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我的笔友朱元璋 » 第28章 海权或陆权?咱中华全都要!

第28章 海权或陆权?咱中华全都要!

    “了解了海外贸易后,海权,便很好理解了。

    海权,便是围绕着海外贸易而产生的,便是一国利用其军事和非军事力量,维护其海外贸易及海洋利益的权力。

    细化下,海权主要包括:控制贸易航道、保护贸易船只、控制殖民地、击败挑战对手。

    比如说,控制了马六甲海峡,便控制了欧罗巴、大食、天竺等等国家往来暹罗、交趾乃至大明的贸易路线!

    看到这里,老朱你是不是有种冲动,马上进行工业革命,让大明成为海权强国?”

    朱元璋不自觉点点头,然后反应过来,好啊老李,咱老朱的心思还真是瞒不过你啊!

    “先别急,在讨论大明是否要成为海权国家时,咱们还得提前了解一个概念,陆权!”

    陆权,是和海权相对的概念吗?

    朱元璋想了想,陆权应该是占领要地,控制要道,从而实现地区控制的权力吧?

    就跟逐鹿中原差不多的样子。

    “陆权的概念,和海权差不太多,但表现形式和海权还是有很明显区别的。

    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陆权是先集中后分散,而海权,则是先分散后集中。”

    先集中后分散,先分散后集中?

    这是什么意思?

    朱元璋继续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这个老李,就喜欢整一些咱看不懂的句子,还是看老李如何举例说明吧。

    不过咱老朱真稀罕看老李举例子啊,又生动又有趣,一目了然印象深刻。

    “举个例子,中华自古以来,便有‘逐鹿中原’一说,得中原者得天下,为何?

    因为中原乃中华核心地带,控制了中原,既能南征,也能北战,又能东征,还能西讨。

    又比如老朱你,在鄱阳湖和陈友谅的关键一战,大破陈汉政权,控制隆兴,便能以隆兴为核心,能向湖广、乃至江南投射力量!”

    看到李晗以自己最得意的一战为例子,朱元璋心里顿时颇感荣幸,甚至还有些受宠若惊的感觉。

    “因此,陆权的实质便是,以要点为核心,向四周投射力量。

    就像是围棋,控制了关键一点,便能控制一面!

    这便是,先集中后分散的意思,先集中控制一点,再向四周分散投射影响力。”

    朱元璋一拍巴掌,“老李,你这么一举例子,咱老朱便了然了!”

    “这也是为什么大汉一定要北伐匈奴、大唐一定要控制吐蕃的原因。

    霍去病封狼居胥,致使漠南再无匈奴王庭,大汉便能以大漠为要点,向西域投射力量,从而建立西域都护府。

    控制了西域,便能影响天竺、波斯、大食等方向,更重要的是,将和欧罗巴的陆上贸易路线,掌控在了手中。

    而大唐则更进一步,建立安西都护府,彻底将西域控制在大唐版图内,让大唐的力量,也更为彻底的向西边渗透。

    这也是大唐盛世之时,能有万国来朝的壮观场景的主要原因。

    不光如此,大唐还控制了吐蕃,这样,便能以如天堑般的喜马拉雅山脉,对天竺形成居高临下的态势。”

    咱明白了!

    朱元璋茅塞顿开。

    大宋没有燕云十六州,一直被北方压制,是因为失去了控制北方的陆权!

    咱大明控制了居庸关,进可攻,退可守,是因咱掌控了居庸关一带的陆权!

    多年征战生涯,虽然知道要攻下哪里,控制哪里,但其背后的原理,却从未深究过。

    现在经李晗这么一解释,朱元璋豁然贯通,这么一来,大漠更要征服了。

    向西,能将力量投射西域,或许咱老朱能重新将西域纳入大明版图!

    而向东,更能对辽东一带形成东进之势,从而进一步压缩女真的生存空间!

    “而海权,最重要的便是以战舰为核心,以商船为基础,控制一条条贸易航道,这一条条贸易航道纵横交错,如输血管一般,将各地的利益输送至掌控海权的国家。

    因此,贸易航道就如同是蜘蛛网,而海权国家,便是趴在蛛网中心的蜘蛛。

    所有沾上蛛网的虫子,都会成为蜘蛛的食粮!

    这便是先分散后集中的意思。”

    陆权重要,海权也重要。

    那么大明该如何选择呢?

    朱元璋一时陷入沉思之中。

    “中华疆域辽阔,每一寸土地,都是通过无数次的征战获得的,因此,咱中华属于典型的陆权国家!”

    没错,朱元璋点头称是。

    “但是,中华不仅国土广袤,而且从泉州到胶州,更拥有无数优良海港,同时东南两面都是无边无际的海洋,不发展海洋贸易,天理不容啊!

    也因此,咱们中华,实际上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独一无二的陆海两权国家!

    咱中华,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陆权,海权,咱全都要!”

    妙哉,妙哉!

    当浮一大白,当浮一大白啊!

    陆权、海权,都是咱的!

    朱元璋感觉自己眼前豁然开朗,他仿佛看到,无论南疆还是北漠,都有大明的旗帜飘扬,在那辽阔的海洋上,大明的舰船纵横骋驰!

    “因此,不发展海权,相当于砍断了中华发展的一条硬腿。

    老朱,你能把这条硬腿给中华接上吗?”

    信中的最后一句话,让朱元璋沉默了许久。

    他思绪万千,百感交集,突然间,他明白了自己开创大明的意义所在。

    每一个皇帝都有成为千古一帝的梦想,朱元璋也不例外。

    但现在,他似乎对千古一帝这个名头,并不是那么在意了。

    这段时间以来,每一次和李晗的通信,都在一次又一次颠覆着他原有的观念。

    自己为何要建立大明?

    不,一开始,他只是想吃碗饱饭而已!

    开创新王朝,当皇帝?

    那可是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

    但现在他明白了,老天选择他老朱当这个皇帝,建立了这大明朝,是因为他老朱身上,肩负着带领中华走向海洋的使命!

    明确了目标,朱元璋开始行动起来。

    他从来就不是空想家,而是十足的行动派。

    叫太监将毛骧传唤而来,准备对大漠和辽东用兵,那两地的具体之态势,比如兵力分布,比如粮草供给等等,都是必须提前要弄清楚的。

    在等毛骧来的期间,朱元璋突然意识到一个严重问题!

    毛骧貌似还在全力调查老李!

    不过,老李和咱什么关系,不会怪罪咱的……应该,不会吧?

    得,赶紧先叫停了,而且此事绝对不能让毛骧和锦衣卫众人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