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云和霞 » 第十八章

第十八章

    又是一个星期天,我早早起来,拿着书走出了校园,爬上了李爷爷垃圾场后面的小山岗。远远望去,白色的雾填满了一个又一个山谷,没有了沟沟壑壑,大地雾蒙蒙一片。已经下了一周雨,可天还不见晴,大地湿漉漉的,空气中依然有雨的影子。

    我已经到了高二,我的脑子笨,但记忆力还可以,我选择了学文科。全校文科生总共一百六十六人,分成了三个班,我在高二(2)班。听班主任说,往届文科生考的最好的那一年才考上了十六个大学生。如果这样,我们这些文科生,十个里面能考上一个。我能不能考上大学,我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中。为了让我的心能够平静,我常常拿起书,让自己走进书中,在书中忘却自我的存在。初中时候,我常常给同学们讲故事,我是一个融入集体的人。可现在,我很孤独,除了转运垃圾,和我的九个师父交流外。我很少和同学们说话,中午我在转运垃圾中度过,晚上我在陈奶奶给我给的房间度过。除了上课时间,其他时间我几乎很少在班里。我变成了一个孤独的人,为了摆脱这种孤独,我疯狂的读书。我阅读了许多课外读物还有报刊杂志。我非常高兴,我给《少年文史报》写的一篇征文获得了三等奖,我拿到了样报,荣誉证书和一百元奖金。我热爱上了写作,每天变得多愁善感,为了排遣我的思绪,让这些思绪不影响我的学习,我每天拿起笔把它们记在了笔记本上。

    县城里已经没有人看黑白电视,家家户户都看着彩色电视,可我的山谷依然没有通电。在暑假里,我看见了乡政府周书记,他来检查山谷机械平田的进展情况。全乡掀起了机械平田整地的高潮,国家一亩补助500元,其他的钱农户自筹解决。推土机所到之处,以前的小道不见了,宽宽的土路宛如一条条带子延伸到了一个个山谷,一辆辆推土机没日没夜的在山谷里忙碌着,山谷失去了往日的寂静。我家也推了十亩地,推地老板按照所耗费的柴油收费,我家一亩地平均800元,除过国家补助,自己得自筹300元。妈妈说,还想推些地,没有钱了,等以后有钱了再推。

    假期,我参加了一次村全体社员大会,乡包村干部在大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不久的将来,毛驴耕地的时代将成为过去,犁地,旋地,种地,收割,都会是机械代替人工,劳动效率将大大的提高,而要做到这些,我们必须先将耕地推平。地平了,拖拉机,旋耕机,收割机,才能到地里工作。乡党委、乡政府决定,通过三年的努力,确保全乡人均达到四亩平田,各位父老乡亲们,一定要配合我们的工作,为改变我们山谷落后的面貌而奋斗!”

    如果将来,乡包村干部的话能够变成现实的话,劳动效率将会大大的提高,山谷的人们将不会再那么的劳累,种地也不再是多么辛苦的事。

    想起了收割小麦,每年小麦成熟时,山谷人总会一手拿着镰刀,一手捉着小麦,一条腿蹲着,另一条腿跪在地上,艰难的向前面移动着。夏季的太阳毒辣辣的,山谷人的脸上身上汗水不停的流,镰刀带起的尘土沾满了收麦人的脸,汗水不时地把落在脸上的尘土冲走,留下了一道道痕迹。如果收割机能够代替人工收麦,那可是多好的事呀。一个人,即使青壮年,一天最多能收一亩小麦,听包村干部讲,收割机一小时可以收十亩左右。

    山谷在发生着变化,将来会成为什么样子?

    小麦突然涨价了,从以前的五角钱涨到了八角钱,山羯羊也涨价了,从去年的二三百元涨到了四五百元,毛驴从往年的五六百涨到了一千左右,废纸废金属价格不同程度地也涨了,一袋洗衣服从一块二涨到了两元,山谷的姑娘彩礼钱涨到了八万左右。啥都涨了,当山谷人还没有来得及欢呼小麦涨价时,外面的一切都随着小麦涨价而涨价了,一袋尿素从四十二元涨到了九十元。算来算去,山谷人不再为山羯羊的涨价而欢呼,也不再为毛驴的涨价而激动,他们的心情在大喜后恢复了平静。

    但一部分人却在涨价中看到了黎明之光,那就是借款的贷款的,他们终于可以用现在的一个鸡蛋钱还过去借的两个鸡蛋钱。

    山谷的陈大叔,辛辛苦苦攒了三万元,他想有了这些钱,娃娃一旦谈下个对象,就够给彩礼钱了。可半年时间,姑娘们摇身一变,价格随着小麦涨价涨了,涨到了八万元左右。“这可又需要我勒紧裤腰带过多少年呀,才能够凑够呀!我那儿子呀,都二十二了,就不争气呀。如果去年谈成个姑娘,接了婚,我可就不欠人的。”陈大叔逢人就说。可谈婚论嫁的事,不是说能成就能成的,有的人,一谈就成了,有的人谈了一辈子,还是光棍。

    山谷的雾渐渐地升起,山还是山,沟还是沟,天空飘下了雨。雨,淅淅沥沥的敲打着蒿草,我乱跑的思绪在雨中,渐渐回到了我的肉体。

    书是看不成了,小山岗也是呆不下去的,没有伞,雨虽然小,细如牛毛,但淋湿衣服和书是很容易的事。

    开学四周了,学校门房有没有霞的来信,我想我应该去看看。每次邮递员都会把同学们的书信放到门房,需要自己去找。

    走进门房,一条长木桌子上,散乱的放着几十封信。我翻看着信封,寻找着我的名字,终于找到了一封,不是霞写给我的,信的发信地址是天津。天津没有我认识的人,谁会给我写信呢?

    拆开信,我看见两张红格子纸上写满了大方秀丽的字:

    “远方的云,收到这封信,你可能感到很意外。我是在《少年文史报》上看了你写的《写给同龄人》那篇征文,而认识你的。我觉得那篇文章好象是专门写给我的,我看了一遍又一遍,觉得我们的心灵是如此的相近,所以决定给你写这封信,请你原谅我的唐突。

    我是一名十八岁的姑娘,高个子,有点胖,但并不影响我整体的美。我自以为我不是很美,但也不丑。我想和你做心灵的朋友,但适当给你介绍一下我的长相,给你留个好影响,也是必要的,以便打消我在你潜意识中是名丑女的形象。

    给你写这封信的另一个原因是,自从到天津打工来,我感到特别孤独,这种孤独是无法言表的,我想,我们这个年龄段,孤独也许是每个人共有的青春综合征,你说呢,云。我想,通过书信和你成为心灵的朋友,驱逐孤独,如果你愿意,请按照信封上的地址给我写回信,如果有打扰你的地方,请见谅。

    远方的娟。”

    看了她的来信,我感到无比的亲近,自然流畅的文笔,让我感到她一定是位很秀丽的姑娘。她和我一样,都是被孤独困扰的人,我决定给她回信。

    雨依然细如牛毛,不紧不慢的下着,我想起了查尔斯.舒尔茨的青春故事。

    查尔斯.舒尔茨是著名的漫画家,1922年11月26日出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1950年开始创作《花生》漫画,创造出了小狗史努比和小男孩查理.布朗为主要角色的世界。到2002年,这部漫画在全世界超过2600份报刊中刊登,在75个不同国家中有3亿500万读者,被翻译成了21个不同语言。

    创作出著名漫画CaivinandHobbes的比尔·沃特森一直把史努比的创造者查尔斯·舒尔茨视为偶像,他说,史努比震撼了半个世纪……查尔斯·舒尔茨以其睿智、诚实和极具表现力的作品,营造了一个充满幽默、幻想、温暖和忧伤的漫画世界,开创了漫画的新天地。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也曾说,查尔斯·舒尔茨塑造的不仅仅是不朽的偶像,史努比、查理·布郎,露西,他们教会了我们,是什么让我们成为“人”。

    可他的青春故事却是失落的,“无可救药”的:

    他读小学时各门功课常常亮红灯。到了中学,他的物理成绩通常都是零分,他成了所在学校有史以来物理成绩最糟糕的学生。他在拉丁语、代数以及英语等科目上的表现同样惨不忍睹,体育也不见得好多少。虽然他参加了学校的高尔夫球队,但在赛季唯一一次重要比赛中,也输得很惨。在自己的整个青春成长时期,他笨嘴拙舌,社交场合从来就不见他的人影。这并不是说别人都讨厌他,事实是,在人家眼里,他这个人根本不存在。如果有哪位同学在学校外主动向他问候一声,他会受宠若惊并感动不已。他跟女孩子约会时会是怎样的情形,大概只有天晓得。因为他从来没有邀请过哪个女孩子一起出去玩过,他太害羞了,生怕被人拒绝。他越来越孤独,孤独的滋味只有他自己知道。每个认识他的人都不愿意和他打交道,如何让孤独不再折磨他。他想起了画画,从小到大,他常常用画画和自己交流,在画画中他没有了孤独,忘却了自己。他深信自己拥有不凡的画画才能,并为自己的作品深感自豪。但是,除了他本人以外,他的那些涂鸦之作从来没有被其他人看上眼。上中学时,他向毕业年刊的编辑提交了几幅漫画,但最终一幅也没被采纳。到了中学毕业那年,他向当时的沃尔特·迪斯尼公司寄出自己的漫画。然而,结果却如同石沉大海,最终迪斯尼公司没有录用他,他再一次成为失败者。生活对他来说,似乎只有黑夜。走投无路之际,他尝试着用画笔来描绘自己平淡无奇的人生经历:灰暗的童年、不争气的青少年时光、一个屡遭退稿的所谓艺术家、一个没人注意的失败者。然而,连他自己都没想到,他所塑造的漫画角色一炮走红,连环漫画《花生》很快就风靡全世界。从他的画走出了一个名叫查理·布朗的小男孩,这也是一名失败者:他的风筝从来就没有飞起来过,他也从来没踢好过一场足球,他的朋友一向叫他“木头脑袋“。

    想起他的这些青春故事,我的青春如何度过,除了读书考大学,还应该干啥?我的理想是什么?

    每次,当别人问我为什么要读书时?我会毫不犹豫地说,为了考上大学。因为大学毕业后,会有个好工作,会走出山谷贫穷的生存现状。可最近,我很迷茫,我不满足我的这个回答。自从我写的《写给同龄人》那篇文章被《少年文史报》刊登以后,我就感到了中国的文字太富有灵性了,一段话,一篇文章,可以让陌生的人变得熟悉,让仇恨得以化解,让人和人之间不再孤独。我想,除了要考上大学,我应该为我热爱的文学而奋斗,成为一名受人民欢迎的作家。

    成为一位作家多好呀,我可以拿起笔,把我的所思所想写进去,把山谷人们的生活变化写进去,把我所见过的人们的爱恋、悲伤、忧愁还有奋斗写进去……需要写的东西太多了,我看过许多文学作品,包括名作家写的,还有普通作家写的,可对我生活的这个山谷的贫穷荒蛮,人们的苦难和奋斗却没有写。也有许多写黄土高原的文学名著,如路遥写的《平凡的世界》,写得非常好,可他们的黄土高原和我生活的山谷有许多不同的地方,我应该把我生活的山谷里面,发生的事写出来,告诉外面的人:在美丽富饶的祖国大地上,还有一个小山谷,尽管贫穷,可人们并没有放弃,尽管荒蛮,但生活的人们,依然为改变落后面貌而奋斗着。

    小雨依然在下着,街道稀稀落落地走着几个人,脚步匆匆。他们要到那里去,没有人打问,只有他自己或者最亲的人才会知道。我在雨中漫步着,让我的思绪飘来飘去,飘向了远方。

    远方,除了星星,月亮,还有什么?远方,黄土地上,除了种小麦,栽植杏树,还有什么?远方的校园,是个什么样子,学生们的理想是什么?远方,那个给我写信的女孩,为什么要去打工,打工能赚来多少钱?应该给她写一封回信。

    我走回到陈奶奶的院子,陈奶奶没有在,我打开房门,换了衣服,拿起笔和稿子,给那个叫“娟”的女孩写起了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