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我的笔友朱元璋 » 第27章 剪刀差

第27章 剪刀差

    对啊,明明可以靠抢的,为何还要做买卖呢?

    在朱元璋的思维中,掠夺是无本万利的买卖,唯一的风险,就是会死人。

    但出海本来就有死人的风险呀,无论是捕鱼,还是当海盗,否则海边的渔民也不会拜妈祖了。

    思来想去,也没想出个所以然,干脆拉倒,直接看信吧!

    “前边咱们花了一大段,讲解了贸易和货币,接下来,老朱你做好准备了,看看贸易这个神奇的东西,是如何飓风般收割全世界财富的吧!

    还是继续举例子。

    在英国的海洋贸易中,有一项极为重要的货物,叫做白糖。

    白糖,又称为砂糖或是霜糖,其制造的原材料是甘蔗。

    因其洁白无瑕,晶莹剔透,糖分含量高,能够制作各种甜点,并且极其珍贵,风靡整个欧罗巴贵族圈,经久不衰!

    而且,白糖不仅可以用来制作各种点心,更重要的是,白糖是极其重要的战略物资!

    由于白糖的热量高等特性,在战时缺少粮食的情况下,白糖可以作为粮食的补充,为士兵提供足够的体力。

    同时在缺少药物的情况下,白糖亦可用来治疗伤口。

    除此之外,白糖还可以防治腹泻、脱水。”

    白糖朱元璋自然是知道的,他依稀记得,史料记载,唐太宗时,使臣王玄策从天竺带回砂糖制作技艺。

    而后又改进砂糖制作技术,用滴漏法制作砂糖,进一步祛除砂糖杂质,让其变得晶莹剔透,成为如今的白糖,又因其洁白如霜,因此也叫霜糖。

    霜糖,那可是妥妥的稀罕物,比起那饴糖,不知贵重多少倍了!

    在小时候时,哪怕是地主家,一年到头也吃不了几次霜糖,至于他老朱,更是见都没见过。

    哪怕是现在做了皇帝,也舍不得吃霜糖,顶多就是朱允炆那帮孙子嘴馋了,闹着要吃甜烙,自己也就跟着吃点。

    但将白糖作为战略物资,作为粮食的补充,朱元璋完全不敢想象。

    如今大明朝,不说是盛世吧,但至少也是国泰民安,但对于老百姓而言,大米饭和大白面,也不是天天有得吃的。

    用白糖作为粮食的补充,在战场上给士兵补充体力,不吃粮食吃白糖?

    甚至是疗伤?

    这就好像是,铁不够用了,那就用黄金补上吧。

    天爷啊,这英国到底强大到何种地步?

    那莫不是遍地都是黄金的国度?

    朱元璋被震撼到无以复加,简直无法想象!

    紧接着,他神情变得坚毅起来,双目散射精光。

    他英国可以,咱大明一样能做到!

    寇可往,吾亦可往!

    “白糖在贸易中的重要地位,英国自然不会放过。

    但英国的气候,并不适合产甘蔗,也就没有制造白糖的原材料,怎么办?

    这时候,殖民地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英国的殖民地遍布全世界,自然有适合种甘蔗的地方,于是,英国强迫当地土著种植甘蔗,用以制造白糖。

    白糖生产出来后,再运往欧罗巴卖出,从中攫取大量利润。

    因为大部分甘蔗产地被英国控制,因此白糖贸易,差不多也掌握在英国手中。”

    原来如此,朱元璋仔细想了想,白糖在欧罗巴属于稀缺之物,物以稀为贵,这白糖贸易确实能为英国带来巨大利益。

    “不过,这还只是海外贸易的初级阶段,更高级的还在后头。”

    还有高手?

    朱元璋一愣,预感自己又要大开眼界了。

    “不光欧罗巴需要白糖,殖民地也需要白糖。

    于是大量白糖又涌入殖民地,由于英国的制糖工艺更发达,产量更大,因此价格也更便宜,于是,英国的白糖又击垮了当地的制糖业,成为白糖的主要甚至是唯一供应商。

    也就是说,英国人收购当地的甘蔗,用甘蔗制成白糖,再卖给当地人,从而用甘蔗和白糖,将其牢牢捆绑。

    久而久之,殖民地的土著遗失掉了种植其他作物的能力,而只会种甘蔗,于是,便沦为英国的甘蔗原材料提供地,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廉价甘蔗。”

    那英国人简直不当人子!

    那殖民地的土著想要吃粮,必定只能依靠英国人了,这样,殖民地的命脉便掌握在英国人的手中。

    朱元璋忍不住破口大骂,他农民出身,明白粮食对于一国而言意味着什么!

    不过,这也让他想到了另外一层,是不是能用贸易控制大漠?

    “同理,英国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收购各种原材料,比如棉花,用棉花制成布料,满足国内需求后,再卖回棉花产地甚至是世界各地!

    这里有个重要的概念,名为剪刀差!”

    剪刀差?是什么东西?

    这新名词看得朱元璋是一愣一愣的。

    “剪刀差,解释了英国海外贸易中利润的来源,也揭示了英国人为何能用贸易控制大多数国家地区的经济命脉!

    比如,英国从天竺购入的棉花是一两银子五十斤,这五十斤棉花,可以制成大约三十丈的布匹,而这三十丈布匹,英国卖到天竺的价格,大约是五两银子左右。”

    朱元璋心中换算了一下,在大明棉花和布匹的价格也大差不差,这也体现不了英国人为何会从中攫取大量利益呀?

    “要注意了,在天竺,一个手工作坊生产三十丈布匹的成本大约在三到四两左右,而且耗费时间需要五天乃至七天。

    而在英国,三十丈布料,加上棉花和人工成本,还不到二两,而且时间不到一个时辰!”

    老天!

    朱元璋呆住了,张开嘴巴,下巴差点掉地上!

    三十丈布匹,不过二两成本,时间不过一个时辰?

    开玩笑的吧!

    “这是因为,英国在工业革命后,将织造由传统手工作坊,转化为工厂里的机械大生产,机械化大生产的特质就在于,生产量越大,成本就越低!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大明织造最发达的地区应该是江南吧,整个江南一月的布匹产量,可能不如英国一个工厂一个天的产量!”

    整个江南地区一月不如人家一个工厂一个天?

    这就是工业革命的力量吗?

    机械化大生产,应该是工业革命产生了机械,而机械这玩意,能够进行大规模生产!

    朱元璋不禁心生向往之,如果江南的织造全是机械工厂呢?

    “也因此,英国的布匹,在价格和天竺差不多的同时,获取的利润,远远超过天竺,自然而然,天竺的织造,便在英国工业布匹的打压下,灰飞烟灭。

    而天竺,也沦为英国的棉花提供地和布匹倾销地之一。

    这,便是剪刀差的威力!

    那么,剪刀差的含义便是,工农业产品交换时,工业品价格高于价值,农产品价格低于价值所出现的差额。

    这部分差额,便是英国收割全世界的秘密之一!

    而英国海外贸易的本质,就是可持续性的竭泽而渔!”

    好家伙,朱元璋直呼好家伙!

    原来这才是海外贸易的真相吗?

    贸易,果然比掠夺更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