,廉颇厌烦的抬手,叫他们冷静下来。

    秦人这是反常之举,刚刚打完一场大战,毫不休整就立刻进发。

    更远距离更加复杂的补给线如何解决?

    分兵三路,还要留下一定量的军力看守战俘,秦军的力量会被稀释多少?

    无论怎么看,秦军都显得太急了,就好像..现在不打就没机会了一样。

    哼,这一封战报来得巧,要助廉颇老将军成功劳了。

    “点兵,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