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穿越三国我叫汤总 » 第二十章 界桥之战

第二十章 界桥之战

    军营内一使者身穿银白铠甲系着红领,戴毡帽,一眼知道是公孙瓒手下。

    刘备正与简雍中秋等人商议着什么。见我来到,刘备请那使者将情况细说了一遍。

    公孙瓒正集合幽州各路兵马,与袁绍相峙。

    得知这个消息我并不惊讶。这几年我们虽身处塞北,但也从往来商人和流民口中得知了天下形势的变化:

    随着灵帝驾崩,董卓一度为祸京师,废立皇帝,汉室权威已被一扫而空。但最终董卓迫于关东诸侯的联合讨伐,焚毁洛阳西奔长安。

    在北方,公孙瓒和刘虞这对老冤家共据幽州。袁绍刚刚从韩馥手中夺了冀州立足未稳。

    曹操在兖州起家,聚拢亲族拉起势力,正以袁绍为后援。陶谦已经肃清黄巾余党,割据徐州欲争中原。

    在南方,刘焉在益州行天子事有不臣之心。士燮家族占据交州,这二人虽地处偏远,但也是一时枭雄。宗室刘表单骑入主荆州,已经得到世家大族拥戴而站稳脚跟,正广募流民及士人,坐襄阳以观时变。

    而最主要的当属出生名门的袁术。此时袁术正据江淮富庶之地,拥有天下核心豫州,手下又有江东猛虎孙坚等人,兵多将广,势头正盛。

    陶谦与袁术结为同盟,北方又有公孙瓒与袁术遥相呼应,汉末第一大军事集团——袁术-陶谦-公孙瓒集团已经形成。

    他们的势力连接起幽州、河北、徐州、豫州、淮南,对河北的袁绍形成了夹击之势。

    191年的袁术,可以说是最强诸侯了。

    然而袁绍方面也不会示弱。他联合发小曹操,又利用袁术刘表的矛盾远交近攻结好刘表,形成了袁绍-曹操-刘表联盟与袁术抗衡。

    袁绍集团拥有冀州、青州、兖州和荆州,在实力上较袁术弱,也多采取守势。

    汉末州牧郡守间的对抗,从二袁兄弟相争开始。

    这时候白马将军公孙瓒坐不住了。他率先发难,将弟弟公孙越之死归咎于袁绍,带兵五万南下攻打冀州。

    袁绍被迫应战,他匆忙合兵两万奔赴界桥,加固了土城后又周密布置箭塔弩墙,甚至临时挖了一条深达三米的护城河,希望以此能阻挡公孙铁骑的进军。

    不得不说袁绍在工程方面还是颇有些水平的,公孙瓒的骑兵真的就在小城前停下了脚步。现在双方陷入僵持,也都互有胜负,正各自求援于其他势力,希望能一举解决对方。

    刘备让使者回驿休息,又问我意见。这次他没了前次救援管子城时的果断了,可能是这几年的历练让他更沉着冷静,也可能是公孙瓒的所作所为让他失望。

    他看向我,期待我能告诉他接下来要怎么做。

    “主公,我们应该去。”说着我摊开地图。

    “公孙瓒与袁绍相争,必然是今后几年间整个河北的主要大事。公孙瓒虽然兵精粮足,又有白马义从万人锐不可当,但他没有脑子,就算有很大地盘也迟早是为他人做嫁衣而已。”

    我一指向下,在邺城上画了一个圈。

    “而袁绍现在虽然只有冀州,城少兵寡。但袁家门生故吏满天下,更深得河北士族拥戴,袁绍本人又是一时豪杰,体恤士卒善待人才。因而我料定河北之争,袁绍必胜。”

    读过三国的人都知道袁绍和公孙瓒相争的结果。不过既然穿越到这里,当个预言家的感觉还是蛮爽的。

    刘备不解地看着我,问:“那按你所说,我们去是要帮袁绍?”

    我笑着回答:“不是,去帮公孙瓒。我们兵少,去了也并起不到扭转战局的作用,只是做个态度和人情。况且主公与诸位在这黄土里呆的时间也够久了,趁这个机会去中原走走,岂不是更好?”

    刘备听了深以为然,即命令大家都去准备。

    等人都散了去,我又和刘备说:“主公,此去冀州万不可死战,保存实力为上策。”

    刘备点头,又问:“汤总,此次南下还需要做什么准备?”

    还是刘备最善读人,他知道我有话未说,便等人走了再问。

    “主公还需派一心腹往徐州去说陶谦,只称是公孙瓒手下刘备联络,让他扎根在徐州。陶谦与公孙瓒交好,又都是袁术朋友,必然会收到优待。哦对了,还需多备些金银给他带着,打通关系时会用。”我回到。

    刘备一一采纳,只是问我谁人可当此任。

    “田豫。”我说出这个名字后,刘备也会心而笑。

    “那就这么定了。”

    又是一年冬,连下了五天的大雪将北国染成了素白。不远处,遮天的旗帜下数百列骑士们正排列成整齐的队形向一处孤城迫近,白马白甲白披风,烈红的旗上写着黑墨“公孙”大字。

    是白马义从。

    连日的战火已经将孤城的土垒推平,城下的护城河也都被尸体堆满,重重叠叠,被白雪埋成了野坟。

    城墙上士卒已经疲惫到了顶点,歪歪扭扭竖着的“袁”字旗残破不堪,似乎一阵风来就要吹到,更别说面对眼前这山一样的骑兵阵列。

    这可是白马义从,整个河北最精锐的骑兵军团,骑士们都白衣白马,久经战阵。在冲锋时这支军团像极了一道白色闪电,铁骑之下,尸骨无存。

    “瓒好白马,屡乘以破虏,虏呼为‘白马将军’。故选精锐三千,尽乘白马,号‘白马义从’。”

    又帅又猛,这是后汉三国时期的一支特种部队。

    只是我不明白为什么要用骑兵攻城,大概是帅吧?

    公孙瓒端坐在他的坐骑“白雪”之上,在雪下到最大的时候,右手轻轻挥下,下令骑兵出击。

    他信心满满,军队冲锋引得地动山摇。他志在必得,眼前的冀州乃至于天下似乎已经在他手中。

    白马将军此时的自信和威势已经到达了顶点,他誓要踏平眼前一切阻挡的人,全据河北,进争天下。

    天子车驾,皇宫金銮。公孙瓒想到了一些美好到不真实的事情,笑了。

    可当白马义从们冲锋到界桥残城下时,却出现了一些骚动。

    原来潜伏在积雪中和盾牌后的许多袁家士兵立刻站起身来,以长戟攻击骑兵。许多骑士反应不及都被大戟扯下马来,被乱军杀死。

    骑兵的冲锋似乎遇到了阻挡,停了下来。

    但更糟糕的还在后面。

    很快,随着城上一声角鸣,袁军数千张强弩齐发,以居高临下之势向着白马军中射去。白马骑兵遭到这般打击很快陷入混乱,将军严纲全身中弩矢十余处,坠马而死,其余人都开始后撤逃命。

    袁绍军愈战愈勇,在将军麴义的带领下一路掩杀,冲到了公孙瓒面前。兵败如山倒,公孙瓒的军队四散奔逃,麴义举一门大盾,挥刀向前连斩护卫四人,还将“白雪”前脚斩断。

    公孙瓒落马跌伤,佩剑也不知去了哪,人高马大的他大概是伤了脚,只能在雪中爬行,很是狼狈。麴义见此机会哪会放弃,跃身就去。

    公孙瓒失势,危急中只能徒手准备硬接就要来到的攻击。

    我们远在北丘支援不及,危难间见一银甲小将飞马来到,一脚踢开麴义,打了他个措手不及。

    随后小将挺枪便刺,一杆长枪使得出神入化,像游龙出海,麴义根本不是对手,招架不住闪身逃跑。

    小将无心去追,回身又刺死了两名试图接近公孙瓒的袁兵,把马让给她掩护后撤。这时我们都赶了过来,公孙瓒的心腹、长吏关靖带百来亲兵也来护卫,将他和溃兵救了出来。

    逃回本阵,伤重的公孙瓒不忘问自己救命恩人姓名,只见那小将刀剑入鞘,拱手答道:

    “我名赵云,字子龙,是常山人。本为一游狭,见将军落难便出手相助。今后若不弃,愿常伴在将军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