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穿越三国我叫汤总 » 第二十七章 镇小沛,望徐州

第二十七章 镇小沛,望徐州

    小沛城坐落在中原入徐州的咽喉之地,与其说它是一座城,更不如说是一处军事要塞更为妥当。

    城内仅有民八千,城墙两边环山,面朝豫州,背后就是徐州诸郡国。重重叠叠的山峦是这座城最好的防守。

    此城是曹操和中原诸侯入徐州的必经之地,地理位置极为重要。

    镇守小沛的半年里,我们将被毁坏的城墙重新翻修了一新,城墙有两重,第一重是一道低墙,高仅一米五,用于阻碍敌人前进。

    第二重为主墙,高五米,皆为巨石结构。这已经是我们手中材料所能做到的极限了。同时我们又在主墙上立起角楼四座,高塔四座。角楼上各立两架巨弩和投石,投石可发碎石用来轰击来犯敌军。

    在墙下我们挖了条壕沟,引泗水入其间形成了一道护城河,加固了防御的同时也可防止敌军水攻淹城。

    在沛城两翼山上,我们还各设立了一处箭楼营帐,派兵一千人驻守,这就形成了一种掎角之势,战时各营可与小沛互相支援。

    望着高耸入云的高塔,张飞不无骄傲地说:“咱们这个小沛,任曹贼再来千军万马,也不足惧啦!”

    话虽如此,但我们军械粮草和各种供应都还是需要后方徐州的支援。小沛虽然坚固险峻,但民少且地薄,根本无法满足我们八千军队的日常消耗。

    对此陶谦也颇为大方,他深知小沛乃徐州门户,也很怕曹操或其他什么诸侯再来一次屠徐州,所以除了之前一次性给的三百万斛粮草,他还特意安排陈登按月优先供应兵器钱粮。

    徐州殷实,虽然经过曹军两次屠州国力受损,但我们这几千人对一州来说,供养起来还是绰绰有余的。

    有了陶谦这个稳定的后方,我们在小沛的半年里也算是我们这几年中生活过得最好的日子了。在北方时我们经常要为粮草犯愁,想吃肉了也只能和鲜卑人换一些马来杀食,马肉又干又柴,和牛羊差太多了。

    但在小沛我们粮食富足有余,刘备特意下令军中一日三餐,有时还配鸡鸭家禽等肉食。

    军队装备也有很大提升,徐州不愧盛产铁矿,冶铁技术比北方先进了许多。亲兵宿卫们都换装了全套盔甲,配长剑长戟。

    黑军和普通兵士们也都不用原先所用的短矛和农具,改长枪佩剑,部分也穿了铁铠。

    鸟枪换炮,除了黑军外,全军的军服也终于统一为赤色。这终于有了一些制式军队的样子,而不是之前花花绿绿什么款式都掺杂着有了。

    城内配置上,校场及军营在城北,大仓和粮仓器械等在城南,都有专人看守,严密戒备。

    这日午后,我与中秋刚刚巡完大仓,两人并马骑行回城府,却见府外站满了卫士,都穿青色盔甲,戴铁盔,身后还有青色披风,猜想是陶谦亲卫。

    陶谦的卫兵远来小沛,要做什么?

    中秋想要进府却被拦住,一名亲兵只是很客气地说到:“陈校尉有令,请汤总入府叙事,其他人等在府外候命。”

    中秋更是不解,以他的脾气就要强闯入府。正僵持间见赵云推门出来,身后是四名宿卫。

    赵云看了眼我们,说:“主公和陈校尉正在府内商议要事,主公有令,请汤总入府。”

    说着赵云抬手做了个请的姿势,我见了会意,就让中秋回营。

    “我若两个时辰不出来,你带兵入府救人。”我俯身对中秋说。

    穿过花园,我在赵云带领下来到府衙正堂。屋外站着许多青衣亲卫,都系披风,配长剑。我没见过他们,应该是徐州方向来的。

    赵云将我引到门前,拱手道:“主公请您一人入内,我就不相随了。”说着他欲言又止,只是拍了拍我,说:“徐州的未来,看你了。”

    我心中隐约猜到是何事,只是没想到进了门后,冷肃的气势还是让我有一些寒意。

    “是拿是走,使君熟虑!”陈登似乎很急切地样子,他声音虽小,但能听得出语言中的压迫感。

    刘备并不回答,眉头紧锁在思量着什么。

    陈登又近前一步,从袖中拿出徐州五郡国全图,摊开在刘备面前说:

    “现今汉室陵迟,海内倾覆,立功立事,在於今日。徐州殷富,户口百万,我和州内各要员和佐官商议过了,大家都希望使君您能入主徐州,如此州内才得平安呐!”

    刘备还是推辞:“袁术近在寿春,离徐州很近,他出身四世五公的袁家,你们可以让袁术领徐州,为何找我?”

    听到这里陈登有一点生气了,但听他语气还是很亲和。

    “袁术是什么东西,能和使君您相比?现在我们可以为你准备步骑十万,上可以匡主济民,成五霸之业,下可以割地守境,以此留名青史。如果您不接受我们的邀请,徐州则危矣!”

    我上前一步打断了对话。陈登想说明一下形势和来意,我却挥手告诉他:“元龙不必说了,我知道陶恭祖现在病危,徐州未来无人可托付。下面的事就交给我吧。”

    陈登一脸诧异。

    我接过陈登手中地图,转向刘备说:“主公可还记得在平原时我们聊过的么?”

    刘备面色凝重。我接着说:“现在各州局势十分混乱。天子被乱贼操控,而各州牧将军们却为了地盘大打出手,百姓罹难。徐州是天赐给主公,主公不可以不要啊。”

    我将地图摊开来放在桌上,更方便来看。“公孙瓒杀了刘虞导致众叛亲离,河北之争就要出结果了,袁绍必胜。”

    然后指向黄河以南,“曹操现在虽然被吕布夺了兖州据点,兵势衰微。但吕布目光短浅,陈宫智短并不能够辅佐他成大事,因此河南中原之地我料定必归曹操。”

    “在荆州,刘表已经平息了反乱,颇得州内民心。刘焉在蜀中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消息了,想他肯定是稳拥了益州。此时刘焉就像虎豹,随时准备效法高祖故事,出关夺取天下。”

    我停了停,刘备和陈登二人都看向这边。“而此时我们最大的敌人,袁术,他在和曹操争夺豫州失败后带着军队逃到了淮南,就在我们旁边,像一头饿狼舔舐着伤口。”

    “此人最为无德且野心膨胀,他现在只是慑于丹阳兵威势而不敢妄动。但陶恭祖死后袁术肯定会北上,来试一试徐州的力量。如果那时候没有人能团结带领众人与之抗衡,徐州就危险了。”

    陈登点头表示同意。

    我看着刘备,一字一顿地说:“能安徐州者,只有主公。”

    刘备默然,陈登上前走到他面前,躬身拜说:“请使君入主徐州,救民于危难!”

    到此,刘备终于下定决心,领受徐州。

    他让陈登先回郯城做好接应。随后又同我出府,准备到军营安排军队启程,却没想到张飞关羽中秋和诸位校官都在府衙门口等着了。

    他们听到中秋所说,都担心刘备的安危,就带着兵马来到等候。

    关张等人都穿铠甲,见我们出来就下马上前,问陈登来是有什么事。刘备也不解释,只是让简雍去准备粮草,关羽张飞中秋都回各营备饭,还特意要求多做一些,并将肉品果蔬分发各营。

    饭后,赵云带宿卫保护刘备和各将家属,傅士仁留守小沛,刘备带军三千向徐州进发。

    临行前,刘备任命的豫州别驾陈群想要阻拦。

    陈群陈长文,颍川陈氏望族子弟,有治国理政雄辩之才。他只身一人拦在刘备马前,劝:“袁术在南,势力正盛。如果他和吕布合力袭击徐州,那我们就麻烦了。”

    陈群的意见代表着中原士族对我们此行的看法:不支持。

    毕竟在世人看来,我们兵少将寡又无根基,就算拿了徐州也不一定能守得住。陈群算是士族中比较敢说真话的了,其他人都不表态,只是在等着看我们笑话。

    但刘备意志坚决,他挥鞭跃马,语气沉稳不失威严。

    “我意已决,去徐州!”

    在他身后是长长的三千人队伍,人数不多,和各诸侯动辄上万的规模比起来要差远了。

    但旌旗招展下,赤甲如焰,我却看到了百万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