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写给自己的回忆 » 南海舰队训练团

南海舰队训练团

    在家的时候没见过真山,只去过北海、景山,所以那天夜里一踏上码头觉得脚步往高处走,两边分不清是树是山时,心里莫名的觉得是山才好。第二天睁眼一看果然是住在山底下,心中无名的升出一股兴奋。

    到地方了,急于向家中报平安,往家里写信。“咱们的部队的地址是广东虎门4472部队23分队就可以了。”班长说:“而咱们实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训练团二大队八中队,但出于保密原因,不要在信里说。”

    班长朱瑞云高个子浙江人,副班长张化堃天津人,个头跟我差不多。副班长带我们到团部那边的军人服务社,买了印有人民海军的信纸和信封,我买了个搪瓷脸盆儿,图案是蓝天白云下跳伞的伞兵。这使我想起了刚上学时我爸给我买的那个铅笔盒,图案也是蓝天白云,天上有飞机,水面有军舰,中间是陆海空三军战士的形象。

    这时我才注意到我们的军装不是上白下蓝,帽子有飘带的那种海军服,而是和陆军一样的样式,只不过颜色是灰色。心想我们是正规军吗?但没敢说出来,怕人家笑话。

    一套衣服换不过来,暂借的旧衣服是一套蓝色的上身得钻着穿的那种海军服,后来才知道这次改装就是几个多月前的事。我们是改军装后的第一批兵。不但海军军装改了,也取消了军衔制。说是带有军衔的军装,拉开了上下级距离不利于与官兵干群关系。带着肩章不方便助民劳动挑东西脱离群众……

    当初信用社的人问我干嘛非得去当兵时,我说我想到部队上去板板自己,现在我如愿了。

    “这支部队就是一个把老百姓培养成一个合格军人的地方。”中队首长这样说:“军人首先要知道我们是为谁来当兵,为谁来打仗。我们中国人民解放军与解放前,国民党的旧军队的区别是……”

    “军人要站有站姿,坐有坐姿……”

    “请假经批准,外出要两人成排、三人为伍,回来要及时销假……”

    “保密规定……”

    “内务条例……“

    这一切经过中队首长、区队长、班长的言传身教使我们逐步的由一个农民向军人转化。

    这一转化过程开始较劲儿的就是练队列。虽然上学时都排过队,走过队列,但军队的要求严格多了,立正,要求两脚后跟并拢,挺胸收腹。面对正前方眼平视,不能仰头,要收下额,头顶如同顶着物体一样向上挻。双手自然下垂,五指并拢中指扣压裤线……,齐步走要求步幅约80公分,每分钟116步……紧张的训练,严格的要求,每个人的神经和肌肉都绷得紧紧的。一次队列训练中站在我前排的一位战友可能是绷得太紧了,突然晕厥了,实实拍拍的砸在我的胸口上,然后倒在了地上,着实吓了大家一大跳。倒是没出危险,只是有点没面子,因为失禁了。自那以后我自己把弦松了一扣。

    早上紧急集合,打背包跑步也是一个让人手忙脚乱的事情。事先不通知,一般是比正常吹起床号早十分钟,中队自己吹响了紧急集合的哨子,大家从睡梦中一跃而起,摸着黑穿衣服穿鞋戴好帽子打背包,紧紧张张的跑出去集合,然后整队跑步。跑过一大圈回来检查评比,开始时除了时间不合要求外,跑一圈回来基本上没法看,乐子大了去了,有的衣服扣子扣差了位的,有的帽子没带正的,有鞋带没系好跑开了的。也有背包没打好,抱着被窝地上还沥沥拉拉的拖着背包带子的……后来经过几次训练逐渐都达到了要求。这除了越练越熟以外,首先是要求头天睡觉前自己脱的衣服鞋帽放的位置要有井然有序。特别是背包带要能够准确的抓到手里才能缩短时间,提高速度。

    上级要求部队开会前、学习前、开饭前、训练前、看电影前行进路上都要有歌声,总称五前一路有歌声。因此营区里时常歌声不断。“雄伟的井冈山八一军旗红,开天辟地第一回人民有了子弟兵……伟大的共产党伟大的毛泽东,伟大的毛泽东……”“谁养活谁呀?大家来看一看……”“我们为谁来打仗?为谁来打仗,我们为谁扛枪呀,为谁扛起枪……”“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打败了日本狗强盗消灭蒋匪军……”“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要注意……”“红旗飘舞随风扬,我们的歌声多嘹亮,人民海军向前进……”显示着部队生龙活虎斗志昂扬,充分体现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良好作风。

    而最热烈震撼的是看电影前的拉歌。部队坐在顺山势修成的扇面台阶上,有人指挥大家助威。三大队的指挥喊“一大队!”三大队的全体人员齐呼:“来一个!”然后连呼两三次后,有节奏的边鼓掌边说:“叫你唱,你不唱,扭扭捏捏不像样。”这时一大队指挥起头打拍子,带着本大队唱一曲“学习雷锋好榜样……”然后冲着本大队的人喊:“二大队!”一大队全体人员齐呼:“来一个……”二大队唱一曲“日落西山红霞飞……”就这样此起彼伏,直至电影开演。

    每星期三和六晚上都演电影。其中星期六那场电影是可去可不去的,去就收五分钱,不去可以自由活动写家信什么的。电影开始前还放一段幻灯片,表扬好人好事,批评不良现象,宣传时事。八六海战就是刚到没几天最先从幻灯片中知道的。

    南海舰队训练团地址是广东虎门,这让我们想起了林则徐,通过中队的介绍证实,这确实是百年前抗英销烟的地方。码头上大榕树底下架着一座老式大铁炮,据说是雅片战争后才置办的。

    而左手顺着山沿着海边儿的路走不多远,有一座节兵义坟。据说就埋藏着当年在威远岛上战死官兵的骨骸。而上码头后照直走,路的右手边上分布着,被老榕树根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点将台,以及通往各山头炮台的路。而我们八中队是远离团部和大队的路的尽头。

    在我们中队的外面有一片海和沙滩,与之相隔的是一段近似于干打垒的墙。并由洼地绵延到山上。指导员说:“当年筑这墙时并没有水泥,之所以这么坚固,是因为在沙石里掺了糯米和蜂蜜,不信你们可以尝一尝,还有甜味呢。”百年前的墙了抠了抠,还真抠不下来,顺着老墙的马道蹬上了面对海的炮台,指导员把手往右一指。隔着宽阔的水面远远看去那边也是一片山地。指导员说:“那是威远岛,电影林则徐中的关天培就是在那个山上自刎殉国的。”

    虎门是一个关口,百年前帝国主义就是用铁船快炮打开关口侵略中国的。现在经过无数先烈们的流血牺牲,终于把帝国主义赶出了中国。但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他们时刻都在准备发动新的入侵。所以为了我们国土的安全,我们一定要加紧练兵,掌握本领,用实际行动保卫我们的海边防。

    指导员的手指向了左边,那是水天相连无边的天际。“往南下去的水域叫伶仃洋,同志们知道这个名字吗?”“知道,南宋的文天祥有一首过伶仃洋。”“对,就是这个伶仃洋,谁能背下那首诗吗?”背不下来,我们只记得那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那么我把他的全诗说一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伶仃,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诗的前部分主要说了自己的身世经过和忧国忧民的心情。成为千古佳句的就是这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现了诗人坚贞不屈和视死如归的品质,我们今天革命取得的胜利也是无数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在革命烈士诗抄里就有这样的诗句。‘满天风雨满天愁,革命何须怕断头,留得子胥豪情在,三年归报楚王仇。’‘砍头不要紧,只为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还有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用胸膛堵枪眼的黄继光。……都是我们的榜样。我们革命军人就是要有视死如归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我们的前方就是香港和澳门,我们的周边看似平静,其实并不太平,你们注意到了我们营区外那个放牛的吗?据了解解放前曾是一个国民党的团长,所以我们必须时刻保持革命警惕。特别是我们八中队,离大队和团部比较远。就更应该有高度的警惕性。我们的水井里养了几条鱼,如果发现鱼死了一定要马上报告……”

    听了后边这番讲话真的把我吓着了,不单是我,我看其他新兵也有胆小的了,因为我们八中队离大队那边有一段距离呢。营房也不像团部那边是一排一排的。而是在山脚下随坡就势的几间营房。根本就没有明显的营区,而那放牛的老头大家都看见过,就放一头大水牛在我们的路边和菜地边上,那人脚有点瘸,坐在沟坎上,眼睛总是从斗笠底下往上翻着偷看人。

    一次晚上集合去看电影,整好队齐步走一支歌还没唱完呢,队伍中有人喊;“山上有人!”大家急往山上看,月光下松树摇曳忽亮忽暗,有人往山上指着说,就在那个地方有黑影一闪,弄得大家毛骨悚然。队伍停下后,中队派三个班长端着冲锋枪上去搜索了一遍,回来说没发现异常。“因为上面有过去空军‘观通站’留下的废弃观察哨所旧房,可能是窗户上的残玻璃被风吹动摇动的影子。我们中队的营房之所以孤独的远离团队,也是因为这本是从前空军观通站的营房。”副中队长如是说,并安慰大家不要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