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穿越三国我叫汤总 » 第二十九章 任免州吏郡守,治理徐州第一步

第二十九章 任免州吏郡守,治理徐州第一步

    入主徐州后,第一件要紧事就是重定州治和人事任命。

    郯城是陶谦旧都,城虽大但位于东海郡,地处偏北离我们未来的头号大敌袁术较远,不利于对徐州南部的控制和防御。

    更重要的是郯城军备防务都由陶谦旧部丹阳兵负责。

    “丹阳军的许多人是我们所杀,头号人物曹豹又对我们颇为冷淡,倘若还以郯县为治所,恐怕会有祸患。”我劝说到。

    刘备也深以为然,在除掉笮融后他就急令张飞和田豫带所部兵马,先行往南到下邳国,修缮下邳城防和府衙,将其定位新治所,移官署和军营到下邳。

    新牧新治所,这不失为一个好决策。

    第二是人事任命。历史上刘备领徐州后就是因为人事安排失当,广陵太守赵昱不习军备,遭笮融劫掠全家被杀,广陵空虚后被袁术入侵。

    之后刘备亲自带兵去对抗袁术,却没想到后方曹豹和张飞火并,丹阳军叛乱迎吕布入城,最终丢了徐州。

    历史的教训惨痛,因此在人事任命上决不可马虎。我与刘备商量了一夜后,大致的规划已经有了。

    到下邳的第二日清晨,诸州郡官和将领入新府议事。刘备坐在堂中椅上,别驾从事糜竺在旁侍立,他为众官之长,又有拥立大功,地位最为尊崇。

    在糜竺身后两侧是许多州吏,都捧着官印和虎符。堂下众官将领分两班站立,文官站右,武将在左。

    对陶谦的旧部,丹阳武人集团原有五将。都尉张闿因贪图财货袭杀曹操父亲曹嵩,引发祸端畏罪逃奔了袁术。佛教徒笮融在郯被杀,麾下万人都被我们用金钱收归。

    还剩曹豹、臧霸和孙观,这三人是丹阳兵的核心。

    曹豹仍然统领着两万军队,这些人都是久经战阵的老兵。更要紧的是他的军队负责郯地防卫,我们也调动不了。

    刘备拜曹豹为东海中郎将,屯兵襄贲。又让曹豹负责东海国漕运,相当于将一国的粮税都交给他了。

    曹豹对此还算满意。

    臧霸孙观兄弟二人对琅琊国早就是垂涎欲滴。田豫就是利用他俩贪财和对琅琊的欲望,许下承诺使此二人倒戈杀了笮融。

    这兄弟二人素有勇武之名,单说臧霸,十八岁时就敢带人去劫法场救父,还在混战中杀死太守,有孝烈之勇名,是个不简单的人物。

    而且二人手下各有兵上万且深得士兵爱戴。我说与刘备知道这些,赏他俩拥戴有功,让臧霸领琅琊国相,孙观为都尉辅之,使其屯兵于开阳,防备北方。

    虽说就算我们不封二人也实际占有着琅琊,但毕竟凡事讲个名正言顺,有红头文件的任命还是很不一样的。

    “此去琅琊,当勤政爱民,恢复生产。”我提醒到。孙观连声称喏。

    “你二人武勇我也知道,一国守备当然没有问题。但是。”

    “曹豹不可不防。”我话锋一转,低声说到。孙观一时语塞,很是不解地望着臧霸。

    “我知道了。”臧霸还是平日里那个样子,连回话都是冷冰冰的,惜字如金。

    处理好了武人集团,就还剩一件事了。

    徐州的陈氏和糜氏家族历来都是坚定地站在我们这边,陈登糜竺等又在拥立中立有大功,对这些人也必须得有一个妥善交代。

    对陈家的安排首当其冲。刘备让陈珪继续担任沛相,陈家子弟都在沛国中担任要职。

    这是徐州的西大门,此地民风彪悍,也是陈家的根据地,非陈珪不能搞定。

    广陵郡是南大门,从面积上看广陵是徐州地盘最大的郡,领广陵、江都、高邮、平安四县。但根据陶谦在时的户籍统计,仅有人口四十一万,可以说是地广民稀。看来赵昱任上治理的是一塌糊涂。

    广陵郡直面袁术,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非一名望高且实力强的人不能守。而赵昱胆小怯弱,军略不足,又在丹阳军之乱中率先投降,为刘备所不喜。

    关键的是,他是陶谦的人。

    于是我劝刘备以投降之事为由免去了赵昱太守职务,让陈登领广陵太守。这肯定会触怒赵家,但陈登家族在徐州根基也极深,广陵的事就让他们自己去处理好了。

    拉一派打一派,这是我们到徐州的基本方略。

    这一安排正中陈登心意,他立刻拜谢刘备,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这也不奇怪,陈登在徐州做了快五年的典农校尉了,一直负责钱粮运输等杂事,颇为无聊且权位平平。他父亲陈珪也很希望自己的这个儿子能为一方郡守,也算是顺了他们陈家的一个心愿。

    接下来是徐州的核心下邳国,作为新州府所在人口约有六十万。原下邳相笮融已死,该地旧有的势力都在陶谦死后遭到严重打击,因此我们很顺利的就接收了下邳一国,以下邳城为核心进行统治。

    下邳地处交通便利,现在又是行政中心,必须要一个能力过硬又信得过的人来治理,刘备问我意见。我思来想去,心中浮现出一个人。

    陈群,他虽然一直不太看好我们在徐州的处境,但毕竟还算忠心。而且他所代表的颍川陈氏家族势力极盛,我们要争夺中原,还得依靠他的力量。

    陈群在历史上以擅长内政出名,著名的九品中正选官制就是他所创设的。于是我劝说刘备封陈群为下邳相,让他掌管下邳钱粮漕运诸事。

    至于其他两郡国,东海郡紧邻大海,有民七十万。东海郡内盐铁和工商业极为发达,是徐州的商汇中心。彭城国在徐州西部,领有六县原有在册人口约六十四万。

    东海和彭城并不在我们的掌握之中。刘备虽为州牧,但实际控制的地方只有下邳而已。琅琊做了人情送给了臧霸,广陵现在为陈家领地,这二郡对我们都是忠诚。

    但东海和彭城的情况就不一样了。东海在曹豹手上,而且作为原州治所在,陶谦影响很大,国相和官吏也都是陶家旧部,对我们并不认可。

    彭城残破,地处徐州最西,也是遭曹操兵锋肆虐最为严重的地区。彭城六县均被曹军攻破屠城,领地内十分残破荒凉。因此彭城国现在实际只是个无人区。

    我劝刘备暂时不要管这两地,只是派使者宣告徐州易主的事实。

    顺带一提,汉末三国乃至魏晋南北朝时的郡国并行制,就是将刘姓子弟所受封的封国与郡县相杂,导致各州有郡也有国。

    从原则上讲郡直属朝廷,国是诸侯王的封地,但二者都是郡一级的行政区划,可以都视为郡。

    郡有太守,国设国相,这两者最初都是由中央朝廷任免,所谓的诸侯王也只享有待遇上的优厚而已,国的军政大权全归国相。

    如彭城国名义上的国君为刘祗,但此人在徐州甚至彭城事务中几乎没有任何存在感,国内之事都决定于国相。

    因此徐州五郡国可以统视为五郡,只是叫法上略有不同。

    郡国安排妥当,还有州内各从事佐官的任免。刘备让糜竺仍为徐州别驾从事,赐铜印黄绶。封其弟糜芳为东武令,拜为校尉,领家兵部曲两千驻在徐州北境,与北海孔融互为支援。

    这是对糜家的安排,也表示了我们对富商们的拉拢。毕竟打仗是要钱的。

    命简雍为治中从事,掌管徐州官吏选举并辅佐州牧。好一个简雍,摇身一变成了组织部长了。

    田豫为簿曹从事,主掌钱粮账目。

    张飞为兵曹从事,主管军事。

    任命北海人孙乾为部郡国从事,负责督促各郡国的文书和监察。

    以上四人为州牧佐官,地位在徐州最尊,均秩百石,赐铜印黄绶。

    关羽拜虎威中郎将。赐虎符领兵六千镇守小沛。小沛雄关,得一虎将扼守,能当十万大军。

    又封赵云为门庭长,负责州府宿卫安全。

    以上是对原属旧部的安排,都负责机要关键事务。

    我们以外来户的身份占了徐州大位,根基很不稳,肯定会迎来四周虎视眈眈。州外袁绍曹操这些诸侯眼红不说,州内的士族利益阶层也很多心生不满。

    不过这已经是我所能想到的最好的布置了。我们与陈糜二家联合,一个有话语权,一个有钱。同时依靠原来旧部的力量进行统治,虽然大部分徐州士族对我们颇为不屑也并不配合。

    但臧霸不是我们敌人,这点很重要。

    封完了州内外官职,但似乎还留了一点尾巴。刘备笑着看向我,问:“汤总,此番平定徐州你劳苦功高。说吧,想要个什么官职?”

    不愧是当了州牧鲤鱼跃龙门的人,手上官帽子多了说话也硬气了不少。

    我笑着回到:“对官职没什么兴趣,就还是做一个军师便好。”

    刘备听后哈哈笑了起来,这与他平日里喜怒不常形于色的形象出入很大,看来登上了一州权位不再收人掣肘后他还是很高兴的。

    “那好,就封你为军师中郎将!秩五百石,赐卫士十二。”

    军师中郎将?我一时有点没反应过来,看来是刘备兴致所创。

    话音刚落一吏捧中郎将印上来给我,此印呈方形,上刻一乌龟,前爪伸出有攀爬之势。

    我摆弄着官印有点入神,雕工确实细致玉石手感很是顺滑。简雍上来拍了拍我,说:“军师,还不赶快谢谢主公?”

    见此刘备笑得更开心了,“免了免了!”他说道,然后让糜竺去准备酒宴歌舞,今晚他要大宴众官。

    看来又是免不了要大醉一场了。领了官印的张飞和陈登在谈论着什么,说到开心处两人都开心大笑。堂内的欢乐气氛更浓,连平日里不怎么言语的赵云都微醉了带笑意。

    只是我心中有一丝不详。我们拿了袁绍袁术曹操都梦寐以求的徐州,这里户口百万,是盐铁发达商贾往来的中原要地。

    徐州易主,不知其他诸侯将会作何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