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残剑仙祖 » 第七章 天赋初显

第七章 天赋初显

    李桐渐渐从空明之中脱出,逐渐取回了百骸五感的主导权,慢慢的睁开了双眼。而面前却是青衫童子好奇的双眼,几乎和他贴面,骇的他下意识从手经中迸出一道刚炼出的剑炁,直直向前激射而去。

    剑光径直穿过青衫童子的魂灵,将竹门削去半截,童子转头看向那飞往天边的剑炁,口中啧啧感叹:

    “尘老,还真不出你所料,他还真成了。”

    李桐偏过头去,残剑中一众幽魂不知何时已经站满竹屋,各个面有喜色的看向他,显然对他突破一事颇为开心。而尘老还是一副平淡样子,只是淡然走到了李桐面前盘坐正色。

    “李桐,如今你已是踏入了修行一路了,也该同你讲讲这修行一途之关隘了。”

    李桐也是恭敬执弟子礼,默然倾听,静听尘老开口娓娓道来:

    “修仙一途,乃以人道执天道,将自身炼做天地炉鼎之壮举。而这通天之道,粗略说来不过是炼炁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三步罢了。”

    李桐若有所思:“那小子如今可是在这炼炁化神的境界?”

    “不错,你如今已是修到了炼炁化神中的内照境。”尘老点了点头:“说来轻松,但你也是一步步感炁内视,合胎授炁,才达到了许多人终身不可一窥的地步。”

    “那么入了内照境,后面又有哪些境界呢?”李桐顺势问道。

    “内照之后便是洗浊,随即是气完、神足、纳元、凝丹四境。”尘老轻叹一声:“凝丹之后巩固修为,便可入炼神还虚的境界了。”

    “那炼神还虚......”

    “莫要好高骛远!”尘老先是语气一肃,见李桐只是好奇,又放缓了语气:“炼神还虚中也是六境,出神、入化、不周、归墟,最后五气朝元、三花聚顶后便可半步合道,与天地同寿!”

    李桐本还想问问炼虚合道中有何境界,但看了眼尘老的表情,也知道问了也是白搭。也罢,自己不过才入仙道,知晓了也于己无益。

    此刻却听到尘老继续言语不停,说的是另外一件事:

    “你炼炁天资正如那道人所说只是下乘,好在你剑道一途有些天资,说是天资却也分很多种,直到你突破那刻我才看出你是那【剑心澄然】。”

    李桐皱眉道:“不知这劳模子...剑心,有何用处?”

    “你昨日运炁前怕得要死,脑子里全是那小儿死状,为何突破之时却心无旁骛?”尘老冷笑一声:“此种好处,你以后便知晓了。”

    尘老言罢,又将修行中一些事项细细交代了。直到天色将明,门外传来白渡回返脚步,众魂才如烟消散,只留李桐一人独坐。

    白渡走到门口,看到那被剑炁削去半截的竹门,口中嘿了一声:“看来李兄已然突破了。”

    李桐起身拱手:“还得益于白兄一语道醒,令我醍醐灌顶。”

    “哪里,还是李兄自己天资卓越。”白渡虽是口中谦虚,看起来却颇为受用:“话说回来,我去打听过了,若是能突破到养锋篇再巩固个数月,不出意外几乎就不会被丹中剑胚破体了。”

    李桐面露笑意:“这倒是好消息。”

    “只不过,皆时我们这些养剑童子也该要去做些宗门差役了。”白渡盘坐在自己的蒲团之上:“据说还会传下仙法,也不知是真是假。不论如何,我也该尝试突破到养锋篇了。”

    李桐嗯了一声,如此看来白渡昨天不在屋中也是想看看自己能否有成,算是给自己点信心。不过如今与他无关,便也不再多言,开始运炁养护起下丹田的剑胚。

    也不知是真的得益于李桐成功的激励,还是白渡本就心大。次日时白渡也成功撑了过去,突破到了养锋篇。

    而接下来的时日里也陆续有人成功突破,只是有成必有败,也有不少养剑童子身陨,体内的剑胚都被太清弟子收起。这下竹庐中人十去四五,一下子冷清起来。

    李桐也在这些时日体会到了尘老所说【剑心澄明】的好处,养锋篇运炁修行之时不免剑胚躁动,那时道体疼痛难耐,而李桐却可以进入那种澄然若无的状态,就好像魂魄出窍于头顶三尺,苦痛也好若不在己身。

    这样下去又是数月,又有些侥幸突破的养剑童子修炼时出了岔子,虽不至于像前人一样被剑炁破体而亡,却也元气大伤,不少人断绝仙道,被送回了凡俗之中。其中颓然不语者有甚,哭喊撒泼者也不少。人生百态,不一而足。

    而李桐也习惯了修仙问道的残酷,这种事情渐能漠视。

    又一日醒来之时,面前却多了一个包裹,李桐探手解开,里面赫然是道藏数本,而最吸引他注意力的却是一本剑谱。这剑谱看起来封皮崭新,想来或是以术法抄录,广为发散给所有养剑童子修习。

    剑谱名为《白猿击剑术》,李桐粗略翻阅几页,顿时如获至宝。

    此法乃是一名为猿公的大妖在人世间游历时,以结交俗世友人传给他的刺杀剑术为基础所创出。后来这猿公成了太清地界的山神,这篇功法也传至仙宫内,成了养剑童子们入门功法。

    倒也不是说这剑法多高深,也正是这剑法脱胎于凡俗并不复杂,让李桐这种炼炁天赋不佳弟子也能迅速学会。

    简而言之,不过实用二字。

    剑法只有三招,观而刺,闻而斩,意动剑出。

    说来是没甚出彩的,却对应着剑法最基础的要点。先是要练目,练到观芥子犹观车轮,便是细如毛发蚊豸之微动也不能逃过察觉,那时出剑自然绝准。随后便要练耳,闻风吹发动、呼吸心跳,便可出剑斩敌,。

    到最后不见不闻,剑发于意起之前,如灵枝承白露、苍风拂罡岩。比起招式,更快的是空思虚照的本能,生发于无形浩渺念动之间,须臾而剑至。

    其实说来剑修斗剑也不过是谁出剑更快更准,这套白猿击剑术中记载的剑法便是为以后使剑向搏打下基础。

    李桐走到竹庐院中,折下一截竹枝,按照剑谱上所录的真炁流转之法尝试了几次。很快就能将体内真炁附着于竹枝之上,刺出时声势不显,可所碰竹叶乃皆一分为二。

    李桐便随剑式舞了下去,竹枝上所蕴真炁也越发强盛。李桐收敛心神,竭力控制着真炁凝练,同时运用起修习养剑经而变得极强的目力,看准了数片竹叶倏然一刺。

    这一次,枝上真炁未能将竹叶都斩开,而是将其全部穿于竹枝之上。李桐回忆起剑谱中所载,这便算是初入门槛了。