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美人心机之逆袭 » 第三章 半仙寺前遇知音 贤德换取九龙泉(六)

第三章 半仙寺前遇知音 贤德换取九龙泉(六)

    川儿有些气愤采不到果子,连叶子也摘不得是什么歪门邪道啊?他往树下一看,要看清是个什么不讲道理的恶人,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位白头发白胡须老汉挑着一担沉重的木柴朝树荫处走来。丁川本想跟野蛮霸道人辩驳几句,心想年轻不讲道理横行之人多的是,但这么年老人见识多懂得生物规律,他说的可能有几分理由,或者这梨树是他老人家为自己长年累月来往于此是专门栽种的,既能遮荫乘凉,还可采果充饥,丁川想着,琢磨着从树杆溜下来,和气地跟老人家打招呼,对不起,不摘就是。

    白发老人问:你这调皮捣蛋鬼,有的是山清水秀处怎么偏来这枯燥无味荒山野岭地方来哇?

    小伙子指了坐在树下的母亲,把事情来由经过详细告诉白发老人。

    老头把木柴放下,在树荫处下坐定擦了擦满头大汗,有气没力的说,我还是一大早来这山后砍柴,到现在还没吃上一粒米饭,也没喝过一滴水,请行行好分口水喝吧。

    丁川很无奈,左右为难,把水壶在老人家面前晃了两下,对不起您老人家,只剩两口是留给眼瞎腿残母亲保性命的呀,我也干得似火烧,才上树采摘叶子止止渴充充饥,被您叫住手,真没法可想了,还把那边有一只大池塘转眼间池干水尽的怪事告诉白发老人,想让他知道口水难求。

    白发老人不满地说,你母亲是至亲,当然要保她的命,总不可无缘无故的去帮陌生外人喽!

    母亲虽看不清跟川儿说话是什么样子的人,但听得出是年老体衰的可怜贫穷人,便招手对川儿说,我不口渴,把水壶给老人家应应急,救救苦命人吧!川儿迟疑不肯。

    母亲粗声嚷,我有你在身边,身强力壮的肯定能找到水喝,快把水壶让给老人家,渴死人就难救活啊。

    川儿母命不可违,只好不甘愿的把水壶给了老汉。

    白发老汉接过水壶揭开盖,往壶里瞄了一眼说,还不够我喝半口,还是让你亲娘喝吧。

    丁川按母亲意思要舍己救人,对老汉说,你要干体力活,口干怎么把木柴挑回去啊?

    老头儿看他娘俩这般舍己为人便领他们心意,把仅有的水一口而尽,激动地说:你们是好心人必有好报,小伙子,你身材高大,走路不费劲利索得很,怎么不去刚才所说的那塘干水尽的池塘去一趟?我想那么大池塘怎么会说干就干呢?应该还有池底余水啦,你快去把池里水装在壶里,哪怕是泥浆脏水都得装满一壶,等沉淀变清后也可以应急救命哇,我出这个毛主意也是赔偿你们损失喽。

    丁川按老人家好意指导,拿着水壶往池塘走去。

    白发老人对瞎眼残腿丁母诉说,看得出你母子是贫困潦倒的平民,我比你们还要苦难深重啊,才三岁父亲暴病身亡,可怜慈母,带着无依无靠的我四处乞讨度日,流浪街头、乡村受尽饥饿、受人白眼。有一天傍晚,跟往常一样无处安生,饿得寸步难行了,在一家茅草屋前瘫软的躺下,被善良的主人看见,叫我们到他杂屋住宿,还邀我们到厨房一起吃晚饭,勤劳习惯的母亲看他家太乱太脏,刚吃过饭就帮着洗碗筷扫地洗衣服,原来这主人其妻子去年因病去世,是带着一个比我小一岁的女儿,正愁无人照顾。第二天早上,他跟我母亲商量能不能留下来帮他,母亲皱着眉提出一个要求,指着我对他说,这是我亲生儿子,和我相依为命,必须跟我在一起,不可分离,看你这种贫穷状况,哪有能力养活我们母子啊!那男子愁眉不展说,确实有很大难处,但尽力而为也许能度过难关,反正你带着儿子四处流浪也不是办法,而我要看护带养小女儿也不好去打零工、做长工,如果我父女你母子合起伙来倒好安排些,你在家带养一双儿女,腾出我去做长工、打短工,合理分工又合作,岂不两全其美,两小家合并,有事同商量共办理。

    母亲听他说的是道理,也就自然而然凑合成了一家。母亲待小女儿比我还看待宝贵如亲生护着养着,继父对我视为己出。我整天带着牵着小妹到山间田野捉些小动物给她玩,采些野花帮她戴,玩泥巴、打水仗很是开心。母亲把家务料理得清洁工整,继父到附近做长工也能赚点饭米钱,一家四口还算过的和谐温饱称心愉悦,却不知我是灾星丧门星还是其他原因,这温馨美满家庭好景不长,母亲突然生病,她考虑家里负担重,没有自己的田地耕种,光靠继父微不足道的工钱难以维持一家衣食,有点小毛病坚持强忍,霸点蛮或许能扛过去,根本没想到严重后果,继父关心她,提出请大夫来看看,母亲忍着瞒着说无大碍,吃点草药方就会好,她不停不住的干活、操心,没几天病情愈发加重,继父不再依她,借钱请来郎中、大夫把脉仔细检查后说为时已晚病入膏肓,无法挽救。母亲去世那年我才十二岁,可怜的继父既当爸又当娘辛勤劳作,省吃俭用,苦苦维持,把我和继妹养大成人,厚道善良的继父,即使要花费钱财还到处托媒给我找媳妇,找了好几年,许多个都嫌家境太穷贫为由告吹,继父思来想去,不怕人家笑话,把他亲生女儿我的继妹嫁我为妻,一没办婚礼,二不请客做酒,邻居相亲议论纷纷也顾不了这些。从此我与她情深意重恩爱亲密,没多久她怀孕了,继父和我欣喜若狂,省着美食优先她吃,攒些钱给她添置衣物,还为未出生的宝贝做准备,她天天竖起大拇指夸我是她最贴心最可爱的心肝,要为我养个最白又胖儿子,到临盆那天,我在她身边陪着,岳父请来稳婆,果真生出白白胖胖可爱小子,全家人欢天喜地,而妻子她流血不止,稳婆无法抢救,可怜她紧紧抱住爱不释手的宝贝儿子死不瞑目,太可惜太悲惨,至今我天天想起为她伤心痛哭。

    生下来就没母亲比我还要可怜的儿子没奶吃,他外公弄来葛根汁、米菜汤,我笨手笨脚地抱着儿子学着喂汤汁,好在这孩子是生成的贱命,很听话,不哭不闹,能吃能睡,没病没痛,还算顺畅成长。从小就健壮如小牛,连蹦带跳的很逗人喜欢,跟着一群小朋友嬉戏玩耍,一同上学堂,我和他外公虽然为之费尽艰辛操劳,什么都省着给他吃喝,拼命挣来工钱培养他读书、买衣服花用,看他如此听话懂事,长得白胖可爱,心里乐滋滋笑呵呵,竞忘了所有辛酸苦恼,期盼他快些长大成人能有出息。

    眼看着他长成健康帅气的男子汉,就恨老天爷太不公平,这一年夏天发洪水,我儿子他好心去帮乡亲们抢险救灾,见邻居家孩子被汹涌大水冲走,他奋不顾身跳进激流汹涌大河中,使尽全力跟洪水搏斗,好不容易才抓到急流中垂危孩子,将他举出水面,并有其他村民接应才把小孩救上岸,我儿子本人却被无情汹涌的洪水卷走,连尸骨也没找到。

    原想已长大成人的儿子准能传宗接代老有所依,当时我彻底绝望,想一死了之,跳进滚滚洪流跟随儿子一同去见阎罗王,好心的邻居乡亲们一群人将我绑架回家,可怜我那卧病在床的岳父,他为养大我,安排成家费尽了毕生精力,待我如亲生,我只能知恩图报责无旁贷,我必须顽强的活着照顾赡养他老人家,数年后他寿终正寝,从此我单身一人靠砍柴换油米,至今已十几年,你说我的命运怎么要从小苦到头啊,苍天为何要这么惩罚我啊?

    白发老头朝川儿取水方向望了一阵说,你儿子去许久还不见回来,他似乎想起了什么,起身往树上爬,和善的丁氏急忙制止,您这么大岁数千万不要干冒险事去爬树啊,我的腿就是从树上摔下来跌断的,十几年都没康复很痛苦,况且你上树去干什么哪?

    老人笑着回答,我去摘几个梨子给你尝尝。

    丁王氏忠告他,你别费功夫,我儿子刚才在树上找寻许久,连一个也没采到。

    老人边爬边说,我就不相信这么大棵树枝叶如此茂盛,结不出果实来。不一会儿他笑哈哈的来到跟前,你看清楚这是什么东西,还将几个梨子递给他手中。

    丁王氏惊讶问,这果子是不是这棵树上摘的呀?

    老汉说这还有假,难道我会变戏法无中生有凭空变来,请你趁新鲜吃放心吃哇!

    她只接手一个,把另外两个还给老头说,您爬树采摘辛苦了,该您吃,我吃一个足够了。

    老汉说,凡人吃饭每天得吃三餐肚子才不饿,你得吃三个才会眼光脚健病痊愈啊,我这种贱骨头无啥病痛很健壮,没必要吃这么贵重的东西,二人你一送她一还相互推辞礼让着。

    正在此时丁川取水返回,老远看见他们在拉拉扯扯,认为老汉耍流氓欺负他母亲,猜疑这老不死的地痞,这么久赖着不肯离去,原来是想打歪主意,恨不得使上几拳将他打成半死不活,他爆跳如雷,跑步到母亲身边,才知是两人让梨不休才放过了他,怀疑这梨子是从哪来的呢?

    丁川按老人家指点,来到干燥的水塘底,仔细观看四周都干得开裂,只有底部中央最低洼处一碗大盆地一点点存水,水壶无法舀起,他灵机一动双手掌合拢将水捧起来,一捧一捧往壶里装,刚刚捧了一回,手掌边被锋利石尖刺破鲜血直流,他怕仅剩的一点水被火烧太阳烤干,顾不得血流不止疼痛难受,必须抓紧时间抢装贵如金的救命宝水,把泥浆连水带血一概不论,一捧一捧接连不断地装进水壶,一点一滴也没浪费,刚好凑够一壶兴高采烈地回到梨树下,把壶交予母亲愉快地说,您肯定口干得厉害,快喝吧!

    母亲教他,你先给老人家喝喽,我正在吃他给的梨子啊!

    老头子认真看她津津有味大口吃,还赞口不绝,从来没吃过这种又爽又甜水分丰富的果子,吃完才发现这梨果然不寻常,其核跟荔枝桂圆一样,只有一只圆滚珠核心,难怪比一般的好吃许多。

    老汉接话,你喜欢这种梨,你把梨核带回家去种在屋前屋后定会生根开花结果,如果丰收之年结果多,你就每天吃一个,结的少只有十几个就分到每月吃一个,再少的话只有四个就每季度吃一个,春夏秋冬各吃一个,总而言之,不能行好心分给别人吃,否则保不住你今后这双明亮慧眼哟!

    丁母看他这等舍己为人的好心人,小声对川儿说,这可怜的老头子,少年丧父、中年死妻、晚年失子,是个贫穷苦命人。刚才他从树上摘到三个梨果,全部都让给我,宁可自己口干饿肚子,还再三交代,要我把吃剩的两个留着明天后天各吃一个,或许我能痊愈,看在他心地善良穷困潦倒,就担心他在不断的衰老,再无体力砍柴为生,后来日子怎么活啊,你把剩余银票赠送给他,吩咐他留着到动不了时花用。

    川儿急了,附耳对母亲说,昨天晚上我才清点过,余老爷给的银票,我们从余府出来已半年多,就剩余一张仅五十辆,我们还要继续前进给您治病,等治好病还得返回家去,得花路费盘缠,我正愁钱从何处找,冥思苦想无着落,快到绝路了,您发慈悲救济别人也得量力而行,先保自己,再管他人闲事啊!

    母亲并不怪儿子无道理,只好耐心小声对他做解释,这可怜的老人这么善良诚实,你先把银票送给他,我们另想办法,天无绝人之路,我们沿河走,你可摸鱼捉虾;爬山路能摘野果采野菜充饥;到大道上挨家靠户乞讨为生。总之饿不死,慢慢游打算晚些回家。

    原本孝顺的川儿,母亲的话唯命是从,便把仅有的一张银票交给可怜悲哀的老人家。

    老汉双手推辞不肯接受,避而远之。

    丁王氏说服他礼尚往来天经地义,你不受我的情,那我也没脸面要你的果子,拿出两个梨,叫川儿送回老汉还大声对他说,您省着让给我吃,我绝不能独吞,回送您是大道理呀。

    老人家语重心长劝告,你要知道,不吃完这梨果,你的病残就永远好不了呐。

    丁王氏生气道,我宁可永生永世是瞎眼残腿,只要您不接受我们的心意,我坚决不白吃您好心善意给的果子良药,哪怕是神药仙丹绝不领授。

    白发老头看她善良本性又那么固执诚意,只好收下银票揖手感谢她母子们,问声你们身无分文,今后如何度日,有何打算啊?

    丁川苦笑着,我们自有奇招妙计,得义无反顾去寻访名医,不治好母亲疾病绝不放弃,绝不回家。

    老人家微笑道,那我愿送你们一程,跟我走吧!

    丁川不用母亲指教,上前几步,争着把木柴挑在肩上。

    老汉不让他挑柴,你快去背母亲才对呀,挑木柴是我的私事啊。

    王丁氏一心想帮老人家,川儿能主动代替挑重担,多么懂事称心的儿子,生怕老汉跟他争执不下,忙搭腔,我吃了您的果子残腿能走路啦,不必儿子驮我,让我试一试,说来也奇怪,这一试不但毫无疼痛,而且起步很顺,并越来越轻快如飞,她兴奋万分,感天谢地,情况突然好转,皆大欢喜。老汉带路在前,丁母随后,丁川挑着木柴紧跟着,三人边说边走,不知不觉已翻过石山,老汉接过木柴说,你们在此等候就地休息,我去卖掉木柴很快返回。老汉没多久回到原处,换了几个包子,我已吃饱,你母子俩一路辛苦,快趁热吃,吃完好赶路。老人家领着母子俩爬山越岭走了很远路程,到了喧哗热闹乡镇,老汉介绍,这是福建宁德府群山镇,现已天色不早,你们在这住宿一晚,这镇可通往江西——湖南——巴蜀之交通要道,明天你们可在此雇佣一辆马车,大约半个多月可到达你们家乡。

    丁川有难言之隐,忧虑重重回话,我母亲的病没治好不能回家呀,还有更困难的问题……

    白发老人早知道他难处,劝慰道,我估计你母亲能跟随得这么轻快,并且跑这等崎岖坎坷山路也不嫌累,证明她病情很有起色是痊愈之势,再在今晚吃上第二个梨,明早再吃第三个,还要记住这几天不能喝别人给的哪怕是店里免费的水,要专门喝自己壶里岩浆混浊水,以我猜测,吃完梨喝尽水,你母亲准会康复。我还计算得到,母子们关心我把银票全部资助给我,你们已是身无分文,我必须把钱归还,但还远不够雇车和盘缠,我这边熟人多,去借千把几百两不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