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阳光下的雨露 » 第十章

第十章

    我们村叫前焦家庄,所以大部分是同姓,至于为啥是“前”,我就不知道了。因为祖上是第一批定居的,所以原来只有我们一个姓氏,随着当年闯关东的人增多,陆陆续续越来越多的人移居到这里,姓氏也就越来多,历经不断的发展,人口不断增加。我们村不但可以棒打狍子瓢舀鱼,还有三口日夜不停的泉眼,你看这里真的宜居。

    农村妇女是没有养胎等说法的,直到大姐出生的前两天天,母亲挺着个大肚子,还在不停的劳作。母亲说有干不完的活,如果下大雨是最令人高兴的,因为可以暂时休息一会,可是小雨却不能休。

    父母结婚的第二年,又是春末夏初的时刻,大地刚刚披上一层嫩绿,到处飘落着杨花,花香飘逸在各个角落,昨夜的小雨,使阵阵轻柔的微风里夹杂着泥土的气息,带着杨花的翠柳向阳光明媚的早晨摇手欢愉,这天清晨,随着一声啼哭,大姐出生了,全家人高兴的不得了。这喜庆的氛围已经满溢了村庄的各个角落,就连石头缝中的小草也露出头,婀娜多姿的舞动起来。

    最高兴的是爷爷,“快快,去高家屯让余江来接生,必须是她啊”,一遍一遍叮嘱着,让高家屯余江来接生,因为她接生的全是胖小子。席面更是准备的丰盛,就连喜面就用了一口袋的面粉,几盆子的面条啊。所有人都被这天气,被着喜气盈盈感染着,八点钟大姐来到了这个家,我想大姐一定是太阳,因为是八点钟出生的,八九点钟的太阳就是说她吧,呱呱坠地,响亮的一声啼哭,父亲合不拢嘴,初为人母的母亲已经忘记了疼痛,看着婴儿粉薄的嘴唇,父母一定已经看到了,大姐出嫁时候的样子。酒和这阳光使男人们的面庞变成了赭红色,满桌丰盛的食品,使孩子们手嘴都泛着油光并伴有嘎嘎的打嗝声。

    乡邻都在夸奖,这声音如此洪亮一定是个厉害姑娘,这么厉害的姑娘,明后年一定能带来个弟弟。虽然是个闺女,但是是第一个,所以爷爷仍然控制不住的兴奋,只是比刚开始的热情降了一点。就连下乡知青王怀忠也来了,作为一个知识青年,他有着满腹经纶,并有豪爽气质,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孑然的他站在阳光里,还在自斟自饮,并不时发出豪爽的笑声,那声音时不时的从他的胸腔喷薄而出,却让人感受到他内心的复杂和深沉。在农村红白事来的人多少,能看出这家的人缘,我们叫人性。一直到院子里落着大片大片的墙影和树影,浓墨重彩在的画满整个院落才结束庆典。

    这一年发生太多的事了,大舅从部队转业复原并且结婚了,华子大姐去了,辽宁她三姨家,也就是我三姑家了。后院的周大伯家,十多年前经历了丧子之痛后,也迎接了一位女宝宝,并且破天荒的也办了酒席,几年之后接二连三的有了两个女宝宝,和一个儿子,周大伯和周大娘也开始嘴角上扬了,仰头走路了,白天大门也开着了。

    周大伯家原本有个大儿子的,“老周家大小子长的粉白粉白的,那眼睛跟老周一样,大眼生生的,而且这孩子仁义懂事”奶奶说。他与兔唇同岁,虽然不是邻居,但兔唇总是从村子东头跋山涉水的来到村中央来找他。因为大多数人了解兔唇的父亲是怎样一个人。所有没人愿意自己的孩子跟兔唇玩,与长相无关,小孩子根本不挑长相。他们小时候经常一起玩,八岁那年,周大伯家的大儿子晚饭没回来,全村人四处寻找。兔唇也跟着找左翻又找,突然爷爷扒开了人群走到兔唇身边问他,“你看到大伯家老大了吗?”“看到了”兔唇说,“啊”大家都惊呆的张大了嘴巴,恐惧替代了焦急,汗毛孔欻的炸开,汗毛竖了起来。“那老大呢?”爷爷声音颤抖着。爷爷担心的一幕似乎又要发生了。三十多年前,村里的一个跟兔唇父亲玩的孩子就是掉到河里溺亡了。“他说跟我一起玩了,然后他滑到南堰大河里了,我看他没上来,我就回家了。”,兔唇随意的说着。大人们意识到周家大伯的儿子指定是溺水了。大人们跑到南堰大河没看到,说等亮天再打捞吧,第二天不用打捞,一个八岁男孩的尸体就浮上来了。因为事情久远,只有上了岁数的老人知道当年兔唇父亲的事,可是也不能确定他是故意的,如果口口相传,那他也就待不下去,无法在村子里生活了,所有稍微知道此事的人,都不断告诉自己孩子,远离兔唇家的人。而周大伯家是后来搬到这里的,也就不知道此事了。

    周大伯家是村子里比较老实的,跟邻里来往的也不密切,农村人家的院子大门都是白天开着,晚上才关起来,可是周大伯家白天晚上都关着,所以去他家串门的人和借工具的人也少。老实巴交的人家就自认倒霉也没有追究。

    自此以后包文业的大儿子就没有朋友了,也没有谁家姑娘肯许配给他,大家都躲着他。去年的时候他在用手抚摸一个六岁小姑娘的时候,被家长看到,挨到了毒打,这在农村是相当严重的事情,定义为这个人邪性,当然这个“邪”可不是说他会奇门遁甲,是说这人骨子里就是坏人,而且不可饶恕,罪恶罄竹难书。就在同一年他的父亲去世了,也是他唯一的亲人。其他的同姓家族的人谁也不想有这样的亲戚,就被孤立了。最后喝药自杀了。

    兔唇的死亡,认识的人没有心生怜悯,反而觉得去除心头之患,有闺女的人家不再提心吊胆,有儿子的人家,也不用天天告诉提防兔唇了,这可能是那个年代特殊时期老天爷唯一做的一件好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