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写给自己的回忆 » 军列一路向前

军列一路向前

    正式被批准入伍后,接下来就是由军队的同志给开会。介绍讲解军队当前的状况,以及作息时间及开展四好连队五好兵的活动。领军装被服就是在东大桥北边。就是现在的武警总队的院里。并且还组织了一场由海政歌舞团演出的欢迎会。那首《我和班长》的歌曲,就是在这个欢迎会上听到的。

    临出发前自己也添置了一些小物件。我爸花九块钱给我买了一个人造革的手提包,当时帆布的也就六、七块钱一个,一个塑料的吹气枕头、肥皂、香皂等洗漱用品。我自己花了七毛二买了一个塑料的钱夹子。大队送了我们每人一套毛泽东选集甲种本,一个请韩大爷用毛笔写了鼓励话的笔记本,会计也送了我一个笔记本,一切就绪。

    开拔的那天是中午到公社的大院集合。在大喇叭里唱着:春风吹开遍地花呀,小伙当兵就要离开家呀,大家来送他呀……在歌声中我们离开了家。

    咯噔咯噔的火车轧铁轨的声音不紧不慢的从身底下传来。列车走走停停,停停走走,等到天亮可以下车看一下外面的景致时,路边的牌子上写着石家庄。哦,我知道了,我们这是向南走。

    头天下午离开公社以后,大卡车直接把我们拉到了三里屯的服务楼。在那里开了个大会,有部队首长讲话,有地方领导讲话,有新入伍战士代表讲话,家属讲话。临了在服务楼里坐着大桌大椅正正经经的大餐了一顿。

    这之前还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就是在各路新兵入伍战士都聚集在服务楼进行了分班编组之后,又有一个人单独由武装部给送到了服务楼,后面还跟着一个半大小脚满头白发的老太太。

    大家都不明白怎么回事,有知道的说这人也是我们一块报名参加体检,其实也合格,但由于人数限制,未被批准入伍。可现在他妈要改嫁,是跟过去还是自个儿留在家都觉得脸上无光,所以坚决的要离家当兵去,已经死磨硬泡了很多天了,这是刚被部队批准的。

    也是,娘儿俩过日子,儿子是瓦匠,有分挣、有水钱、多好的日子啊,都老白毛了还改嫁,让儿子的脸往哪儿搁呀?人们小声议论着。可那老太太倒像没事儿人似的,大大方方的和大伙一起大餐了一顿。

    直等到天黑后大卡车才来,把我们拉到了BJ站,车站的灯光把我们的军服染成了紫色。车厢里大家一顺边儿的席地而卧,接兵的领导特意叮嘱大家车门只开一半,并且拴了两条背包带,如果夜里撒尿就到车门口,但一定要叫起另一个人跟着,以防掉下车去,领队就睡在车门边。

    《烽火列车》、《铁道卫士》,还有苏联电影里演的,我所知道的运兵车就是这样的铁皮罐车。列车一路前行过黄河,过长江,过武汉,过长沙……过黄河大铁桥时是夜里,接兵的人的提醒大家说:“你们数数铁轨声,估计一下黄河有多宽。”大家暗暗的数了数,按十米一声儿算,估摸得有六里多地。等到天亮时通过铁闷子车窗,看见外面坡地上走着两头牛,不是黄牛,而是过去只在画中才见到的水牛,我想这回算是到了南方了吧,我估计这里应该是在湖北。

    在长沙兵站最不适应的是那厕所。接大手的便池是前后一条沟,虽然有个隔墙,却又矮又薄,其实就是后面的对着前面人的屁股。扫茅房的也毫不避讳的在你旁边扫啊扫的,我想这南方怎么这样呢?

    一路吃饭都在兵站,以班为单位围一个圈,中间地上一盆馒头或米饭,一盆菜大家盛到碗里吃,在长沙发了一份津贴六块钱。

    列车到广州的时候天擦黑了,站在卡车上看着街上的店铺人群想起了《羊城暗哨》、《寂静的山林》同时也想起了小学时地理老师讲的:京广铁路是我国最长的一条南北大动脉,那时曾想,长大了如果能坐一趟就好了。今天真的坐过来了。

    卡车在喧闹的街市里穿来拐去的来到了码头,我们被依次排队安排坐在船的各个位置,满满的一船人。船开动不久,那个人,就是和韩连长一同在我们大队接兵的那个军人,他一路上管伙食并且负责和兵站结帐,现在又挨着个儿的穿行在人中间,点着名的发津贴。发到我时我玩笑了一句,“这还不错,三天发了两回钱”。他赶紧说:“那天发的是上月的,这次发的是这月的。我一乐说:“知道。”这时连带我爸给我的,我手里有十八块钱了。

    船在夜里航行,人坐在露天的船上竟然睡着了。被叫醒后觉得有些凉,磕磕碰碰地上了岸。黑灯瞎火的,后面跟着前面的走。感觉两边黑幽幽的,不知是树还是山。脚底下感觉似乎是在上坡。在一块大空地上重新点名,分组后又走了一段不短的路,终于在营房里安顿下来,听有手表的人说已经两点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