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写给自己的回忆 » 招蜻蜓与打水漂儿

招蜻蜓与打水漂儿

    由我们家出街门不远就是南道沟。道沟宽窄不一,有的地方能错过两辆大牲口车,有的地方错不开。沟深到赶大车的坐在车辕上平着能看见半截鞭杆子,道沟只是偶尔走牲囗车。

    夏季的时候多半就是条河。往东奔村口外南边的串窑窑坑,西边通村口的三角坑,三角坑有大沟连着,往南奔南窑坑,往北穿过小桥子奔北窑坑。这道沟这水给我们这帮孩子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夏天有水就有老琉漓,我们管蜻蜓叫老琉璃。招老琉漓是我们喜欢的玩艺儿。

    蜻蜓分单缸和老籽儿。蜻蜓身子和尾相连的那个锥形叫裤,我倒觉得应该叫裤衩。那裤蓝色的是单缸偏黄色的是老籽儿,一般都是用老籽儿招单缸。用线栓了老籽在小棍头上做成了招子。因为蜻蜓总是顺河来回的飞行。眼见得蜻蜓飞过来了,用招子在它面前顺着一挥,它误当是自己飞的蜻蜓就追来架排,等它掐实了,用招子把它带到地上.然后拿手一捂就逮着了。

    逮着后把它夹在左手的手缝里.再招下一个。弄得好天黑之前招的蜻蜓能够夹满一只手。拿回家撒的屋里,说是让它们吃蚊子.而实际上他们都趴在窗户上一动不动的,从没见吃过蚊子。

    因为看着似乎是老籽少单缸多,所以有时也用单缸做招子。只是把它的裤上抹点黄泥就行了。管这样的招子叫假招子,由此而产生一个歇后语,叫单缸抺泥假招子。当哥哥不带弟弟玩,弟弟为引起大人干预假哭干嚎被识破,这时候就说他是单缸抺泥假招子。

    由于河水不深,浅的没脚面,深的不过膝盖,因此在这儿玩大人不怎么说。不像南窑坑北窑坑水深,特别是北边那大大小小的窑坑年年都有淹死的,并且还有鬼拉替身的说法,大人是决不让去的。

    在河边比赛打水漂儿,看谁打水漂儿多、打的远也是一种游戏。要想打得好也有一番讲究。首先得找那薄的碎瓦片。太大的打不远,太小了遇水就扎下去了。最好是比手掌小一圈,比手心大一点的最合适。形儿当然是越园越好。拿在手里凹面朝上,弧面朝下中指垫在底下,拇指虚压在上面。食指围在外圈,并且最重要的是食指的最前面的一节指头抠住瓦片的一个棱,准备好后,顺着河道身子尽量地放低接近水皮,然后大臂带动小臂,小臂加速在瓦片出手的那一瞬间,食指最前的那节指头抠一下瓦片上那个棱儿。让瓦片旋转着飞出去,这样不园的瓦片也转圆了,准能打出一溜串的好水花來。

    道沟水不深,平时有我们管叫‘卖香的卖油的’一种水虫在水面上划来划去。水里有小鱼,小虾,还有一种在水中翻上来翻下去的像瓢虫似的小水虫。还有那么一种水虫,不知道叫什么名字,个头跟屎壳郎那么大,但没那么厚,背上也是扁半圆的,下面是平的,翻过来是两排类似百叶窗式的片,忽扇忽扇的它就是靠这两排片游水的。我们管它叫王八盖子。

    这里管甲鱼叫王八,说起王八盖子,我们还真在这下坡的道沟里逮着一只王八,有拳头那么大,怕它跑了没敢在水边玩。用小铁锹把它托到我们家门口的枣树底下土地上玩。用小棍儿捅它让它爬,它缩着脖子一动不动。那我们也不敢用手碰它,因为听说被王八咬住了,它就不撒嘴,非得等黑驴叫唤它才松口呢。出于什么典故至今也不知道,但是当时怕被咬的恐惧是非常大的。也是,如被咬住了上哪去找那一根杂毛都没有的黑驴去呀。

    水里的东西落在旱地上,这王八缩着脖子装死不动。时间长了玩腻了,把它扔在一边,不想它倒把脖子伸出来了。趁机用铁锹捺着把他给宰了。把脑袋拉下来扔在了一边,接着玩儿别的。那时都是大叉着两腿坐在土地上玩的,玩累了,我弟两手向后一撑想歇歇,“哎哟哟哟”的嚷起来了。一看那个带着半截脖子的王八脑袋咬在他的一只手指头尖儿上了。幸亏他使劲甩了两甩给甩掉了。但是还觉得挺可怕的。一个拿刀拉下来的脑袋都能咬人,怎能不让人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